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八位人才:一位主公,三位谋士,四位名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八位人才:一位主公,三位谋士,四
位名将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天下,最终以魏蜀吴三分天下。
这三方势力无疑以曹操势力最大,人才最多。
按《三国演义》中所说,曹操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这倒也不算夸张,曹魏势力猛将有着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真、曹休、张辽、张郃、徐晃、许褚、典韦等人,谋士有着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等人,都是一时的人才。
不过,纵然以曹操势力之强,也不能尽收天下各路英雄于麾下,有八个人才就是他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
曹操最想得到的八个人才
1、刘备
刘备是蜀汉的开国皇帝,在乱世中建立了一份基业。
只是不同于曹操、孙权,刘备早年极为落魄,以织席贩履为生。
等到黄巾起义时,刘备从底层靠战功而起,出现于乱世之中,逐渐有了名声。
不过此时的刘备实力依然很弱小,先后依附过公孙瓒、陶谦、曹操等人。
在依附曹操之时,曹操对刘备是极为礼遇的。
《三国志》中有记载,刘备与曹操一起攻灭吕布后,曹操上表封了刘备为左将军,并且“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 这时的曹操是想留住刘备这个人才的,但是刘备只是表面依附曹操,暗地里却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要谋诛曹操。
等衣带诏事发后,刘备与曹操彻底决裂。
后续之时,刘备成就大业,成了曹操成了最大的对手。
2、关羽
关羽是一员名将,历史上真正万人敌的猛将。
在早期之时,关羽曾战败被曹操生擒。
曹操十分欣赏关羽的为人,对他很是礼遇,多有赏赐。
不过,关羽还是没有久留的意思。
曹操很是不解,让关羽的好友张辽去问原因。
关羽回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
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 从这来看,曹操对关羽就算没有像演义中那样上马提金,下马提银,也是极其恩厚的。
后来,关羽在万军中斩杀了猛将颜良报了曹操之恩。
曹操知道关羽必然会离去,但还是上表他为汉寿亭侯,重加赏赐。
果然,关羽知道刘备消息后,封了曹操的赏赐,离去了。
曹操麾下众将想要追杀,曹操只是感叹各为其主,不用追了。
当然,也是曹操不太地道,才没留住关羽的心。
当初刘备和曹操一起将吕布围困在濮阳,关羽向曹操请求,城破后让自己纳下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
曹操也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等城破后,关羽又多次向曹操提起这件事。
曹操看关羽屡屡提起,怀疑杜氏有姿色,就派人接了过来,自己就给留下了。
关羽因此对曹操也是很不满。
3、马超
马超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蜀汉的名将。
在少年之时,马超就以健勇而闻名西凉。
曹操也是多有听闻马超的英名,在担任丞相后,就想要招揽他入朝为官,但是马超没有前去。
后来,马超带军讨伐郭援立功,曹操又借着汉献帝的诏书拜封马超为徐州刺史,马超还是没有去赴任,曹操就又将他封为了谏议大夫。
对于马超这个猛将,曹操终究没有得到,还成了仇人。
潼关之战时,曹操也曾感叹“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
4、周瑜
周瑜是东吴名将,也是成就东吴基业的重要功臣。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被抹黑成一个心胸狭隘之人了。
真实的周瑜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而且是个气度宽宏,情致高雅的人。
曹操也是多有听闻周瑜的名声,知道他年少有美才。
对于这样的人才,曹操自然想收之于麾下,就派出了擅于辩说的辩论家蒋干前去游说周瑜。
这里的蒋干并不像演义中那样被愚弄的小丑,他也是一时名士,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
不过,蒋干还是没能劝说的了周瑜,回去对曹操说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5、诸葛亮
诸葛亮是蜀汉丞相,也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助刘备成就了蜀汉基业。
虽然诸葛亮没有演义中的那么神机妙算,但也绝对是个智慧出众的人才。
不过,初时的诸葛亮虽然常常以管仲、乐毅自比,但多数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属于默默无闻的小人物。
所以,曹操并不知道诸葛亮这个人才,这才成就了后来刘备三顾茅庐的美名。
等到诸葛亮显出名声之后,曹操也是争取过的。
曹操曾给诸葛亮写过信:“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
曹操这个人是个文学家,最喜欢玩的就是这种哑谜。
鸡舌香就是丁香,朝中官员向皇帝奏事时,要口含鸡舌香,以使口气芬芳。
曹操的意思自然不言而喻,他是要与诸葛亮口含鸡舌香,同朝为官。
6、太史慈
太史慈是东汉末年名将,后成为孙策麾下大将,助他扫平了江东。
如同演义中一样,太史慈是个猛将,也是个神射手。
当初太史慈跟随孙策讨伐贼军,有一贼人倚仗在城上,向下大声怒骂。
太史慈引弓射箭,一箭贯穿他的手腕,牢牢钉在城楼柱子上,围观的人无不称赞。
曹操听说太史慈的勇猛后,写了一封信招揽他。
这次曹操还是玩的哑谜,不过比较简单,只是在信封中放了少量当归,是要太史慈投诚,归顺于自己。
只是到最终,曹操还是没有得到太史慈这个人才。
7、沮授
沮授是东汉末年有名的谋士,只可惜的是没有遇到明主。
在早年间,沮授是韩馥别驾。
袁绍用计夺取冀州时,沮授曾劝说韩馥不要出让,但韩馥没有听从他的良策。
等袁绍夺取冀州后,沮授成为他的监军。
不过,袁绍也不是明主,沮授为他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反对诸子分立、三年疲曹的正确策略,却都没被袁绍采纳。
可以说,袁绍要是听从沮授的策略,早就没有曹操的事了,但袁绍就是不听。
在袁绍被打败后,沮授曹操俘虏。
曹操与沮授是旧识,很是厚待他,但他拒绝投降,还想要逃回河北,最终因事情败露被杀。
曹操很
是感慨,叹息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
8、陈宫
陈宫是吕布帐下的首席谋士,为人足智多谋。
在早年间,陈宫认为曹操治理国家的人才,曾为他夺取衮州。
也是因此,曹操视陈宫为心腹。
如果一直追随曹操,陈宫未必不能成为曹魏重臣。
只是因为观念不合,陈宫在半途就背叛曹操,归了吕布。
谁料吕布并非明主,他是个有勇无谋之人,经常不听陈宫的建议。
最终被困下邳城时,吕布不听陈宫正确谋略而听从妻子的建议,终于失败被擒拿。
对于陈宫这个旧识,曹操还是有着几分情谊的,有意让他重新辅佐自己。
不过,陈宫还是选择了慷慨赴死。
曹操只得含泪相送,并在他死后善待他的家人。
这八人都是曹操想要得到的人才,但他最终还是没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