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第 2 课 戊戌变法中图版知识点练习四十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第2 课戊戌变法中
图版知识点练习四十八
第1题【单选题】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
A、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B、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比较,错误的是( )
A、都为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B、发起的运动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都主张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
D、公车上书和兴中会成立分别是其运动开始的标志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一书中写道:“从1895年到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由“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转化成的实际行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劝导国人( )
A、放弃天朝观念
B、学习西方技术
C、拥护民主共和
D、反抗列强侵略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现在北京大学是我国的最高学府之一,它是辛亥革命后才改名的,请问它的前身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太学
D、国子监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俄国都进行了改革。
下列关于这两场改革运动的比较,正确的有( )
①性质相同②背景相似③结果相同④都由地主阶级主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
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相符的有( )
①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全国新式教育的最高学府。
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清政府通令全国兴办学堂,统一学制。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问答题】
右图是在戊戌变法中,中国近代由国家建立的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的招牌,它叫什么?在它也是今天一所著名大学的前身,这所著名大学的名称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0题【材料分析题】
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
“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该事件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图③事件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以上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写出材料四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名称。
材料五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后期,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促使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有了改变现状、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侮的要求,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严复等。
——选自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选自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三: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北洋军阀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思想领域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从而兴起了新文化运动。
——选自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一中,林则徐、魏源倡导“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思想由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继承和应用?
材料二中的话是一位甘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所说,他是谁?
材料三所提到的辛亥革命,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终归失败。
请你谈谈它失败的原因。
(从当时革命任务和社会性质的角度来回答)
材料三中的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北京大学逐渐成为阵地之一。
请写出当时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是谁?他奉行的办学方针又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分别是源于哪两个历史事件?请选择其中一个事件说明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中反映出了康有为等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光绪帝接受了他的建议,发起了什么运动?
材料三是对哪次事变的描述?该事变对中国抗战局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观察表一与表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上述变化的原因。
深圳被誉为“开放之城”、“创新之都”得益于新中国历史上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哪一政策?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一图A和图B人物分别代表了资产阶级哪一派别?与图A人物相比,图B人物对孔子和儒家学说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不同的原因。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开创出怎样的民主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实现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到全民族抗战兴起的转折?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建设与国际角色相适应的大国文化?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一历史人物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或民用工业。
""
你能认出图二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哪一重要人物,请写出来
""
图三历史人物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新文化运动是图四历史人物等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的时间和口号。
""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某校开展“魅力古乌伤,实践大课堂”研学旅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研学是风情体验之旅。
观察图片,简析自然环境对义乌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影响。
研学是历史探索之旅。
概括朱一新所处年代中国陷入“乱世”的国内外原因,并列举一个19世纪末仁人志士探索救国道路的史实。
研学是成长感悟之旅。
综合以上信息,谈谈类似研学活动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义。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