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与评价可编辑全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身体形态测量概述
一 意义 1 可以提供研究人体生长发育规律的重要数
据 2 为分析个体发育特征和提供个体发育水平
不可缺少的依据 3 为运动员选材提供重要信息
二 形态测量的基本知识
1 体表划线 胸部体表划线 腹部体表划线
2 测量的基本姿势及测点 基本姿势 直立位
正确的直立位 前面观:耳屏前 肩峰 大转子 膝 踝 侧面观:左右髂前上肌的连线与长 轴互成直角 后面观:棘突成一直线两肩齐平
二 有关测验的几个问题
1 测验对象 测验对象的年龄 性别 城乡 种族等都应在实 施细则中说明 样本含量的大小和抽样方法
2 测量形式
目的 体育教学和训练 体育科研
手段 计时性 计数性 丈量性 专家评分 仪器 理论临场观测
项目 单项 成套
阶段 横向 纵向
3 测量次数与标准观测值 次数 一次:极限强度 观测和操作难度大 理论 多次:非极限强度 易变敏感波动较大 无需受使者操作直接测量的
主要作用:促使人们经过主观努力达到理想水 平.
3 个体标准:是以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或不 同时期的各种指标进行比较为基础,是相对 于时间的变化和自身状态的变化而言的标 准.
使用条件:只能使用于建立标准时的个体本身
主要作用:确定个体本身所具有的最佳状态.
• 第三节 评价量表 • 定义:即指将实测数据(原始成绩)换算成分
• 用指数法制定评价标准的方法步骤
1 首先计算出样本每个个体的指数 2 然后进行正态性检验 3 分别利用离差法和百分位数法评价标准制
成<指数评价表>
注意问题
1 用指数进行身体发育评价时必须注意身体 指数的年龄 性别 种族 城乡特点
2 评价身体某种特征时,对于同类性质指数应 掌握其特点和规律
3 必须考虑身高这个因素对指数的影响
• 特尔斐法
以分发问题表的形式征求汇集并统计个人
的意见或判断,在一些问题上使大家取得较 一致的意见,从而作出预测.
特点
1 匿名性
2 多阶段性 3 可控制性
评价的方法有很多 通过实际应用更好的
掌握
4 可检查评价的质量
第三章 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 测量方法的编制有两种基本形式 1 根据测量的目的任务及其所要测量的主要
➢ 皮褶厚度 测量仪器 测量方法 测量部位
• 身体成分的计算 1 计算身体密度 2 计算体脂百分比 (F%) 3 计算体脂重(F) 4 计算瘦体重
第四节 体型的测量
• 是指人体在某个阶段,由于受遗传性体质,营养,环 境或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身体外形特征,称 体型.
• 体型的测量方法 摄影观察法(谢尔顿) 人体测量法
测试方法 2 测试方法应简单明了,易被受使者所理解或
掌握 3 测试方法一旦确定则不应轻易更改
(三) 编写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
实施方案
科研人员对测量的目的任务,测量的对象范 围测量的项目和指标,组织领导和工作安排, 以及经费与仪器等提出初步的设想,经反复 酝酿,最后将这些设想具体化,成文这就是实 施方案.
特性设计新的测验和实验 2 从原有的且已证明有效的测验和实验中有
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和编制
第一节 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 二 可比性原则 三 适用性原则 四 鉴别性原则 五 相关性与独立性原则
第二节 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一 编制的基本程序
(一) 确定测验的目的和拟测属性 (二 )选择测验项目和指标 指标的选择应考虑以下问题: 1 尽可能选择国际或国内通用而已成常规的
实施细则
对有关的测验技术细节加以明确规定.
包括的内容:
1 测验的目的 2 受使者的年龄与性别 3 测验的可靠性有效性与客观性 4 测验方法和要求 5 测验的场地和设备 6 记录评分的方法和要求 7 测验的安全措施 8 测验的注意事项
(四) 进行预备试验
目的 1 检验测验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 2 检查测验指标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3 根据试验出现的问题,对测验作进一步的修改. 步骤 1 选择试验对象 2 进行标准化测试 3 计算测试数据 4 评定预备试验结果
• 使用条件:不仅使用于正态分布同时也使用 于非正态分布.
• 3 回归量表:是依据两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与 另一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回归方程,并 以回归方程的估计值为基准,以标准估计误 差为单位划分评价等级或分数区间的一种 评价量表.
• 特点:在评价某一指标时,同时考虑对其影响 较大的因素.
• 4 累进量表:是依据一定数学方法将实测数 据进行分值转换的一种评价量表.
各百分位数为离散距分等评价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即适用于正态分布资料也适用于
非正态分布的资料
用百分位数法划分评价等级的标准
用百分位数法制定评价等级的方法步骤
评价方法
• 指数法 是指根据人体各部分比例和相互关系,并借助于一 定的数学公式,将两项和两项以上的指标联系起来 并结合成指数用于评价身体发育水平的一种方法. 指数 形态指数 体格 体型 营养指数 机能指数 呼吸 心血管 肌力
或基本正态分布
2 离差法划分评价等级标准 3 用离差法制定评价标准的方法和步骤 4 评价方法
作业
已知一般少年儿童反应时测定结果如下,用离差法 制定评价标准和评价图.
年龄 X
S
7
262 43.5
8
234 50.8
9
214 43.7
10
188 37.1
• 百分位数法 是以数据资料的第50百分位数为基准值,其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使用条件: (1) 比较对象必须是同属建立标准时的总体. (2)比较对象必须是同质的(具有相同特征)
主要作用: (1)可以准确而客观的描述出个体的水平在群
体中所处的位置
(2)可以用于个体和群体的相互比较和评价
2 理想标准(应有,绝对):是指用于个体和群体 经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的标准.
使用条件:对于每个个体和群体都可使用.
3 测点 指人体的表面标志.即活体测量试点简称测点
4 常用测点
三 形态测量的注意事项 ➢ 受使者应注意 1 身体测量时应保持标准的直立位姿势 2 着装尽量减少. 3 测试前应排便 ➢ 测试者应注意 1 测试者一般测量受使者的右侧肢体 2 测量仪器应保持清洁,定量检验校准 3 熟练掌握测试方法和测点 4 测量仪器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与测量仪器上的标度部分. 5 测量的计量单位和取值 6 尽量减少误差
4 用指数表示等级时,并非等级越高越好,而要 对指数所反映的实质与青少年不同年龄阶 段,性别特征做具体分析.
•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标制定的评价标准进行的 评价称多指标综合评价. 制定评价标准的方法和步骤
1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或专家调查法筛选评价指标并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2 测量获取原始数据 3 制定各单项评分表并加权 4 将样本中每个个体各项指标实测值按单项评分表
专家评价法 通过专家们阐述意见对定性指标作出的定量评价.
一 专家评价的程序 1 确定评价的目的 2 挑选聘请专家 3 研讨组成整体质量的要素以及类别层次 4 整理评价结果
• 二 专家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检验 用:相似系数
L W =1/12m(n-n) 评价的方法 1 比较排序法 2 成对比较法 3 特尔斐法
要程度
• 第一节 评价的基本形式
1诊断评价(预先):对教学训练对象初始水平的判断 2 形成期的评价(过程):
总体目标
3 终末评价(综合)
子目标
子目标
子目标
• 第二节 评价标准的类型
• 定义:评价标准就是对被测事物属性进行价值 判断的一种尺度.
类型:
1 比较标准(规范,现状):它是借助于标准化的测 量程序和数理统计方法,采用有关评价量表而 制定的规范化的评价标准.
• 测验后工作
1 整理测验的场地设备及仪器 2 检查所记录的成绩卡片 3 处理数据 4 写出测验报告或论文
具有一定价值的 测量工作告一段落
第四章 体育测量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体育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 ➢人体形态和结构 (体格 体型 姿势 身体成分
骨龄 发育成熟度) ➢身体机能 (循环 呼吸 感觉 平衡) ➢身体素质(速度 力量 耐力 柔韧 灵敏) ➢运动能力(运动技术) ➢各种情感行为的
• 特点:随着难度的加大,提高相同幅度其分值 加大.
• 使用条件:不适合群众体育的评价,在竞技体 育中广泛使用.
第四节 常用的评价方法
• 体育范畴的评价可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 分类
特点 定量指标的定量评价 定性指标的定量评价
方法 单一指标评价 综合指标评价
形式 表 图
• 离差法 是以调查资料的平均数为基准值,标准差为离 散距,分等级评价的一种方法. 1 适用范围:数据资料的分布特征必须是正态
对重要程度进行加权
6 使用评价标准时应注意它的使用范围 7 标准必须定期予以修订
• 定性指标的定量评价 无法用一定计量单位描述的的指标称定性 指标对这类指标的评价称定性指标的定量 评价
特点
1 尺度不同一性 2 不可复验性 3 标准具有社会现象特有的社会性
• 评价方法 直观法(专家评价) 调查研究法
评分并累加成总分. 5 计算总分的平均数标准差或各百分位数 6 按离差法或百分位数法制定综合评价标准
• 制定和使用评价标准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制定评价标准的样本含量足够大 2 制定评价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年龄特点 3 制定评价标准时,应充分考虑性别 地区和种
族特点
4 制定评价标准时,必须注意形态特征的差异 5 制定多指标综合评价时,应根据各指标的相
➢ 希斯----卡特评价法 1 体格测量 2 依表根据测量结果查找各胚叶对应分值 3 绘制体型分布图
第五节 身体姿势的测量
• 是指身体各部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 分 动态:影象分析法
静态:观察分析 图谱对照 照片分析等 局部姿势 躯干
脊柱 臂部 腿 足弓
第六节 骨龄测定
• 什么叫骨龄:在X摄象片上,骨化中心出现的 年龄和骨骼愈合的年龄称骨骼 年龄简称骨龄
第四节 测验的实施
• 测验前的准备工作
1 组建测试队伍 2 组织学习有关的实施细则 3 测试实习 4 准备测验场地 设备仪器 5 准备测试卡片 表格及其用具
• 测验组织实施
1 向受使者讲解测验的目的要求 测试程序等 2 测试前的准备活动和测试后的放松活动 3 测试前的练习 4 实施测试 5 必要的提示 6 测试现场要有专人负责
体育测量与评价
第二章 评价的基本理论
• 测量是采集各种信息的过程,评价是实现信息反馈 的过程.测量结果只有对照某些标准进行分析和评 价后,才能说明它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 评价 基本思想(观念) 选择评价方法 体现评价的积极意义
1 充分考虑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各指标的特点 2 综合评价时应考虑各自指标享有的权重. 权重:指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时,各类指标的相对重
第二节 体格测量
• 体格测量是对人体整体及各部位的长 围 宽 厚度所进行的测量.
常用指标及方法 量度指标 长度指标 宽度指标 围度指标
体格评价
第三节 身体成分的测量
• 在体育领域内主要对人体脂肪成分进行测量. • 方法 直接法:尸体解剖
间接法:水下称重 电抗阻法 超声波 皮褶厚度 CT 核磁共振
骨龄测定的意义 1 表示个体发育成熟度最准确的指标之一
正常:骨龄与实际年龄相差不超过一年 早熟:骨龄比实际年龄大一年以上 晚熟:骨龄比实际年龄小一年以上
2 预测未来 拍片判断骨龄 在表中查骨龄的百分比 未来身高=实测身高÷骨龄的百 分比
3 判断发育障碍性疾病
数的一种规则. 评价量表的形式即可以是数学公式,表,图. 类型
1 标准分量表:它是以标准差为单位划分评 价等级或分数区间值的一种评价量表. 有 Z分 =(X-X)/S T分 =50+10(X-X)/S =50+10Z
使用条件:数据资料呈正态分布
• 2 百分位数量表:是以百分位数为单位划分 评价等级或分数区间值的一种评价量表.它 是一种位置的量度.而且成绩的间隔是不相 同的.
逐一测验编排法 4 测验程序 连续测验编排法
循环测验编排法
第三节 有关成套测验的问题
一 成套测验概述 定义:是指有若干项测验组成的一种有特征的,
具有完整属性的测验. 特点:总体属性与结构成分的相关性
各结构成分的独立性 评价的综合性
二 成套测验编制 1 成套测验的确立及其有效性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2 成套测验的可靠性和客观性检验 三 成套测验编制的注意事项 1 必须遵守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2 成套测验以3~5个项目组合为宜 3 必须考虑综合评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