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长沙市湘郡中学高三生物第三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长沙市湘郡中学高三生物第三次联考试题
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P杂交产生F1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B.P杂交产生F1过程对母本去雄后需要等待1-2天再进行人工授粉
C.F1自交,其F2中同时出现四种表现型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D.F1自交,授粉前需对母本去雄
2. 下列哪项不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必备条件()
A. 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
B. 液泡的有无
C. 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D. 细胞质的多少
3. 新冠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COVID-19”,意为2019年发现的冠状病毒。

这是一种RNA病毒,与引发SARS的冠状病毒具有高度亲缘性,因此该病毒也被命名为“RS-CoV-2”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VID-19具有高变异性,这与它的遗传物质是RNA有关
B.侵染到人体内的COVID-19能够利用人体细胞内的化学成分合成自己的蛋白质
C.该病毒侵染到人体内部只能引起细胞免疫
D.利用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治疗患者,在患者体内会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4. 下列对禽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简单的生物膜系统
B.属于最微小的生命系统层次
C.含有的五碳糖与噬菌体的相同
D.含有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
5. 下列关于A 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A 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吸能反应往往伴随着ATP合成,放能反应往往伴随着ATP水解
C.ATP分子由腺嘌岭、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
D.线粒体、叶绿体合成的ATP均可用于物质跨膜运输
6. 图是一个血友病遗传系谱图,从图可以看出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
A. 1
B. 4
C. 1和3
D. 1和4
7. 新冠肺炎患者中某些病例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因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病情突然加重。

细胞因子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的一种状态其造成肺损伤的机制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正常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细胞因子可作为信号分子调控免疫应答
B.利用IL-6的受体免疫实验动物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
C.免疫系统对于肺泡细胞的损伤机制与过敏反应的致病机理相似
D.阻止吞噬细胞向T细胞呈递抗原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生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
8. 下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和①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①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
C.①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
D.①与①结合使①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9. 玉米种子颜色由3个显性基因A、C和R决定,基因型为A_C_R_的种子为有色粒,其他均为无色粒。

现有一株有色粒玉米若该玉米自交,其后代有色与无色的比为9:7;若与AAccrr杂交,后代中25%为有色。

则该有色粒植株的基因型是()
A.AaCcRr
B.AaCCRr
C.AACcRr
D.AaCcRR
10.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取材—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B. 用同位素示踪法可验证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水
C. 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和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D. 在高倍镜下观察,若发现细胞质流动缓慢,则表明此时细胞是死细胞
11. 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大分子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B. 淀粉、糖原、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
C. 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组成
D. 生物大分子都可以为生命活动供能
12.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叶绿素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B.没有核膜和染色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C.含有有氧呼吸酶的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13. 能正确说明酶特性的是( )
A.酶都蛋白质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
C.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D.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提高
14.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和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是的()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和R型两种细菌
B.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
C.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
D.S型细菌数量从0开始是由于R型细菌突变的结果
15. 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 抗病株×感病株
B. 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 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 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图是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及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分①分布在细胞膜的内外两侧
B.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蛋白质不具有
C.结构①和①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D.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①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不相同
17. 用32P标记磷脂中的磷,在下列各组细胞结构中能检测到32P存在的是()
A. 线粒体、叶绿体
B. 内质网、高尔基体
C. 线粒体、核糖体
D. 细胞壁、中心体
18. 下列有关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染色质
B. 蓝细菌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
C. 蓝细菌有细胞壁,但其化学成分与植物细胞细胞壁不同
D.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不具有统一性
19. 细胞增殖严格有序的进行与细胞内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简称CDK)密切相关,CDK的活性受周期蛋白(简称cyclin)的调节,CDK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一直存在,cyclin的含量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细胞分裂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如图表示cyclinB与CDK1活性调节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K1的活性下降是因为cyclinB在M期不能合成所致
B.CDK1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的细胞,细胞周期会缩短
C.CDK1可能具有促进染色质凝缩的作用
D.HIV感染会使T细胞停留在图中的G2期
20. 下列属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的有()
A.调控细胞分裂
B.调控细胞伸长
C.调控细胞分化
D.调控细胞死亡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下图分别为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三种物质都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其中属于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的是__________。

这三种物质中,在功能上与另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

(2)乙图所示化合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各基本单位之间是通过_____(填“①”“①”或“①”)连接起来的。

(3)丙图所示多肽由______个氨基酸形成,由______种氨基酸形成。

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经______过程形成的,此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

(4)蛋白质多肽类物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为加强吸收,在食用蛋白质类食品时常常需要煮熟,原因是____________。

22.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把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

已知SARS-CoV-2属于正链单链RNA病毒[ss(+)RNA],病毒的RNA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成蛋白质。

其增殖过程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病毒RNA为模板表达出RNA聚合酶是_________过程,在宿主细胞的________上完成。

以正链RNA 为模板合成负链RNA需要________________(填RNA聚合酶或逆转录酶)。

(2)过程①与过程①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________________(填有或无)差异,ss(+)RNA复制产生子代(+)RNA的过程,消耗的嘌呤碱基数________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嘧啶碱基数。

(3)子代病毒的遗传性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若ss(+)RNA含有2000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胞嘧啶核糖苷酸均为300个,尿嘧啶核糖核苷酸800个,从ss(+)RNA复制到(+)RNA
的过程中,消耗游离的胞嘧啶核糖核苷酸________________个。

23. 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乡镇企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增加,农村生态也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乡村级工业园的建立使工业废水污染近村河流。

为确定水体污染物对水蚤(体长为1~3mm)数量的影响,可用取样法调查其_________的变化。

河流中的污染物增多对居住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河流中的污染物逐渐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给农田施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美丽乡村需要农民来建设保持,如果草梅园荒废后,会被柳树等木本植物所覆盖,成片的草莓不见了,从群落水平上看,这是________造成的结果,请解释草莓和柳树不能共同繁盛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秋末冬初,气温逐渐降低,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气温骤降时,寒冷刺激皮肤中的___________产生兴奋,兴奋传递到_____________,促进其分泌______________,最终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使产热增加。

但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也不会过高,这与甲状腺激素调节存在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有关。

(2)机体抵御寒冷除了增加产热,还会通过_____________调节,引起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反应减少散热,使产热_____________散热,从而保持约37①的体温。

(3)从体温调节角度解释为什么说“春捂秋冻”和“知冷知热”都有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将A、B两种物质混合,时加入酶C。

下图为最适温度条件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内绝大多数酶是由多个__________(单体)在__________合成的。

(2)据图分析,A、B两种物质中,属于底物的是__________。

酶的催化效率可用__________来表示,上述反应中酶促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时间段,若适当降低温度,则酶的活性会__________,在时刻后,酶的催化效率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参考答案
1. B
2. D
3. C
4. D
5. A
6. C
7. C
8. D
9. C
10. B
11. C
12. D
13. C
14. D
15. B
16. ABC
17. AB
18. AD
19. CD
20. ABCD
21.
(1).淀粉
(2).纤维素
(3).核苷酸
(4).①
(5).4
(6).3
(7).脱水缩合
(8).肽键
(9).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22.
(1).翻译
(2).核糖体
(3).RNA聚合酶
(4).无
(5).等于
(6).(新冠病毒的)RNA
(7).900
23.
(1).种群密度
(2).水体污染物不能被分解者分解或超过了分解者的分解能力
(3).及时补充因粮食收获从土壤中带走的矿质元素
(4).群落演替
(5).柳树植株高大,占据更多的空间和阳光,因此生长处于优势;草莓为草本植物,无法得到充足的阳光,因此难以成片生长
24.
(1).冷觉感受器
(2).下丘脑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4).反馈
(5).神经调节
(6).皮肤血管收缩
(7).汗腺分泌量减少
(8).等于
(9).春捂秋冻是为了锻炼机体体温调节能力,适应外界温度变化。

但是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有限,对于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化,也要知冷知热,适当添减衣物
25.
(1).氨基酸
(2).核糖体上
(3).A
(4).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
(5).先快后慢至几乎降为0
(6).下降
(7).底物浓度(或物质A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