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触电原因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预防触电的措施
▪ (一)预防直接触电的措施 1、绝缘措施:用绝缘材料将带电体封闭起来的措施叫绝缘措施。 2、屏护措施:采用屏护装置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绝开来,以杜绝不安全因素
的措 施叫屏护措施。
3、间距措施:在带电体和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之间以及带电体 和人体之 间均保持一定的距离
▪ (二)预防间接触电的措施
根据上述简单判断,对受伤程度不同、症状表现不同分别采用 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救治
▪ (三)对不同情况的救治方法
▪ 1、触电这神志清醒,让其静卧休息就行。
▪ 2、触电者神志断续清醒,有时昏迷一面请 医生,一面让其静卧休息并观察伤情。
▪ 3、触电者已经失去知觉。但呼吸、心跳尚 在,在迅速请医生的同时摩擦全身,如果出 现痉挛,呼吸减弱时,应进行人工呼吸。
▪ 1、加强绝缘措施 :对电气线路采用双重绝缘等
▪ 2、电气隔离措施。采用隔离办法使电气线路和设备的带电部分处于悬浮状态。 要求被

隔离回路的电压不超过500V,其带电部分不得与其他电气回路或大地相连,
才能保 证隔离要气。
▪ 3 、自动断电措施。 如:漏电保护、过流保护、过压货欠压保护、短路保护等
(三)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措施 1、保护接地:它是指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供电系统中,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
壳与埋入地下并且与大地接触良好的接地装置(接地体)进行可靠的连接。 要求: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2、保护接零:指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电源
的零线(中性线)可靠的连接。 要求:零线绝对不准断开。所以零线上不准安装开关和熔断器。
重复接地:用户将零线与基地装置可靠的连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0 Ω
▪ ③重复上述两步骤,按压频率100次/分钟。正常成年 人脉搏每分钟60/100次。
胸外心脏按压
▪ ①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1/2处) 救护员一手中指沿伤病员一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 弓交界处,食指与中指并拢,另一手掌根紧靠食指放 好。 ②胸外心脏按压: 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 上半身前倾,双臂伸直(否则容易压断骨),垂直向 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30次。开胸部。
第三节:触电急救
▪ 一、触电的现场抢救措施 ▪ (一)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 发现有人触电,最关键、最首要的措施是使触电者尽快脱
离电源。 ▪ 1、迅速关断电源,把人从电源处移开。 ▪ 2、用干燥的绳索将触电者拉立地面或在人体与地面之间塞
入一块干燥木板,然后再关电源。 ▪ 3、用带绝缘柄的刀或斧将电线从来电方向砍断。 ▪ 4、用绝缘导线将电线对地短路。迫使跳闸。 ▪ 5、在电杆上可以抛掷接地软导线 ▪ (二)脱离电源后的判断 ▪ 1、判断呼吸是否停止 ▪ 2、判断脉搏是否搏动 ▪ 3、判断瞳孔是否放大
▪ 4、触电者呼吸脉搏都已停止,应针对不同 情况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法
1.做人工呼吸须具备5个条件 ⑴患者呼吸道畅通,空气容易入出。 ⑵解开患者衣扣,防止胸部受压,使其肺部伸缩自如。 ⑶操作适当,不能造成肋骨损伤。 ⑷每次压挤胸或背时,不能少于1/2的正常气体交换量。 ⑸必须保持足够时间,只要病人还有一线希望,就不可随意放弃人工呼吸。 2.进行人工呼吸前应注意事项 ⑴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泥、痰、呕吐物等,如有假牙亦应取出,以免假牙脱落坠入气管。 ⑵解开病人衣领、内衣、裤带、乳罩,以免胸廓受压。 ⑶仰卧人工呼吸时必须拉出患者舌头,以免舌头后缩阻塞呼吸。p ⑷检查患者胸、背部有无外 伤和骨折,女性有无身孕,如有,应选择适当姿势,防止造成新的伤害。 ⑸除房屋倒塌或患者处于有毒气体环境外,一般应就地做人工呼吸,尽量少搬动。
▪ 一、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 口对口吹气法:病人应置于仰卧位,急救者跪在患者身旁(或取合适姿势),
先用一手捏住患者的下巴,把下巴提起,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不使其漏 气。进行人工呼吸者,在进行前先深吸一口气,然后将嘴贴紧病人的嘴,吹气 入口;同时观察病人胸部是否高起;吹完气后嘴即离开,让病人把肺内的气 “呼”出。最初吹的5-10口气要快些,以后则不必过快,只要看到患者高起的 胸部下落,表示肺内的气体已排出时,接着吹下一口气,就可以了。如此往复 不止地操作,直到病人恢复自动呼吸或真正确诊死亡为止。每次吹气用力不可 过大,以免患者肺泡破裂;也不可过小,以免进气不足,达不到救治目的。 ▪ 对成年人每分钟吹气14—16次,大约5秒一个循环,吹气2秒,呼气3秒。对儿童 每分钟18—24次且不必捏紧鼻孔,让一部分空气漏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