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单铵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其他药物后1h以上单独服用。
五、疗效标准治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六、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进行描述性统计,求取(x軃±),以及百分比。
结果一、临床疗效分别统计了第2d、第3d、第4~5d、第6~7d的治愈例数和治愈率,统计结果见表1。
二、不良反应300例患者中,2例治疗后出现头痛,1例出现失眠,但都在治愈停药后逐渐消失。
所有患者均无嗜睡、皮疹、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
讨论急性胃肠炎属于消化道的常见多发疾病。
大多是因为饮食无节制、卫生差或细菌污染所至食物中毒。
如不及时治疗将进一步诱发直肠炎,其常常伴随着呕吐、腹泻、腹痛、痉挛等症状,造成了胃粘膜和肠道粘膜的损伤和炎症的发生[2]。
且肠道出现感染时,可导致菌群失调。
所以一定要重视该病,应及时、有效的诊治就诊患者。
文中所用的诺氟沙星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具广谱抗菌作用,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肠道感染和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
空腹口服吸收迅速但不完全,为给药量的30%~40%;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体液中。
血清蛋白结合率10%~15%,血消除半衰期(t1/2β)为3~4h,肾功能减退时可延长至6~9h。
肠道感染时口服:每次(300~400)mg/次,2次/d,疗程5~7d[3]。
乳酸菌素片可在肠道形成保护层,阻止病原菌的侵袭;刺激肠道分泌抗体,提高肠道免疫力;选择性杀死肠道致病菌,保护促进有益菌的生长;调节肠道粘膜电解质、水分平衡;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功能[3]。
所以,该药和抗菌药最好分开服用。
治疗过程中,应视病情给予解痉止痛、保护胃粘膜等对症、支持治疗。
服用口服补液盐,可以调节轻度至中度脱水患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参苓健脾胃颗粒有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的功效。
综上所述,采用上述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快、效果显著,提高了治愈率,及时的缓解了患者的痛苦。
医疗费用低,不耽误同学们上课。
不适为一种有效的好方法。
另外,在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中,应加强帮助他们改变不良健康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春鲜,王亦武.更昔洛韦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60例疗效观察[J].西医药杂志,2012,17(1):134.
[2]陶景渊.浅谈急性肠胃炎症状及治疗方法[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7:267.
[3]师海波,王克林.最新临床药物手册[M].第4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22-123,791.
表1药物疗效统计表
观察天数(d)2治愈例数(n)190治愈率(%)63.33
合计
300
99.99
6~7
7
2.33
3
91
30.33
4~5
12
4.00
·经验交流·
复方甘草酸单铵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王凤纤,李红纳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曲靖655000)
关键词:脂肪性肝炎;复方甘草酸单铵;多烯磷脂酰胆碱;肝功能
中图分类号:R57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6-4141(2018)02-0166-04
脂肪性肝炎(NASH)属于一种代谢性肝脏疾病,为多发且常见病,且近些年随着居民生活方式提升,饮食结构日益变化,NASH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1]。
收稿日期:2017-11-07
作者简介:王凤纤(1983~)女,云南陆良,大学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消化内科专业,从事本专业10年。
表12组临床疗效[(%)]
表22组肝功能指标(x ⎺±)
注:表1、表2,组间比较,a <0.05。
项目
有效23总有效
41
无
效
1237.7394.33a
5.66a χ2a 0.3522>0.05
6.2901<0.056.2901
<0.05
43.3977.35
22.6420350
治愈1833.963056.60a 5.4828<0.05分组()TBIL (μmol/L )对照组(=53)52.18±16.32a
<0.05
AST (IU/L )52.04±19.96<0.05
ALT (IU/L )57.02±27.98<0.05
γ-GT (U/L )67.35±28.43<0.05
研究组(=53)
31.09±15.11a
33.03±18.97a
36.11±21.89a
50.48±22.52a
6.9034 4.2850 3.3863 5.0259注:组间比较,>0.05。
表32组不良反应[(%)]NASH 发病与肥胖、饮酒、高能量饮食、家族史等相关,其中以过量摄入脂质与过量饮酒为主要引发因素。
NASH 患者随着疾病发展阶段不同,其临床症状亦不同,轻度患者症状不明显,部分具轻微消化道表现,如恶心、腹胀等;中度患者多表现出疲倦乏力、体重减轻及肝区疼痛等症状;重度患者则表现为下肢水肿、腹水等,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
目前,针对NASH 患者,临床主要采取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复方甘草酸单铵、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作用于患者机体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肝功能恢复[3]。
本文对我院106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
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6例脂肪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者排除。
对照组(53例),男女比例30∶23,年龄26~61岁,平均(40.38±10.16)岁;体重45~78kg ,平均(57.41±6.17)kg 。
研究组(53例),男女比例31∶22,年龄27~62岁,平均(40.43±10.22)岁;体重44~79kg ,平均(57.52±6.23)kg 。
2组基线资料(>0.05
),具可比性。
二、方法
对照组予以100mL 复方甘草酸单
铵,静滴治疗,1次/d ;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用10mL 多烯磷脂酰胆碱+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次/d 。
2组均坚持用药1个月后对疗效进行评估。
三、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4]
疗效评定参照标
准为:临床症状、体征消失,B 超检查显示消失,血脂降为正常范围视作治愈;症状改善、B 超显示好转、血脂下降视作有效;症状及体征
无变化,影像学检查无改变视为无效;总有效=治愈+有效。
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 ),丙谷转氨酶(ALT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谷草转氨酶(AST );不良反应:低钾血症、水钠潴留、皮疹等。
四、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以SPSS17.0
统计软件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来表示,组间率比较采用检验,<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2组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
效率较对照组显著高(<0.05
),见表1。
二、2组肝功能指标研究组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0.05
),见表2。
三、2组不良反应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
总发生率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0.05,χ2=
0.1352),见表3。
讨
论
NASH 依据病因可分成酒精性及非酒
精性两类,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D )属于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出现变性、脂肪贮积特征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肝组织学变化同酒精性肝
病相似[5]。
NASH 发病率日益增高,
并发症水钠潴留1合
计
3
皮疹0 3.779.43
1.881.885.66
0.00215
低钾血症
2 3.772 3.77
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其引发危险因素众多,如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随病情进展将发展为肝硬化,威胁患者生命健康[6]。
有研究[7]指出,复方甘草酸单铵及多烯磷脂酰胆碱结合治疗,有助于NASH患者肝功能改善,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可提升疗效并保障患者安全。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33%较对照组显著高;研究组治疗后TBIL(31.09±15.11)
滋mol/L,ALT(36.11±21.89)IU/L,γ-GT(50.48±22.52)U/L,AST(33.03±18.97)IU/L,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66%、9.43%,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此次研究结果与肖丽萍、余新沛、刘岗等人[8]相似,表明NASH经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治疗后疗效显著提高,肝功能得到改善,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程度大幅度加重,安全性较高。
NASH常见一种干细胞损伤是肝细胞膜损伤,因膜受损导致肝细胞代谢功能以及酶活性受到影响,进而加重临床症状及体征[9]。
复方甘草酸单铵为临床常用一种治疗急、慢性肝炎造成的肝功能异常药物,其属于复方制剂,其中包括甘氨酸、盐酸半胱氨酸及甘草酸单铵盐,三者协同作用,可有效促胆色素代谢,使得AST、ALT释放量减少,改善NASH患者肝功能[10]。
甘草酸单铵与肝脏类固醇代谢酶具有较强亲和力,可对醛固酮及皮质醇灭活产生阻碍,有助于提高皮质激素样效应,达到抗过敏、保护膜结构、抗炎效果[11]。
该药物能够诱导Y-IFN以及白细胞介素Ⅱ的生成,促进NK细胞活性提高;加之其可对肥大细胞促组织胺释放过程产生抑制,从而有助于抑制前列腺素E2(PGE2),细胞膜磷脂酶A2(PL-A2)等的形成,降低肉芽肿性反应[12]。
此外,复方甘草酸单铵可对自由基、过氧化脂产生进行抑制,能够对钙离子通道进行调节,保护线粒体及溶酶体膜,使得细胞坏死、损伤减轻,进而达到保护肝功能目的[13]。
但是,单独应用该药物治疗NASH,疗效具有一定局限性。
多烯磷脂酰胆碱为大豆中通过高度浓缩提取的磷脂,主要活性成分为1、2-二亚油酰磷脂酰胆碱(DLPC),为所有细胞膜构成重要成分之一[14]。
NASH患者经静滴该药物后,通过血液途径至肝脏,渗入亚细胞膜及细胞膜内,可主动同肝细胞膜结合,促进膜完整性、流动性与稳定性增加[15]。
其次,多烯磷脂酰胆碱能够增强胱甘肽还原酶、过氧化氢酶等活性,进而可有效减少脂质过氧化
情况发生,对肝细胞凋亡进行抑制,促使炎症反应降低,多方面保护、修复损伤肝细胞[16]。
将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复方甘草酸单铵结合治疗,能够有效发挥药物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损伤肝细胞修复效果,促进患者肝功能改善,炎性反应减轻[17,18]。
此外,二者联合治疗不良反应较少,患者安全性高。
本次研究受多种因素影响,未对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作详尽分析,需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NASH经复方甘草酸单铵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后疗效显著提升,且安全性高,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宁惠明,欧强,黄玲,等.壳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效果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1):137-140.[2]朱婵艳,周达,范建高,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6,24(2):81-84.
[3]朱超慧,刘淑丽,艾正琳,等.地衣芽胞杆菌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观察[J].临床消化
病杂志,2014,8(3):152-155.
[4]俞建平,冯兰英,陈霞,等.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J].中华全科
医学,2014,12(8):1325-1326.
[5]汪林琴,肖阁敏,李宝华,等.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加味健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J].中西
医结合肝病杂志,2017,27(4):212-214.
[6]余洪亮,郑丽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脂质过氧化损伤的
保护作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6):
692-694,699.
[7]韩换,高依莎,宋春艳,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分子靶向治疗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25(4):
378-381.
[8]肖丽萍,余新沛,刘岗,等.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 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研
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19(2):172-175.
[9]叶美琼.中西医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评价[J].肝脏,2015,18(6):462-463.
[10]LI,J.Several extensions of the Abian-Brown Fixed Point Theorem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extended and generalized
Nash equilibria on chain-complete posets[J].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2014,409(2):
1084-1092.
[11]占国清,谭华炳,李芳,等.熊去氧胆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
志,2015,27(1):5-8.
[12]肖丽萍,余新沛,刘岗,等.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维生素E
·经验交流·
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成像在腹盆部应用分析
温华昌,李德志,陈
静,汪世花
(楚雄州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
楚雄
675000)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腹盆部技术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6-4141(2018)02-0169-03
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体部成像序列(DWIBS )是MR 成像的一种方式,是2004年由日本学者开发的一种弥散加权成像技术[1],最早应用于肿瘤和淋巴结的弥散成像研究。
该序列将DWI 与脂肪抑制和快速成像技术结合,克服了以往受呼吸、成像时间长等限制,尽管在自由呼吸状态下信噪比会下降,但与T2WI 相比较,信噪比对DWI 的贡要小得多,而且在自由呼吸状态下,DWI 更有利于信号数量平均获取[2],使DWI 成像不仅能用于颅脑,也可用于腹部、盆腔,甚至是全身扫描,把原始图像经MIP 重建出冠状位图像及运用黑白翻转技术,得到类正电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PET )图像,扩大了MR 检查的诊断视野。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1
例检查患者,9例不明原因腹痛,6例确诊为淋巴瘤,临床需明确淋巴结肿大情况,6例恶性肿瘤术后,查找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其中男性7例,女性14例,最小34岁,最大78岁,中位年龄55岁。
二、MR 扫描方法
使用Philips Achieva 1.5T
磁共振成像系统,采用SENSE Body coil ,受检者
仰卧,扫描范围:腹部上缘至膈肌,下缘至腹股沟。
MR 扫描常规行T1WI 、T2WI 及T2W-SPAIR 扫描和/或T1WI 增强扫描,然后进行DWIBS 序列轴位扫描。
DWIBS 扫描参数如下:重复时间(TR )=shorest ,回波时间(TE )=56ms ,激励次数(NSA )=8,反转时间(TI )=180ms ,扫描视野(FOV )=400~450mm ,矩阵(Matrix )=256×256,层厚=6mm ,层间距=0mm ,EPI factor=47,SENSE factor=3,b 值=0,800s/mm 2。
DWIBS 图像经MIP 重建出冠状位图像及运用黑白翻转技术,病变周围组织信号被抑制,得到类PET 图像。
结
果
21例检查患者,5例肿块周围淋巴
结转移情况较常规和增强MR 扫描清楚;4例临床怀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DWIBS 扫描显示清楚,常规及增强MR 扫描不能辨认病变范围,只能看到整个腹腔显示紊乱见图1,病例追踪病理证实为淋巴结结核。
6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和6例恶性肿瘤术后多发转移,DWIBS 较常规和增强MR 扫描显示过多淋巴结累及信息,见表1。
本组病例中,平扫结合增强都能发现肿块、
收稿日期:2017-12-04
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19(2):172-175.
[13]于亚权,王岐,迟佳慧,等.复合磷酸酯酶联合水林佳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30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5,8(3):182-183.
[14]SACHITANAND M,MALI,HOSAHUDYA N.GOPI.Thio-acetic Acid/NaSH-Mediated Synthesis of N?Protected Amino Thioacids and Their Utility in Peptide Synthesis[J].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14,79(6):2377-2383.[15]李强,卓其斌,陈良,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进展
[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7):1135-1139.
[16]李志彬,徐莎,李霞,等.两种熊去氧胆酸辅助多烯磷脂酰
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血脂、肝功能指标及影像学改善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26(4):219-221.
[17]W.GRAUBERGER, puting approximate
Nash equilibria in general network revenue management games [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4,237(3):1008-1020.
[18]吴莘,袁方,黄欣,等.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甘草酸二铵治
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15,20(6):4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