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西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临西县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伺候/伺机而动处理/处方药蛮横/飞来横祸绯闻/斐然
B . 脉搏/含情脉脉露骨/露马脚参差/差强人意供给/提供
C . 熨帖/熨斗熟稔/谂知靡费/望风披靡颤动/颤栗
D . 薄酒/日薄西山桂冠/冠名权薄荷/荷枪实弹应届/应接不暇
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B . 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C . 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进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D . “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3. (2分) (2017高三上·唐山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产电影票房有了较大突破,特别是《战狼2》《芳华》等电影的票房都过了10亿。
B . 现阶段,我们进行国史研究时,不可能不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发生冲突,也不可能回避同历史虚无主义思
潮激烈的斗争。
C . 在中小学中大力加强科学教育,让孩子们崇尚科学、热爱科学,长大后投身科科学,实现科技创新的接力和传承,是科学普及的重中之重。
D . 无论是财富的分配,还是发展的环境,都需要从外部为青年拓宽更多上升渠道和人生出彩的机会,最大限度激发青春活力。
4. (2分) (2019高二下·宝坻期末)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按照隋唐以来定型并逐渐流行开来的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
《孟子》属于子部,《汉书》属于史部。
B . 《炮兽》节选自长篇小说《九三年》,作者雨果,法国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C .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除《战争与和平》外,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永别了,武器》等。
D . 《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编撰的一部科技著作,传到西方以后,欧洲人惊奇不已,称它是“中国17世纪的技术百科全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5. (6分) (2016高一上·普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
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
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
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
”除了交际工具,语言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
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
与此同时,多姿多彩的汉语方言也与汉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旅居外地的同乡人互相认同
的最直接最亲切的标志,而且是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种种事实的一扇窗口。
今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用上海话写成的小说《繁花》让许多读者为上海方言蕴含的吴文化韵味所折服。
不少网友甚至评价说:“读此书只恨自己不是上海人。
”不止是《繁花》,从韩庆邦《海上花列传》中的吴侬软语,到老舍《正红旗下》的京腔京韵,再到沙汀《淘金记》里的川腔辣语……这些文学作品运用方言所表达的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都让它们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从这方面讲,保护方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努力。
如今,方言该不该保护似乎已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如何保护,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从全国来看,汉语内部的方言、次方言、土语非常丰富,该保护到哪一级、哪些地域的方言?国家是否应该出台系统支持政策?是否应该将方言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每一个问题,都不易回答。
所幸,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探索的步伐都已迈出。
2008年,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在各方言区采取活态标本,建立方言档案——这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思路,即在有能力做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前,先做好学术性抢救。
而在民间,类似于“中国微乡音”汉语方言大赛这样的方言保护和传承活动正在兴起:在电视、广播中推出方言节目;方言进校园,让孩子们不忘乡音,记住乡情;移动互联网上更是出现了以乡音乡韵为纽带的社群,延续着方言的魅力。
时间不断向前,语言的融合与演进同样不可阻挡。
一些方言会淡出生活,一些新的语言习惯也正在形成。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总有乡愁需要守望,而方言无疑是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
珍视方言,其实是对文化根脉的呵护,是对历史的铭记。
讲乡音、守乡愁,让我们且行且珍惜。
(选自《人民日报·保护方言,守望乡愁》,有改动)
(1)
下列关于“方言”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今天,人们已形成共识:普通话比方言重要,它们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B .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不同地区、不同地域的人们可以通过方言进行交流,表达思想。
C . 丰富多彩的方言不仅是身份认同的标志,是情感沟通的纽带,而且也是展现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标志。
D . 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用方言写就的文学作品因突出表现了其时其地的风土人情都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佳作。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繁花》是用上海方言写成的,创造了一种不同于时代主流的语言方式,其中的吴文化韵味吸引了很多的读者。
B . 方言与乡愁有着密切的联系,珍视方言,就是对文化的呵护,是对历史的铭记。
由此可见,只有保护好方言,才是对乡愁真正的守望。
C . 保护方言的探索步伐已经迈出,在民间,出现了很多利用多媒体进行方言保护和传承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让乡音乡韵得以延续。
D . 具体到如何保护方言,从全国来看,存在很多现实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国家是否应该出台政策支持,是否应该将方言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很多方言写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优秀之作,从这方面来看,保护方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的一种努力。
B . 方言该不该保护,如今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但具体到如何保护的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看法。
C . 为更好地保护方言,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明确了先做好方言的传承和保护性工作,之后再做学术性抢救的思路。
D . 讲方言和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
诚然,普通话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普及固然重要,而方言作为折射地方文化及其历史的窗口也应该得到保护和继承。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共1题;共18分)
6. (18分) (2015高二上·铜陵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带着村庄上路
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离开村庄。
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把离开村庄当作出息。
我选择一个夏天离开,人们都在打瞌睡,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不要让他们以为我有什么留恋,以为我带走了村庄的什么东西,我走得要有出息,能留给他们的全留给他们。
后来我发现我是自欺欺人。
路上累了歇脚的时候,把行囊打开,里面装的是一整个村庄。
我很羞愧,我曾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把它们抖掉,但人生这段漫长的路上,想要的东西还未得到时,原来拥有的东西你也还无法舍弃。
在县城读书,我不能舍弃我的贫穷。
在寄宿的同学中,我的伙食比许多人都要差,一般我只买个小菜,另外吃自己带的家乡菜:咸鱼、坛坛菜、鲊辣椒。
肚子饿了,就用炒米茶充饥。
炒米茶是母亲亲手做的,只要用开水一冲,加点红糖,很香。
在省城读书,我以为离村庄越来越远了,但我却无法摆脱家乡话的困扰。
在机关里办公,我摆脱不了家乡老土的做派。
我常常怀疑同事是不是私下里议论我是个乡巴佬。
我常见到来看我的老乡,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我为此忧戚:难道真的就抛不开村庄了吗?
在我尽力掩藏村庄时,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我,照看着许多像我一样从村庄出来的人。
我毕业后被安排到这座城市,在城里我遇到一个叫莲的女子,她的一切都具有村庄的风韵。
她不在乎我的家底,却看上了农家孩子的勤劳和朴实;接受她的爱情,我知道又等于接受了村庄的一笔恩惠。
后来,我的继父、母亲跟着我进了城,开了一家土菜馆,曾经叫我害羞的家乡菜,全部端上了大桌子。
家乡菜全部来自家乡的风水,别有一番滋味。
借助土菜馆,我发了一点小财,我真的离不开村庄了。
我开始懂得,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把村庄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
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
村庄的竹器、村庄的粮食、村庄的花卉,全都进了城,我感到这一切似乎都是跟着我进城的。
我们这些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聚会,侃起村庄,就好像是在村庄的某个田亩说话,高昂铿锵。
当我们贫穷,老把村庄当作羞涩;当我们富有,又拿村庄来调味,我们永远在把村庄当作铺垫,当作背景。
总感觉对村庄有所亏欠,总是不想爽爽快快承认,终于有一天,我的灵魂在不断在拷问中,村庄才真实地的凸现出来。
走吧,回吧,从村庄出来的人,回去干点什么,或者什么也不干。
村庄最初不认识我们,但等我们一开口,就知道我们是谁了,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毕竟赤身裸体地摸爬过,村庄还残留着我们的呼吸。
其实正是我们想再次缩短和村庄的距离时,村庄似乎在一点点远去。
村庄的风物,村人的思维,常让我们寡言少语,我们走近亲近,又走近了陌生。
我们对村庄难以有什么回报,因为过去我们带走的太多。
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而是别
的东西,这只有我独自在夜晚书写文字时才真正知道。
而我那时疏忽了的是,我的文字又把村庄打扰了。
我这后半生还有最大的一个愿望要实现,那就是什么时候,要让村庄打个盹儿,我要带着我去上路。
(本文有删节)
(1)
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这是一篇用诗的语言、按时间顺序、以村庄的贫富变化为线索写成的优美散文。
B . 文章开头,“我”一心想离开村庄,但全文却抒发了他对村庄永远无法舍弃的深情厚意。
C . 无论是在省城读书,还是在机关工作,“我”都曾为受到家乡话和“老土”做派的困扰而自卑。
D . 离开村庄时,“我”的行囊里装着整个村庄,曾想抖掉它却又不能,他觉得家乡永远是个累赘。
E . “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村庄的亲切感情。
(2)
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而是别的东西。
”“别的东西”指的是什么?________
②比较下列两个画线的句子在句式、语意、语气方面的不同。
________
A.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B.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和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3)
概括说明“我”对村庄的感情变化。
(4)
联系全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在文章结尾处所说“我要带着我上路”的。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7. (15分)(2019·金华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明)唐顺之
不矫强而为廉。
其幸而恒处于有可慕、有可惧之地,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于坏,而世遂以全节归之。
其或权位渐以极,则可慕者既已得之,而无复有惧于罪。
至如蹉跎沦落,不复自振,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
是故其始也,缩腹镂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
人见其然,则曰:若人也,而今乃若是!而不知始终固此一人也。
虽然,此犹自其既坏言之也。
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
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割;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
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从而谓之曰廉。
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谓廉者哉?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
盖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
郭侯治吾常① ,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
余始见侯如是,则亦以为今之所谓廉者耳。
徐而与侯处,听其议论,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非今之所谓廉者也。
侯性本澹泊,苦厌纷华,尝言曰: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
其奉身率如此。
侯盖古之廉者也。
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粝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
然则古之廉者,犹或不免于室人交谪,于是益知侯之为难能也。
侯居常三年,升山东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与其属武进尹杨君征余文为侯赠。
夫侯之廉,人既已尽知之,而奚俟乎余之言耶?虽然,余知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而方其为守,则犹在有可慕、有可惧之地也。
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隆,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侯之廉犹是也,而后人信之曰:侯果非慕与惧者也。
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选自《荆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①常:地名,指常州。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则势不得不矫强而为廉矫强:勉强
B . 而世遂以全节归之归:归附
C . 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奇节:奇特的节操
D . 犹或不免于室人交谪谪:指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 其或权位渐以极醉则更相枕以卧
C . 若人也,而今乃若是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D . 而奚俟乎余之言耶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主要论说为吏之廉,其中对为吏者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刻,对其选择为廉与不廉都有独到的见解,对于今天立德树人,反腐倡廉,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B . “今之廉者”前“有所慕”,后“有所惧”,故不得不矫强为廉,以清廉的面目示人,一旦极度尊荣或极度困顿,就不再惧罪也不再进取而敢于犯罪了。
C . 古之廉者,无所慕求,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也会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动。
在作者看来,郭文麓升任副使后,权位更加尊显,仍将保持古之廉者的本色。
D . 本文善于用对比的方法来说理,既有个人不同人生阶段的心理对比,也有古今廉者不同心态的对比。
还用郭文麓妻子的简朴生活来正面衬托他的廉洁自律。
(4)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如蹉跎沦落,不复自振,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
②郭侯治吾常,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
8. (15分) (2017高一下·巴彦淖尔期中)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楚江怀古(其一)
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在唐宣宗大中初年,原任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的马戴,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
这首诗为其南渡湘江洞庭时所作。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诗题“怀古”,实际并未怀古,而是借泛游楚江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B . 诗中“微阳”“猿啼”“乱流”等萧瑟清冷的景色,让诗人倍感寂寞悲凉。
C . 尾联中“竟夕”写自己在傍晚时分竟然产生了悲秋之情,有出乎意料的意味。
D . 尾联写诗人想起了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于是感慨丛生。
E . 全诗风格清微婉约,感情细腻低回,语言含蓄蕴藉,别具特色。
(2)
颈联被认为是晚唐诗中的名句,除对仗外,本联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六、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9. (5分)(2017·清城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诗经•氓》中的“________ ,________”两句,女主人公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与受到氓的“凶暴”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的不满。
②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直言“益州疲弊”,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疾呼“________”。
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
③古诗词善于运用联想,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愁”想到江水东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七、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
10. (7分)(2019·绍兴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①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
②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
”(《论语》)
③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紫,恐其乱朱也。
”(《论语》)
(1)被孔子称为“德之贼”的是什么样的人?
(2)孔子为什么会厌恶“莠”和“紫”?综合阅读材料简析原因。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9高一下·柳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青岛市政府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且应将惩戒规定向学生公开。
此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广泛讨论。
赞成方认为,中小学和教师应该拥有“惩戒权”,小惩大戒对孩子成长有积极意义。
反对方则认为,中小学和教师不应拥有“惩戒权”,惩戒容易助长体罚学生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态度中立方认为,学生犯错应该惩戒,但须明确惩戒的范围和方式,把握好惩戒尺度。
对于这一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可以结合材料和现实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也可叙写自己的经历或见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5-1、
5-2、
5-3、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共1题;共18分)
6-1、
6-2、
6-3、
6-4、
四、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7-1、
7-2、
7-3、
7-4、
7-5、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
8-1、
8-2、
六、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9-1、
七、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
10-1、
10-2、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