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整理的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历年各章节试题及答案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整理的政府政策与经济学历年各章节试题及答案汇总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历年各章节试题
第一篇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第一章希缺性与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
1)1.关于“需要”,正确的说法是( C )
P3 2003年07
A.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但人们的需求却是有限的。

B.人们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要可以无限增长,因而需要是无限的。

C.在不同的经济水平下,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是相同的。

D.人们对生活必需品的需要是有限的。

2)3.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关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正确说法是( D )
P10 2003年07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靠近横轴的点比靠近纵轴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靠近纵轴的点比靠近横轴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
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比以外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比以内的点资源配置效率高
3)1.关于生产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B)
P4 2004年1月
A.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没有影响
B.水是一种经济资源,进入生产过程后也是一种生产要素
C.职业经理人年薪中按企业效益分配的奖金是其企业家才能的报酬
D.资本要素就是指厂商用于投资的货币资本金
4) 1.关于资源稀缺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P4 2005年1月
A.在当前发展水平下,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供给是有限的
B.无论任何时代,相对于人们无限的需要来说,供给都是有限的
C.在经济危机时,厂商将卖不出去的牛奶倒掉是供给有限性的例外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第1 页共25 页
D.大量失业的存在是因为劳动力要素的供给是无限的
5) 1.厂房属于以下生产要素中的( B )
P4 2006年1月
A.土地B.资本
C.劳动力D.企业家才能
二、简答题
21.为何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P4 2004年1月)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可也”这句话的经济学含
义。

(P4 2003年7月)
答: 这句话揭示了经济学的两个基本事实和面对这两个事实,如何做出选择的问题1.经济学中的两个基本事实:a人们的物质需要是无限的,b生产商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要的生产要素是有限的2.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都建立在这两个基本事实上:a 经济学的研究就是要帮助人们如何用有限的资源使人们的需要得到最大的满足,即资源配置最优化:b”舍鱼而取熊掌”正是经济学中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三、论述题
28.经济学家所归纳的在经济运行中要做出选择的四个基本问题是什么?在计划和市场经济体
系中,它们分别是如何被回答的?(12分) (2005年1月)
四、材料分析题
第二章价格机制与市场
一、单项选择题
6) 2.在某一时期,国际汽油供给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B )
P26 2003年07
A.OPEC组织扩大石油生产量
B.原油采掘与提炼技术进步
C.原油价格上升
D.汽油价格上升
7) 2.当我们得出某市对某品牌汽车的需求曲线时,需假定除.哪种因素外其余均为常数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第2 页共25 页
(A)
P22 2004年1月
A.该市消费者对该品牌汽车的偏好程度
B.该品牌汽车的价格
C.该地区车辆使用费用的高低
D.该市人均收入水平
8) 2.下列情况中引起新建商品房的供给曲线向左平移的是( A )
P26 2006年1月
A.建筑材料价格上涨B.消费者收入增加
c.租赁房屋租金上升D.政府放宽信贷政策
9)6.为扶持粮食生产,政府对粮食制定了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为了维持该价格,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D )
P31 2006年1月
A.实行粮食配给制B.增加农产品税收
C.出售储备粮D.收购当期过剩粮食用于储备
二、简答题
21.市场达到均衡的过程中供求的变化。

第三章成本与收益
一、单项选择题
10)3.关于短期成本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C)
P38 2004年1月
A.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时的产量是相同的
B.边际成本最低时的产量比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大
C.边际成本曲线分别与平均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后二者的最低点
D.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分别与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后二者的最低点
11)2.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形状为( D )
P42 2005年1月
A.平均收益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第3 页共25 页
B.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总收益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D.边际收益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12)7.根据下表所示某汽车厂生产规模和平均成本的变化,该厂商的最优生产规模为( B )
P39 2005年1月
年生产规模变
5万—10万10万—20万20万—40万40万—60万
化范围
长期平均成本
-15% -10% -5% 5%
上升幅度
A.60万
B.40万
C.20万
D.10万
13)5.小王即将大学毕业,他有三种选择:留校当老师、到外企工作、回老家山区作一名小学教师。

留校当老师每年收入10000元,
到外企工作每年收入30000元,回老家山区作一名小学教师每年收入3000元。

他选择回老家山区作一名小学教师的机会成本为( C ) P34 2006年1月
A.3000元B.10000元
C.30000元D.40000元
14)7.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是( B )
P34 2006年1月
A.厂商在短期内得到最大利润的充要条件
B.某行业厂商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
C.厂商在长期内要得到超额利润的条件
D.厂商在长期内亏损最小的条件
二、简答题
24.单纯的数量型经济增长的负的外部效应。

(2003年7月)
第四章国民经济收入循环
一、单项选择题
15)4.如果我国要实施扩大政府直接投资的财政政策,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哪种情况下政策效果最大?( D )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第4 页共25 页
A.边际消费倾向为0.5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8
D.边际储蓄倾向为0.9
16)5.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国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出现的情况是( B )
P71 2003年07
A.IS曲线向右移动
B.IS曲线向左移动
C.LM曲线向右移动
D.LM曲线向左移动
17)4.在一定时期内,当社会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造成投资规模过少时,可能引起(A)
P68 2004年1月
A.经济紧缩
B.通货膨胀
C.利率上升
D.可支配收入增加
18)5.假设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为5%,某居民将出售国债的1万元存入银行,则银行系统可据此创造的派生存款总额为(C)P64 2004年1月
A.5万
B.10万
C.20万
D.40万
19)6.根据IS-LM模型,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正确的是(A)P64 2004年1月
A.投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B.消费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货币供给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D.货币需求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20)3.关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P52 2005年1月
A.它是一国在每年年底时全部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B.它是一定时期各部门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C.它按支出法核算由消费支出、私人投资、政府购买与出口几部分构成
D.它按收入法核算由生产要素收入与非生产要素收入两部分构成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第5 页共25 页
21)4.如果我国政府实施减税措施,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效果最大的是( D )
P52 2005年1月
A.边际消费倾向为0.4
B.边际消费倾向为0.5
C.边际储蓄倾向为0.8
D.边际储蓄倾向为0.9
22)5.当利率提高时,直接会引起( C )
P65 2005年1月
A.货币交易需求增加
B.货币投机需求增加
C.货币交易需求减少
D.货币投机需求减少
23)6.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的是( B ) P71 2005年1月
A.投资减少
B.储蓄减少
C.税收减少
D.进口减少
24)3.下列项目计入GNP的是( A )
P51 2006年1月
A.政府转移支付B.购买一辆二手车
C.购买普通股票D.购买一块地产
25)4.下列能够说明外部性概念的是( C )
P51 2006年1月
A.自然灾害引起农作物欠收
B.不收费道路很拥挤而收费道路车流少
C.吸烟损害吸烟者的健康
D.养蜂人的蜜蜂到附近果园采蜜同时也授粉
26)8.下列能够使国民收入增加的方式是( D )
P51 2006年1月
A.增加储蓄B.减少消费
C.减少投资D.增加政府购买
27)9.如果投资为常数,IS曲线的形状为( B )
P61 2006年1月
A.垂直于横轴B.平行于横轴
C.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D.难以确定
28)13.法定准备金率提高,会使货币供给( B )
P61 2006年1月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第6 页共25 页
A.增加B.减少
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
三、论述题
27.用IS-LM模型分析政府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2003年7月)
第五章经济体系
一、单项选择题
29)6.关于“政府失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P75 2003年07
A.政府无法掌握正确决策所需的足够信息
B.“政府失灵”是由于市场经济负的外部性
C.政府在纠正经济不稳定方面完全无能为力
D.政府干预经济在创造财富的效率方面作用较大,但无法保证社会公平
30)7.“管得最合适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是哪位经济学家的思想?(B)
P76 2004年1月
A.亚当·斯密
B.马歇尔
C.凯恩斯
D.科斯
31)10.下列行为可以带来外部规模经济的是( A )
P76 2006年1月
A.管理费用降低B.垄断所带来的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c.大量高价销售D.扩大企业规模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2.“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几种表现。

(2004年1月)
21.消费者主权概念及其表现。

(2005年1月)
第二篇国内经济与政治背景
第一章分工与产业进步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第7 页共25 页
一、单项选择题
32)7.“美国经济打‘喷嚏’,别国经济也‘感冒’”,这种现象能说明哪种概念?( B )
P95 2003年07
A.贸易利益
B.分工的不经济
C.溢出效应
D.国际收支失衡
33)16.以实现合理的竞争秩序与适度的企业规模为目标的是( A ) P113 2005年1月
A.产业结构政策
B.产业组织政策
C.产业技术政策
D.产业保障政策
二、简答题
22.企业作为层级组织的弱点。

(2005年1月)
22.后工业化时期“新经济”的标志和特点。

(2006年1月)第二章经济机构
一、单项选择题
34)8.商会不具有
...哪种影响力?( A )
P122 2003年07
A.公权力
B.公信力
C.惩戒非会员违反行规行约行为
D.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
35)9.哪种情况可能出现在联邦制国家?( C )
P143 2003年07
A.地方政府代理中央政府管理地方行政事务
B.地方财政隶属于中央财政
C.地方拥有自己的宪法
D.地方议会出台地方适用的法律须经国会同意
36)10.在我国省人民代表大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上,哪种说法是错误
..的( D )
P151 2003年07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第8 页共25 页
A.省人大不隶属于全国人大
B.二者同属国家权力机关
C.全国人大有权依法监督省人大工作
D.省人大选举出的常委会主任须经全国人大任命
37)8.政府制定最低工资线的政策是由于哪种组织的影响?(B)P127 2004年01
A.金融机构
B.工会
C.国有公司
D.商会
38)16.不属于
...中央银行的业务范围的是(C)
P130 2004年01
A.收取并保管银行存款准备金
B.为财政部开设财政收支帐户
C.为大型国有企业提供贷款
D.在债券市场上购进国债
39)8.小王与小李共同出资设立了一家企业,双方通过协议约定共同经营的责任和分配比例,二人都以个人财产对外承担无限责任,企业本身不是民事主体,则该企业属于( D )
P116 2005年1月
A.无限公司
B.两合公司
C.个人独资企业
D.合伙企业
40)9.当社会储蓄不能顺利转化为投资,可能是什么机构出现了问题?( C )
P129 2005年1月
A.国有企业
B.商会
C.金融机构
D.工会
41)12.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的目的是( A )
P129 2006年1月
A.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B.收集资金弥补财政赤字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D.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42)14.政府的各种政策措施中,由于工会在政治经济上的影响而制定的是( C )
P129 2006年1月
A.产业结构调整的职业培训计划
B.产业合理化政策
c.通货膨胀时的工资-物价指导线政策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第9 页共25 页
D.反垄断政策
43)15.某行业的商会为维护行业整体利益,谋求行业健康发展制定了行规行约,下列不受其约束的是( D )
P129 2006年1月
A.行业内该商会会员B.行业内非会员
C.行业内工人D.商会理事长
三、论述题
27.当前我国政府在经济管理中为何要重视发挥商会、工会的作用?(2004年1月)
24.中央银行常用的政策工具。

(2005年1月)
23.中央银行的职能。

(2006年1月)
第三章政府框架
一、单项选择题
44)9.我国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不拥有
...的权力是(D)
P149 2004年01
A.立法权
B.终审权
C.行政管理权
D.防务权
45)10.我国的村民委员会与乡政府的关系是(B)
P152 2004年01
A.前者隶属于后者,是后者的派驻机构
B.前者是自治组织,但接受后者业务指导
C.前者完全自治,与后者无关系
D.前者是县政府的派驻机构,与后者是平级关系
46)10.下列各项中适合由地方政府承担的财政职能是( D )
P147 2005年1月
A.转移支付
B.制定财政政策
C.征收关税
D.消防支出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第10 页共25 页
47)12.下列国家中,目前属于联邦制的是( C )
P143 2005年1月
A.日本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二、简答题
23.设置地方政府的原因。

(2004年1 月)
24.从国家结构形式看,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模式有哪些?(2006年1月)
第四章公共决策的制定
一、单项选择题
48)11.“阿罗不可能定理”得出了哪种结论?( D )
P167 2003年07
A.社会成员不可能都有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
B.现实中不可能存在完全信息
C.集权制不可能有效配置资源
D.真正的“民主”体制是不可能实现的
49)12.在我国,民营、私营企业家影响公共决策的渠道不可能
...是哪种情况?( B )
P183 2003年07
A.当选为人大代表
B.加入中国共产党
C.当选为政协委员
D.兼任国家公务员
50)11.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公共决策的领导方式不会
..是(D)
P173 2004年01
A.行政领导
B.政策领导
C.向国家机关推荐重要领导人
D.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
51)11.按照公共选择理论,行政官员的“理性经济人”动机会引起( D )
P161 2005年1月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第11 页共25 页
A.政府机构膨胀
B.政治经济周期
C.社会公平得到保障
D.选举费用日益膨胀
52)13.下列说法符合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是( A )
P167 2005年1月
A.从众多个人偏好不可能推导出社会偏好
B.行政官员在自利动机下不可能追求公众利益最大化
C.政府干预经济不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D.市场机制不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二、简答题
23.公民影响公共决策的主要途径。

(2003年7 月)
25.政党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2005年1月)
25.利益集团影响公共决策的途径。

(2006年1月)
22.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英美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主要内容。

(2003年7月)
三、论述题
28.试述公共选择理论对不同决策主体行为的分析。

(2004年1月)160
四、材料分析题(2003年)
背景材料:
2003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地区爆发了“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对
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影响有以下特点:
(1)专家认为,“非典”疫情属于“需求抑制型灾难”性质,涉及的面很广,不确定的
因素很多;减少了人们的经济活动,抑制了人们的需求。

(2)“非典”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

调查显示,我国受冲击最大的是零售商业、
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行业和交通运输业,个别工业制造行业和建筑业也受到较大影响,部分工业企业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已达成投资意向项目、以及服装、面料、食品、电机等行业也在短期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但也有一些产业显出良好势头,如汽车生产高速增长,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防疫商品、健身用品、“消毒类家电”等畅销,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等重点行业保持良好增势。

(3)“非典”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影响不同。

对消费城市和城市中心区的影响要大于对农
村和城市边缘区的影响。

(4)“非典”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已经显现,但对经济的间接影响有一个滞后期,也许影
响在三季度、四季度以至明年才会浮出水面: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第12 页共25 页
本年度对外贸易可能受较大影响,会影响到明年的出口以及经济增长。

本年度财政收支状况会受到一定干扰,这对本年度和下个年度的经济增长会带来某些不确定因素。

本年度总体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因社会零售总额的显著下降而受到影响,致使我国遏制通货紧缩的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非典”对投资的影响将在较长的时间之后才能逐渐显示出来。

我国本年度的失业率将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对原本比较严峻的就业局面会造成一定的压力。

(5)辩证地看,“非典”还会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正面影响:对前
段时期一些部门的“经
济过热”、“投资过热”是一次有利的自我调节,有助于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可以保护一些脆弱的旅游资源;国民消费心理由于“非典”产生了微妙变化,会产生一些新的消费热点;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应急机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为把“非典”所造成的消极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政府必须利用适当政策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千方百计激活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使消费者信心和投资者信心尽快恢复。

根据以上材料,请分析:
30.行业协会、保险公司等机构在缓解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中能起什么作用。

(6分)
31.人民银行可采取何种政策措施。

(6分)
32.财政部门可采取何种政策措施。

(6分)
第五章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一、单项选择题
53)13.对自然失业率,正确的说法是( C )
P195 2003年07
A.自然失业率是最优失业率
B.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自然失业率会降为零
C.自然失业率过低,会产生通货膨胀的压力
D.政府没有必要对其采取措施
54)12.当一国实现了潜在国民收入水平时,仍存在的失业为(D)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第13 页共25 页
P189 2004年01
A.周期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非自愿性失业
D.摩擦性失业
55)13.衡量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时,哪种指标更科学?(C)
P211 2004年01
A.国民生产总值
B.人民生活水平指标
C.经济发展成本效益评价指标
D.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56)14.根据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当发生通货膨胀时,能从中受益的是( C )
P201 2005年1月
A.银行的食利者阶层
B.工薪阶层
C.负债经营的企业主
D.农户
57)11.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以治理的失业是( C )
P189 2006年1月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D.自愿失业
三、论述题
23.经济学家关于通货膨胀成因有多种观点,请举出三种观点。

(2005年1月)
27.不平衡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及政府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

(2006年1月)
四、材料分析题(2006年)
背景资料
在1978—2003年期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

经过25年增长,中国的GDP已经升到了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的水平,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但是,不少地方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靠高耗能和高污染的消耗型产业取得。

我国每新增GDP一块钱要比世界其他国家平均多消耗3倍以上、比日本多13倍以上的能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加剧了能源、资源短
缺的压力,带来了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等问题。

资源的长期开发还导致部分地区的矿产濒临枯竭,许多原来煤炭资源丰富的城市已成为资源枯竭城市。

在中国140个林区中,几乎一半已被采伐殆尽或接近于此。

草场退化使得中国草场的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其结果是四分之一的土地沙漠化!
1952年我国人均耕地2.82亩,2003年人均耕地减少到1.43亩。

同时,土地肥力衰退,我国的中低产田比例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2/3增加到上世纪90年代的4/5。

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6个是中国的。

中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

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第14 页共25 页
富营养化。

每年,因为水质问题而引发的疾病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

在富裕的浙江省,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省。

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淮河流域,沿岸居民的死亡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患癌症的几率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

此外,到2025年时,环境的恶化还将迫使七千万农民离开土地。

业已严峻的社会动乱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我国在评价经济增长、政府政绩及社会财富的表现时,依据的主要是由国民经济核算所提供的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

然而,这些指标不能完全反映经济增长与社会生活、自然之间的平衡。

国外专家指出,中国因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而给中国经济造成的总成本占到了GDP的8%—12%。

单单有害排放一项给健康带来的成本(包括每年30万的早产儿),到2020年时将达到980亿美元,这使中国经济增长成绩黯然失色。

据专家计算,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至少有3%~7%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取得的。

这个数字意味着,在我国整个90年代的经济增长中,从实现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理想情况应从每年GDP新增部分拿出40%~60%对环境进行补偿。

环境的治理和恢复极其困难。

英国泰晤士河的污染治理用了上百年,集中治理也用
了几十年。

淮河流域污染企业关闭前形成的产值大约30亿元,可是治理需要花150亿元到200亿元,要用几十年的时间。

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目标,而是一个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目标。

要求走一条“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问题
中国近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举世瞩目,但片面追求数量型增长为未来的经济发展背上了很大的包袱。

请回答下列问题:
30.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概念的区别。

(5分)
31.经济增长的社会代价。

(5分)
32.请从质与量两方面评价经济增长。

(5分)
33.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应采取怎样的经济增长政策?(5分)
第六章政府调控经济的方法
-经济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58)14.为降低通货膨胀,货币当局可能采取哪种措施?( B )
P225 2003年07
A.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国债
B.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00937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第15 页共25 页
C.降低再贴现率
D.增发货币
59)15.财政政策的实际作用往往比理论中的乘数作用要小,其主要原因是( A )
P220 2003年07
A.挤出效应
B.溢出效应
C.流动陷阱
D.外部不经济
60)16.我国政府目前采取哪种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来抑制通货紧缩?( C )
P233 2003年07
A.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
B.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C.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D.紧缩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
61)14.不是
..经济的内在稳定器的是(B)
P218 2004年01
A.超额累进税率
B.最低工资标准
C.失业救济制度
D.农产品收购支持价格
62)15.当一国经济发生不太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组合是(D)
P233 2004年01
A.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B.扩张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
C.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
D.紧缩的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
63)15.用于事后
..调节国际收支平衡表帐目平衡的项目是( B )
P259 2006年01
A.保险收支
B.特别提款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