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案2篇
Teaching plan of "two ancient poems" in the first volume of the second grade of PEP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
案2篇
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2、篇章2: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篇章1: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会认个字会写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体会诗人对秋天的
赞美之情。

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课题)
二、识字写字,扫清阅读障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小组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小组汇报,检查读书效果。

4、小组合作学习,记忆汉字。

5、指导学生书写汉字。

三、初读课文。

1、作者简介。

2、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诗的情感。

3、学生自由读、小组内读、制名读、全班齐读。

四、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

2、互读。

二、学习《赠刘景文》,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看图: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图画理解诗意,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不懂?画下来。

3、小组汇报。

4、配乐范读,学生模仿,小组互读
5、想象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6、教师小结。

7、小组朗读比赛。

三、小组合作学习《山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根据学习《赠刘景文》的经验,确定学习方案。

2、小组自学。

3、汇报,师生合作解疑。

4、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说说感受。

5、教师小结。

6、背诵古诗。

四、扩展练习。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
篇章2: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教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教学内容】
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

【课前透视】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

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

《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

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

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

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我们以美的享受。

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同学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同学早已会吟诵。

教学时要充沛了解同学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同学感悟诗的意境。

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同学对优秀保守文化的热爱,丰富同学的积累。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信息资料】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和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一、诵诗导入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

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同学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出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
得美的感受。

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同学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
学习劳动效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看图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同学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

(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同学,在感受画面后,启发考虑,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身的理解。

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与他人交流字词的理解,相互促进,提高学习古诗的效果,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同学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同学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同学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三、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同学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背诵。

同学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同学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四、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首、刘、枝、记
同学认读。

2、同学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同学评价。

4、同学练习:
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写字训练要给同学展示的机会,体验胜利的快乐,促进同学乐于写字。

五、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不使同学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同学热爱生活。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复习
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一)。

活泼多样的复习方式,使同学积极参与,进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二、自学
1、出示《山行》,引导同学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按自身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同学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同学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尝试让同学自学,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助于同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细读
1、同学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同学评点。

4、同学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

朗读与评价相结合,提高阅读的质量。

四、诵读
1、出示课件,让同学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背诵展示。

多种形式的诵读,促进同学积累,形成个性的体验,进一步培养了语感。

五、写字
1、出示生字:
枫、于
同学认读。

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
“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同学练习,小组点评。

观察、交流能协助同学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写字能力。

六、练习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同学填写。

2、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身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将积累的效果展示出来,体验学习的快乐,对他人也是个促进。

【伴教锦囊】
〖作者简介〗
苏轼:
(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示上独具一格。

杜牧:
(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
旷达、俊逸。

其诗在晚唐成绩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阅读在线〗
描写秋景诗两首: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书河上亭壁
寇凖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栏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