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探究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探究论文
(一)个人理财业务的概念
个人理财是指个人资产通过银行专家的理财效劳实现保值增值
的过程。
而个人理财效劳是指银行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通过开掘客户需求,帮助客户分析自身财务状况,制定个人财务管
理方案,并帮助客户选择金融产品的一系列效劳过程。
具体的讲,
我国当前个人理财业务,就是专家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和对风险的
承受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人投资建议,帮助客户合理而科学
地将资产投资到股票,债券,保险和储蓄等金融品种中,以实现个
人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满足客户对投资回报与风险的不同要求。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是商业银行利用其网点、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以自然人(或个人客户)为效劳对象,为
其提供包括代理投资理财、代收代付、代理保管、转账汇兑结算、
资金融通、信息咨询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综合性金融效劳。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对个人的金融理财效劳仅仅局限于储蓄、
代收代付等简单的业务。
可是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和金融市场的开展,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迅速开展起来。
以1996年中信实
业银行最早推出的“私人理财中心”为开始至今的10年期间,在以
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为主体的根底上,各家机构纷纷推出相
应的理财产品和效劳。
xx年6月,上海出现了以杨韶敏等6位理财
员命名的理财工作室,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在个人理财效劳上进入
了一个新阶段。
近几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经过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研
究和探索,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个人理财中心”“理财工作室”在纷纷设立,新的金融产品也在
不断地推出,国内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都将该业务的开展作为竞争优
质客户的重要手段核心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一)理财产品单一,存在同质化
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尽管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财品牌,如招商银
行“金葵花”理财品牌,中信实业银行的“理财宝”品牌,工行的“理财金账户”等。
但它们的业务范围更多的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
行重新整合,大都集中在个人信贷、代收代付、信息效劳等根底性
理财产品上,关于投资类理财产品相对较少,更谈不上结合客户的
投资偏好和资金实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方案。
同时,我国
各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趋同现象严重,一家能做的业务,别
人可以很快“复制”,一家银行刚刚开发出新产品,其他商业银行
立刻就能跟进,尽管名目互不雷同,但功能特点类似、投资收益相当,各行间的差异就主要表现在代客理财的重点略有不同。
(二)金融分业经营的政策体制,限制了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开
展空间。
由于目前国内金融业尚处于分业经营阶段,银行、证券、保险
三大市场相互割裂使得银行无法利用证券和保险这两个市场为客户
实现增值,这大大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空间,导致个人理财
业务过程中的个性化效劳只能在较低的层面操作,因而,目前的银
行个人理财业务根本上还是停留在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层
面上,还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
(三)专业理财人员的缺乏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业务,涉及到市场、资本、金融、投资、贸易、法律等各个领域,对从业
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
它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全面了解银行
个人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应掌握资本、证券、保险、投资、
期货、房地产等相关金融知识,具有综合性强、灵敏度高、涉及面
广等特点。
但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个人理财效劳人员,多是原来从
事传统银行业务的员工,对证券、保险等专业知识知之不多,文化
素质也普遍不高,理财建议还只是停留在为客户提供储种选择、个
人存单质押等与传统储蓄业务相关的效劳上,而未能真正为客户提
供适当的理财建议,不能让客户了解理财的核心和含义,只会让客
户感到自己离理财效劳越来越远。
(四)营销宣传渠道单一
国内商业银行目前在经营管理上根本上都将对公业务和个人业
务分开,在对外营销中,还是个人归个人的,公司归公司的,没有
形成联动营销,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对于个人理财产品的推介,仅限于柜台、少数的个人理财中心、理财室,分销渠道建立,
未能将客户经理、物理网点、银行、网上银行等多种有形无形的
营销渠道有效地整合在一起,难以形成交互式、立体式的营销网络。
在个人理财效劳方面所做的宣传,也极其有限,即使做了一些广告,也是零打碎敲,没有很好地筹划。
(一)理财产品以及效劳多样化原那么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必须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要,不同年龄、职业客户,其理财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
设计出不同的理财产品,并由单一的储蓄业务向多元化的银行资产、负债、中间业务一体化开展,不仅要提供银行结算、授信、咨询、
代理业务等“一揽子”效劳,还要提供保险、税务等银行代理的社
会综合性效劳,以满足客户要求的多样性。
(二)做好市场细分,实行差异化效劳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确立
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目标客户为根底,为客户“量身定做”个人理财产品,有差异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效劳,把有限的资源用于能为自身业务带来巨大开展空间和市场的重
点优质客户。
我们不仅可以根据客户收入上下进行市场细分,还可
通过客户的年龄层次进行市场细分。
在市场细分中,抓住目标客户群,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以便提供更好的效劳
(三)加强复合型个人理财人才的培养
个人理财效劳是一项知识密集型产品,从业人员假设没有丰富
的相关专业知识,是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
因此,商业银行
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理财客户经理和熟悉多方面金融业务的理财专家,他们具有相关的金融理论知识和财务分析知识,具有市场分析
能力和市场投资技巧,在个人理财业务中,能够为顾客提出详尽具
体的规划,并根据客户的实际财务状况、风险偏好、个人目标等因素,对投资工具的种类和投资的回报率做出详尽的分析说明,使理
财效劳能真正立足于理财。
(四)加强横向联合,降低分业限制影响
当前,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我国金融机构只能分业经营,
银行不能涉及证券、保险业务,也就不能给客户提供综合理财业务。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银行应积极参与,加强与证券、保险和基金
管理公司以及房产商、汽车商等高档消费品商家的合作,一方面可
以设计更多适应理财业务的新产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优势,依托信用资源,拓展基金业务,推进保险代理,加强银企合作,从
而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正处于新兴阶段,需要在
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从单一的银行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
台转变,从单一网点效劳向立体化网络效劳转变,通过一系列不断
的完善和开展为我国的银行业带来收益。
[1]宋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xx,(1)
[2]刘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讨[J],价值工程,xx,(2)
[3]孙艳荣,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J]科
技情报开发与经济,xx,(6)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理财
[论文摘要]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新兴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本文
通过对目前个人理财理念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现状
的研究,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
应对策,以此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