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教程作业满分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填空 )
2.
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填空 )
3.
重要组成部分。

(填空 )
4.治理水体污染的对策有哪些? (简答 )
5.( ),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

(单选 )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征服自然
6.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 )为动力。

(单选 )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环境承载力
C遵循自然规律
D绿色科技
7.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 )要树立均衡发展理念,坚持国土开发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坚持以重点开发促进面上保护,加快构建多中心网络型国土开发格局。

(单选 )
A陆海层面
B区域层面
C城乡层面
D产业层面
8.影响大气能见度,造成灰霾天气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大气中的( )。

(单选 )
A灰尘
B废气
C气溶胶粒子
D污染物
9.在传统空气环境中,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弱,大气中的颗粒物主要来自自然环境,如( )等。

(多选 )
A地面扬土
B海洋表面吹入大气液滴
C突发性剧烈自然运动
D机动车尾气
10.私人物品具有( )。

(多选 )
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 )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多选 )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12.既要适度调控人口增长,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判断 )
正确错误
13.雾和霾都是悬浮在大气中的粒子,都会使能见度下降,两者的组成和形成过程相同。

(判断 )
正确错误
14.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监管不利的问题,对已经运行的项目没有跟踪监管,最终造成环境破坏的时候,只是罚款了事,单纯的罚款不具备震慑作用,只有法律在项目全过程逐一约束,才是防患于未然的关键。

(判断 )
正确错误
15.近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才有较明确的公民参与和监督的规定。

(判断 )
正确错误
1. 1.0km的天气现象,记为“≡”。

(填空 )
2.
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

(填空 )
3. (填空 )
4.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简答 )
5.( ),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的文明状态,着眼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侧重点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形态方面。

(单选 )
A狭义的生态文明
B广义的生态文明
C生态文明
D以上都是
6.( ),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形态。

(单选 )
A社会文明
B文化文明
C生态文明
D可持续发展
7.( ),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

(单选 )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征服自然
8.环境法是一个综合性、边缘性的法律部门,( )在其体系之中。

(单选 )
A民事法律规范
B行政法律规范
C刑事法律规范
D以上都是
9.无机环境包括( )。

(多选 )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微生物
10.人口均衡发展,是指( ),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多选 )
A人口总量适度
B人口素质全面提升
C人口结构优化
D人口分布合理
11.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 )并重的产业结构。

(多选 )
A资本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
C人口密集型
D技术密集型
12.“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自然观。

这个“天”,正是指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判断 )
正确错误
13.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见物也要见人”。

(判断 )
正确错误
14.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沿海为重点的国土空间开发支撑了全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判断 )
正确错误
15.目前我国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现状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民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

(判断 )
正确错误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
(填空 )
2.
环境安全;确保生物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填空 )
3.
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填空 )
4.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简答 )
5.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 )要树立均衡发展理念,坚持国土开发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坚持以重点开发促进面上保护,加快构建多中心网络型国土开发格局。

(单选 )
A陆海层面
B区域层面
C城乡层面
D产业层面
6.“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

( )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和容积。

(单选 )
A减量化
B资源化
C无害化
D增量化
7.影响大气能见度,造成灰霾天气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大气中的( )。

(单选 )
A灰尘
B废气
C气溶胶粒子
D污染物
8.核裂变发电(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单选 )
A属于
B不属于
C不确定
D以上都是
9.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而且体现在( )等社会文明的诸多方面。

(多选 )
A公平公正
B共同富裕
C道德进步
D社会和谐
10.属于有机无毒物的有( )。

(多选 )
A蛋白质
B脂肪
C苯酚
D碳水化合物
11.PM2.5中可溶性粒子,如( )等具有强吸水性,它们与水蒸气结合在一起,使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形成雾霾天气。

(多选 )
A硫酸盐
B硝酸盐
C铵盐
D有机酸盐
12.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三者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

(判断 )
正确错误
13.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提出:不平衡的经济增长与和谐发展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判断 )
正确错误
14.虽然雾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但形成雾的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在此条件下大气中颗粒物等污染物能够迅速得以累积,进而造成空气污染。

(判断 )
正确错误
15.生态旅游业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基础,为生态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行业。

(判断 )
正确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