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工作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具备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勤劳节俭、遵纪守法等基本道德素养。

2、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三、工作内容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组织班主任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3、发挥学科教师的德育作用,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二)抓好常规德育工作
1、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校园广播等形式,引导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加强班级管理,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结合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活动,如国庆节、建党节、清明节等。

2、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和心理素质。

3、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整洁、优美、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
节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文化氛围。

(五)构建家校合作教育机制
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反馈学生的
学习和生活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2、开展家长培训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教育质量。

3、组织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活动,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德育工作计划,
组织实施德育工作,检查评估德育工作成效。

(二)完善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各项制度,如班主任工作制度、班级管理制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确保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三)加强检查评估
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
进德育工作方法和措施。

(四)注重工作创新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创新德育工作
内容和形式,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五、工作安排
(一)第一学期
1、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召开德育工作会议,部署新学期德育工作。

2、开展“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3、组织教师节感恩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尊师重教的良好品德。

4、举办秋季运动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5、开展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6、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

7、召开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

(二)第二学期
1、开展“学雷锋”活动,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2、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展示学生的才艺和风采。

3、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组织期中考试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

5、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6、组织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评选优秀学生和先进班集体。

7、总结本学期德育工作,撰写德育工作总结。

六、工作保障
1、加强经费保障,确保德育工作所需的经费投入。

2、加强师资保障,配备足够的德育工作者,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3、加强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各项制度,确保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总之,初中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