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GO STA-R Evolution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标准操作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规范标准的STAGO STA-R Evolution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操作程序,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使得测量数据和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溯源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范围
仅适用于STAGO STA-R Evolution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
不适用于其他公司同类产品。
3 原理
STAGO STA-R Evolution全自动凝血分析系统以对标本血浆进行凝固法检测(测量凝固时间),发色底物法检测或免疫比浊法检测,而常用磁珠测量法进行检测。
磁珠法测量原理简单地说:每个反应杯中带有一个小钢珠,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小钢珠在反应杯底部做匀速往复运动。
当反应杯中加入血清和试剂后,混合液体会随着反应时间的进程而越来越粘稠,而小钢珠的运动则会随着混合液体粘度增大,其速度和振幅越来越小,最终停止下来。
从而将小钢珠由运动到停止这段时间定为测量到的凝固时间。
4 仪器性能
4.1 简介
STA-R Evolution® 系统是与试剂产品和消耗品配套使用的体外诊断医疗设备,STA-R Evolution®用于实现与止血有关的体外诊断试验和病理学监测管理。
4.2 主要结构
STA-R Evolution® 系统由实验室分析仪和操作软件组成。
4.3 仪器运行环境
4.3.1 环境温度:15-32℃
4.3.2 相对湿度:30-85%
4.3.3 电源要求:电源电压变动在220±10%之内,50/60Hz。
4.3.4 要水平放置,倾斜度小于1/200。
4.3.5 避免震动。
4.3.6 避免置于产生辐射的设备旁边。
4.4 检测项目: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抗凝血酶测定、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纤溶酶原测定、蛋白C测定、蛋白S测定、活化蛋白C抵抗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测定、℃因子测定、℃因子测定、℃因子测定、℃因子测定、Ⅸ因子测定、℃因子测定、℃因子测定、℃因子测定、D-Dimer测定。
5 操作程序
5.1 开机程序
5.1.1 开机前检查
检查反应杯数量,废液桶和废杯袋状态,将所需试剂、复溶试剂、标准血浆及质控血浆室温(18~25℃)放置30分钟,并转运摇匀。
5.1.2 开机
打开UPS电源及,打印机电源,打开仪器电源及仪器开关(仪器右侧),并等待正常启动。
双击图标,仪器自检(约5分钟)。
仪器经自检后,点击键,启动血凝仪主程序。
5.2 试剂准备及更换
5.2.1 试剂的装载
点击主菜单试剂按钮,点击“Open Drawer”打开试剂仓抽屉。
扫描试剂瓶上的条码标签,按要求的位置在抽屉中放置试剂瓶,重复以上操作并行试剂全部放入。
5.2.1.1 R0放:洗针液(DESORB U)、质控、稀释液(STA-Owren-Koller)、复合定标物(STA-Unicalibrator)。
5.2.1.2 R1放:洗针液(DESORB U)、APTT、D-DI(R1)、AT(R1)、PC(R1)、PS(R1)、PS(R2)、PS (R3)、PLG(R1)、STA-Deficient℃、STA-Deficient℃、STA-Deficient℃、STA-Deficient℃、STA-Deficient℃、STA-Deficient℃、STA-Deficient℃、STA-Deficient℃、FDP(R1)。
5.2.1.3 R2放:洗针液(DESORB U)、PT(必须放入有红色旋转标记的孔位)、TT、CaCl2 、Fib、D-DI (R2)、AT(R2)、PC(R2)、PLG(R2)、FDP(R2),全部装好后按[CLOSE DRAWER]。
关闭试剂仓抽屉。
5.2.1.4 每个试剂区域均需放置洗针液各一瓶;含有搅拌磁珠的试剂瓶必须放置于有红色旋转标记的孔位
;要使用微量模式,则须在放置前按F8键或选中标记;若试剂瓶中的实际量低于默认量,可以在屏幕上修改并按回车键确认。
5.2.2 检测杯更换
5.2.2.1 当仪器提示检测杯不足时,点击进入更换步骤。
5.2.2.2 打开仪器右上侧门,拨开检测杯卷条固定锁扣,取下旧检测杯盘。
扫描新检测杯条形码,按
确认。
5.2.2.3 更换检测杯的同时更换废检测杯袋。
5.2.3 清洗液更换
5.2.3.1 点击主菜单试剂按钮,点击更换清洗液按钮进入更换步骤。
5.2.3.2 打开前门,按照屏幕提示卸下废液桶,装载新的清洗液桶,并按Validated确认。
5.3 质控操作
5.3.1 系统(system control)质控品、D-Di二聚体质、FDP质控品中分别加入1ml蒸馏水复溶,室温下静置30分钟。
5.3.2 按试剂装载步骤装载质控品,同时设定质控品有效期。
更换质控品批号时,还需扫描试剂卡条形码。
5.3.3 点击主菜单按,选择质控品水平,按SHIFT同时按要运行质控的项目,按,点击OK键确认,仪器开始自动运行质控。
5.3.4 若运行单个项目的质控:按,选择质控品水平,选择要运行的项目,按,选择此项目的另一个水平的质控,点击OK键确认。
重复上面的操作,仪器自动运行质控。
5.3.4 质控频率
详见《急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操作程序》。
5.4 常规样本检测
5.4.1 删除隔日结果
按历史结果按钮,点击T标记选择Tag All或使用标记功能键选中全部数据,再次点击T标记选择Delete Tagged Identities,点击OK确认删除所有数据。
5.4.2 单个进样模式
点击标本项目按钮进入Test Panel菜单,注意务必将自动进样读条形码模式转换成手动输入项目模式,将载有标本架的托盘放置于仪器左侧进样槽处。
待仪器进样槽就位后,跳出手动输入患者项目信息对话框,按试管号和位置号输入各项目,如试管架上某个位置没放标本,单击把其改为,点击加载试管架,仪器开始检测。
5.4.3 批量进样模式
点击标本项目按钮进入(Un)Loading菜单,注意务必将自动进样读条形码模式转换成手动输入项目模式。
将载有成批标本架的托盘放置于仪器左侧进样槽处。
待仪器进样槽就位后,跳出批量输入患者项目信息对话框。
按键,选择批量项目、是否急诊和微量模式并输入起始号,点击键确认。
按一下键,仪器自动累加试管号码。
若要进第一架标本点击键,若要将托盘上的标本全部进完点击键。
进样后仪器随即进入检测状态。
5.4.4 急诊进样模式
在主菜单上选择急诊进样键,将急诊标本架放置于急诊进样槽处,按单个进样模式输入患者项目信息进行检测。
5.4.5 退出试管架
检测完毕后,点击(Un)Loading,进入试管架管理菜单,在进样槽上放置一个空的试管架托盘,选中所要退出的试管架,点击按钮,按键予以确认。
试管架退出后,点击按钮,取下试管架托盘。
5.5 关机程序
5.5.1 卸载试剂
5.5.1.1 标本检测完毕,卸载试剂瓶。
5.5.1.2 在主菜单单击,按[OPEN DRAWER]抽屉打开取出试剂瓶,按[CLOSE DRAWER]关闭试剂抽屉。
5.5.2 关机
在主屏幕下,按绿色门图标,之后按确认退出操作软件,仪器关机。
关机顺序:关主机电源→关打印机电源→关显示器电源。
6 校准程序
6.1 仪器校准
6.1.1 仪器设备管理员按校准频率制定年度仪器校准计划,至少每年1次,并及时通知经由厂家授权的工
程师前来实验室进行仪器校准。
6.1.2 由本组工作人员协助厂家工程师依据厂家标准的要求,至少对检测仪器加样系统、检测系统、温控系统等进行校准,具体校准要求如下:
6.1.2.1 工作环境检测及电源检测:要求见“4.3 仪器运行环境”
6.1.2.2 运行中温度检测
A 试剂存放位置:15-19℃。
B 测量区域:37±0.5℃。
C 三号试剂针预温区域:37±0.5℃。
6.1.2.3 各部件状况检测:仪器外表,电脑,电源线,显示屏,键盘,传输系统,打印系统,标本抽屉,试剂抽屉,育温测量块,废杯抽屉,吸杯头系统,吸样针系统,Shuttle小车系统,清洗液系统,光源灯系统,空气过滤器,光源灯空气过滤器。
6.1.2.4 液路系统检测:
A 冲洗量出厂标准:3.5ml±0.5ml。
B 真空度(bar)出厂标准:>0.65
6.1.2.5 测量系统
A 磁珠法(测量系统灵敏度以十六进制标量表达)出厂标准:≥ 90。
B 光学法出厂标准:≤1.500。
6.1.2.6 仪器重复性测试
用质控品N重复检测PT、FIB、APTT十遍。
计算平均值、SD、CV%,判断标准(CV%)PT≤1.5%,APTT≤1.5%,FIB≤4%。
6.1.2.7 仪器准确性测试
用质控品N、P值分别检测PT、FIB、APTT。
判断标准:所测结果在该质控品参考范围内为合格。
6.1.3 校准频率:
6.1.3.1 装机时需要校准。
6.1.3.2 仪器故障维修后需要校准。
6.1.3.3 出现失控并且排除人为/质控品等因素后.
6.1.3.4 仪器搬运。
6.1.4 仪器校准合格报告经制造商审核确认盖章,由组长保存校准报告。
6.2 项目校准
6.2.1 手动定标
6.2.1.1 当某项试剂未定标而停止运行时,系统面板会出现闪烁,此时需要定标,在主屏幕下按定标图标,在定标板面双击定标项目。
6.2.1.2 注意
A 批号为绿色(可以使用),红色(量不足或超过稳定期),灰色(不在仪器中)。
B 如果定标已存在两条曲线,应先删除一条曲线,然后定标。
6.2.2 自动运行定标
点击主菜单试剂按钮,打开试剂抽屉,扫描装载试剂,新批号会显示“你想读取条形码中的定标参数吗?”,单击,屏幕出现阅读条形码表单,扫描试剂盒内条形码表单,试剂参数显示出来,单击,之后选择运行定标。
7 参数设置
仪器自带参数无需设置
8 维护与保养
8.1 每日维护:使用后检查集液器,清洁触摸屏。
8.2 每周维护保养
8.2.1 清洗2个空气过滤网:用吸尘器除尘或水洗。
8.2.2 清洁洗针池及通针:用消毒剂0.37%次氯酸钠(配制方法:向一体积原倍消毒剂中加N体积水量=[(以%表示的消毒剂的浓度/0.37)-1],浸泡30分钟。
8.2.3 清洁抽屉及测量模块:温水清洗抽屉及测量块表面。
8.2.4 清洁测量通道:用蘸20%乙醇的棉签擦洗8个测量通道及32个孵育通道。
8.2.5 清洁吸杯头。
8.3 每月维护保养:更换注射器活塞头及O型圈。
8.4 不定期保养:更换试剂针、更换光源灯、更换保险丝。
8.5 故障、异常时措施
8.5.1 措施:一般的仪器报警可由操作者排除,但严重故障需由STAGO公司维修工程师来维修,不得拆卸仪器。
8.5.2 一般故障
8.5.2.1 检测不到反应杯:重新更换反应杯。
8.5.2.2 机械臂操作错误:(液面探测不到)检查试剂或样品的液面,必要时换试剂或样品。
8.5.2.3 开始测试错误:试剂产品检测不到,可能已用完,装载即可。
8.5.2.4 报警处理:
A 冲洗液:更换新的冲洗瓶。
B 废液真空瓶:清洗洗针池。
C 检测不到反应杯:可能已用完,装载位、检测位检测不到运输车。
D CUP插槽通讯错误:关闭仪器,重新启动仪器。
E 测量块通讯错误:关闭仪器,重新启动仪器。
F 外按计算机通讯错误:检查仪器的样品号与外接计算机号是否一致。
G 机械臂运动错误,针变弯:关闭仪器,手动移动轴:X,Y,Z1,Z2,Z3。
处理变弯的针(或更换),重新开机。
H 开始测试的错误:试剂检测不到或用完,重新装载。
I 测量系统的错误:测量系统光源不工作,更换光源灯。
J 样品或试剂的装载时抽屉卡住:移走障碍。
9 结果处理
9.1 结果传输:样本检测完毕,结果设定为自动传送到LIS系统。
当数据不能正常接收时,如果未联机,电脑传送图标显示错误,联机后点击图标。
单个标本传送,打开,选中要传送的标本,点击传送图标。
9.2 结果审核:在LIS系统上根据结果及病人信息进行结果的审核。
10 注意事项
10.1 在使用可能发生感染或危及人身的样品时务必使用手套,避免直接接触。
10.2 若试剂、清洁剂碰及身体可能会损害皮肤,应戴防护手套、戴眼镜。
10.3 仪器的操作、保养按规定程序进行,不要触摸非指定部位。
10.4 关于产品的废液按废液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10.5 样品中不可有凝块、杂质等不溶性物质混入,以免针被阻塞造成测定不准确
10.6 使用仪器时请测定质控样品并监测仪器是否正常运行。
10.7 关于试剂、质控样品、校准品等的保管方法、使用方法请遵照厂家的说明指示。
11 参考文献
STAGO-STA-R EVOLUTION仪器操作说明书。
12 相关表格
QRMYY/ML-JL-JZ-05《STAGO血凝分析仪(1号机)使用及维护保养记录表》
QRMYY/ML-JL-JZ-26《STAGO血凝分析仪(2号机)使用及维护保养记录表》
QRMYY/ML-JL-CX-27-01《室内质控月分析总结报告》
QRMYY/ML-JL-CX-27-03《室内质控失控评估报告》
QRMYY/ML-JL-CX-27-04《质控品使用记录》
QRMYY/ML-JL-CX-27-05《标准品使用记录》
13 附图
简易操作卡见下页
1 开机操作、初始化
依次打开打印机、显示器和主机电源→待Win NT启动→双击桌面→仪器经自检后,点击键,启动血凝仪主程序。
2 试剂装载
点击主菜单试剂按钮→点击Open Drawer打开试剂仓抽屉→扫描试剂瓶条形码→放置试剂→试剂装载完毕后,点击Close Drawer关闭试剂仓抽屉。
3 检测杯更换
当仪器提示检测杯不足→点击Load a new roll进入更换步骤→打开仪器右上侧门→拨开检测杯卷条固定锁扣→取下旧检测杯盘→扫描新检测杯条形码→按Validated确认→更换检测杯的同时更换废检测杯袋。
4 清洗液更换
点击主菜单试剂按钮→点击更换清洗液按钮进入更换步骤→打开前门,按照屏幕提示卸下废液桶,装载新的清洗液桶,并按Validated确认。
5 质控品检测
点击主菜单质控按钮→选择质控品水平和所要检测的项目→点击OK键确认→仪器进行质控检测程序。
6 标本检测
6.1 删除隔日结果:按历史结果按钮→点击T标记选择Tag All或使用标记功能键选中全部数据→点击T标记选择Delete Tagged Identities→点击OK确认删除所有数据。
6.2 单个进样模式:在手动输入项目模式下→点击标本项目按钮进入Test Panel菜单→将载有标本架的托盘放置于仪器左侧进样槽处→待仪器进样槽就位后,跳出手动输入患者项目信息对话框,按试管号和位置号输入各项目→点击加载试管架,仪器开始检测。
6.3 批量进样模式:在手动输入项目模式下→点击标本项目按钮进入Test Panel菜单→将载有成批标本架的托盘放置于仪器左侧进样槽处→待仪器进样槽就位后,跳出批量输入患者项目信息对话框→按Options键,选择批量项目、是否急诊和微量模式并输入起始号→点击OK键确认→按一下Increment键,仪器自动累加试管号码→若要进第一架标本点击键,若要将托盘上的标本全部进完点击键→进样后仪器随即进入检测状态。
6.4 急诊进样模式:在主菜单上选择急诊进样键→将急诊标本架放置于急诊进样槽处→按单个进样模式输入患者项目信息进行检测。
7 校准程序
7.1 手动定标
系统面板会出现闪烁→在主屏幕下按定标图标→在定标板面双击定标项目。
7.2 自动运行定标
点击主菜单试剂按钮→打开试剂抽屉→扫描装载试剂→新批号会显示“你想读取条形码中的定标参数吗?”→单击→扫描试剂盒内条形码表单→单击→选择运行定标。
8 退出试管架
点击(Un)Loading→进入试管架管理菜单→在进样槽上放置一个空的试管架托盘→选中所要退出的试管架→点击按钮→按键予以确认→试管架退出后,点击按钮,取下试管架托盘。
9 关机程序
9.1 卸载试剂
在主菜单单击→按[OPEN DRAWER]抽屉打开取出试剂瓶→按[CLOSE DRAWER]关闭试剂抽屉。
9.2 关机
在主屏幕下,按绿色门图标,之后按确认退出操作软件,仪器关机。
关机顺序:关主机电源→关打印机电源→关显示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