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二三事》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二三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2.培养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师生的感情。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
1.教师职业特点的认识。
2.师生关系的处理。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热爱。
2.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教师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
(2)提问:同学们,你们眼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他们有什么特点?
2.讲授新课
(1)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与学生的互动故事,让学生了解教师的辛苦和付出。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尊重和热爱老师?
3.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以“我的老师”为主题,让学生分享自己与老师
之间的感人故事。
(2)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故事。
4.写作指导
(1)教师讲解写作要点,如:开头、结尾、过渡等。
(2)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5.课堂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2)评选优秀作品,颁发奖品。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以“我的老师”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述教师的二三事,让学生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增强了师生的感情。
在写作环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评价
1.学生对教师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
2.学生是否能够尊重和热爱老师。
3.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七、教学延伸
1.定期举办“我的老师”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故事。
2.邀请优秀老师为学生上一堂公开课,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教师的
魅力。
3.组织学生参观学校,了解教师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热爱。
重难点补充:
重点补充:
1.教师职业特点的认识: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心灵的呵护者。
难点补充:
1.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热爱: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真正体会到教师的付出和不易。
2.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教师的视频,视频结束后,引导学生提问:“你们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老师这个职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讲授新课
教师分享自己教学中的趣事和感人瞬间:“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遇到了一个特别调皮的学生,他总是不能专心听讲。
我花了很长时间去了解他,发现他只是需要一个朋友。
从那以后,我和他成了好朋友,他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
3.学生活动
教师分组:“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或老师的事迹,并准备分享给大家。
”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写作指导
教师讲解写作要点:“写作时,我们要注意抓住细节,用具体的事例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
”
5.课堂展示
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教师点评:“小王,你分享的故事很感人,你用了哪些细节来描写老师的形象呢?”
7.课后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请以‘我的老师’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
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对话自然流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注意事项:
1.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和支持。
2.在讲述教师故事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择那些能够引起共鸣的真实案例。
3.在写作指导环节,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同时提供必要的写作技巧指导。
4.课堂展示时,要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不怕犯错。
5.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一对一辅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6.在讨论和分享环节,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避免只是简单的复述。
7.评价学生作品时,既要关注内容,也要关注表达,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8.课后作业的布置要适度,避免给学生带来过重的负担,同时确保作业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