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K12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 文(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B.有无细胞质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膜
3.肝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糖原 B.蛋白质C.脂质 D.水
4.自然界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多少种()
A.20 B.30 C.40 D.
5.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6.下列对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C.核苷酸由含氮碱基、五碳糖和磷酸组成
D.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7.下列具有双层膜的一组细胞器是()
A.中心体和核糖体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D.液泡和类囊体
8.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为()
A.向左 B.向右 C.向左上方 D.向右下方
9.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A.物镜上B.目镜上C.实验材料中D.反光镜上
10.若一个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组成,它具有4条多肽链,那么这一蛋白质分子共有肽键的个数是()
A.n﹣1 B.n﹣2 C.n﹣3 D.n﹣4
11.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得到恢复的原因属于()A.主动吸水 B.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D.自由扩散
1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A.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B.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C.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
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13.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
A.C、H、O、N B.C、H、O、N、P C.C、H、O、S、P D.C、H、O、Mg、Fe
14.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
A.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分离 B.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
C.细胞质和液泡膜的分离 D.细胞质和细胞膜分离
15.下列关于原生质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构成的
B.原生质层是由细胞壁、细胞质和液泡膜组成的
C.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
D.动、植物细胞均有原生质层
16.胰岛素分子出细胞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胞吐 C.自由扩散 D.协助扩散
17.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C.大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 D.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18.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A.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酶是蛋白质
C.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19.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B.蛋白酶C.脂肪酶D.麦芽糖酶
20.ATP的结构简式可以简写成()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21.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为了防止研磨时色素被破坏,应加入()A.无水乙醇 B.丙酮 C.碳酸钙D.二氧化硅
22.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A.叶绿体的外膜上B.类囊体的薄膜上
C.叶绿体的内膜上D.叶绿体的基质
2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
A.[H]和ADP B.O2和ATP C.[H]和ATP D.O2和ADP
24.人体和动物体进行各项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是()
A.ATP水解释放的B.脂肪分解释放的
C.太阳能供给的 D.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
25.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大型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主要原因是()A.光合作用吸收O2,放出CO2B.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
C.呼吸作用吸收O2,放出CO2D.呼吸作用吸收CO2,放出O2
26.在细胞周期内,要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选择()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27.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28.如图正确表达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概念的是()
A.a~b B.a~c C.b~c D.b~d
29.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A.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B.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
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广岛生活的人癌症发病率很高,主要的致癌因子是()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如图所示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
(2)图中④的名称是;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32.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2]的主要成分为;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2)该细胞中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和.
(3)在细胞分裂间期,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填此结构的名称)
33.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2、3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2)写出图中⑤⑥所代表的能量多少(少量或大量):、.(3)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细胞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放出的能量(多或少),反应的场所是.
2015-2016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从生物圈到各种生态系统;从大大小小的群体到每个独特的个体;个体水平以下是组成个体的器官、组织,直至细胞.简而言之,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解答】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由此可见,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故选:A.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只要考生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A.有无核物质B.有无细胞质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膜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
【解答】解: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物质,如DNA,A错误;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质,B错误;
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有无核膜,C正确;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细胞膜,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只要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肝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糖原 B.蛋白质C.脂质 D.水
【考点】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
【专题】正推法;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
【解答】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其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9%,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能够区分记忆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属于简单题.
4.自然界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多少种()
A.20 B.30 C.40 D.
【考点】氨基酸的种类.
【分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是由于
氨基酸的R基决定的.
【解答】解:自然界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R基共有20种,因此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共有20种.
故选:A.
【点评】对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的理解和氨基酸种类的划分依据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5.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考生要能够根据学说的内容判断.
【解答】解:A、细胞学说只是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没有涉及动植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
B、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这就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
C、学说中只是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没有提出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错误;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确实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但是细胞学说没有揭示该内容,D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6.下列对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C.核苷酸由含氮碱基、五碳糖和磷酸组成
D.核酸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本题是对核酸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功能和分布的考查,回忆核酸的分类、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功能和分布,然后结合选项分析判断.
【解答】解: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A正确;
B、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B正确;
C、核苷酸由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和1分子磷酸组成,C正确;
D、真核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核糖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分布、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功能,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7.下列具有双层膜的一组细胞器是()
A.中心体和核糖体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D.液泡和类囊体
【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正推法;细胞器.
【分析】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按照膜结构可以分为三类:
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单层膜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解答】解:A、中心体和核糖体是无膜膜结构的细胞器,A错误;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是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错误;
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C正确;
D、液泡是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类囊体位于叶绿体内部,不是细胞器,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8.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为()
A.向左 B.向右 C.向左上方 D.向右下方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象;实象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象.
【解答】解:由于显微镜的呈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因此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在左上方,其实在载玻片上应位于右下方,因此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上方移动.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着重考查了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和高倍镜使用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显微镜操作的技能.
9.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
A.物镜上B.目镜上C.实验材料中D.反光镜上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异物,异物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异物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异物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解答】解:显微镜视野中出现异物时,只有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和玻片上.用低倍物镜观察材料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换上高倍镜后,异物仍在,说明异物一定不在玻片和物镜上.既然不在玻片和物镜上,就只有在目镜上了.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解答的关键是理解视野中出现了异物,异物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10.若一个蛋白质分子由n个氨基酸组成,它具有4条多肽链,那么这一蛋白质分子共有肽键的个数是()
A.n﹣1 B.n﹣2 C.n﹣3 D.n﹣4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在蛋白质分子合成过程中:
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解答】解:根据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可知:由n个氨基酸组成的含有4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分子中具有的肽键个数=n﹣4个.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学生识记蛋白质合成过程,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其延伸规律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11.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得到恢复的原因属于()A.主动吸水 B.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D.自由扩散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1、水分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运输动力是浓度差,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复挺拔,而水分出入细胞膜为自由扩散.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分子的运输方式以及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
1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A.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B.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C.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
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
【解答】解:A、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但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A错误;
B、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但磷脂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B错误;
C、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C错误;
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从而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膜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
A.C、H、O、N B.C、H、O、N、P C.C、H、O、S、P D.C、H、O、Mg、Fe
【考点】细胞膜的成分.
【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解答】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中磷脂的组成元素为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为C、H、O、N,所以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C、H、O、N、P.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成分及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要求考生识记组成化合物的元素,识记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能判断各成分的元素组成,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4.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
A.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分离 B.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
C.细胞质和液泡膜的分离 D.细胞质和细胞膜分离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解答】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指的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在外界溶液浓度高的条件下,细胞内的水分会向细胞外渗透,因为失水导致原生质层收缩,细胞壁收缩,而细胞壁的伸缩性要小于原生质层,所以质壁分离产生了这种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现象为质壁分离.
故选:B.
【点评】熟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概念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5.下列关于原生质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生质层是由细胞膜、液泡膜构成的
B.原生质层是由细胞壁、细胞质和液泡膜组成的
C.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
D.动、植物细胞均有原生质层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生质层的伸展性比细胞壁的伸展性高,所以植物细胞失水会发生质壁分离.
【解答】解:AB、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不包括细胞壁,AB 错误;
C、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选择透过性膜;C正确;
D、原生质层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动物细胞没有,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以及原生质层的结构以及特点,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难度适中.
16.胰岛素分子出细胞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 B.胞吐 C.自由扩散 D.协助扩散
【考点】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膜的流动性.
【解答】解: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时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所以胰岛素分子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吐.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应明确胰岛素分子为生物大分子.
17.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C.大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 D.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分析】根据题意,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说明变形虫的细胞膜可以发生运动,即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解答】解: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说的是细胞膜对小分子透过具有选择性,主要体现在主动运输,而变形虫吞噬整个细菌,不是跨膜运输不能体现选择透过性,故A错误;B、细胞膜只要具有生物活性就不会失去选择透过性,一般只有细胞死亡后细胞膜才会失去选择透过性,故B错误;
C、变形虫吞噬整个细菌不是跨膜运输,不能称为“透过”,细菌也不是大分子,故C错误;
D、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说明变形虫的细胞膜可以发生运动,即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是()
A.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酶是蛋白质
C.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考点】酶的概念;酶促反应的原理.
【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所以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
【解答】解:A、酶既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能在细胞外发挥作用,A错误;
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B错误;
C、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C错误;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包括酶的概念、化学本质和特性,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学会构建知识网络结构.
19.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B.蛋白酶C.脂肪酶D.麦芽糖酶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本题是酶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催化蛋白质水解的酶是蛋白酶.
【解答】解: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淀粉酶自身水解,A错误;
B、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催化淀粉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B正确;
C、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不能催化淀粉酶水解,C错误;
D、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不能催化淀粉酶水解,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淀粉酶的本质和酶作用的专一性特点,解题时往往因为审题不清而错选A.
20.ATP的结构简式可以简写成()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 A﹣P~P~P,结构简式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
【解答】解:ATP的结构简式是 A﹣P~P~P.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ATP结构简式的写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书写ATP的结构简式并理解其中符号的含义.
21.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为了防止研磨时色素被破坏,应加入()A.无水乙醇 B.丙酮 C.碳酸钙D.二氧化硅
【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专题】提取类实验;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分析】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
(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
(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
(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
(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解答】解:A、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无水乙醇的作用是溶解色素,A 错误;
B、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丙酮的作用是溶解色素,B错误;
C、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保护叶绿体色素,C正确;
D、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二氧化硅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22.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A.叶绿体的外膜上B.类囊体的薄膜上
C.叶绿体的内膜上D.叶绿体的基质
【考点】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分析】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黄色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类.它们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相结合,而成为色素蛋白复合体.
【解答】解:高等植物的叶绿体结构极为复杂和精细,叶绿体外部是由两层单位膜围成的被膜,被膜以内是透明的基质,基质里悬浮着粒状结构,叫基粒.基粒由类囊体垛叠而成,类囊体是由单层单位膜围成的扁平具穿孔的小囊.组成基粒的类囊体叫基粒片层,连接基粒的类囊体叫基质片层.构成类囊体的单位膜上分布有大量的光合色素,是光能的吸收与转化的主要部位,所以类囊体膜也称光合膜.基质片层与基粒片层相连,使各类囊体之间相互沟通,利于光能的吸收与转化,也促进了物质代谢的进程和光合产物的转运.
故选:B.
【点评】主要考查叶绿体的结构以及与吸收光能有关的色素的分布,识记水平的考查.
2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
A.[H]和ADP B.O2和ATP C.[H]和ATP D.O2和ADP
【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分析】光合作用的阶段: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4[H]+O2
b.ATP的生成:ADP+Pi AT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