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有关部门和单位2007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有关部门和单位2007年度支持苏北地区发展的任务》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苏办发[2007]15号
【发布部门】中共江苏省委员会江苏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7.04.10
【实施日期】2007.04.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有关部门和单位2007年度支持苏北地区发
展的任务》的通知
(苏办发[2007]15号2007年4月10日)
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连云港、淮安、盐城、镇江、宿迁市委、市人民政府及所辖各县 (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省有关部门和单位2007年度支持苏北地区发展的任务》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省有关部门和单位2007年度支持苏北地区发展的任务
省委组织部:
1.从省级机关、苏南5市、省属高校、企事业单位选派50名中青年干部到苏北有关市挂职。

2.为苏北地区20个财政转移支付县(市)共63089个远程教育终端接受站点提供建设经费补助。

建设20个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基地,免费为2万名农村党员经纪人开展职业资格培训。

帮助苏北地区城市街道和乡镇建设20家党员服务中心。

3.重点帮助553个无村部村建设好村部,研究其它无村部村村部建设办法。

4.实行“菜单式”帮扶,由苏北各市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人才和科技需求,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具体的支持措施。

实施支持宿迁市的百名专家兴百企和百名教授育百才“双百”工程,帮助该市从省内高层次人才中选聘30名骨干企业技术和发展顾问、30名中青年人才指导老师。

省委宣传部:
1.组织新闻媒体对涉及苏北发展的战略部署和主要活动,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的成功经验,苏北发展的重大成就等进行报道。

组织开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大型主题新闻报道,重点推出“社会主义新农村苏北行”系列报道。

对苏北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和采访。

2.在主题教育、典型宣传、形势政策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专项宣传等方面更加关注苏北、支持苏北。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和新五件实事以及“千村万户帮扶”工程,加强苏北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省扶贫办:
1.加强苏北经济薄弱村产业培育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对1011个经济薄弱村中尚未安排“菜单式”扶贫项目的748个村每村安排40万元。

2.落实免费培训政策,优先培训1011个经济薄弱村的贫困劳动力。

全年扶贫培训任务6万名,平均每人补助500元,其中省财政补助400元。

3.用好用活扶贫小额贷款,规模从6亿元扩大至7亿元。

4.组织送科技下乡,重点联系100个科技帮扶示范村,落实好省、市、县科技特派员挂村结对帮扶工作。

5.将南北结对帮扶合作层面由县一级向镇村延伸,推动1011个经济薄弱村与苏南挂钩县(市、区)发达镇、村实现结对帮扶。

省发改委:
1.落实沿海开发规划,组织实施煤化工和燃料乙醇规划,推进规划内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2.争取苏北地区40个公检法设施、城市建设项目获得5000万元国债资金支持。

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南水北调治污基金以及省以奖代补(污水管网)财政资金,确保安排资金计划指标5000万元以上,用于支持污水处理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3.安排海洋专项贴息资金60%,用于盐城、连云港2市的海洋发展项目。

会同省财政厅等部门安排苏北地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专项资金500万元。

4.推进南水北调截污导流淮安、宿迁2项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4.57亿元,2007年完成投资2亿元。

完成7个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任务。

争取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中的苏北地区5个污水处理项目开工。

5.推进盐城区域供水及环境整治利用世行贷款1.5亿美元项目。

加快实施淮安市楚州医院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498万美元项目。

向国家争取将盐城湿地保护利用5000万美元亚行贷款和2000万美元全球环境基金(GEF)赠款项目列入国家2007-2009财年亚行贷款规划。

6.省级龙头企业发展专项资金50%以上用于苏北地区,重点支持龙头企业技术改造、
科技创新及基地建设,其中安排1000万元引导和鼓励苏南、苏中的龙头企业到苏北地区投资项目、建立基地。

在1011个经济薄弱村所在县(市、区)选择1-2个龙头企业进行倾斜扶持。

7.推进淮安机场前期研究工作。

加快连云港港旗台港区25万吨级矿石泊位工程、盐城大丰港区二期工程、连云港港疏港航道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

加快盐城射阳、响水、滨海等地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

8.推动东风悦达起亚第二工厂30万辆汽车、井神盐业公司60万吨井盐和洪泽银珠集团 100万吨硝盐联产等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做好上海纺织产业向苏北转移的协调服务。

9.组织举办苏北投资项目推介活动,帮助苏北地区招商引资,加快推进产业转移。

做好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的申报审核工作。

10.在争取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向苏北倾斜的同时,安排2000万元的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苏北地区的发展。

组织苏北5市参加在香港地区举办的2007年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活动。

11.安排用于支持苏北地区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的省预算内专项资金额度,不低于全省总额度的60%。

省经贸委:
1.安排苏北5市省级财政技改专项资金占全省比重不低于40%。

向省内金融机构推介苏北地区的重点项目,组织省金融机构赴苏北开展融资洽谈活动,帮助苏北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2.支持苏北地区企业“一站两中心”等技术创新机构建设,力争在苏北5市新认定至少 10家省级以上“一站两中心”。

3.支持苏北地区企业实施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新产品试产项目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项目。

在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专项经费安排上,确保苏北5市的经费总额占全省比重不
低于31%。

4.加强对苏北5市省级监控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的扶持,对苏北地区的项目(产品)适当放宽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

扶持苏北地区新增长点项目(产品)资金安排额度占全省比重不低于34.9%。

5.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及技术改造项目资金、扶持产业集聚发展资金和扶持清洁生产资金,用于苏北地区项目占全省比重不低于40%,重点扶持苏北地区10家产业集群、40家产业集聚区和24家清洁生产企业。

6.推进苏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培育发展5000万元担保机构2家以上。

7.推动苏北5市成立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在苏北地区培育和扶持20家左右服务示范机构,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3万人次以上。

免费开展微小企业专题培训并组织参加国内外重要经贸活动,争取“微小企业进规模”500家。

8.组织和资助60家以上苏北中小企业赴意大利、德国进行合作洽谈和考察,赴日本参加经贸洽谈展示活动,参加第四届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和乡镇企业东西合作交流会等重大经贸活动。

省教育厅:
1.省安排教育扶贫促小康经费600万元,重点支持16个经济薄弱县的农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

2.投入500万元支持苏北地区10所高中改善办学条件,争取新创建不少于5所三星级高中。

加强苏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投入500万元以上改造20所左右薄弱特殊教育学校。

3.使用彩票公益金,投入500万元左右支持苏北地区新建3-5个校外青少年活动中心。

4.扩大面向苏北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

全省共招生50万人,80%面向苏北
地区,其中苏南5市与苏北5市合作招生2万人。

5.加强苏北5市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设8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10个省级实训基地、60个中职和8个五年制高职省级示范专业。

推进20所高职院校对口支援苏北5市中职学校。

6.加强苏北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2007年建设2个省级实训基地,对每个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给予400万元经费支持。

7.按“省市共建、八校联建”的机制,支持宿迁职业技术学院。

支持苏北5市省属高校增设20个左右本科专业,增设一批专科专业。

在全省其它高校中增设苏北发展急需的专业和专业方向。

8.加大对苏北7个省属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的支持力度。

支持苏北高职院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

做好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建设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服务工作,支持盐城工学院等高校申请筹建省级大学科技园。

9.组织50所高校到宿迁市进行合作办学、科技项目对接洽谈和科技成果展示推介。

选派300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苏北农村学校任教。

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选拔培养一批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到经济薄弱县(市、区)农村学校任教。

省科技厅:
1.重点培育和壮大东海硅资源、邳州银杏、铜山食品、赣榆海水养殖及加工、东台茧丝绸等28个苏北星火带科技先导型支柱产业,实施产业绩效考核。

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星火计划项目200项以上,国家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80项以上。

2.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苏北。

对苏北地区实施的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原则上不要求地方匹配。

对苏北地区龙头企业实施的国家科技项目,省按规定予以资金匹配。

全年支持苏北地区资金不少于2.5亿元。

安排星火计划贷款贴息资金不低于全省总数70%,吸引各类科技开发贷款10亿元以上。

安排火炬计划贷
款贴息资金不低于全省总数30%。

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0项以上。

火炬计划贴息资金原则上30%用于苏北,启动培育1-2个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3.组织科技招商项目30项以上,招商资金20亿元以上。

协助地方政府举办东海水晶节,邳州银杏节、大蒜节,盱眙凹凸棒土研讨会等科技活动。

4.扶持苏北地区74家创新带动能力强的星火龙头企业创建品牌,引领产业发展。

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星火贴息优先给予支持。

5.引导企业创建或与科教单位联合共建各类科技研发、孵化机构。

省创新服务体系专项投入的50%用于支持苏北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6.推进苏北地区星火110科技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现代农村远程教育等专项及示范县建设,构建“四电合一”的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

7.推进东海、盱眙、沭阳、东台等7个县(市)的国家富民强县试点工作,组织申报并启动第三批2-3个试点县的建设。

省按1:1配套国家拨款。

8.组织全省科技系统500家单位、2万人次科技人员到苏北服务,实施500个科技富民项目,培训农民80万人次,提供各类科技信息2万条,集中组织活动300场次。

集中实施80项以上“短平快”实用技术推广项目。

9.以1011个经济薄弱村为重点,会同省扶贫办、农林厅、财政厅等部门,组织有关涉农科教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等科技力量,选择100个试点村,首期启动30个示范村,每村确立一名科技特派员,实施科技帮扶。

省民政厅:
1.加大对苏北地区救助资金支持力度,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省级调剂资金70%以上、农村敬老院建设“关爱工程”省级补助资金75%以上、城乡医疗救助省级补助资金 65%以上、救灾经费50%以上用于苏北地区。

2.加大苏北地区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优抚专项经费51%以上用于苏北地区。

相关民
政业务专项资金重点向苏北倾斜。

省财政厅:
1.安排财政体制调整转移支付12.36亿元、国家增资补助2.76亿元、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转移支付12.4亿元、农村中小学教师和乡镇公务员省津补贴转移支付11.71亿元。

2.安排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8.94亿元、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转移支付0.5亿元、免征农业税转移支付16.48亿元;继续对苏北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实施转移支付。

3.对苏北各县(市、原成建制改成的区)及宿迁市本级,继续实行“全留”政策,支持各地开发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以及对投资者奖励。

4.安排4500万元对转移支付县(市)和特定地区的城镇污水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