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公开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背景
80%
吴敬梓家族衰败
亲身经历官场黑暗和家族衰败, 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有深刻认 识。
100%
个人经历
曾参加科举考试,后看透世态炎 凉,对功名利禄产生怀疑。
80%
社会背景
科举制度弊端暴露,读书人追求 功名利禄的现象普遍存在。
02
《范进中举》的故事梗概
故事情节概述
01
故事背景
02
故事开端
03 故事发展
时代背景
明朝中叶
社会矛盾尖锐,官场腐败,科举制度弊端显现。
封建礼教束缚
对读书人的思想进行严格的束缚和控制。
社会风气
功利主义盛行,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
作者介绍
02
01
03
吴敬梓(1701-1754):清代小说家、诗人、画家。 主要作品:《儒林外史》、《文木山房集》等。 文学风格:讽刺、幽默、刻画细腻。
人性的丑陋与美好
故事中展现了人性的丑陋 和美好,如胡屠户的势利 、众乡邻的趋炎附势以及 范进坚韧不拔的精神。
03
《范进中举》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色
总结词
幽默讽刺、生动形象
详细描述
作品通过夸张、对比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语言幽默讽 刺,使读者在笑声中感受到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深刻批判。
评价体系的完善
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例如增加对学生思维能力、 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以及在评价时更加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和实践能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胡屠户
范进的老丈人,开始对范进嗤 之以鼻,后来在范进中举后态 度大变,巴结讨好。
众乡邻
范进中举前后的见证者,态度 变化鲜明,展现了社会世态炎 凉。
故事主题解析
01
02
03
科举制度的弊端
通过范进中举的经历,揭 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如 考试内容僵化、考试压力 巨大等。
社会阶层固化
范进中举前后的遭遇,反 映了当时社会阶层固化的 现象,贫寒的读书人很难 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
《范进中举》作为明清小说的代表作 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启示文学创作
小说中对人性的刻画和对社会的批判 ,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启示,促 使后来的文学家们更加深入地思考社 会现实和人性问题。
05
《范进中举》的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课堂讨论问题设计
总结词
激发学生思考
详细描述
设计一系列与《范进中举》主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社会意义和人性探讨。例 如,“范进中举前后生活的变化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你如何看待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等。
学生角色扮演活动安排
总结词
增强学生参与感
详细描述
安排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段故事情 节进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更深入地 理解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同时,角 色扮演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 表达能力。
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同时能够掌握相关的文学知识和阅读技巧。
02 03
教学内容与组织
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范进中举》的背景介绍、文章分析、 人物形象探讨等方面,通过PPT课件的展示和教师的讲解,学生们能够 系统地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次公开课采用了讲解、小组讨论、个人思考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04
《范进中举》的社会意义与影响
对当时社会的反映
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弊端
通过对主人公范进中举前后境遇的描写,深刻反映了封建科举制 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和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
批判了封建礼教的束缚
小说中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反差,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 和摧残,以及对人性的扭曲。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教育公平
学生反馈与评价
学生参与度
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 法,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学习效果评价
通过课堂测试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学生们对《范 进中举》这篇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高,同时也能够灵 活运用所学的文学知识和阅读技巧。
学生反馈意见
部分学生反映课堂节奏稍快,希望教师能够在讲解时更加 细致一些;也有学生建议增加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课外拓展 内容,以拓宽视野。
人物塑造
总结词
个性鲜明、形象丰满
详细描述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范进、胡屠户等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 ,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人物形象丰满立体。
情节安排
总结词
紧凑有致、跌宕起伏
详细描述
作品情节紧凑,环环相扣,通过一系列戏剧性的冲突和转折,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同时,情节安排 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精妙构思。
《范进中举》公开课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CONTENCT

• 《范进中举》的背景与作者介绍 • 《范进中举》的故事梗概 • 《范进中举》的艺术特色 • 《范进中举》的社会意义与影响 • 《范进中举》的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 《范进中举》公开课总结与展望
01
《范进中举》的背景与作者介绍
课堂互动效果预期
总结词
提升教学效果
详细描述
预期通过课堂互动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对《范进中举》主题的 思考,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理解。同时,互动环节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提升教学效果。
06
《范进中举》公开课总结与展望
课程总结
01
教学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达成情况
通过本次公开课,学生们能够理解《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主题
未来教学展望
教学内容的拓展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范进中举》的相关内容,例如介绍作者及其作品、探 讨明清小说的艺术特色等,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学史。
教学方法的改进
针对学生反馈的意见,可以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例如适当调整课堂节奏,增加一些互 动环节,以及在讲解时更加注重细节和深度。
04
故事高潮
故事结局
05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盛行,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追求功名利 禄。 主人公范进参加乡试,中举人。
范进中举后,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发生巨大变化。
范进因中举而陷入疯癫,最终被治愈并重新审视人生。
范进重新参加会试,最终成为进士,实现了人生价值。
主要人物介绍
范进
本故事的主人公,一个贫穷的 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举 人身份,最终成为进士。
小说中范进作为一位出身贫寒的读书人,通过科举制度实现 了阶层的跃升,这启示我们要重视教育公平,打破阶层固化 ,让每个人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
警惕功利主义
小说中范进为了中举不择手段,甚至放弃人性和道德,这启 示我们要警惕功利主义思想,不能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违背 道德和人性。
对后世的影响
成为文学经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