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七节 核能 同步练习(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7核能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20年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这意味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走向了世界前列。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一代“人造太阳”的原理与氢弹的原理相同
B.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反应发电的
C.任何原子内部都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质都能获得核能
D.超高温是核聚变反应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
2.能量转化或转移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如图所示为核电站示意图、家庭电路部分示意图及电热水壶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核反应堆进行可控的核聚变释放核能,转化为家庭电路所需的电能
B.发电机利用了电流磁效应发电,电热水壶利用了电流热效应烧水
C.汽轮机工作、壶内水升温两过程中,改变水的内能方式相同
D.手机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热壶烧水时电能转化为内能,两者本质都是电流做功
3.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太阳的大气层由外向内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三层
B.太阳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核裂变,向外释放巨大的核能
C.地球上的冰川水都分布在地球的南北两极
D.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
4.下列事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A.“长征七号”上升过程中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微波炉通电工作时,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内能
C.核电站中的核反应堆是进行裂变、且不加控制而获得核能的一种装置
D.“长征七号”上升过程中是燃料通过燃烧释放内能,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归纳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基本反应类型B.物质的分类
C.核裂变
D.
金属的化学性质
原子核产生氪核和钡核模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6.图表示用中子轰击铀235
A.该模型表示的是核聚变
B.该反应产生的中子可继续轰击其他铀核形成链式反应
C.该反应不会产生放射性物质
D.不能用该反应获得能量的方式来发电
7.核反应可分为聚变和裂变,下面的核反应示意图表示()
A.聚变,一个大的原子核分成两个小的原子核
B.聚变,两个小的原子核合成一个大的原子核
C.裂变,一个大的原子核分成两个小的原子核
D.裂变,两个小的原子核合成一个大的原子核
8.近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5号机组首次达到临界状态,标志着机组正式进入带功率运行状态,向建成投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下列关于核电站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站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B.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心脏”,里面发生的是核聚变
C.核电站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D.核电站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对环境没有污染
二、填空题
9.“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机组,安全等级高。
该机组利用核能的途径可以用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表示,这个过程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变化。
10.核能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成为常规能源。
(1)核电站是利用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选填重核裂变或轻核聚变)
(2)核电站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
11.2021年4月,日本政府拟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中核废水排入太平洋,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各国的不安。
如图,媒体报道:福岛核电站的废水中含有大量具有放射性碘-131和铯-137,一旦发生核泄漏,放射碘可能被附近居民吸入,引发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癌。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的核_____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产生的核能来发电的。
(2)健康成年人饮食中缺碘时会得___________。
但世界卫生组织提示谨慎服用碘片,以减少人体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
(3)堆芯熔毁是核燃料所在反应堆芯最终熔化,是核电事故中最严重的事态。
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反应堆芯锆合金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氢气,其反应方程式为:
Zr+2H2O═ZrO2+2H2↑,放出的氢气当接触外界的氧气时发生剧烈反应,导致连续爆炸。
“锆水”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4)氘是核聚变的原料之一,1L海水中大约有0.03g氘,发生核聚变释放出的能量约相当于燃烧200kg汽油。
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则5L海水中的氘发生聚变时能释放出约___________J的能量。
12.三门核电站是浙江省第二座核站,装机总功率为750万千瓦。
该核电站获取核能的途径如图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反应堆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为_____。
该核电站的年发电量为_____千瓦时(一年以360天计)
13.2020年4月2日,中科院的“人造太阳”EAST实现1亿度运行近10秒,为目前世界最长,其原理如下图。
(1)“人造太阳”获得核能的方式是_____;
(2)“人造太阳”实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
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继续进行这项研究的是:_____(可多选)。
三、简答题
14.如图是核电站发电的流程图,
(1)在核电站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______反应释放核能的设备。
(2)核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核燃料或核废料具有______。
为了给处于高温的核反应堆的外壳降温。
消防员通过喷水的方式进行有效降温,这是用______的方法来改变内能。
(3)核电站发电时,在核反应堆中
....能量是如
......,能量是如何转化的?______。
发电机中
何转化的?______。
(4)太阳的巨大能量就是内部______产生的。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引起了人们对月球的探索兴趣。
随着对月球了解的不断深入,一些科学家预言太阳能收集板月球必将成为人类未来的能源基地。
按照一些科学家的设想,利用月球正面太阳光充足、地域广阔的特点,可以在月球上建设大型的太阳能电站。
在月球上产生的电能经微波转换器将电流转换成微波,并通过天线将电能以微波的形式向地面发送,地面接收站再通过天线把微波还原成电能,这样就解决了电能的输送问题,如图所示是这个设想的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的“嫦娥”系列登月车利用太阳能电池提供能量。
当太阳光照射到组成太阳能电池叠在一起的两片不同的半导体表面时,会产生光电效应,从而使电路中产生电流。
数据显示,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每平方米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1.5×104W,光电转化效率为18%。
(1)太阳发出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发生的___________反应(填“核聚变”或“核裂变”);
(2)在月球上一块接收面积为2m2的太阳能电池板,它的发电功率是___________W。
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D
6.B
7.C
8.C
9.甲不属于
10.重核裂变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11.裂变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大脖子病置换反应 4.6×1010
12.乙核能转化为内能 6.48×1010
13.核聚变ABD
14.核裂变放射性热传递核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核聚变15.核聚变 5.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