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医务人员应用纳洛酮院前急救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中毒者干预模式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非医务人员应用纳洛酮院前急救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中毒
者干预模式的思考
郑克勤;朵林;罗志
【期刊名称】《皮肤病与性病》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截至2014年4月底,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58万名,其中滥用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以下简称阿片类毒品)的吸毒人员138万名,占登记总人数的53%[1]。
如果按照“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形吸毒者”的国际惯例计算,我国滥用阿片类毒品的吸毒人员数量更加惊人。
为最大程度地减少滥用阿片类毒品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我国对该人群采取了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如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针具交换、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安全套发放和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些综合性干预措施也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效果。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仍忽视了该人群面临的一个致命性问题,即阿片类毒品中毒(以下简称中毒)导致的死亡,更没有对此采取针对性强的干预措施。
鉴于此,建议采取非医务人员(本文特指阿片类毒品中毒者家属或其吸毒同伴)应用纳洛酮院前急救阿片类毒品中毒者(以下简称中毒者)的干预模式,以补充、完善现行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提高综合性干预措施的效果和效率。
下面从干预的必要性、干预的模式和相应的风险分析等三个方面予以阐述,以期抛砖引玉,促进该干预模式的尽早实施与完善。
【总页数】3页(P349-351)
【作者】郑克勤;朵林;罗志
【作者单位】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昆明650022;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021;昆明云迪行为与健康研究中心,云南昆明 6502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3;R512.91
【相关文献】
1.纳洛酮在院前急救急性海洛因中毒 3例分析 [J], 辛永团
2.应用非阿片类药物防止阿片类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的研究进展 [J], 谢沙;栾永
3.毒品及阿片类戒毒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J], 马凤英;王荣华
4.前瞻性中西医联合干预模式在口服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预防中的应用 [J], 谢
绍菊;李乔;罗溪;蒋烈洪
5.教育干预对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者艾滋病和毒品相关知识与行为的干预效果 [J], 王艳芬;朱志伟;连智;刘颖;辛彦君;李成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