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锻造机械液压故障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时代·2015年第06期 96
一、锻造机械液压系统的组成
锻造液压系统与其他设备液压系统一样,具有液压系统的一般共性,这主要表现在锻造液压系统具有一般液压系统的组成原件,主要包括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和其他辅助元件等四大模块,锻造液压机液压系统的油箱主要保障对设备需要的工作油进行事前储备,而锻造液压机液压系统的过滤器主要功能是对工作油进行过程过滤,进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工作油的相对清洁,而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泵主要功能是在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时产生定值压力和流量,保障工作油具有相对稳定性,因为这能够保证液压系统对一些重要控制元件执行相关指令,如压力阀、流量阀、方向阀等。
锻造液压系统的液压缸主要功能是保证工作时生成数字。
正确认识和理解锻造液压机液压系统的构造元件及其工作原理是进行液压系统维修与管理的重要前提。
二、锻造液压机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一)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无论是在工程机械检修还是在医疗服务领域观观察法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直接观察法简单说就是通过工程师对机械设备进行肉眼观察,通过对机器设备进行观察,通过对关键部位进行直接触摸,进而实现对设备故障的诊断,当然这是建立在拥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直接观察法并不是万能的,通过这种方法主要是检查液压系统关键设备是否存在破裂、漏油、松脱和变形等故障现象,通过工程师的观感和触觉来判断液压系统关键元器件是否工作正常,还有是否存在异常声响等。
(二)元件调换法
在对设备进行直接观察法后如果没有发现相关问题,并且现场并不具备对设备进行维修,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采用工程师运用较多的元件调换法对液压系统精密元器件进行调换检查,对于液压系统的一些精密元器件,无法进行现场检修,就采用元件调换法,如液压系统中的溢流阀、单向阀之类的体积小和易拆装的元件,可以采用元件调换法,这种方法操作起来并不复杂,也相对较为简单。
(三)仪器检测法
液压系统出现故障采用的检修方法也相对较多,其中仪器检测法也是比较关键的方法,仪器检测法的关键在于借助检测设备对液压系统关键元器件的相关数值进行检测,根据仪器设备反馈的数值进行故障诊断,如液压系统中油压数值、流量数值、油温数值等,通过对这些进行测量,来判断液压系统的故障所在,这些检测数值是判断液压系统故障的关键参考数据,仪器检测在液压系统故障排除方面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三、典型液压系统故障分析、诊断和处理方法(一)常见故障机排除、处理
1.电液锤开锤时发生锤头抖动使用不灵活现象。
主要是油压与气压比不合理, 在符合打击能量要求下, 可以适当调整油气压力直至合理为止。
2.主操纵阀阀芯在未加油压的情况下推拉自如,加压后推拉费力。
主要是端盖螺栓预紧力不均,调整后即可正常运行。
3.锤头上串、下坠(压锤)时操作拉杆长短不合适。
应调整操纵连杆、杆机构中的调整螺栓至消除上述现象为止。
4.锤杆断裂。
主要是导轨间隙过大锤杆经常处于偏心锻造,使锤杆承受拉弯组合应力造成疲劳断裂,所以要经常检查导轨间隙及导轨螺栓是否松动,如间隙过大或螺栓松动要及时排除与预紧。
5.锤头运动突然失灵,回程速度减慢。
主要是主操纵阀中的
浅析锻造机械液压故障与处理
方 超 王登庆/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南齿设备动力部
【摘 要】随着锻造、锻压行业的发展,锻造机械已成为该行业不可缺少的加工设备。
本文针对锻造机械电液锤液压故障做了分析,并探讨了故障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锻造机械;液压;电液锤;泄漏;油压
低对办公建筑的能耗。
在对玻璃幕墙进行设计时采用双层玻璃,在产生抗噪音以及保温隔热的情况下为室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除此之外,双层玻璃在利用空气的垂直划分以后,能够使内部的
气流流畅进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防火与隔音的效果。
(三)设计有效的遮阳系统
遮阳在现代办公楼中是一个关键问题,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在夏季具有吸热功能,只有在此基础上设计遮阳系统,才能才根本上解决夏天能耗的现象。
首先,在使用大型双层幕墙的时候,要在墙体的内部设置相应的遮阳系统,从而保证室内的办公区域不被太阳所笼罩。
其次,可以在空气间层设置能偶拉动的百叶窗,这样可以避免室内遭受强烈的光线;遮阳系统应该具备灵活性,并且可以对此进
行调节。
最后,要对每个人的情况进行分析,在遮阳的同时要保证良好的视觉效果。
(四)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以及自然通风
生态办公建筑除了要在建筑的围护结构以及空间组合上进行节能建设,利用自然的采光以及通风也是降低能量耗费的主要因素。
办公建筑的整体面积比较大,很多采光以及通风都需要机械或人工进行,这种貌似为室内带来恒定温度的同时,其实已经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办公室内采取反射系统,利用墙面的呼吸园林,进行自然而言的采光与通风,这样可以降低环境给人们带来的不良影响。
除此之外,该反射系统还能在室内形成反射光的效果,这样便可以减少人工照明所产生的能耗,即便是是阴天,办公室内也可以进行正常的采光。
(五)建筑材料绿色化
生态办公建筑设计重视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尽量采用绿色建筑材料。
如:
1.采用内含能量低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内含能量主要是指在开采、制造、运输、施工等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降低使用材料的内含能量是体现生态办公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如一幢完全采用现浇混凝土办公建筑建筑的内含能量的就比采用预制混凝土的办公建筑高。
2.选择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则是针对那些无法再利用的材料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可以再用来生产建筑材料,进行循环利用。
并同时应优先选择可降解的建筑材料。
这些对于减少建筑废弃垃圾、减少对自然系统的破坏都具有重要意义。
3.选择健康的建筑材料
这一点对室内建筑材料尤为重要。
要创造健康的室内办公环境,首先选择无毒无害的健康型材料。
典型的例子是在日本的港北NT大楼设计中,建筑师选用了大量的自然材料和再生材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在我国办公建筑设计工作中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结合建筑物整体特点和性能,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来提升整个建筑物的居住环境, 增强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钱燕.关于建筑设计方法的探讨[J]. 河南科技. 2013(02).[2]付昆.建筑设计方法思维探析[J]. 民营科技. 2010(10).
专业技术论坛·Professional Technology
97 科学时代·2015年第06期
一、前言
台州市某市政隧道工程,进口端与出口端均为浅埋隧道,K3+070-K3+160段为进口端,洞顶埋深2-11m,K3+897-K4+069段为出口端,洞顶埋深1-18m,均为V级围岩。
洞顶土层主要为坡洪积含粘性土碎石,碎石粒径2-12cm多见,夹较多块石,碎石层厚度进口段为11-17m,出口段大于18m。
洞口段40m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施工,洞内其余段采用超前小导管,在上半断面掘进至K3+138.5后,跟进临时支护时发生沉降,地表形成了一个塌坑。
为避免事故扩大化,立即请专家现场调查,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经过专家论证后采用隧道暗挖处理,由设计院下发图纸。
根据处理图纸,沉陷段处理桩号为K3+110-K3+155,超前支护为6m超前小导管,原系统系统锚杆改为6m小导管,同时对沉陷段落加强临时支护。
二、沉陷段处理方案
处理前先做好隧道洞顶的防排水工作,对洞内沉陷段进行临时加固。
在洞口段二衬浇筑完成后开始沉陷段的处理。
处理的施工工序:K3+110-K3+124段上断面处理→K3+124-K3+138.5沉陷段处理→K3+110-K3+124段下断面和K3+138.5-K3+155上断面处理→根据监控量测拆除临时支护→二衬施工跟进。
K3+110-K3+124段采用6m超前小导管支护,环向间距30cm,纵向间距2m。
再打设6m径向小导管。
K3+124-K3+138.5段先进行6m超前小导管施工,然后对原有初支进行拆除,逐榀拆除,拆除一榀马上支护一榀(沉陷段临时支护见附图),初支采用6m小导管+双层Φ8钢筋网+20b工字钢+28cm喷射混凝土。
K3+138.5-K3+155段先进行6m超前小导管的打设,然后按照CRD法进行开挖。
初支除用6m小导管替换3.5m锚杆外其他采用原设计(即6m小导管+双层Φ8钢筋网+20b工字钢+28cm喷射混凝土)。
三、沉陷段处理方案工艺流程(一)K3+110-K3+124过渡段
该过渡段主要是进行加固处理,在原有初期支护的基础上进行Φ42*3.5超前小导管和Φ42*3.5小导管加固。
超前小导管长度为6m,环向间距为30cm,外插角10-15°,超前小导管采用长6m、外径42mm、壁厚3.5mm热轧无缝钢管,钢管前端呈尖锥状,尾部焊上φ6加劲箍,管壁四周钻8mm压浆孔,但尾部有1m不设压浆孔;径向小导管长度6m,环向间距1m。
浅谈市政浅埋隧道沉陷事故处理方案
范浩亮1 郑 阳2 刘华军3/1.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MEM 2.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市政分公司 3.台州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站【摘 要】随着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隧道工程出现在了市政工程中,但由于市政工程的局限性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市政隧道一般多为浅埋隧道,受地质条件的原因以及施工过程没有严格落实相应措施,导致沉陷事故的发生。
本文根据某参建工程,阐述市政浅埋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沉陷事故后有效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市政;浅埋隧道;沉陷事故;处理
活塞处 O 型密封圈损坏所至,要立即更换。
如果锤头不回程,主要原因是:
(1)快放阀不动作与阀套研死;
(2)主操纵阀长期使用磨损严重导致泄漏,需要更换新阀;(3)主箱体内高压油管与快放阀座连接处的焊缝有裂纹。
6.蓄能器上腔高压气不保压或明显下降,导致工作油压达不到规定值。
主要是蓄能器活塞密封件长期运行磨损或损坏,需要及时更换。
7.液压系统压力上不去而明显下降或液压系统超过工作规定值而 DAW 阀不溢流,手动调整 DAW 阀调压手柄压差反映不明显。
要及时检查 DAW 阀阻尼孔是否阻塞,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即可解决。
8.锤的打击能量明显减低。
要检查低压气是否在规定值内,并补充氮气。
锤头回程速度明显减慢要检查高压气是否在规定值内,并补充氮气。
(二)电液锤液压系统渗漏1.原因
(1)打击引起的振动和液压产生的冲击。
电液锤在工作中须进行往复锤打的动作,因此产生的剧烈振动,对液压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由于振动引起的螺钉及管接头松动,会从端盖及连接处引发泄漏。
在液压系统中,由于控制阀的频繁换向和卸荷阀的不断启闭,也会产生液压冲击,造成紧固件松动或产生裂纹,从而引起泄漏。
(2)液压系统的油温过高。
液压系统所损失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这些热能一部分又通过液压元件本身、管道和油箱的表面散发到大气中,其余部分就贮存在液压油中,使油温升高。
油温升高不仅会使油液的粘度降低,增加油液泄漏量,还会加快密封元件的老化,使其提前失效。
而且温度升高会降低油的润滑性能,加剧运动副磨损,引起严重泄漏。
(3)液压系统的油压较高。
在相同的条件下,液压系统的压力越高,发生泄漏的可能性就越大。
液压系统的油压过高容易造成液压油通过密封或间隙产生泄漏。
(4)密封件的选择不当。
电液锤的工作环境及工作原理使其对密封件的要求特别高。
密封件如不适应工作条件,就会引起介质泄漏。
另外,密封件装配不当,使一些液压元件配合面的间隙
过大,也容易形成泄漏。
2.处理
(1)减少振动和冲击
由于不可能完全消除电液锤的振动和冲击,因此我们只能采取一些方法尽量地减少振动和冲击。
比如:用减振支架固定管子来吸收冲击和振动;用低冲压阀来减少冲击。
另外通过尽量减少管接头的数量,多用焊接连接,来防止由于振动和冲击引起的管接头松动而引发的泄漏。
(2)控制油温的变化
电液锤油箱液压油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0~50℃之间,最高不得超过60℃。
为了提高油箱的散热效果,可以增加油箱的散热表面。
当自然降温不足以使油温冷却下来时,应安装冷却器,强迫降温。
(3)控制油压的大小
在设计时已规定了系统的工作压力,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随便调整或改变。
这样既满足了工作的要求,又不会造成系统的压力过高。
(4)合理选择密封装置
根据电液锤的工作特点,应选择耐磨、耐高压、耐高温的密封圈。
比如PTFE(特种聚氟乙烯)制造的斯特圈,这种密封圈的摩擦系数很低,同时有极佳的定形性能和抗挤出性能,寿命长。
如欲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可采用两个斯特圈进行密封,这样可以保证“绝对无泄漏”。
(5)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首先,定期清洗滤油装置,并对液压油进行定期化验分析,确保油液清洁;经常检查管接头,防止其松动。
其次,选择符合要求的密封装置,定期对密封元件进行更换。
第三,工作中注意观察系统的压力及温度等参数,如有异常及时排除。
要加强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泄漏,确保液压设备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杨守明. 电液锤改进后的运行状况分析及解决措施[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9(12).
[2]袁祖强,倪受东. 3 t电液锤液压系统设计[J]. 液压与气动. 2009(12).
浅析锻造机械液压故障与处理
作者:方超, 王登庆
作者单位:江铃汽车集团公司南齿设备动力部
刊名:
科学时代
英文刊名:KEXUE SHIDAI
年,卷(期):2015(6)
引用本文格式:方超.王登庆浅析锻造机械液压故障与处理[期刊论文]-科学时代 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