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奇妙“进化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币是中国人最早使用的货币之一。

在今天看来,贝壳算不上是什么好东西,可要是在古代,贝壳的“身价”可不一般。

远古的人们大都生活在陆地,离海洋很远,海贝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稀有的东西,非常珍贵。

贝币作为货币,兴起于夏代晚期,但在当时流通的范围很小,真正流行开来是在商代。

商代贝币严格来讲是一种齿贝,为了便于携带,人们把它们的背部磨平或者钻一个孔,用绳子穿起来。

贝币以“朋”为计量单位,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

由于海贝过于稀少,后来人们也把其他材料加工成贝壳的形状来代替海贝,比如石贝、骨贝和铜贝等。

1975年,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了12枚夏代天然海贝和一些骨贝、石贝。

文/杨晨雨
很久以前,人们习惯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来进行商品交换,但这种交换方式有一个大“Bug ”,比如我想用一捆柴换一只羊,如果有羊的人不需要柴而需要粮食,那我就得先去把柴换成粮食,再用粮食换羊。

过程麻烦不说,运气不好的话很可能忙活半天最后没换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后来,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更加简单直接的交易方式,货币就这样产生了。

贝币:最“经济”的货币
26
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各个国家的货币类型都不一样。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秦朝。

为了巩固政权,他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还
废除了战国时期繁杂的货币体系,统一了货币。

秦始皇推行的是原秦国使用的半两钱。

半两钱外圆内方,在方孔的两侧分别刻有“半”字和“两”字。

一枚半两钱重十二铢,正好是半两,半两钱由此得名。

(铢:计量单位,一两为二十四铢。


半两钱易于铸造,中间有方孔,既方便携带,又适合大规模运输,后世的钱币大都沿用了这种设计。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争不断,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增强国力,有的国家开始铸造自己的青铜货币——
—刀币。

据史学家们研究,刀币是从人们日常生活里使用的农具和刀具演变而来的。

当时,燕、赵、齐等国的人主要以捕鱼、打猎和手工业为生,刀是他们日常必备的工具之一。

刀币通常由刀首、刀身、刀柄、刀环几部分组成,按
形状可以分针首刀、尖首刀、燕明刀等类型。

半两钱:最早的统一货币
币:既当钱又当“”
27
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渊废除了五铢钱(由汉武帝首创),铸行开元通宝。

这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货币演化史里有三次划时代的变革,第一次是青铜货币的产生,第二次是秦始皇用“半两钱”统一了币值,第三次就是开元通宝的使用。

开元通宝延续了半两钱外圆内方的形状,铜钱上“开元通宝”四个字由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创写。

“开元”是开辟新纪元的意思,代表着唐朝的建立;“通”指流通,代表着钱币的流通功能;“宝”是宝货,体现了钱币的价值属性。

除了在外形上有所突破以外,开元通宝还衍生出一个新的度量单位——
—文,有时也叫“钱”。

唐以前,钱币的度量制度规定每二十四铢为一两,每十六两为一斤,这种不同进制的换算给货币的兑换和计算造成了很大不便。

唐代开元通宝则以文为单位,规定每十文(钱)为一两,换算起来更加方便,以“两、钱、分、厘”的十进制货币计量制度也由此固定下来。

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产生于北宋年间,最早应用于今天的川渝地区。

宋朝的商业发展非常繁荣,布匹和茶叶的贸易发展迅速。

在商品经济日益活跃的背景下,金属货币质地沉重、难以进行大额交易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在当时,买一匹布甚至需要上百斤的钱币。

于是,民间的商户便自发创办了“交子铺”,就
开元通宝:划时代的货币
交子:最早的纸币28
像现在的银行。

商人们把钱先存到交子铺当中,然后换取纸质的凭证———“交子”,从而完成大宗的商品交易。

交子的产生,主要是为解决大额交易和铜钱携带不便的问题,既需要商品贸易的发展来保证钱币的流通,也需要硬性的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的约束。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交子铺”被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发行和兑
付。

后来随着边境战事的频繁发生,北宋政府开始超额印发交子,此举严重破坏了货币的信用体系。

公元1107年,交子废弃。

“元宝”一词,始于元朝,有“元朝之宝”的说法。

隋唐以前,人们把“元宝”称为“银饼”“银笏(h ù)”或
“银铤”。

在电视剧《水浒传》里,我们经常能看到英雄好汉大步流星地走进酒店,拿出一锭银子拍在桌子上,大呼一声“拿酒肉来”。

这种场景在当时其实是不存在的。

北宋时,由于白银产量不足,银子虽然是可以流通的货币,但不能用来直接支付,而是要先兑换成铜钱才能使用。

白银正式成为法定货币是从明朝开始的,明朝中后期,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明朝政府确立了“以银为主,银钱兼行”的货币制度。

1933年3月,国民政府下令“废两改元”,废除银两,改用银元。

后来由于美国实行高价收购白银的政策,使白银价格猛涨,造成了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使用了千年的“银两”制度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月雪
读豆
编辑/
薛江波
银元宝:货币里的“贵族”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