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附中语文高考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纷至沓来振聋发聩
B. 鞠躬尽瘁摧枯拉朽
C. 源远流长纷繁复杂
D. 蹑手蹑脚恣意妄为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B.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投入了大量资金,使我国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C.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感人至深,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D. 近期,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广大医护人员临危受命,奋战在抗疫一线。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B. 这位年轻歌手以其独特的嗓音和才华,在音乐界崭露头角。
C. 在这场辩论赛中,他旁征博引,让对方哑口无言。
D. 面对困难,我们要勇于担当,不能畏首畏尾。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他的目光如炬,洞察一切。
B. 这座城市如同一个巨大的迷宫,让人迷失方向。
C. 他的笑容如春风拂面,让人倍感温暖。
D. 他的声音如洪钟,震耳欲聋。
5. 下列各句中,句式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B.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C. 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D. 他的讲话充满了激情,振奋人心。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的名言。
B. 我国科学家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量子通信、基因编辑等。
C. “这孩子真聪明,一看就会。
”这是老师对他的评价。
D. 他说:“你们不要灰心,继续努力,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非常快,好像狼和老虎一样。
B. 走马观花:形容看事物不深入,只是匆匆浏览一下。
C. 指点江山:形容评论国家大事,具有很高的见解。
D. 一蹴而就:形容事情一下子就成功,不费吹灰之力。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誉为“文学巨匠”。
B.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要保持冷静,坚定信心。
C. 他的演讲激情澎湃,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9.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不规范的一项是()
A. 风和日丽
B. 息息相关
C. 满载而归
D. 炽热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位老师治学严谨,深受学生爱戴。
B. 面对困难,我们要勇于担当,不能畏首畏尾。
C.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感人至深,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D. 近期,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广大医护人员临危受命,奋战在抗疫一线。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
然而,这些信息中,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虚假的?这就需要我们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一)信息真伪辨析的重要性
1. 信息真伪辨析对于个人来说至关重要。
虚假信息可能会误导我们的判断,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2. 信息真伪辨析对于社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虚假信息可能会破坏社会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二)如何辨别信息真伪
1. 查找权威来源。
对于重要信息,我们要查找权威机构或专家的发布,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2. 考虑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是否可靠,是判断信息真伪的重要依据。
3. 分析信息内容。
虚假信息往往具有夸大、歪曲事实等特点,我们要仔细分析信息内容,辨别其真伪。
4. 比较多方信息。
对于同一事件,我们要多方查找信息,进行比较,找出真相。
5. 保持理性思考。
在面对信息时,我们要保持冷静,理性思考,不盲目相信或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11. 下列关于信息真伪辨析重要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个人来说,信息真伪辨析有助于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
B. 对于社会来说,信息真伪辨析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
C. 信息真伪辨析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判断能力,增强社会凝聚力。
D. 信息真伪辨析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促进信息共享。
12. 下列关于如何辨别信息真伪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查找权威来源,确保信息来源可靠。
B. 考虑信息来源,判断信息是否真实。
C. 分析信息内容,辨别其真伪。
D. 只需关注信息内容,无需考虑信息来源。
13. 文章中提到的“多方查找信息,进行比较,找出真相”这一方法,主要目的是()
A. 增强信息辨别能力。
B. 消除信息不对称。
C. 促进信息共享。
D. 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14.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信息真伪辨析对于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B. 查找权威来源、考虑信息来源、分析信息内容等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辨别信息真伪。
C.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D. 信息真伪辨析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被虚假信息误导,维护社会秩序。
15. 文章最后一段中,“保持理性思考”这一观点的意义在于()
A. 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信息真伪。
B. 增强我们的信息辨别能力。
C. 促进信息传播速度。
D. 提高信息共享水平。
三、古诗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甲】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夫苟无仁义,则不敢居仁矣,不敢居仁,则不敢处仁矣,不敢处仁,则不敢为人矣。
是故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莫不善于小人,不与人同流合污也。
【乙】
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盖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因其父祖之有德也;小人之泽,五世而斩,因其父祖之不德也。
”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君子的恩泽,五代之后就会断绝。
B. 小人之泽,五世而斩:小人的恩泽,五代之后就会断绝。
C. 因其父祖之有德也:因为他们的父祖有德行。
D. 因其父祖之不德也:因为他们的父祖没有德行。
17. 下列句子中,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盖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B. 小人之泽/五世而斩/盖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C.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盖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D.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盖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1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B. 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C. 因其父祖之有德也
D. 因其父祖之不德也
19. 下列关于【甲】【乙】两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主要讲述了君子与小人对待仁义的态度。
B. 【乙】文主要讲述了君子与小人在传承德行方面的不同。
C. 【甲】文和【乙】文都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
D. 【甲】文和【乙】文都认为君子之泽和小人之泽都不可长久。
20. 下列关于两段文字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行为,阐述了仁义的重要性。
B. 【乙】文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在传承德行方面的不同,说明了德行的重要性。
C. 【甲】文和【乙】文都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但表达方式不同。
D. 【甲】文和【乙】文都认为君子之泽和小人之泽都不可长久。
四、作文(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岁月静好”是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有的人选择屈服,有的人选择勇敢面对。
那么,你如何看待“岁月静好”与“勇敢面对”的关系?请以“岁月静好,勇敢面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明确,有深度;②内容充实,有文采;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④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C
3. D
4. B
5. B
6. B
7. A
8. D
9. D
10. D
二、现代文阅读
11. D
12. D
13. A
14. D
15. A
三、古诗文阅读
16. D
17. A
18. D
19. D
20. D
四、作文(略)
(注:作文部分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个人理解和表达情况进行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