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诗词与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学大师王阳明的诗词与书法
王阳明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主张“知行合一”。
正因如此,我们在谈论王阳明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其思想和人格,而忽略他的诗歌和书法。
明朝的徐渭说王阳明是“因人掩其书”,王阳明在诗歌和书法上不是没有成就,而是被他“立德、立功、立言”的名声掩盖了。
其文章诗词博大昌达,书法俊秀洒脱。
受到孙中山、毛泽东等人的一致推崇。
曾国藩更是盛赞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王阳明现存诗歌多达六百多首,有唐人风韵,秀逸有致,在当时诗坛独树一帜。
小编精心为大家选择了阳明先生的诗歌,配上其书法,希望大家可以知道一个更全面的阳明先生。
蔽月山房(十一岁时作)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睡起偶成
四十余年睡梦中,而今醒眼始朦胧。
不知日已过亭午,起向高楼撞晓钟。
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
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耳尽聋。
泛海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大道即人心
王阳明中年起排斥佛教与道教中的神仙养生之说,认为儒教中的求仁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从当时写的《赠阳伯》诗可见一斑。
《赠阳伯》
阳伯即伯阳(魏伯阳,东汉著名的炼丹理论家),伯阳竟安在?
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
长生在求仁,金舟非外待(外服金丹非养身正道);
谬miù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悔。
服丹实谬误,修德方是真。
大道即人心,长生贵求仁。
良知乃吾师
下面这首诗是王阳明五十六岁时所作。
开头六句是说早年修习道家养生术,但一无所得。
后部分认为人心都有良知在,重在修德养性,无须自外寻求。
《答人问道》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良知
良知乃吾师,痛痒自家知。
千圣皆过影,修德不疑迟。
人问良知二首
一
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
谁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却是谁?
二
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
若将痛痒从人问,痛痒何须更问为?
答人问道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别诸生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
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握手临歧更可语,殷勤莫愧别离筵。
人心有仲尼
王阳明认为,人人心中均有“定盘针”即良知。
天下之大,而事事物物莫不由心而现,关键在于“格物”、“诚意”、“正心”。
《咏良知诗四首》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自家原有珍宝藏,沿门乞讨实荒唐。
人人心中有仲尼,正心格物诚为上。
良知成德业
王阳明认为人具有天然无雕饰的良知,是非善恶来自其固有的本性,不用向人问求或从书中获得。
求良知乃是易简之道,而人们却把
它当成蛇窟危崖,另辟他径,冒险亡身。
他还劝后生加强内心修养,惩恶扬善,要学尧、舜等圣贤致良知成德业。
莫学柳宗元、韩愈等过于迷念辞章。
《示诸生三首》
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
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
乾坤是易原非画,心性何形得有尘?
莫道先生学禅语,此言端的为君陈。
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
尽道圣贤须有秘,翻嫌易简却求难。
只从孝弟为尧舜,莫把辞章学柳韩。
不信自家原具足,请君随事反身观.。
长安有路极分明,何事幽人旷不行?
遂使蓁茅成间塞,仅教麋鹿自纵横。
徒闻绝境劳悬想,指与迷途却浪惊。
冒险甘投蛇虺窟,颠崖堕壑竟亡生。
条条大道通长安,看似艰辛实不难。
孝弟通往尧舜处,但致良知凡亦仙。
在王阳明的《传习录》里面,王阳明谈了如何学习书法,以下是王阳明谈如何学习书法的原文。
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
后举笔
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
法。
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
是要字好,只此是学。
”既非要字好,又何学
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
字好亦在其中矣。
王阳明教导自己的弟子们说:“我开始学习书法时,只是对着古帖临摹练习,这样练来练去,只是学到了字的形象,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
后来我改变了学习书法的方法,举笔不在轻易下笔,而是凝思静虑,先在心中勾勒出字的形状和笔画,这样练习久了之后,开始慢慢通达书法之道,后来读明道先生的书论说,写字的时候要恭敬,并不是字要写好,只是用这个恭敬的态度就是学习。
”
既不是要字好,又为什么要去学习呢?通过学习书法的例子,于是我们就知道,古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随时都在心上学习,等于心精明透彻了,字自然也就写好了。
记住王阳明那慢条斯理的一句话:
“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非物
理矣。
”
现代人唯求书法技术,不求心法,恐怕是道不远人而人自远之。
王阳明心学
|为往圣继绝学——铸造心学传播第一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