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教案:启发学生审美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学者,在授课时除了传授知识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本文将以教学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名著《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2.比较《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作品的异同点,探究作者创作意图和艺术风格。
3.通过比较两部作品,引导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价值进行思考。
二、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导入,比如以画面、音乐、小说、散文或诗歌等形式展现中华传统艺术之美。
其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学中的名著,如唐代明月松间照《横塘路》、明代冯梦龙《左传》选讲、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等。
2.讲解故事情节(25分钟)
针对两部作品,《百草园》叙述的是一位贾家公子与牡丹姑娘之间的爱情故事,饱含深层的思想意义。
而《三味书屋》则以一对青年男女的相识、相知、相爱,以及他们对艺术和生命的崇高追求为主旨。
两部作品在人物性格描写、语言表达、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这是学生分析异同点的重点。
3.比较两部作品(25分钟)
在讲解两部作品的情节后,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其中的异同点。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
(1)两部作品的主题有何相同之处?
(2)两部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描写有何异同?
(3)分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何区别?
(4)两部作品中哪些角色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5)你认为古代文学中的这两部作品有何价值?
4.展开讨论(2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中重点关注艺术审美价值方面,激发学生探寻两部作品中潜在的艺术美学素质,比如个人情感、价值观、生命智慧等。
学生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你认为两部作品从哪个角度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审美价值?
(2)两部作品的艺术手法在文学史上有哪些影响?
(3)你认为古代文学中的艺术价值对今天的文化产业有何启示?
5.总结与拓展(15分钟)
引导学生从两部作品中总结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价值,同时引导学生对当前文化产业和影视产业中充斥的那些粗糙、庸俗的影片和电视剧进行反思。
提醒学生通过自身的审美能力拒绝追求低俗。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或观赏相应影片,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
三、课后作业
作为重要的巩固环节,课后作业的设计同样需要开发学生的审美素养。
比如,要求学生写一篇对比《红楼梦》与《金瓶梅》的简要文章,分析两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价值观。
或者通过欣赏一组名家书法作品,观察他们的构图和用笔,从中读出中华文化中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魅力。
四、教学体会
教学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目的是启发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文艺作品的学习,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
整个教学过程按照导入、讲解故事情节、比较两部作品、展开讨论、总结与拓展五个步骤展开,每步都有特定的任务和完成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主动提问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发现艺术美感。
通过该教学教案的实践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意识的提高,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