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斯巴达的骑士教育除身体和战斗技能训练外,稍 加文化教育——咏诗。雅典教育则演化为三科(文法、 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合 称“七艺”。古代教学组织形式主义个别教学。 1. 教学内容、方法都有所发展,但比较缓慢。
(二)古代教育的特点
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如《论语》载·樊迟问孔子“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子忿然曰:“吾不如老圃”,迟走后,子对其他学 生说:“小人哉,樊须也。”并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 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 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孟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 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于人,治于人者食人。”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 教育(13、14世 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 现开始)
01
04
科学民主的呼 声不断高涨。
03
文化特别是自然科 学得到很大发展。
02
生产力发展迅速,大机器 生产促进生产率迅速提高。
资本主义社会 的几个特点:
(二)学校教育的特点
01 学 校 教 育 逐 渐 普 及 。
03
普及教育主张最早出现于孔子的
“有教无类”。提出交少许学费就
可入学。他说:“自行束修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最早创办私
学)。古雅典梭伦提出:“父亲有
送子女入学的义务”。
02
14—16世纪,地中海沿岸的意
大利和大西洋沿岸的英、法等地,
欧洲中部的德国等地工场手工业和
商业迅速发展,城市也发达起来,
剌激航海业——国际贸易和掠夺殖
民地的发展。
1
神话起源:教育由人格化的神创造,教育要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 于天。
2
“生物起源”论:利托尔诺(Letourneau,C法)在《教育之进化》里认为人类的教育 与动物本能一样,是种系延续和发展的本能行为,忽视了人自觉的特性。
3
“心理起源”论。孟禄(Monroe,P美)认为无意识模仿是教育的起源。忽视了教育 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意识活动。
太学:收文武五 品以上官员子孙
国子学:收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子

东宫崇文馆
律学、书学、算学:八品及其以下官员
子孙及庶族地主子弟
地方设:州学、府学、县学 ,另还有私 学,欧洲的骑士和教会教育。
(二)古代教育的特点
我国从古代六艺到明清的“四 书”“五经”,算学、天文、医学 等也进入教育内容里。方法上崇尚 书本,要求死记硬背。孔子的“因 材施教”“温故知新”影响深远。
三、三要素
教育者(主导) 中s介
受教育者(主体)
教育的概念
广义:有目的的对人施予的 影响。
狭义:有目的、有组织、有 计划、系统的对受教育者进 行影响,培养和训练,主要 指学校教育。教育:指教育 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 的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 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所 进行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 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 (或阶段)所需要的人的活 动。
第一章 教育的概念
一.历史:1、学记:最早的教育专著,“教,长善救失” 二.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三.斯宾塞:为美好生活准备。 四.杜威:教育即生活。
1. 教育的概念: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 动与动物本能传递的本质区别。
五.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P5: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 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 教育的概念及其演变
(二)学校教育的特点
2、资产阶级的学校取代了封建等级学校。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逐步趋向结合。 4、学校教育发展加速形成现代课程和学校教育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将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利益看得十分重要。 学校教育相应得到飞速发展。 •欧洲14世纪教会学校只设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 几何、天文、音乐,17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增加了文 学、历史、地理、力学。18世纪,增加了逻辑、伦理、 代数、海洋、植物、动物、化学,学科增加,同时又不 断分化。 •学制不断分类:小学、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分化,普通 教育、专业教育并行。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依据教育的正规化分:非形式化——形式化(实体化:在有组织的机构中进 行)——制度化(正规化:从幼儿园到大学)——非制度化 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分: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启蒙性;随机性和经验性;个别性。 社会教育:对象全面性;地点广泛性;内容实用性;时间终身性;形式开放 性。 社会教育发展:社会信息量增加,技术不断更新,职业变化等客观要求;终 身教育的理论准备;现代信息传递手段和教育技术的物质准备。
斯巴达——武士教育,学击剑、角力、甚至夜晚捕杀奴隶的 实习。雅典——军事教育外,进行读、写、算、音乐、诗歌 教育。文法、修辞、辩证法是雅典最早的三门具学科性质的课 程。 1. 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等级性(如唐 朝中央直接设 立的学校有六 学二馆 )
门下省弘文 馆
四门学:收文武七 品以上官员子孙
(二)古代教育的特点
学校教育产生,与原始形态教育并行发展。
《礼记》载,夏朝已有 “庠”“序”“校”的施教机构。 《孟子·滕文公上》曰:“设庠序 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 教也;序者,射也”。“夏曰 校 ,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 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殷 商和西周还有“学”“瞽(gu) 宗”,“辟雍”,“泮(pan) 宫”等学校的设立,封建社会出 现私塾,国学、乡学等不同层次 的教育机构。
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很简朴, 是综合的。学习内容是生活和劳动 所必需的常识,方法上靠口耳相传。
二、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04 03 02 01
古代社会的特点:
手工工具的使用,生产发展缓慢,小生 产下以自然经济为主体。
经济和政治上是一个阶级剥削另一个阶 级,实行暴力专制统治。
从文字产生后,人文科学发展较快,自 然科学处于萌芽状态。
3、根据教育不同历史阶段存在的方式分
原始的教育形态 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原始性:目的单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 3、同一性:对象、内容、目的。 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 1、学校产生:生产力水平提高提供物质条件;统治
需求提供社会条件;文字产生提供现实条件。 2、特点:与生产脱离成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阶级
古希腊形成两种教育体系:斯 巴达教育体系——兵营,应和 9000奴隶主统治25万奴隶需 要。雅典教育体系——文法、 弦琴、体操三类学校,应和商 业发达的需要。欧洲一千多年 的中世纪以寺庙为学校,应和 僧侣统治的需要。
1
2
(二)古代教育的特点
我国奴隶社会学校分国学、乡学,“学在官府”。国学——王都, 诸候都设,奴隶主贵族子女就读。乡学——一般奴隶主子弟,学 骑射,洒扫应对之礼。学校教育学“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
1
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
践活动:
2
可控:目的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3
专门:专门的教育者;专门的场所和设
备;以学习为专门任务的学生。
4
相对稳定:
5
大教育观: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
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上的教育观
6
1965年,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
>;“生活、终身、教育”
7
1972年,埃德加.富尔<学会生存>
性和等级性;保守性,“六艺”“四书、五经”;个 别性;教育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专科和职业教育萌 芽。
现代教育形态
特点:生产性;大众化,1763年普鲁士颁布“强迫教育法 令”;内容科学化;班级授课成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比较完 备的教育系统。 发展趋势:
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观念: 为未来社会培养人等、功能、内容);多元化
复习思考题
1
现代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2
比较古代学校教育与现代教 育的异同?
思想品德教育有时也单独称 教育,“教养”“教 育”“教学”几个概念的即 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育的历史形态
原始的教育形态:(原始群到氏族 公社)
儿童教育是平等的
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 行的。年轻一代只是直接模仿成人 的劳动和原始的宗教仪式。如小孩 子玩家家游戏一样,从年轻一代自 发的模仿行为到有意识的影响。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498年达·伽马绕好望角到印度
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牛顿的惯性定律,开普勒、帕尔切尔苏斯、 塞尔维特、哈维等人的成就,奠定了自然科 学的基础。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普 及初等教育的经济根源和基础。16——1 7世纪国家的生存,需普及初等教育,培养 民族主义情绪。 1619年普鲁士魏玛公 国率先尝试立法,以国家权力强制全体适龄 儿会主义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是
01
为人民谋福利的教育。 全体人民不分政治地位、民族、信仰和性别
02
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03
的重要途径。 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终身化、社会化、生
04
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
第一章小结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现象,从教育的 特点看,它是与社会共存的是永恒范畴, 是社会不可少的。一是教育随社会的发展 变化而发展变化,是历史的阶段范畴;二 是教育的发展有规律,由社会发展规律所 决定;三是教育在发展中表现其规律性。 如教育与生产是从合到分,又从分到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