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武丁有什么历史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王武丁有什么历史事件
商王武丁三年不言以观国风
“商朝建立之初迁都频繁,300年内就迁了13次。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员、安阳殷都文化研究院院长刘志伟介绍,直到盘庚把商朝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才算稳定下来。
盘庚之后,其弟小辛、小乙先后即位,但在位时间都很短,直至小乙的儿子武丁接班。
此时,商朝国运衰微,前朝元老实力过强,武丁想有所作为,却没有贤人辅佐,于是三年间不发号施令,由辅政大臣主政,自己却在暗地里体察民情。
《尚书·无逸》记载有商王武丁即位后“三年不言〞,《史记·殷本纪》那么明确表述为:“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
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
〞
武丁年轻的时候曾被父亲派到民间劳动、体验生活,得以了解民间疾苦和稼樯艰辛,也结识了在“北海〞做版筑匠、胸怀大概的奴隶傅说。
“三年不言〞之后,武丁突然告诉群臣,商汤托梦给他,让他在民间找到一个筑墙的奴隶并任命为相。
由此,傅说由一个奴隶登上武丁朝堂,辅助其“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君臣齐心协力,使殷商国力到达鼎盛,史称“武丁中兴〞。
内修外伐武丁盛世
“据史学家推测,武丁当政时期,京畿地区有十四五万人,而彼时台伯河口的罗马,也才有三三两两的居民点。
〞刘志伟说,在殷商宫殿区,尚存80多座建筑遗址,可以看出当时城市街道布局整齐,甚至还有一段下水道。
此外,武丁时期甲骨文书写工整、做工细腻,青铜器也更加精美,甚至有人开始造酒,这都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很高。
那时候,商朝还面临周边小国的骚扰,武丁不断征战四方,进军西北的少数民族鬼方、羌方,南下征服江汉流域的夷方、巴方。
到武丁末年,商朝已成为西起甘肃,东到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
由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编辑、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姓氏河南寻根》一书记载,武丁死后,其后裔有人认为他功绩盖世,可与开国君主成汤相比,应有自己的姓,遂以“武〞为氏,奉武丁为始祖,如汉代武班就是其后裔。
武丁中兴的原因
任用贤德
武丁少年时,父王小乙便把他下放到民间,与普通民众们一起劳作,武丁不仅锻炼了自己,还访得了一批人才为己所用。
象贤人甘盘,尊之为师;罪犯傅说,举以为相。
武丁就在上述两位人才,还有祖己等大臣的辅佐下,开创了“天下咸欢,商道复兴〞的大局面。
这些都是先秦文献中提到的,甲骨文中并没有记载,包括什么武丁夜梦傅说、初即位三年不言、放逐王子孝己等等。
赏赐功臣
对新的领土,或直接封给征伐的大将等,象雀就被封为“雀侯〞;或封当地臣服的氏族方国首领为侯伯,象犬侯、祝伯等。
甲骨文中被封的侯有五十余个,伯有近四十个,这一方面也可说明,被商征服的氏族方国何其多了。
此外,臣服于商的氏族方国,对王朝不仅有贡纳义务,还经常奉命征伐,象仓侯虎曾奉王命伐免方,侯告也奉王命伐夷方等。
联姻
甲骨文中常能见到商王族与氏族、方国联姻的事。
一般是商先通过征伐使之臣服,然后再联姻,或娶诸侯之女为妃,或将王室之女嫁于侯伯等。
这对稳固商与诸侯的关系,加强国家一统的力度,还是颇有效的。
纵观中外历史,联姻都是国与国联络的一种重要手段,5000年来乐此不疲。
开疆拓土
武丁在位期间,不断向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既匈奴)以及羌方﹑周族等进行大规模征伐。
其中对对方作战发动的兵力,有时三千,有时甚至达五千;对鬼方用兵三年才攻克。
据殷墟卜辞记载,武丁的配偶妇好还亲自率兵征伐羌方。
作为武丁的妃子,妇好并没有呆在豪华王宫里,享受锦衣玉食,而是经常率兵东征西讨、南征北战。
除了“伐羌〞之外,卜辞中还有许多
“获羌〞﹑“用羌〞的记载﹐即抓获了羌人的俘虏并用作人祭的牺牲,且数字惊人。
武丁向四方连年用兵﹐征服了周围的许多小方国。
这些征伐战争,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广阔疆域,奠定了根底。
同时武丁征伐成功后,也任用方国的首领为将,比方武丁早年征伐西北的沚国,征伐成功后,去除叛商势力,任命沚国首领为将领,沚国也成为商王朝西北的重要支柱。
面对环伺四周的强敌,武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以硬碰硬,以强对强,四处征伐中建立了伟业。
最大的对手来自北方,这应该是冷兵器时代,吾华夏亘古不变之铁律了。
当时,商王畿北的土方和西北的工口(应是上下结构,打不出来,只好如此,下同)方,最为强劲,对商的威胁也最大,屡次侵入商王畿。
他们是两个较大的游牧部落,活动区域大致在今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西南部和太行山以西一带。
一个更要特别提到就是周。
武丁没有想到,这个被其讨伐征服、当时还登不上历史舞台的氏族,后来竟一举推翻了他的后人的统治,夺了商的天下。
武丁之四方征伐,极大地拓展了商的疆域,北到河套、南达江淮、西抵周境,东至山东半岛东北部,都在他的战车之下。
这在当时,绝对是一个疆域广阔的世界强国了,说是仅有的两三个超级帝国之一也不为过。
武丁大征服,自然离不开能征惯战的将领。
其实,武丁本人就是一个出色的统帅,常亲自带兵作战。
他手下将星璀璨,主要是禽、望乘,还有雀、亘等等。
筑城
在征服的地方建筑城邑,后可能再殖民,甲骨文中就常有“在麓北东作邑于之〞此类的记载。
这对统治新的疆域应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了,代商而起的周,也是这么做的。
当时,商四周的氏族方国不少还处于原始落后的游牧生活阶段,武丁们此举,实际上也算是在这些地区播撒文明的种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