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割工艺规程
切割工艺流程范文
切割工艺流程范文一、前期准备工作1.对待切割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材料无损伤和缺陷,如有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2.对切割设备进行检查,并确保设备运转正常,如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3.清洁和准备切割设备的切割刀具,确保刀具的锋利度和工作状态符合切割要求。
4.准备好所需的切割辅助工具,如夹具、夹紧装置等。
二、确定切割参数1.根据切割材料的特性,确定切割所需的刀具类型和规格。
2.根据切割材料的尺寸和形状,确定切割的定位和切割路径。
3.根据切割材料的硬度和厚度,确定切割的进给速度和切割压力。
4.根据切割材料的表面质量要求,确定切割的切割速度和切削液的使用方式。
三、进行切割操作1.将切割材料固定在切割台上,并进行定位和固定。
2.对切割设备进行开机和预热,确保设备和刀具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3.按照切割路径和切割规定的速度进行切割操作。
4.在切割过程中,注意观察切割效果和刀具磨损情况,并及时调整切割参数和刀具位置。
5.在切割过程中,注意切割材料的温度和冷却状况,避免因过热造成材料变形或切割质量下降。
四、切割后处理1.切割完成后,对切割材料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切割表面的质量和精度。
2.对切割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在下一次切割作业中正常运转。
3.对切割刀具和辅助工具进行保养和更换,确保下一次切割操作的顺利进行。
4.对切割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和切屑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环境卫生和安全。
以上是切割工艺流程的范文,其中包括前期准备工作、确定切割参数、进行切割操作和切割后处理等环节。
在实际应用中,切割工艺流程可能因材料和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基本的流程和原则是相通的。
切割工艺的正确操作和严格控制,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都至关重要。
因此,在切割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流程规范操作,并及时进行各项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切割工作的顺利进行。
分割机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分割机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分割机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一、操作规程
1. 操作前应检查分割机的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操作。
2. 在操作分割机前,应穿戴好工作服和劳动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
3. 对分割机进行开机、关机和调速等操作时,应按照操作手册和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操作参数。
4. 在使用分割机时,应注意保持清洁,及时清理机器表面和周围环境的杂物和灰尘。
5. 在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停止分割机的运行,如需停机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二、注意事项
1. 在操作分割机时,应保持专注,不得分散注意力,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使用分割机时要注意保持机器的稳定性,避免机器晃动或倾斜。
3. 对于新员工或操作分割机的人员,应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4. 操作分割机时不得擅自进行维修和保养,如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维修人员处理。
5. 在使用分割机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工艺流程操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事故的发生。
总之,对于分割机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一定要认真遵守,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任何不懂的问题都要及时请教工作人员,切勿贸然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和损失。
烘焙生产SOP标准[详]
生 产 管 理 SOP 标 准 作 业 指 导 书
冷 库 使 使用前检查:1.空压机是否运行正常 用 流 程 标 准
2.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标准:冻库: -18℃ 藏库:0-5℃
使用规程:
3.冷库内物品日期,确保先进先出
1.每日必下班完毕时须对冷库进行整理、清洁(地面、增面等) 4. 整库,对库内物品进行归类,按要求堆放
整形
烘烤
冷却
包装
裱花班生产工艺流程:
1、配料的计划与生控制产: 工 艺 标 准 流 程 管 理
①拆开原料包装时小心杂物侵和原料内;原料用后要盖好及放回原来位; ②原料放置要适合条件位置;在配料之前须对秤进行校准。 ③配置原料时要小心以免看错秤及计算错误; 根据产品正确配方进行配料,现将所配好的 原料,须用专用袋装好,并在相应地方贴上 ④使用之配方要保管好及严禁对外泄漏;原料先要筛选品质,如有疑问通知主管处理; ⑤配好之产品要规划在一起;并按所配产品贴上相应日期及品名标签,所有原物料一要离 地摆放; ⑥配料结束后,应一次性领取,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退料和补料,需由领班以上职务人同 意方可,且要填写相应单据。 ⑦外出后,回来配料前须洗手消毒; 离开工作岗位,应报备后始可为; ⑧用完毕之垃圾须马上清掉; 用完之工具马上洗净归位; ⑨须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物料是符合食品安全,选用正确的量衡工具 ⑩当接到生产指令,由当班领班计算出相应倍数,交由物料人员专门配料
工程分割施工方案
工程分割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工程是指工地分割施工方案。
分割施工是指在现场已经施工完毕的工程中,由于某些原因进行适当部位的切割处理。
分割施工是对原有成型的结构完整进行切割分割,或者对已成型的结构局部进行切割。
这种工程适用于各种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物。
分割施工一般采用机械切割的方法,同时搭配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工程背景本工程所在地为某市的大型商业综合体,是一座地标性的建筑物。
由于建筑年代较久,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商业发展,业主决定进行分割施工,以满足商业综合体内部改造和扩建的需求。
此次分割施工主要涉及商业综合体内部的墙体、楼板和部分结构的切割和改造。
三、工程目标1. 实现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提高商业经营效益。
2. 优化商业综合体内部布局,提升商业运营环境。
3. 对商业综合体内部原有结构进行合理分割,保证施工安全。
4. 保证商业综合体工程进度,按时完工,减少业主经济损失。
四、工程范围本次分割施工主要涉及商业综合体内部的墙体、楼板和部分结构。
具体包括:1. 对商业综合体内部墙体的切割处理,重新布局商铺面积。
2. 对商业综合体内部楼板的切割处理,调整商业空间布局。
3. 对商业综合体内部部分结构进行切割和改造,以适应商业空间的更新需求。
五、工程施工方案本次分割施工作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前期准备阶段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测和测量,确保准确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在施工现场的安全通道和临时用电线路等方面进行布置和设置,以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和通行畅通。
同时还需要对搅拌站、机械设备和人工工具等施工资源进行调配和准备。
2. 施工准备阶段在施工开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的雨水和污水排放进行合理安排和设置,确保施工现场卫生条件良好。
同时还需进行对天气状况和气候环境进行预测和分析,以确保施工工期的顺利进行。
还需要对相关的人员和物资进行安排和部署,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和配合。
工艺规程编制细则
公司工艺规程编制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更好地规范公司工艺规程编制,统一工艺规程编制所使用的表格,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规定了工艺规程(以下简称工艺规程或规程)编制基本要求,编制细则,使用表格及填写。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有航空产品、汽车产品。
第二章工艺规程编制的基本要求第四条工艺规程的编写应符合设计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将设计要求贯彻在工艺规程中,不得有遗漏和改动。
第五条工艺规程是指导现场生产操作的重要技术文件,应做到正确、完整、协调、统一、清晰,文字叙述语句要精炼,表达意思要准确。
第六条工艺规程要保证满足产品设计文件的要求。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物质消耗。
第七条工艺规程编制应考虑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工业卫生。
第八条工艺规程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计量单位等,要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第九条工艺规程中每道工序一般应绘制工艺简图(以下简称“工序图”),视图应准确,比例要适当,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均应符合相应标准。
根据需要,工序图的幅面可以按标准放大绘制。
第十条新编制的工艺规程用应用计算机打印输出,不允许有手写字迹。
第三章工艺规程编制通则第十一条工序号的编排一、工序号一般采用十的倍数递增编排,即10、20、30...。
工序目录中两道工序之间的空格不少于两行(定型阶段除外),以便后续对工序增减或更改时保持图面清晰。
二、当一道工序出现同时加工不同部位,在一页工序图中不能描述,需要两页或多页时,工序号数字相同,在第一页工序号后面加字母A,第二页工序号后面加字母B,如:10工序可以分10A、10B…。
第十二条工序名称的编写一、—般情况下,为便于说明加工部位特征,最好采用实际工序名称,如:铣凸轮,磨花键、车球面等;二、对于加工内容繁多,技术上难度小的工序,允许以工种名称作为工序名称,如车工、铣工、磨工等;三、工序目录和工序图中的工序名称应一致;四、毛坯图或毛料图的工序名称分别填写“毛坯图”或“毛料图”。
生猪屠宰检验检疫规程
生猪屠宰及分割检验检疫规程一、宰前检疫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活猪进厂后、屠宰加工之前进行的检疫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进厂活猪、活猪待宰饲养、活猪付屠检疫。
2 职责2.1质量管理部检疫员负责对进厂活猪、活猪待宰饲养、活猪付屠检疫、判定,并对检疫、检验结果进行记录。
2.2记录:将检验结果记录在《生猪进厂检疫检查记录》上。
2.3对检验出的不合格品记录一式三份在《病害猪及产品处理通知单》。
检验人员在《病害猪及产品处理通知单》上签字,屠宰车间接收病害肉的人员签字后各留一份,另一份《病害猪及产品处理通知单》随病害肉一同转序。
2.4屠宰车间根据《病害猪及产品处理通知单》的处理结果进行计数(计量)后,下一工序责任人在屠宰车间留存的通知单上签字后转交急宰间。
2.5急宰间根据《病害猪及产品处理通知单》的处理结果、数量对病害肉进行核实后,根据《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并保存好《病害猪及产品处理通知单》以便验证。
3 术语本规程采用下列术语3.1 畜:为进厂后的活猪。
3.2 畜产品:为未经加工熟制的肉、油脂、脏器、皮张、血液、毛(鬃、尾、绒)、骨、蹄。
3.3畜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3.4产地检疫:畜在离开饲养地之前进行的检疫。
3.5消毒:用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杀灭病原体的措施。
3.6经营:从事畜、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活动,包括买卖、仓贮、运输、屠宰、加工等。
4 进厂接收活畜的标准4.1 活猪经营者应持有《畜禽产地检疫证明》或《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非疫区证明》。
4.2 进厂的活猪须带有免疫耳标。
4.3 经宰前兽医检疫,确定畜体健康无4.4规定的方准接收,并开具《准卸证》。
4.4 禁止接收下列活畜:A 封销疫区的;B 无产地检疫检验证明的;C 检疫检验证明不符合规定的;D 染疫、有害的;E其它不符合兽医卫生规定的。
金属切割通用工艺规程
金属切割通用工艺规程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金属切割的通用工艺规程,以确保安全、高效和质量可控的金属切割过程。
2. 材料选择2.1 选择适合切割的金属材料,如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
2.2 确保所选材料符合工程要求,并检查材料是否存在缺陷和损伤。
3. 设备准备3.1 配备合适的金属切割设备,如等离子切割机、激光切割机等。
3.2 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3 为设备提供足够的电力和气体供应。
4. 切割工艺参数4.1 根据具体材料和切割要求,确定适当的切割速度、切割厚度和切割角度。
4.2 确保切割工艺参数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5. 安全操作5.1 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5.2 切割现场必须保持清洁和整洁,避免杂物和易燃物靠近切割区域。
5.3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
5.4 确保设备和电气线路接地良好,避免触电和火灾风险。
6. 质量控制6.1 定期检验和校准切割设备,保证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6.2 对切割后的工件进行质量检查,如尺寸、表面质量等。
6.3 如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调整切割参数和工艺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7. 相关法律法规7.1 遵守国家和地区相关的安全、环境和劳动法规。
7.2 确保切割过程不会对周围环境和他人产生负面影响。
8. 总结本文档列举了金属切割的通用工艺规程,包括材料选择、设备准备、切割工艺参数、安全操作、质量控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等。
执行本规程将有助于确保金属切割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分切作业指导书
分切作业指导书标题:分切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分切作业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工艺,能够将大型原材料切割成适合生产所需的小块。
本文将介绍分切作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完成该项工作。
二、分切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分切作业开始之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查。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良好,无破损和异物。
同时,检查切割设备和工具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转。
2. 制定切割策略:根据产品要求和生产计划,制定合理的切割策略。
考虑到原材料的尺寸、形状和数量等因素,确定最佳的切割方案。
3. 安全操作:在进行分切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工作服、手套、眼镜等,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 调试设备:在正式进行分切作业之前,需要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测试。
测试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切割角度是否准确等。
5. 分切作业:开始进行分切作业时,需要根据切割策略,将原材料定位到切割设备上,并进行切割操作。
操作人员应确保切割质量稳定、精准。
6. 检查质量:分切作业完成后,必须对切割好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
检查产品是否符合尺寸、形状和质量要求,以确保产品合格。
三、注意事项1. 熟悉设备:在进行分切作业之前,必须对切割设备进行深入了解。
了解设备的特点、操作规则和维护方法,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2. 提前预案:在分切作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设备故障、切割质量不佳等。
因此,建议提前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3. 切割质量监控:在分切作业中,对切割质量的监控至关重要。
要时刻注意切割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查切割产品的质量,并及时调整切割参数,以保证切割质量稳定。
4. 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
确保切割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5. 完善记录:在分切作业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有关数据和信息,包括切割参数、产品质量等。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事后的分析和改进。
四、结论分切作业是一项关键工艺,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
分切作业指导书
分切作业指导书标题:分切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分切作业是一项重要的生产工艺,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设备准备、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作业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操作人员更好地进行分切作业。
一、设备准备1.1 确保分切机器设备完好:检查分切机器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如刀具是否锋利、传动系统是否顺畅等。
1.2 调整分切机器参数:根据要切割的材料和要求,调整分切机器的速度、压力等参数。
1.3 准备好辅助工具:如切割模具、计量工具等,以便于作业顺利进行。
二、操作步骤2.1 将原材料放置在分切机器上:确保原材料平整、稳固地放置在分切机器上,避免移动或晃动。
2.2 启动分切机器:按照操作手册上的步骤启动分切机器,确保操作正确。
2.3 进行分切作业:根据要求进行分切操作,保持专注,避免发生意外。
三、安全注意事项3.1 戴好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应戴好安全帽、手套等防护装备,避免受伤。
3.2 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避免操作失误造成事故。
3.3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分切机器的各个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意外发生。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切割不准确:可能是刀具不锋利或参数设置不正确,应及时更换刀具或重新调整参数。
4.2 设备故障:如传动系统故障等,应立即停机检修,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4.3 材料损坏:在操作过程中材料可能会损坏,应及时调整操作方法,减少损失。
五、作业技巧5.1 熟练掌握操作技巧:熟练掌握分切机器的操作技巧,提高作业效率。
5.2 注意细节:在作业过程中注意细节,如材料的摆放位置、切割速度等,确保产品质量。
5.3 不断学习提高:不断学习新的分切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结论:分切作业是一项需要细心和技巧的工艺,只有在设备准备充分、操作规范、安全注意事项到位、解决常见问题及作业技巧掌握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分切作业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分割车间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
分割车间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1.分割加工人员必须按照产品质量要求进行分割,生产时保持各工序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台面不得积压半成品和成品,以免影响肉质新鲜。
2.包装做到等级分明,大小分拣均匀,分类精确。
3.包装操作人员必须保证产品包装完好平整,数量准确,分量足。
4.不允许将带毛及带有内脏和有瑕疵的产品摆入包装盒内,吸肺操作人员必须将肺吸干净。
5.生产前必须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清理生产场地擦净工作台面的积水,准备生产用具,操作人员必须保证工作台干净整洁,下班前将加工间卫生清扫整理,包装袋、包装盒摆放整齐。
6.保持车间生产秩序,生产人员必须遵守劳动纪律,按生产工艺要求进行生产,生产时不得擅离岗位,不得交头接耳,不得边说边操作,不得嘻笑打闹,不许抽烟、吃零食。
7.有问题及时向班组长反映,如需请假经班组长签字允许后方可有效。
8.分割车间必须保证质量第一。
以上条款严格执行如有违规罚款50 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股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及其分公司、子公司的组织行为,保护总公司和各投资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各分公司、子公司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以下简称“《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总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经营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合用于总公司所属分公司及子公司。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的子公司包括由总公司与其他投资人共同投资、且由总公司或者子公司持有其50%以上的股分,或者虽然持有其股分比例不足50%、但能够实际控制的公司 (包括直接控股和间接控股)。
本制度所称的分公司是指由总公司或者子公司投资注册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
第四条,总公司作为子公司的股东,按公司投入子公司的资本额享有对子公司的资产收益权、重大事项决策权、高级管理人员(含董事、监事和经理层)的选择权和财务审计监督权等。
分公司作为总公司的直接下属机构,总公司对其具有全面的管理权。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三工艺路线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需要按照不同的工艺路线进行三维设计,以确保达 到最佳加工效果。
工艺路线选择和制定原则
机床和工具的选择和配备
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工具,确保 加工质量和效率最优。
工艺路线的制定
设置切削加工和磨削加工,以 及其他的工艺路线,确保所完 成的产品满足预期的标准。
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专人进行质 量控制监测,例如加工误差, 找出问题并处理。
检测设备
对加工后的产物进行严格的质 量检测,确保产物的合格出厂。
三种工艺路线的比较与总结
工艺路线名称 路线A 路线B 路线C
优点 加工效率高 加工精度高 适用于复杂工艺
缺点 使用寿命短 加工效率低 加工精度低
加工中的质量控制和监测
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控制质量, 确保在不同阶段的加工过程中, 产品的质量都是符合标准的。
工序分解和加工要求
1 工序分解
对加工工序分成不同的操作步骤,确保每个工步都是清晰明确的。
2 加工要求
你需要考虑加工需求,为制定正确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提供有关资料。
3 特殊工艺和关键工序的控制
对于特殊工艺和关键工序,需要加强控制以确保质量和效率。
三种路线各有优缺点,应根据不同产品的技术要求和经济效益选择适合的工艺路线。
工艺规程设计三工艺路线概述
优化制造流程
经过不断的工艺优化,以达 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产品 成本。
保障工艺稳定
保障加工工艺稳定性,降低 产品返工率和损耗率。
提升产品品质
保证产品质量,加强产品竞 争力,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 占有率。
设定工艺参数
按照不同的工艺路线设置 相应的流程,并对其进行 详细的参数设置。
切割工岗位操作规程范文
切割工岗位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切割工岗位操作行为的管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规范切割工岗位的操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切割工岗位是指进行金属切割、焊接等操作工作的岗位。
第三条切割工是指具备相应切割技能、技术培训合格,具备健康体魄和良好工作态度的人员。
第四条切割工岗位操作规程是切割工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规定,包括操作规范、安全措施和操作技巧等内容。
第二章操作规范第五条切割工在进行切割操作前,应仔细阅读切割工艺指导书,了解工作任务、工艺要求等相关内容。
第六条切割工必须熟悉所使用的切割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并保持设备的正常状态。
第七条切割工在操作切割设备前,应将设备检查清洁,确保切割设备无异常情况。
第八条切割工在切割过程中应保持专注,不能分心进行其他活动,必须全程关注切割操作。
第九条切割工应按照所学技能和要求,进行准确的切割操作,不能随意改变切割设备的参数。
第十条切割工在遇到材料异常或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有关人员进行检修和处理。
第三章安全措施第十一条切割工在进行切割作业前,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第十二条切割工应确保操作区域的干净整洁,防止杂物、可燃物等堆放在操作区域。
第十三条切割工在切割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对身体的侵害。
第十四条切割工必须熟悉所操作的材料的特性,避免因材料特性导致的操作错误和事故发生。
第十五条切割工在切割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身体直接接触切割设备和切割物。
第十六条切割工在使用明火切割时,应注意防火措施,切割后必须关闭燃气阀门,并确认无燃气泄漏后方可离开。
第四章操作技巧第十七条切割工应熟练掌握切割设备的使用方法,技能娴熟,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八条切割工在进行材料切割时,应先选择合适的切割速度和角度,以避免材料损坏或切割时产生的溅射。
第十九条切割工在进行较长时间的切割作业时,应掌握好切割时间和休息间隔,避免疲劳过度。
无纺布分切工作流程
无纺布分切工作流程一、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需要加工的无纺布原料,根据客户需求和订单特点需要选择不同种类和规格的无纺布。
2. 设备准备:需要准备好无纺布分切设备,包括分切机、送料系统、控制系统等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
3. 预处理:将原料无纺布进行预处理,包括对无纺布进行检查、清洁和整理,确保无纺布表面无污染和损坏,以保证加工质量。
4. 分切操作:将准备好的无纺布通过分切机进行分切,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切割,确保切割的精度和准确度。
5. 后处理:对分切好的无纺布进行后处理,包括收集、堆码、包装等工序,确保成品的完好和干净,方便运输和使用。
6. 质量检验:对分切好的无纺布进行质量检验,检查切割尺寸、质量、外观等指标,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和标准。
7. 包装出货:将质量合格的无纺布产品进行包装,标注清楚产品规格、数量和生产日期等信息,然后进行出货发运。
二、设备介绍1. 分切机:无纺布分切机是整个分切工作流程中最关键的设备,它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和订单要求进行精确的切割操作,确保切割的准确度和精度。
2. 送料系统:分切机的送料系统可以保证原料无纺布的稳定供给和连续运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送料速度和供给量。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分切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监控和控制整个分切工作流程的运行,确保设备的正常操作和生产效率。
4. 包装设备:包装设备能够对分切好的无纺布进行自动包装,提高包装效率和包装质量,确保产品包装的整洁和美观。
5. 质检设备:质检设备能够对分切好的无纺布进行各项质量指标的检测,包括尺寸、外观、质量等指标,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三、工作流程详解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需要加工的无纺布原料,根据订单要求和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无纺布材料,然后进行清点和整理。
2. 设备准备将分切机等设备进行检查和清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然后进行设备的开机调试和准备工作。
第三章工艺规程
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3.1概述3.1.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序排列的工序组成的。
每一个工序又可分为若干个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
1.工序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划分工序的依据是“三不变,一连续”。
工人(操作者)、工作地(机床)和工件(加工对象)三个要素中任一要素的变更即构成新的工序;连续是指工序内对一个工件的加工内容必须连续完成,否则即构成另一工序。
例如图 3.1所示的阶梯轴,当单件小批生产时,其加工工艺及工序划分如表 3.1所示。
当中批生产时,其工序划分如表 3.2所示。
工序是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又是生产计划和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
图3.1 阶梯轴简图2.安装工件在加工之前,在机床或夹具上先占据一正确的位置(定位),然后再予以在一道工序中,工件可能只装夹一次,也可能装夹几次,例如表3.2 中,工序30 中一次安装即可加工出键槽,而工序20 中,为了车出全部外圆至少需要两次安装。
安装次数多,既增加安装误差又增加装夹辅助时间。
故加工中应尽可能减少安装次数。
3. 工位为减少工序中的装夹次数,常常采用各种移动或转动工作台、回转夹具或移位夹具,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可先后在机床上占有不同的位置进行连续加工。
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内容,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或装配单元)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相对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
如图3.2 所示,在三轴钻床上利用回转工作台在一次安装中可连续完成每个工件的装卸、钻孔、扩孔和铰孔四个工位的加工。
采用多工位加工,可以提高生产率和保证加工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图 3.2 多工位加工工位I—装卸工件工位u—钻孔工位山一扩孔工位W—铰孔4. 工步与走刀在一个工序内,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工具对不同的表面进行加工。
为了便于分析和描述比较复杂的工序,更好地组织生产和计算工时,工序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工步。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第 3 部分混凝土结构工程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 3 部分混凝土结构工程Concret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material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i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strength and stability of structur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involves several steps,each with its own specific considerations and requirements.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explore the key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outlined in Part 3 of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Concrete Structures.混凝土是建筑项目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在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包括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考虑因素和要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三部分所概述的施工技术规范的关键内容。
1. Site Preparation and Foundation ConstructionBefore starting any concrete structure project, proper sitepreparation is essential to ensure a stable foundation.This includes clearing the site, leveling the ground, and excavating the area as per design specifications. Once the site is ready,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can begin. This involves laying out formwork, installing reinforcement bars as per structural drawings, and pouring concrete into the excavated area.1. 现场准备和基础施工在开始任何混凝土结构项目之前,正确的现场准备是确保稳定基础的关键。
肉品分割操作规程要求
肉品分割操作规程要求
《肉品分割操作规程要求》
肉品分割是肉类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仅关乎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声誉。
为了确保肉品分割操作的规范和安全,以下是一些肉品分割操作规程的基本要求:
1. 环境要求:肉品分割操作应在一个干净、整洁、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
操作场所应保持干燥,避免水珠或者水渍污染肉品。
2. 人员要求:从事肉品分割操作的人员应该经过专门培训,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卫生意识。
同时,工作人员应穿着整洁干净的工作服,佩戴帽子和手套。
3. 工具设备要求:肉品分割所使用的刀具和器具应定期消毒和清洗,以防止交叉感染。
同时,工具设备应保持锋利和完好,以减少肉品损失和碎屑产生。
4. 卫生要求:肉品分割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规和企业卫生标准。
操作人员应及时清洗双手,并在必要时使用消毒液。
操作台面、切割板和刀具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5. 工艺要求:肉品分割操作应按照企业规定的工艺流程进行,避免肉品受到交叉污染和杂质污染。
在分割过程中,应尽量避
免碎骨和毛发的混入,保证肉品的卫生质量。
总的来说,肉品分割操作规程要求严格,操作人员应做到严格遵守规定,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肉品产品。
肉联厂白条猪冷分割加工工艺规程
肉联厂白条猪冷分割加工工艺规程白条接收:经质检员严格把关的符合加工要求的猪白条方能接收进入分割工序。
摘小里脊:沿腰椎与小里脊结合部垂直下划剥离小里肌边缘,一手指握小里脊尾端,一手用刀平向上剥离小里肌,使小里脊头连在4号肉上;注意小里脊不得有刀伤(或在撕板油后摘小里脊)。
下猪:利用自动脱钩设备将猪胴体落于传送带上,使每片猪腔面朝上。
四号锯:自腰椎与尾椎连接部(允许带腰椎一节半)斩下后腿肌肉。
一号锯:自第5-6肋骨(前后可差一根肋骨)中间锯下颈背前腿肌肉。
肋排锯:对准脊椎骨下约4-6cm左右肋骨处平行斩下,分别推出3号肉和肋排。
或用气动剥皮刀沿腹肋内面脊椎骨下约4-6cm左右肋骨处切断肋骨,保持脊背皮与腹肋皮的完整性。
小排锯:靠颈骨1-2cm处向前锯开颈骨和小排,沿肋软骨与胸骨结合处锯开胸骨和小排。
1、后腿部位加工去腿圈:自跗关节上方2-3cm锯下。
剔叉骨、去尾骨:手按4号肉,刀走尾骨边缘,剥离尾骨,沿髋骨与叉骨结合部剔下叉骨,注意使小骨节留在叉骨上。
扒膘、修面:一手抓肥膘边缘,抠住肥膘,另一手持刀,刀走肌膜外,去掉肥膘,保持肌膜完整,修去肌肉表面残留脂肪,割掉外露淋巴结、筋腱、皮块等。
去皮:用去皮机将扒下肥膘上的猪皮完整去掉,及时转入下道工序修整加工。
剔后腿:自胫骨下刀,沿肌肉走向剥离后腿腿弧,然后自内腿肉与和尚头肌间组织划开,暴露股骨、刀沿骨肉结合处剔下股骨。
把关:将剔掉的4号肉进行逐块检查,修去淤血,骨茬及杂质。
并协同质检人员严格按加工标准进行检验。
根据肉制品生产对原料的不同加工要求对原料进行加工。
细分割:根据连锁店及肉制品加工原料要求将4号肉按部位分为内外腱肉、外腿肉、内腿肉、和尚头、荐臀肉六部分。
浅修整:将分割好的产品修去表面多余脂肪及筋腱,保留肌膜完整。
去肌膜:对于需要去肌膜的产品,采用去肌膜机将肌膜去掉。
小蹄膀修整:挑选合格小蹄膀原料,修去残留毛茬,淤血、浮毛、疤痕及其它杂质,保证皮肤基本完整。
分条机工艺流程
分条机工艺流程
《分条机工艺流程》
分条机是一种用于将原料进行分离和切割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农业生产和化工领域。
下面将介绍一下分条机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首先要做的是准备待加工的原料。
原料可以是各种蔬菜水果,也可以是肉类、海鲜等。
原料的新鲜程度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分条机加工的效果,因此原料的选择和存储非常重要。
2. 清洗与除杂
对原料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物和杂质,保证原料的卫生安全。
清洗过后,需要进行除杂工序,去除原料中的不需要部分,如果核、果皮、骨头等。
3. 切割与分离
将清洗干净的原料送入分条机内,分条机根据设定的参数,对原料进行切割和分离。
切割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加工要求进行调整,比如可以切成条状、片状或丝状等。
4. 清洗与除水
在切割和分离之后,一些原料可能会因为切割过程中产生水分,需要进行除水工序,去除多余的水分。
此外,一些蔬菜水果也需要进行清洗,以确保分条机加工出来的产品卫生安全。
5. 包装与存储
最后一道工序是将加工好的产品进行包装,并进行存储。
包装要求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需求来设定,可以是简单的塑料袋包装,也可以是真空包装或者密封包装。
存储时要注意温度和湿度,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的处理,分条机可以将原料加工成符合要求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农业生产领域,提高了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割工艺规程1 工艺流程1.1分割线操作流程2操作工艺1.1 推肉1.1.1 交接:要求上道工序的猪胴体表面无粪污、胆污、小皮、猪毛等杂质,1.1.2颜色正常。
1.1.3 推肉工把不1.1.4 锈钢钩子横放与猪胴体中间部位,1.1.5 将猪胴体推入预冷间并排列好,1.1.6 要求片胴体间距离为3cm~5cm;待胴体中心温度≤25℃时推向工作台(分段处)前,1.1.7 每次3头~5头。
1.1.8 不1.1.9 锈钢钩定时使用82℃热水进行清洗、消毒。
1.2 分离(划)5#肉:紧贴龙骨边缘用刀子将5#肉从脊骨上完整地划开。
要求不1.3 得破坏5#肉。
1.4 下肉1.4.1 双手抓住猪胴体的一片将其另一片拉到工作台上,1.4.2 后用刀将后腿筋割断。
1.4.3 后面不1.4.4 得有胴体积压,1.4.5 严禁胴体落地。
1.4.6 台面上方的水龙头放水量适中,1.4.7 台面上的水只能起润滑作用,1.4.8 不1.4.9 得有积水。
1.4.10 肉与肉间距在传送带上要适宜,1.4.11 下肉速度与分割速度要一致,1.4.12 不1.4.13 得出现分割积压现象。
1.5 分段1.5.1 采用三段锯进行分段工艺。
1.5.2 前段从第五至第六根肋骨间锯断(1.5.3 不得伤到月牙骨)。
1.5.4 后段从腰骨处锯断,1.5.5 带腰椎1节~1.5节,1.5.6 要求不1.5.7得伤及5#肉、小脆骨。
1.5.8 分段送肉:将前、中、后段分别送至各自的分割线,1.5.9 不 1.5.10得出现积压现象,1.5.11 积压数≤2片。
1.6 分离前腿、肉排1.6.1 分离前腿、肉排:沿着前腿与肉排的脂肪层将前腿与肉排分离出来。
1.6.2 保持前腿、肉排、月牙骨的完整性,1.6.3 不1.6.4 得破坏其肌膜。
1.6.5 不1.6.6 得出现前腿、肉排、前段等积压,1.6.7 积压数≤2片。
1.7 分割前排、1#肉1.7.1 从颈椎骨处下刀,1.7.2 刀贴着颈椎骨划弧完整地将1#肉。
1.7.3 不1.7.4 得破坏前排、1#肉的肌膜。
1.7.5 前排精加工:锯离颈骨头、飞机翅、前小排。
要求锯离面平整,1.7.6且不1.7.7 得破坏骨头的完整性。
1.7.8 要求去除猪毛等杂质,1.7.9 保证其产品的正常感官形象。
‘1.8 精修前排、1#肉1.8.1 精修前排:修净前排内外脓包、淋巴等病变处及内外脂肪,1.8.2 淤血等,1.8.3 并去除猪毛等杂质。
1.8.4 精修1#肉:修净1#肉针眼肉及脓包等病变处及淤血、表层脂肪等,1.8.5并去除碎骨、猪毛等杂质。
1.8.6 修下的脂肪尽量少带红肉。
表面不1.8.7 得有明显刀伤,1.8.8 前排、1#肉具体要求按产品加工标1.8.9 准执行。
1.9 前腿抬膘、修整1.9.1 抬膘:将前腿部的大膘完整地割下,1.9.2 不1.9.3 得伤及2#肉肌膜,1.9.4 肥膘中尽量不1.9.5 带红肉。
1.9.6 修整:修净前腿部余下的脂肪,1.9.7 修下的脂肪尽量不1.9.8 带红肉。
1.10 碎肥运输:每件达到满载的80%需及时将线上的碎肥运输至碎肉班进行细加工。
1.11 剔筒子骨、扇子骨1.11.1 剔扇子骨:要求紧贴肌膜和扇子骨骨骼处下刀,1.11.2 将扇子骨上面的肉剔开,1.11.3 并将扇子骨、筒子骨的连接关节割开,1.11.4 然后将扇子骨完整得从前腿上剔除下来。
1.11.5 剔筒子骨:要求紧贴肌膜和筒子骨骨骼处下刀,1.11.6 完整地将筒子骨从前腿上分离下来。
1.11.7 不1.11.8 得伤及2#肉、筋腱肉的肌膜,1.11.9 保证2#肉、筋腱肉的完整性,1.11.10 保留2#肉边缘与小耳朵连接处的小块肉(约100g-160g),1.11.11 修净其表面脂肪,1.11.12 其连接处的脂肪可不1.11.13 做修除。
1.11.14 扇子骨、前腿筒子骨必须符合产品加工标1.11.15 准要求。
1.12 分离月牙骨、筋腱肉1.12.1 分离月牙骨:沿着月牙骨与2#肉肌膜处将月牙骨完整地从2#r肉上分离下来。
1.12.2 分离筋腱肉:沿着筋腱肉与2#肉连接处,1.12.3 完整地从2#肉上分离下来。
1.12.4 不1.12.5 得破坏月牙骨、筋腱肉。
1.13 精修月牙骨、筋腱肉、2#肉1.13.1 精修月牙骨:对月牙骨的表面的肉进行精修,1.13.2 不1.13.3 允许破坏月牙骨的肌膜。
1.13.4 精修筋腱肉:修去表层的脂肪,1.13.5 碎骨等并保持的肌膜的完整性,1.13.6 并修去杂质。
1.13.7 精修2#肉:修净2#肉脓包等病变处及淤血、表层脂肪等,1.13.8 并去除碎骨、猪毛等杂质。
1.13.9 精修下的月牙骨、筋腱肉、2#肉等按产品加工标1.13.10 准要求执行。
1.14 锯离大排、中方1.14.1 从脊椎骨4cm~6cm处锯离大排与中方。
1.14.2 要求断锯时不1.14.3 得伤及3#肉,1.14.4 无任何锯偏现象。
2.14分离脊膘:沿大排的一头劲脊膘完整地从大排上分离下来,不得破坏3#肉表面肌膜及脊膘的完整性。
为了增大脊膘的出率,可根据实际情况从胴体的后腿臀部开始一直划到前腿肩胛部位,取下整块的肥膘,然后从中间截断为两段,宽约12cm,长度一般在40cm~70cm之间。
2.15分离3#肉、龙骨2.15.1 刀口紧贴肋骨根部下刀将3#肉完整地从脊椎骨上分割下来。
2.15.2 要求分割时尽量少将肉带在龙骨上,保证3#肉的完整性。
2.16 精修大排、3#肉2.16.1 大排选料:选用开片时无偏锯、合格的大排原料进行加工。
2.16.2 精修大排:修净脂肪及内腔静脉血管,淋巴,淤血等,不允许破坏3#肉表面肌膜,具体要求按产品加工标准执行。
2.16.3 精修3#肉:修净3#肉表面脂肪,不允许破坏肌膜。
具体要求按产品加工标准执行。
2.17 分离肋排2.17.1分离肋排:沿着肋排内边缘2cm~3cm处在腹部肌肉划弧,保留肋排表层肌膜,把肋排从中方肉分离下来。
2.17.2 肋排表层带肉均匀,且不得破坏中方肉。
修去残留横膈肌及脂肪,划线时下刀不宜过深,以不划破肚囊为准。
保证肋排完整,无露骨现象。
2.18 碎肥、中方肉运输:每筐达到满载的80%需及时将线上的碎肥、中方肉运输至碎肉班进行细加工。
2.19 剔尾骨、三叉骨2.19.1 剔尾骨:在三叉骨与尾骨处下刀,紧贴肌膜将尾骨从后腿上剔下。
2.19.2 剔三叉骨:紧贴肌膜与三叉骨的骨膜处下刀,将三叉骨从后腿上剔下。
2.19.3 分离尾骨、三叉骨:在尾骨、三叉骨的连接处下刀,将尾骨与三叉骨分离开。
2.19.4 剔下的三叉骨与尾骨必须符合产品加工标准要求。
2.20 后腿抬膘2.20.1 抬膘:将后腿部的大膘完整地割下,不得伤及4#肉肌膜,肥膘中尽量不带有红肉。
2.20.2 修整:修净后腿部余下的脂肪,修下的脂肪尽量少带红肉。
2.21 碎肥运输:每筐达到满载的80%需及时将线上的碎肥、中方肉运输至碎肉班进行细加工。
2.22 剔筒子骨、腿寸骨2.22.1 剔筒子骨:要求紧贴肌膜和筒子骨骨骼处下刀,完整地将筒子骨从前腿上分离下来。
2.22.2 剔腿寸骨:贴着筒子骨与腿寸骨的骨膜处下刀,将腿寸骨切离(要求头部小骨关节带在腿寸骨上,不得掰取),将腿寸骨完整地从筒子骨上分离下来。
2.22.3 不得伤及4#肉、筋腱肉、5#肉、腿寸骨的肌膜。
2.22.4 后腿筒子骨、腿寸骨必须符合产品加工标准要求。
2.23 分离筋腱肉、5#肉2.23.1 分离筋腱肉:在4#肉与筋腱肉连接处下刀,完整地经筋腱肉分离下来。
2.23.2 分离5#肉:5#肉与4#肉的连接处下刀,完整地将5#肉分离下来,保证横突肌、5#肉等处的完整性。
2.24 精修4#肉、5#肉、筋腱肉2.24.1 精修4#肉、筋腱肉、:修去4#肉表层及夹层的脂肪、表面筋膜淤血及脓淋巴等病变处,去除其软骨、碎骨、猪毛等杂质。
2.24.2 精修5#肉表层脂肪、淤血及淋巴等病变处,去除其软骨、碎骨、猪毛等杂质。
2.24.3 精修下的4#肉、5#肉、筋腱肉必须符合产品加工标准。
2.24.4 原料的验收:对生存线上的运输过来的碎肥、腹肉等原料进行验收,原料中不断有猪毛等杂质,不得有病变等原料。
2.26 原料分类2.26.1 原料分类:根据原料特性,并以附加值从高到底的原则分类出培根原料、五花肉原料、8:2原料、3:7原料、精瘦肉、肥膘、腮肉等产品原料。
2.26.2 碎肉原料在分割台案不得出现积压现象,积压时间≤30min。
2.27 分割碎肉:对分类出的培根原料、五花肉原料、8:2原料、3:7原料、精瘦肉、肥膘、腮肉等原料按产品加工标准进行加工。
2.28 验收、上架2.28.1 验收:对需要上架品按产品加工标准进行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做返工、返修处理。
2.28.2 上架:将产品均匀地晾于架子上,要求摆放整齐,不得有挤压重叠现象,并做好标识。
2.28.3晾3#肉、5#肉时要求肌膜面朝上。
2.29 运输:满架后必须及时运输入库,不够满架的必须在间歇时及时运输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