(部编版)2020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7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13)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包装说明如下,请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4.0 mol·L-1
B.一瓶该“84消毒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会变小
C.取100 mL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用以消毒,稀释后溶液中c(Na+)约为0.04mol·L-1
D.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含25%NaClO的消毒液480 mL,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3 g
【答案】D
2、已知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是还原剂
C.若生成3.2gO2,则转移0.4mole-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O2F2中氧和氟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1,在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中,S由-2升高到+6,O 由+1降低到0,所以硫化氢是还原剂、二氟化二氧是氧化剂。
A.氧气是还原产物,A不正确;B.O2F2是氧化剂,B不正确;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4mol O2,转移8mol e-。
3.2g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若生成
3.2gO2,则转移0.2mole-,C不正确;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D正确。
本题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其简单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判断陌生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根据F元素在化合物中只能表现-1价,去判断氯化物中其他元素的化合价。
3、下列关于硅及二氧化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纯度的硅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B.SiO2的物理性质与CO2类似
C.熔融烧碱样品使用的器皿是石英坩埚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
【答案】A
【解析】A、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用于制造计算机锌片,故A正确;B、SiO2是不溶于水的固体,CO2是能溶于水的气体,两者物理性质不相似,故B错误;C、烧碱是NaOH,石英是SiO2,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SiO2与NaOH 发生2NaOH+SiO2=Na2SiO3,因此熔融烧碱时,不能使用石英坩埚,故C错误;D、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故D 错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F4的电子式为
B.14C与14N两种核素中的中子数相同
C.116号元素“鉝”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第VIA族
D.具有非极性键的乙烯分子中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C
【解析】氟原子最外层满足8电子结构,A错误;14C中子数为8,14N中子数为7,B错误;118号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位于第七周期,0族,按此规律依次前推,116号元素“鉝”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第VIA族, C正确;氢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D错误;正确答案选C。
5、如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单质(X2)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MgCl2制取Mg是放热过程
B.热稳定性:MgI2>MgBr2>MgCl2>MgF2
C.常温下氧化性:F2<Cl2<Br2<I2
D.由图可知此温度下MgBr2(s)与Cl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MgBr2(s) + Cl2(g) ═MgCl2(s) + Br2(g) △H = -117kJ/mol
【答案】D
6、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0.3 mol A、0.1 mol C和一定量的 B 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3A(g)
B(g)+2C(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0~t1阶段的 c(B)变化未画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 t1=15 s,则用 A 的浓度变化表示 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04 mol·L-1·s-1
B.t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 A 的转化率为 60%
C.该容器的容积为2 L,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 0.02 mol
D.t0~t1阶段,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 a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A(g)B(g)+2C(g) ΔH=-50a kJ·mol-1
【答案】B
7、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 mol·L− 1 氨水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的是
A.加入少量0.10 mol·L− 1盐酸 B.加水稀释
C.加入少量0.10 mol·L− 1NaOH溶液 D.加入少量NaCl固体
【答案】C
【解析】A.加入少量0.10 mol·L− 1盐酸可以使0.10 mol·L− 1 氨水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增大,A不正确;B.加水稀释使0.10 mol·L− 1 氨水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增大,B不正确;C.加入少量0.10 mol·L− 1NaOH溶液使0.10 mol·L− 1 氨水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C正确;D.加入少量NaCl固体对氨水的电离没有影响,D不正确。
本题选C。
8、常温下,取一定量的PbI2固体配成饱和溶液,t时刻改变某一条件,离子浓度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A.常温下,PbI2的K sp为2×10-6
B.常温下,K sp(PbS)=8×10-28,向PbI2的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反应PbI2(s)+S2-(aq)PbS(s)+2I-(aq)的化学平衡常数为5×1018
C.温度不变,t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向溶液中加入了KI固体,PbI2的K sp增大
D.温度不变,向PbI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铅浓溶液,平衡向左移动,Pb2+的浓度减小
【答案】B
以下是一种废钒催化剂回收工艺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V 2O 5转化为VO +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V 2O 4转化成VO 2+。
“废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氧化”中欲使3 mol 的VO 2+
变成VO +
2,则需要氧化剂KClO 3至少为________mol 。
(3)“中和”作用之一是使钒以V 4O 4-1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废渣2”中含有________。
(4)“离子交换”和“洗脱”可简单表示为:4ROH +V 4O 4-12
离子交换
洗脱
R 4V 4O 12+4OH -
(ROH 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为了
提高洗脱效率,淋洗液应该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5)“流出液”中阳离子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沉钒”得到偏钒酸铵(NH 4VO 3)沉淀,写出“煅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V 2O 5及VO +
2中的V 均为+5价,“酸浸”时,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原子守恒及电荷守恒不难写出离子方程式;“酸浸”时,V 2O 5转化成VO +
2,V 2O 4转化成VO 2+
,K 2SO 4可溶于水,Fe 2O 3及Al 2O 3分别转化成Fe 3+
和Al 3+
,所以“废渣1”的主要成分是SiO 2。
(2)欲使3 mol VO 2+
变为VO +
2需转移3 mol e -
,1 mol KClO 3作氧化剂生成Cl -
转移6 mol e -
,所以需KClO 3至少0.5 mol 。
(3)“中和”时加入KOH 溶液,钒以V 4O 4-
1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K 2SO 4可溶,Fe 3+
和Al 3+
分别转化成Fe(OH)3和Al(OH)3沉淀进入“废渣2”。
(4)该反应的逆反应为洗脱过程,增大c(OH -
),有利于平衡向左移动,所以淋洗液应呈碱性。
(5)由流程图可以看出,H +
在酸浸时损耗,钒转化为V 4O 4-
12(阴离子),Fe 3+
及Al 3+
转化为沉淀,所以“流出液”中阳离子最多的是K +。
(6)“煅烧”时肯定得到V 2O 5,其他物质自然写出。
答案:(1)V 2O 5+2H +
===2VO +
2+H 2O SiO 2 (2)0.5 (3)Fe(OH)3和Al(OH)3 (4)碱 (5)K +
(6)2NH 4VO 3=====△
V 2O 5+2NH 3↑+H 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