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推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05
十九大以来,中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在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保护中国百姓的财产安全上发挥了一定作用。

面对我国精准脱贫,全面脱贫的攻坚战略,已经富裕起来的百姓不仅需要的是水,还有就是水的质量。

所以推进生态水利的建设要高瞻远瞩,从长计议,确保中国的绿水青山可持续发展。

1 生态水利工程目标和理念1.1 生态水利工程目标
生态水利工程目标是以社会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利
用综合的管理措施,科学治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为前提。

引领发展社会经济,确保水资源最大限度,最可持续的满足百姓需求。

生态水利工程目标主要体现在几点:
(1)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让水资源在保护下永久的利用并且保持完美生态。

(2)有效的治理洪涝和干旱造成的灾害,保证人民生活和财产安全。

(3)构造生态水资源经济体系,助长社会经济和效益的发展。

(4)造就“绿水青山”中国梦,实现环境宜人,山川秀丽,湖泊和江河清澈目标。

1.2 生态水利工程的理念1.2.1 人与自然尊重理念
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是自然河流因地貌和气象长期发展演化的结果,是人与河流,河流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最终形成的平衡状态。

但是这种平衡的前提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理念。

所以生态水利工程需要秉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尊重自然规律,在规划建设中尽可能的保持河流原有的地貌和形态。

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在20世纪西方国家就已经提出,如“亲近自然河流”,“多自然河川计划”等。

基于此生态水利工程在材料运用上,秉承保护河岸边植物群落等,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

1.2.2 可持续发展理念
生态水利工程关于“可持续发展”,是历史发展的总结和提升,强调的是保护资源的更新能力,为后代子孙造福。

不可以过度的开发水资源,要保护好水资源的系统。

对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进行最佳的匹配利用,建设一个科学高效的水资源可持续的管理模式,使之达到一个最大的“平衡”状态。

1.2.3 自然恢复功能理念
自然恢复功能理念强调的是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自我调节且反馈,是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的能力,将损害成本降到最低。

生态水利工程从根本上则是“生态保护”的工程,与传统的水利比起来,生态水利工程是对水利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一般项目设计者会根据其自然恢复的能力,放弃控制,依靠的是生态系
新形势下如何推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朱贵有1,徐强2,卢炳珩3
(1.张家口市清水河河务管理处,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承德市隆化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承德 067000;3.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 要:
新时代下,国家不断地加大水利建设,尤其重视建设程度走向深入,特别强调我国的水利建设要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生活水平,进行生态可持续发展。

所以各级别水利施工项目在工程的建设上,决定于生态环境。

文章则重点分析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发现问题,并提出一些推进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新形势;
水利工程基金项目: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1711027C )。

作者简介:朱贵有(1963- ),男,高级工程师。

五年,师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
多次获奖,2015年-2019年,学生获省级中药技能大赛一等奖15项、国赛三等奖1项,2018年省级园林景观设计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2017年获省级花艺设计大赛获得三等奖1项。

4 结语
挖掘校内资源,开展“三植入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园艺技术专业群建设与“双高”计划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各部门共同配合,学校必须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由于专业群发展综合了三个专业各方面的发
展,如何全面协调各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符合市场需求仍需不断探索和实践,使该模式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罗泽榕,王江锐,郑江枫. “双创”背景下园艺技
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8(18):203-204.
[2] 肖妮. “双创”背景下园林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2019(15):226-227.
2020.05
统的设计,组织和适量的干预措施,从而做好水利工程的生态保护。

2 新形势下生态水利工程的问题和推进策略2.1 新形势下生态水利工程的问题
从新时代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来看,在大多数水利
工程的规划设计中,水利工程的发展任务、功能设计、建设规模等方面,都把重心放在对水灾更好防护过程中,比如为修建控制河流的水利工程,但是没有充分考虑水环境的保护,特别是水生生物,这个是过往水利工程的一个缺陷,忽略了保护河流系统的生态环境。

由于规划和设计的概念缺乏,导致对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没有合理注重可持续性发展,主要表现是:
(1)恶性化的开发,忽视河流和湖泊生态系统自身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尤其是污染没有得到有效和全面的管理,因此江湖的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2)除了污染问题,就是控制水生态空间的利用设计存在问题,河道的切割是笔直的,并且连续切断,这些水利工程的规划完全忽略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利用的需求,对河流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造成了强烈的损害。

2.2 新形势下生态水利工程推进策略2.2.1 坚持新时代精神思想的领导
根据十九大党的精神指导,针对习近平新时代对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观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新形势下生态水利工程要以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重点的工程政策,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特别是生态红线自我约束意识,尊重自然规律,重点建设水生态经济产业。

比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具体要做到以下利用新观念,做好思想的转变。

(1)科学生态治理,拥有“决心斗志”
要树立科学的生态水利工程的观念。

现阶段的水利工程问题,导致的洪灾,水患问题,主要是没有科学的“生态”水利观念。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百姓长期面临的主要问题,但同时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比如大气候的变化,人类生活的变化,经济问题的发展等等。

因此我们要通过自然发展规律,顺势而为,按科学规律做好生态水利建设。

(2)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观念
生态水利工程最怕的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问题,治标不治本。

所以要转变管理,建立高标准高姿态的水利生态工程建设,这个目标是长远的,比如50年,又或者100年。

大目标的建立,就会让生态工程的建设朝着大方向推进。

(3)宣传节约用水,树立新生态观念
水资源的短缺需要全民有意识,不仅仅是节约用水,还有树立新的生态水资源观。

凭借树立新生态观念,大力发展水利科技,就会全面克服技术性缺水,水质问题缺水问题。

2.2.2 坚持新形势下改革原则的指导
新形势下的生态水利工程的改革,是提高政治觉悟,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的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上,顾大局,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改革的决心。

同时水利工程的改革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前提,是保障,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可是着急改革是没有用的,要建设以下原则进行指导:
(1)坚持统筹战略,全面思考性原则
统筹一直是“新形势”下的基本战略,是全面性思考,是将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结合起来,把治标与治本结合,把思想与行动结合,将城市和农村结合,将生态和百姓结合,这种“统筹”,是统一,是协调,是全面性的思考,这样才能进一步的促进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

(2)坚持百姓优先,深入群众性原则
百姓的民生问题,就是考虑百姓的需要,深入群众,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

新形势下生态水利问题,百姓的民生的问题就是水环境的问题,将民生的发展和水利的建设联系一起,建设百姓心目中,最满意的水利生态工程。

(3)坚持人水和谐,合理开发原则
人与水的和谐,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是协调统一,这种和谐是尊重自然法则规律,这种和谐是水利项目要进行合理的开发。

优化配置,有效的保护水资源。

此外合理也要创新,也要坚持打破体制机制障碍。

3 结语
水利生态工程建设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影响重大,所
以需要切实的了解生态水利功率的价值和意义。

只有正视其价值,发展生态水利建设中的问题,才能有效的服务百姓,解决民生的问题,发挥水利工程在社会和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具杏祥,苏学灵. 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系统影
响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7).
[2] 孙义.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J]. 轻工设计,2011(3).
[3] 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研讨会
[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