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统教育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策略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命传统教育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策略探究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要求学生平时广泛阅读革命先辈的名篇诗作,推荐篇目有毛泽东诗词,鲁迅、茅盾、周立波等作家反映革
命传统的作品。

① 2021年教育部发布《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强调重视革命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植入青少年心灵,让革命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新编教材还设立专门的“革命传统作品”专题,进一步强化革命传统教育。

在这
种大背景下,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革命传统教育;高中语文;渗透策略
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形成的政治觉悟、革命斗争精神、高尚品质和优良作风。


它鼓舞着青少年奋发图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拼搏。

新时代的语文教
师要勇于担当,自觉承担起继承和发展革命传统的重担,稳立课堂,研究寻找出
适合继承与发扬革命传统的方法。

一、革命传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从教师的层面来看,高中教师教学压力、升学压力大,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
力去研究革命传统教育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的问题。

在以应试和提高升学率为高中
教育的主要任务的前提下,语文教师对于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很多时候是蜻蜓
点水。

另一方面教师的文化自觉不够,学科之外的知识能力较弱,知识面也较窄。

况且,大部分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没有深挖文本、拓展的自觉,革命传统教育
的渗透在平时教学中是不够的。

在家校教育的层面,学校没有专门与革命传统相关的课程,没有指定相关内
容要求,更没有革命传统兴趣班、辅导班的开设。

家长忙于工作,连指导孩子学
习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花时间和精力给孩子普及革命传统。

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对革命传统教育都不太重视。

从学生层面来说,他们是紧跟时代潮流的青少年,可以理解革命传统,了解
相关革命历史,但要让他们去了解掌握更多,在远离时代的情况下,显然是没有
多大兴趣的。

在学校和家庭都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情况下,却没有把革命传统教育放
在应有的位置,这对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好作风是不利的,对学生的成长、全面
素质的提高、以及对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为此,作为一名高中
语文教师,应把革命传统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二、革命传统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素养和自觉
只有语文教师具有理想的知识储备,对革命传统有一定的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承担起传授和发扬革命传统的重任;语文教师更应要有传承文化的自觉,主
动挖掘革命传统并将它传承下去。

因此,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拓展相关知识领域,努力提升自觉的综合素养,从而更好地传承革命传统。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课选了毛泽东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文
章代表新中国初期,承接多难的过去,开启新篇章。

文章回顾了中国近代以来的
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历程,庄严宣告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向世界发出了最强中国音。

如果我们要带领学生学习伟人的
文章,更应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让学生感知那个历史时代,并让学生身临其境。

在课前,语文教师须先补习关于中国历史相关知识,尤其是中国一百多年的
屈辱史,挖掘更多符合本课讲授的历史知识,构成讲授本文的相关知识链,如鸦
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等,这
样不仅让学生明确祖国的强大来之不易,而且比较容易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不断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把握课程标准,丰富文本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
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
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④作为传播传统的语文课,须承担起传播的责任;作为
传播者的语文教师,须牢牢把握课堂,在日常教学中进行革命传统的渗透,启发、引导学生自觉传承革命传统。

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教师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
革命传统,寻找课堂中此类知识点传授的契机,高效利用课堂。

语文课本的革命传统元素是丰富的,比如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课《别了,不列颠尼亚》,虽然这是一篇90年代的新闻报道,但也是我国革命传统的
延续,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课文本身,还要拓展新闻报道的相关知识、
创作背景、写作特色、情感基础等。

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课前去分析挖掘,从而
保证课堂传授渗透,并指导学生自觉传承。

语文教师要跳出文本之外,挖掘和文本有关的革命故事,渗透革命的曲折,
达到革命传统教育渗透。

在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可以普及第二次鸦片战
争失败,中国被迫签订的《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把香港租借给英
国的历史背景,借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告诫学生珍惜现在,立志未来报
效祖国。

(三)开展趣味活动,传承革命传统
1.开展革命传统相关比赛
班级革命传统比赛,可以灵活依托课本,紧扣教材。

如学习部编版选择性必
修上册《大战中的插曲》,思辨怎样看待如今的中日关系,由此,可以组织学生
进行班级辩论赛。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拓展了相关的文化知识。


过聂荣臻将军写给日本人的信展开书信的写作,以日本同龄高中生为写作对象,
内容可以是对过去历史的控诉,可以是对当下日本做法的告诫,甚至可以是对未
来日本的尊告……还可以在一个阶段后进行革命传统知识竞赛等,进行鼓励和奖励,让学生在激励中学习传承革命传统,让革命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2.利用学校平台,开展革命传统活动
可以依托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开展革命传统活动。

现在很多学校
基本上都有图书阅览室,可以定期集中开展革命传统主题阅读分享;可联系实际
开展一些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如扬红色知识、习红色书法、讲红色故事、看红色
电影等。

依托学校开展的这些项目,基本上可以弥补家庭和课堂对革命传统知识
补给的不足。

3.打造环境,增强氛围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

⑤要让学生的革命传统知识
有所提高,打造革命传统环境、增强革命传统文化氛围就显得很重要。

学校、班
级要重视革命传统环境的塑造,可创立相关书吧,打造张贴名人画像、名人名句、历史事件等校园文化长廊;布置班级革命传统文化墙、图书角等,让学生在浓浓
的革命传统氛围中受到熏陶,让革命传统延绵不断。

三、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是开展青少年德育的有效载体,可以让
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自觉去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
统教育,要创造良好的校园革命传统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革命传统文化氛围,
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创新宣传载体,提高红色文化育人效果,从而增强学生爱
国主义和自豪感,把我国的革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
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S].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S].2021.
[3] 宁小佳.浅谈传统文化在农村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课
外语文·上,2020(08).
[4] 付雪萍.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J].中外交流,2019(003).
[5] 周晓光.新时期高校革命传统教育研究[J].浙江农林大学,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