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14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14届高三化学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 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共18小题,单选,1-6小题每题2分,7-18每题3分,共48分. 1. 化学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利用催化设施,可以将汽车尾气中CO 和NO 转化为无害气体
B .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C .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不一定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D .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使用清洁能源
2.相同温度下,在水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若用W K 表示水的离子积,a 表示水的电离度,能使/W a K 的值增大的是
A .NaOH
B .4NaHSO
C .HC1
D .43NH NO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Kw 在相同温度下不变,所以a/Kw 的值增大,说明水的电离程度增大,NaOH 电离产生OH ‾,NaHSO 4
与HCl 电离产生H +
,抑制水的电离,NH 4NO 3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故D 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水的电离及离子积。

3.某固体混合物含有等物质的量且均为1mol 的4411CuSO KC NaOH NH C 、、、四种成分中的某两种。


过实验确定其组成: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的溶液;向该溶液滴入少量的硝酸铝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固体混合物的组成是 A .KC1、NaOH
B .KC1、4CuSO
C .NaOH 、41NH C
D .KC1、41NH C
4.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4g 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电子转移数目为0.1A N
B .0.5mol/L 的24Na SO 的溶液中含A N 个Na +
C . 1mol 22Na O 固体中含2A N 个阴离子
D .1mol 5CH +离子所含电子数为10A N
5.下列事实中不能证明3CH COOH 是弱电解质的是
A .常温下某3=8CH COONa pH 溶液的
B .常温下0.1mol 1
3L CH COOH -⋅溶液的pH=2.8
C .3CH COONa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31CH COOH NaC 和
D .3CH COOH 属于共价化合物
6.A 、B 是短周期VIIA 族的两种元素,A 的非金属性比B 强。

下列关于A 、B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元素的单质可以把
B 元素的单质从NaB 溶液中置换出来 B .NaA 、NaB 的晶体都是离子晶体,且NaA 晶体的熔点比NaB 高
C .HA 的沸点比HB 高,是因为1mol HA 分子中H-A 键断裂时吸附的能量比1mol HB 分子中H-B 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多
D .常温下,NaA NaB 、溶液的pH 均大于7
7.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
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如图为()()22N g O g 和反应生成()NO g 过程中的能
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常情况下,()()22N g O g 和混合能直接生成NO
B .1mol ()()22A N g N O g 和个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
C .NO 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D .1mol ()()2211N g mo O g 和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 ()NO g 具有的总能量
8.下列相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铁溶于适量硝酸中:222Fe H Fe H +++==+↑
B .向水中通入少量氯气:221211
C H O
H C C O +--+++
C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23322Ba OH HCO Ba
OH BaCO H O -
+
-++==↓+溶液:
D .硫酸溶液中加入过量()2Ba OH 溶液:2442Ba SO H OH BaSO H O +-+-+++==↓+
9.甲装置中所含的是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41CuSO NaC 和的混合溶液,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 值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如乙示(不考虑电解产物可能与水的反应)。

试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是该混合溶液中的24SO -导致了A 点溶液的pH 值小于
B 点
B .AB 线段与B
C 线段在阴极上发生的反应是相同的即:22Cu e Cu +
+→
C .BC 段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的体积之比为2:1
D .在整个电解的过程中会出现少量淡蓝色的Cu (OH )2沉淀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 、AB 段阳极反应为:2Cl ‾ - 2e ‾ =Cl 2↑,阴极反应为:Cu 2+
+2e ‾ =Cu ,
10.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浓硫酸和铜反应并验证二氧化硫
的性质。

按如图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和放置药品。

加热浓硫酸约1分钟后撤去酒精灯,将铜丝插入液面,反应一段时间后拔出。

实验结束后会看到两个试管的液体底部均有少量的白色固体。

下列对该实验的现象分析或推断正确的是
A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 .左边试管出现的白色固体是由于浓硫酸的脱水性所致
C .从该实验的描述中可以体会出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D .本实验体现了二氧化硫的酸性、漂白性和弱氧化性
11.甲酸为一元弱酸,在15mL0.1mol/L K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 甲酸溶液,溶液的pH 变化和所加入的甲酸的体积关系描绘成如图所示曲线。

下面有关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在A 、
B 间的任意一点上都存在:
()()
c K c HCOO +->>()c OH ->()
c H +
B .在B 点:()()
c K c HCOO +-=>()()c OH c H -+
=,且a=7.5
C .在C 点:()()()(
)
c HCOO c K H c OH -++-
>>> D .在D 点:(
)()()
2c HCOO c HCOOH c K -+
+=
12.三氟化氮()3NF 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3233529NF H O NO HNO HF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32NF H O 是氧化剂,是还原剂
B .3NF 是非极性分子,在潮湿空气中泄漏会看到红棕色气体
C .每消耗0.2mol 氧化剂,可收集到5.418L 气体
D .若生成1mol 32A HNO N ,则转移个电子
13.常温下,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pH=4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中和,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混合前的醋酸约1%发生电离
B .混合后的溶液中()()
3c Na c CH COO +-
=
C .氢氧化钠和醋酸和浓度不相等
D .混合后的溶液呈中性
14.下图表示反应()()()0A g B g nC g H +∆<,在不同条件下反应混合物中
C 的百分含量反应过程所需时间的关系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由逆反应开始
B .a 表示有催化剂,b 表示无催化剂
C .若n=2,其它条件相同,a 比b 的压强大
D .若其它条件相同,a 比b 的温度高
15.一定温度下,将1molA (g )和1molB (g )充入2L 密闭容器中发
生反应,在1t 时达平衡:()()()()23A g B g xC g D g t t ++。

在、时刻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
溶器中C (g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13~t t 间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均为0.25
B .2t 时刻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C .3t 时刻改变的条件是移去少量
D D .反应方程式中x=2
16.右图装置中,在U 形管底部盛有41CC ,分别在U 形管两端小心倒入饱和
食盐水和饱和稀硫酸溶液,并使a 、b 两处液面相平,然后分别塞上插有生铁丝的塞子,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铁丝在两处的腐蚀速率:a b <
B .a 、b 两处相同的电极反应式为22Fe e Fe +
-→
C .一段时间后,a 处液面高于b 处液面
D .生铁丝中的碳在a 、b 两处分别作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23a N CO 溶液通入2CO ,可使水解平衡:2323CO H O
HCO OH -
-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
溶液pH 增大
B .室温时,0.1mol 1
L -⋅某一元酸HA 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则该溶液的pH=4 C .25℃时,pH=13的1.0 L Ba ()2OH 溶液中含有的0.2A OH N -数目为 D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 试纸上测定其pH
18.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与对应现象或结论的叙述均正确的是
A .装置①:可用于分离石油,分别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各种纯净物
B .装置②:可用于吸收31NH H
C 或气体,并防止倒吸
C .装置③:如果“a 进b 出”可用于收集2NO ,如果“b 进a 出”可用于收集3NH
D .装置④:持续通入2CO 气体,现象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澄清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注意事项:
1.第II 卷共4页,用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中。

2.答卷前答题纸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19.(共16分)以氯化钾和硫酸亚铁原料生产硫酸钾和氧化铁红颜料,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43NH HCO 溶液呈碱性,30℃以上溶液中43NH HCO 大量分解。

(1)写出43NH HCO 溶液中的物料守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沉淀池I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必须控制的反应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 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沉淀I中2
(4)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 SO晶体分离出来用到过滤操作,过滤时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5)在沉淀池II中,为使
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N、P、K、S都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

滤液A可做复合肥料,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___等元素。

(7)中国海洋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在乙醇燃料电池技术方面获得突破,组装出了自呼吸电池及主动式电堆。

乙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怕示。

①该电池工作时,c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_______。

②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共9分) 硫一碘循环分解水制氢的主要反应如下:
(1)上述循环反应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编号)。

a .2SO
b .2I
c .24H SO
d .HI
(2)一定温度下,向2L 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 (g ),发生反应II ,2H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0~2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HI =_________。

(3)对反应II ,在相同温度和体积下,若开始加入的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
则以下_________也是原来的2倍(选填编号),
a .平衡常数
b .HI 的平衡浓度
c .达到平衡时间
d .平衡时2H 的体积分数
(4)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2H ,反应时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______移动(选填“向左”、“向右”或“不”);若加入少量下列试剂中的_____(选填编号),产生2H 的速率将增大。

a .3NaNO
b .4CuSO
c .24Na SO
d .3NaHCO
21.(7分)已知()()
()()22322=/10A g B g C g H a kJ mo a +∆->;,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
容器中加入2mol 2A 和1mol 2B ,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3C 的浓度为w mol/L ,放出热量b kJ 。

(1)比较a______b (填>、=、<)
(2)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由此可推知,表中12_____T T (填“>”、“<”或“=”)
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 3500C ,℃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ckJ ,3C 的浓度________(填>、=、<)w mol/L 。

(3)在相同条件下要想得到2akJ 热量,加入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 .4mol 2A 和2mol 2
B B .4mol 2A 、2mol 2B 和2mol 2
C C .4mol 2A 和4mol 2B
D .6mol 2A 和4mol 2B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_。

A .及时分离出3C 气体
B .适当升高温度
C .增大2B 的浓度
D .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22.(共12分)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

某氯化铁()3216FeC H O ⋅样品含有少量21FeC 杂质。

现要测定其中3216FeC H O ⋅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已知有关离子方程式为:3222222346222,22Fe I Fe I I S O I S O +-+---+→++→+
(1)取少量氯化铁样品滴入50mL 沸水中,加热片刻,液体呈现红褐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 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3)操作II 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 .50mL 烧杯
b .10mL 量筒
c .20mL 量筒
d .25mL 滴定管
指示剂是淀粉溶液,则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时,消耗浓度为0.1000mol/L 的标准223Na S O 溶液18.00mL 。

该样品中3216FeC H O ⋅(式量
为270.5)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5)要把样品氯化铁中的少量21FeC 杂质除去,可用的试剂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 .铁粉
b .氯水
c .溴水
d .双氧水
(6)如果采用以下步骤测定氯化铁样品元素的含量,完成下列填空。

①称量样品 ②加水溶解 ③加足量氨水,沉淀 ④过滤 ⑤灼烧 ⑥称量并进行恒重操作。

还缺少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在过滤前,需要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其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是否恒重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8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同一周期(短周期)各元素形成单质的沸点变化如下图所示(按原子序数连续递增顺序排列)。

该周期部分元素氟化物的熔点见下表。

(1)A原子核外共有_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_______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2)元素C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上表中氟化物熔点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E、G、H三种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热稳定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A、B、C三种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