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中常见的研究方法及其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介绍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以便中学生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中,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题应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更有效地获得研究结果。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033-03
著名的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初期研究的障碍,乃在于缺乏研究法。

无怪乎人们常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

研究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

”在科学史中,科学家们之所以能够在学术中有所建树,这与他们能够正确地选择,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相应的研究方法是分不开的,而学生能否熟练运用常见的研究方法直接关系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成败。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同类型的研究课题需要用到不同的研究方法,一个课题往往需要用到几种研究方法才能完成。

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指的是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据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凯斯工学院研究基金会以及日本国家统计局的初步统计,一个科研人员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用在查找和阅读情报资料的时间要占完成该研究课题时间的50.9%,计划思考时间占7.7%,实验和研究时间占 32.1%,编写研究报告的时间占9.3%。

由该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文献研究的重要性。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课题,都需要用到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是开展研究的基础。

从选题的初步调查、课题研究内容、研究计划的制定到研究报告的形成,都离不开文献的查阅。

比如,在选题阶段中,通过系统全面的文献检索,我们可以了解该研究内容的研究现状,以避免重复别人做过的工作,提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在实践过程中,如果遇到疑难问题,我们仍可以通过文献查阅,从他人的成果中获得有效的启示。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查阅文献的主要途径有:校内外的图书馆、网络,等等。

比如,自治区图书馆藏书丰富、种类齐全,为文献检索提供了便利。

除此之外,网络上还有免费的电
综合实践活动中常见的研究方法及其案例分析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 沈丹玲 贾洪翔 农真鉴
子文献资源库,比如百度文库。

较专业的学术电子文献资源库有“中国知网”(/),该网站有专业的学术资源,包括学术期刊、重要会议论文、优秀硕博学位论文等。

二、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了解现状,考察事实,收集材料,从而探讨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社会科学类的课题(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两大领域)通常需要用到调查研究法。

如《南宁市敬老院现状的调查研究》《高中生消费结构的调查研究》等。

开展调查研究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以研究性学习课题《高中生消费结构的调查研究》为例):
1.查阅文献,根据课题的核心概念确定具体的调查内容如《高中生消费结构的调查研究》这一课题中,经过查阅文献,认识到“消费结构”主要包括: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由此,可以确定该课题的调查内容为:(1)高中生生存资料消费的调查研究;(2)高中生发展资料消费的调查研究;(3)高中生享受资料消费的调查研究。

2.根据题目及调查内容确定调查类型及对象
调查的类型主要有四种,包括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个案调查。

由于普查的工作量比较大,因此《高中生消费结构的调查研究》选择以某高中为例,对该高中三个年级的2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3.确定调查的方式
调查研究主要有问卷、访谈、观察、测量这几种方式。

《高中生消费结构的调查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过程中穿插对政治老师的访谈和对同学的观察。

4.设计调查问卷或者访谈的提纲
问卷的结构分为四部分:(1)前言(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基本资料(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学历等等);(3)主体部分(问卷的核心组成部分,该部分需要预先设计提纲,再由问卷的提纲进一步设计具体的问题);(4)结尾部分(致谢语)。

除此之外,在问卷设计完之后,调查者还须在被调查者的小范围内进行试测,以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另外,如研究中要进行访谈研究,还要事先设计好访谈提纲。

《高中生消费结构调查问卷》的问卷提纲为:(1)关于生存资料消费的调查(对应问题:第1,2,4题);(2)关于发展资
课题研究·
料消费的调查(对应问题:第5,8题);(3)关于享受资料消费的调查(对应问题:第6,7,9题);(4)对自我消费结构的认识(对应问题:第3,10题)。

5.发放问卷,并及时回收问卷
为了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在该步骤中,务必要准确记录发放问卷、回收问卷,确认有效问卷。

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应确保有效问卷不低于发放问卷的70%。

6.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汇总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较常用的电子统计软件有Excel电子表格软件,利用该软件可以对原始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制作各种统计图表,使数据更加直观。

更专业的统计软件有SPSS统计软件,利用SPSS软件可以更深入地进行数据的相关性分析、显著性差异分析等专业的统计分析。

以下是《高中生消费结构的调查研究》中利用Excel软件制作的某校高中生月伙食费的统计图。

1%
10%
27%
62%500以下500-600 600-700 700以上
图1 某校高中生一个月的伙食费金额统计表
三、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是人们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利用实验用品来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从而说明科学事实、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然科学类的课题(人与自然领域)通常需要用到实验研究法。

如《南湖水质的研究》《人工洗衣机的制作》等。

开展实验研究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以研究性学习课题《人工洗衣机的制作》为例):
1.实验设计
该步骤中需要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

《人工洗衣机的制作》小组在明确自己的实验目标之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如搜索相关文献、咨询物理老师。

之后,他们制订实验方案,绘制实验图纸。

2.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多做几组对比实验,以确定最佳的实验方案。

《人工洗衣机的制作》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首个实验方案由于实验原材料的问题,导致实验失败。

经全体小组成员讨论,他们又重新制订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案。

3.整理实验资料,得出实验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收集实验的原始记录,确保得出真实的实验结论。

记录时,可以使用简单的文字描述、数字表格,还
可以拍照、录像。

以下是《人工洗衣机的制作》小组的实验照片。

图2 《人工洗衣机的制作》小组组员在组装洗衣机模型
4.分析实验结论
做完实验之后,小组成员需要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反思,必要时要做相关的误差分析。

5.撰写实验报告
撰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研究中的最后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优秀的实验报告应具有客观性、概括性,并能真实地反映实验全过程和实验结论。

四、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一种综合应用型的研究方法,它始于问题的发现,终于问题的解决,是一种边研究、边行动的研究方法。

澳大利亚学者凯米斯认为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都包括了四个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

其示意图如下所示:
设想计划
观 察
再观察
反 思
再反思
再行动
行 动
修订计划
行动研究法在实际研究中都会被研究者有意无意地应用在研究过程中。

因为从一个研究课题的立项到研究的实际展开,实际操作与原研究计划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偏差,作为研究者就需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原有的计划进行更改、完善。

另外,为了使得一个研究课题更加成熟,必须重复将该研究程序使用在不同的研究对象中。

由于研究对象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客观差异,必然促使研究者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原有的研究程序进行调整。

因此通过采用该研究方法就可使课题研究自始至终处在一个螺旋上升、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最终也(下转第56页)
·课题研究
术知识背景,具备相当高的科学含量,具有一定的科技创新性,因此理工职业教育必须着重其专业知识的培养,以培养“技术工程师”为基础,满足技术工作行业的内在要求。

第二,完善机制,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

职业学校教育要针对本区域、本地区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编写职业教材,培养培训师资,组织实施教学,使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发展相吻合。

同时,通过职业教育能力水平的提升,提高行业发展的标准和水平。

三、深度强化职业岗位迁移能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理念、政策法规、培养目标、教学资源、多样化需求等问题,要确保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控性,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具有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职能的复合型人才。

职业岗位迁移能力本身具备时代感和实践性,它不仅是学生进一步提升的专业素质,以及增强自己运用专业知识来进行职业岗位实践的能力,而且是适应跨岗位、跨职业、跨行业的职业变动
能力。

如何加强学生职业岗位迁移能力,
使学生胜任岗位的同时,能够具备较强
的岗位竞争力,同时又具有可持续发展
变化的动力,是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的一
个新节点。

因此,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
专业技能和复合技能,增强学生应对职
业岗位变迁的能力为标准。

教学内容是职业岗位迁移能力得
以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职业教育的教
学内容要兼顾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


于这一教育的前提,职业学校要培养一
支专兼结合、富于动态教育发展的师资
队伍。

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开展“两个
课堂”结合的职业实践活动。

开展多层
次、多途径和宽领域的职业实践活动,以
此提升学生获得职业迁移能力的能力。

以理工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对人才的未来预
期,不懂经营、管理的理工科毕业生将很
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因此,
社会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和综合能
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这表明,通识教育是
推进复合型人才发展的途径,是培养职
业迁移能力的现实需要。

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融合机制的发
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一批职业
岗位专业代表者的出现及对社会经济发
展的有力推动,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将
产生积极影响,促使其不断在职业教育
的观念及内容上进行改良、创新。

从社
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职业岗位科学研究
的角度来看,只有以职业岗位教育培养
为依据和方向,从其教育特征发展来设
计教育的目标、内容、模式、方法及其制
度,尊重和善用学校的客观现实条件,培
养学生专业和职业的整体素质,防止教
育的窄化、僵化和浅化,才能培养出更
多的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人才,才能适
应未来市场的激烈竞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2020年建
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蓝图。

党的十八
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
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
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和技能型人才。

”因此,职业教育与产业
对话融合必不可分,这一机制逐渐形成
了鲜明的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并在整个职业教育中逐渐凸显出来,同
时,完善与创新也需要同步思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洪.地方理工院校本科人才培
养体系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08)
[2]赵金华.基于科技创新的理工院
校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M].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
(上接第34页)使得研究课题的结论更具说服力和推广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根据课题内容的需要,行动研究法可以广泛运用在各种类型课题中。

例:《高中生有效记忆英语单词的策略研究》
1.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2.研究步骤
(1)查找文献资料,了解英语单词有效记忆的策略。

(2)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了解高中生记忆英语单词的状况。

(3)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再次查
阅文献,采访英语老师,设计高中生记忆
英语单词的策略。

(4)将所设计的策略进行实验。

(5)对所进行的实验结果进行反
思,进一步完善记忆英语单词的策略。

(6)将完善后的策略,运用到新一轮
的实验。

将两轮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7)应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差异性检
验。

反思研究中的问题,得出研究结论。

除了上述四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之
外,个案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经验总结
法等都可能成为综合实践活动中课题
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没有优劣之分,
研究方法的确立主要取决于课题的内
容。

由于课题内容中的问题成因往往是
复杂的,因此研究方法也要相应地进行
多种组合。

【参考文献】
[1]杨丽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时俊卿.教育科学研究[J].教育
科学研究,2010(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资助经费A
类重点课题《民族地区高中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之一(2013A021)
(责编 卢建龙)
·治校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