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中秋博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活动主要活动中博饼是以厦门为中心的闽南地区一项重要的民间竞技游戏性质的中秋节俗。游戏活动是通过掷六个骰子 的方式,博得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共六个等次的月饼,法则公平、简单、有趣。
中秋博饼(2张)博饼的规则:把月饼按科举级别制成的一整套会饼,设“状元”1个,“对堂”2个,“三 红”4个,“四进”8个,“二举”16个,“一秀”32个。分别代表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用6 颗骰放在大瓷碗内投掷。博规主要有30款:一秀、二举、三红,分别以出现一颗红四、二颗红四、三颗红四为得 饼。状元是以出现四颗额外个如红四点、两颗红一点为最高级,称“状元插金花”,可获状元和两个对堂共3个大 饼。获状元的以出现四颗四点红为起码级,其中又发四红带多少点比大;“五子”出现即压过四红,即“五颗” 除五个红四以外的任何五看到颗一样算为“五子”,又以带多少点比大。“五红”就是出现五个红四点,压过 “五子”,其中又以带多少点比大。称为“对堂”的榜眼、探花出现一至六点都有得饼。此外,还有极少出现的 “六朴红”,即六颗四点出现。“六朴红”得主,就可得全部会饼,但一般友好相处,得主只拿状元和对堂,其 余就分送给大家吃。“六朴黑”是指出现除六颗红四点以外的任何六颗相同的。“六朴黑”出现,大家可熄灯抢 饼,但一般不再采用。
传承保护
传承保护
传承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秋节(中秋博饼)日趋式微,“文革”期间几近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民群众 的广泛参与,中秋博饼习俗在厦门等地区得以复兴,并成为海峡两岸民众共度中秋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厦门市中秋民俗文化研究会获得 “中秋节(中秋博饼)”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2年,中秋节(闽南博饼习俗)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秋节(中秋博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1 历史渊源
03 传承保护
目录
02 主要活动 04 社会影响
基本信息
中秋节(中秋博饼),流行于福建省厦门市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秋博饼习俗源于福建厦门,盛行于漳州的龙海、泉州的安海和金门县等地,清代康乾时期的《台湾府志》 曾有过相关记载。每逢中秋佳节,闽南及台湾地区会以家庭或社团为单位,自发举行中秋博饼活动,参加者以六 个骰子轮流投掷,博取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六个等第并按等第获取大小不同的月饼。博饼的游 戏规则简单公平,既充满竞争悬念,又富于生活情趣,历来为广大民众所喜爱。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
2019年8月,由海峡导报社和中国电信厦门分公司联合主办的2019海峡两岸中秋博饼状元王中王大赛30日在 厦门正式开博。
2019年9月,泉州师范学院软件学院举办中秋节博饼活动,给予军训师生、教官们慰问及传承良好的中国节 日氛围。
谢谢观看
2008年6月7日,福建省厦门市申报的中秋节(中秋博饼)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Ⅹ-5。
历史渊源
历史渊源
中秋博饼(3张)中秋博饼习俗源于福建厦门,盛行于漳州的龙海、泉州的安海和金门县等地,清代康乾时期 的《台湾府志》曾有过相关记载。中秋博饼,起源于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福建厦门地区),由郑成功发明,博 饼是中秋节时的一种大众娱乐活动,用六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传统的奖品为大小不同的月 饼,共计一会,设状元1个,对堂2个,三红4个,四进8个,二举16个,一秀32个。相传这种游戏可以预测人未来 一年内的运气。鸦片战争以后,厦门逐渐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博饼习俗进一步盛行起来,由家庭 游戏发展为亲友之间乃至社会群体的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