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2020年中考物理冲刺复习声光热实验专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光热实验专题一、常见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例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二、一些基本实验
例2、(北京)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
9
例3、小丽让一凸透镜正对太阳,拿一张白纸在凸透镜的下方来回移动,直到白纸上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一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为15cm,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为cm。
如果用这样的凸透镜做照相机镜头,物体离镜头的距离至少应大于 cm。
小丽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图中透镜左侧的a、b、c各点,发现在____点处时透镜右侧光屏上得到的像最大。
例3、如图所示,小刚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
他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
经过分析,他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上述问题解决后,小刚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⑴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⑵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_____________的实像。
(选填:“倒立”或“正立”)
⑶改变蜡烛,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的烛焰的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例4、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华发现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而实验桌上只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
小华面临的问题是: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如果选择的透镜不合适,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利用一支温度计、一个小烧杯、一瓶酒精,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例6.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的关系,现将泡沫塑料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白纸平放并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在白纸中间画一条直线MN,把一块带支架的平面镜(不透明)沿直线MN放置,使平面镜底边与直线MN重合,且使平面镜垂直于纸面,如图16所示。
请你在如图装置的基础上,利用一把刻度尺和一盒大头针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平面镜成像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v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u。
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三、典型题例赏析
例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例8、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的温度
是否有关”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该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__ 、__、__这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
(3)第3次实验数据的特殊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结论是:水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
例9.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l)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