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36张PPT)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36张PPT)

B A
所以,一提到“惯性”,必须弄清楚物体“一开始(即原来)”的状态;
D.抛物线 没有研究一开始是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又会怎样呢?
才能利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θ
练一练
4.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 1/6,同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时与在地球表面上时 相比较( C)
A.惯性减小为1/6,重力不变 B.惯性和重力都减小为1/6 C.惯性不变,重力减小为1/6 D.惯性和重力都不变
阻力对物体 运动的影响。
伽利略的伟大发现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
匀速直线运动 笛卡儿的补充与发展 不受力时,怎样运动。
这些科学理论,是不全面的,是不完善的。
他们只研究了一开始是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会怎样-;没 有研究一开始是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又会怎样呢?
存在的问题:
虽然对物体的运动作了准确的描述,但是没有指 明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跟运动的关系是什么。

D
A.该实验为牛顿第二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B.该实验是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 验基础,故其结果并不可信
C.该实验充分证实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原因”的结论
D.该实验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练一练
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 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 C)
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 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二、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
3、两层含义
①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因果关系!
1、一开始是运动的
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
结果
原因
原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1《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1《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
4.1 牛顿第一定律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二章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
运动学
第三章研究的是物体的受到的力
力学
第四章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物体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小实验:用力推动放在桌上的课

有推力时
无推力时
运动状态 运动
静止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 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理想斜面实

B
C
D
A
θ
Ev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保持匀速运动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指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 动的原因,而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二、牛顿第一定律 笛卡儿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 笛
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 卡 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即不停 儿 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3)物体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速度无关。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注意:惯性不是力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四、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不论物体运动与否,受力与否,物体都具有惯性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课件共17张PPT含视频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课件共17张PPT含视频

牛顿第一定律
撕纸条实验
一张纸已剪成三截,但未完 全剪断,如果迅速用力撕两 边,纸会断成几截?
如果在中间的纸下面夹一 个夹子,然后迅速撕两边, 纸会断成几截?
力和运动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 观点:力是物体维持运动状态的 原因 方法:观察+生活经验
伽利略 1564~1642
| 观点: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爱因斯坦 (1879-1955)
笛卡尔的完善和补充
笛卡尔 (1596-1650)
如果运动中物体没有受到力 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
度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 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在水平面上,若没有阻力, 球将永远滚下去。
伽利略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
历史长河中的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笛卡尔
牛顿
中国古代关于力与运动的观点
• 马力既竭,輈犹能取一也——周礼·考工记·輈 人
• 力,刑之所奋也——墨经
课后作业
• 阅读教材P70科学漫步 • 完成课后问题与练习1~4题
谢谢指导 .
18 、人人都愿顺风顺水,却不知绝处逢生的意义。坎坷要有,困难要有,不然如何变得更强大。 6 、人的一生要面临许多选择,而每次选择都会带来一阵阵剧痛,而这种剧痛叫做成长。 17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12 、财富不是一个人的专利,独富不如众富。 14 、没有追求和付出,哪来的成功,谁说辉煌背后没有痛苦,只要为了梦想不服输,再苦也不停止脚步。 19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7 、生活中,我们不能富了口袋,穷了脑袋,有了梦想,少了思想。 2 、大路走尽还有小路,只要不停地走,就有数不尽的风光。 9 、跟自己说好,悲伤时可以哭的很狼狈,眼泪流干后,要抬起头笑得很漂亮。 2 、没有人可以打倒我,除非我自己先趴下! 6 、个人致富不算富,带领全村农民共同致富才是真正的富。 10 、待人对事不要太计较,如果太计较就会有悔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16张PPT)

讨论应用惯性和防止惯性 危害的实例。
完成《导学稿》和《红对勾》中习题。
的现象
物体运动需要力维持吗?
亚里十多德的观点:如果要使一个物体 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 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 受到了摩擦阻力。
(1)观察: (2)猜想: (3)推断: (4)实验与推理: (5)结论: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 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理解: (1)揭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注意:
• 1、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 力时的状,是在理想实验基础 上总结得出的;
• 3、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 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讨论:
你还能设计出 哪些小实验来演示 物体的这种性质?
运动学与动力学
研究物体怎样运动
而不涉及运动与力的关 系的理论
研究物体的运动与力的 关系的理论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史发展, 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
2、在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为运动状 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 对于任何物体,在受相同的力作用时, 决定它们的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 唯一因素就是其质量。
• 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物体的质 量——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对惯性的理解:
1、惯性不是力,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 “物体受惯性作用”“产生了惯 性”“受到惯性力”均是错误说法
2、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 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力越大运动状态越 易改变,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4.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4.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下面的棋子飞出,上面的棋子落下来。 棋子具有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在杯子中盛满水,突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杯子中的水挤向一侧,洒出来。 液体具有惯性
惯性与质量
不同物体,其惯性大小也不一样 观察和实验表明: 对于任何物体,在受到相同的作用力时,决定它们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 度的惟一因素就是它们的质量。
牛顿第一定律
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 小球将 ( B )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997年,“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驾驶跑车成功飞越了黄河天堑壶口 瀑布,长度达55米。
亚里士多德
维持运动需要力么?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 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 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 我们来一起看一下伽利略是如何说明他的思想。
伽利略
维持运动不需要力
当一个球沿斜面向下运动时 ,它的速度增大;沿斜面向 上运动时,速度减小。
猜想:当球在水平 面上运动时,速度 应该不增不减。
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 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 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笛卡尔
存在的问题:
伽利略和笛卡尔对物体的运动做了准确的描述,但是 没有指明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跟运动的关系是什么?
牛顿的完善
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指出了加速和减速 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了这个原因跟运动的 关系,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总结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 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 状态。 ③物体具有一种固有属性:惯性。物体的惯性大小完全取决于质量,与其他 因素无关。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024年度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2024年度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17
利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01
解释惯性现象
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了为什么物体会保持其原有的运动状态。例如,当汽
车急刹车时,乘客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向前倾。
2024/3/24
02 03
分析受力情况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例如,电梯在上升过程 中突然停止,电梯内的人由于惯性会感觉受到向下的力,这是因为人受 到重力的作用。
30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同时曲 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可表达为:∑F≠0→a≠0。
2024/3/24
9
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牛顿第一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即相对于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的参考系。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是一种理想化的 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物体总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 描述的是一种极限情况。
2024/3/24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 动的原因。
10
03
牛顿第一定律的物理意义 与内涵
2024/3/24
11
惯性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 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 种属性,一切物体在 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 性。
2024/3/24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在不 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2024/3/24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作用时,其 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表现为 加速度的产生。
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 共同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的完 整体系,揭示了力与运动之间 的内在联系。
14
04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16张PPT)
经典著作:《物理学》 《形而上学》 《天论》 《气象学》……
6
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
研究方法上, 伽利略比亚里士 多德高明在哪?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7
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
——伽利略(Galileo 1564-1642 )
“研究方法——“理想实验”
●事实基础(接近…) ●逻辑推理(光滑、足够长…) ●本质、规律(力不是维持…)
16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
10
牛顿第一定律
力和运动的关系
1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惯性含义——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12源自 学以致用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3
学以致用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4
课堂小结
观察经验
理想实验
系统总结
15
推荐阅读
《物理学的进化》 爱因斯坦、英费尔德 (著)
8
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
笛卡儿的补充和完善:
1.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 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 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 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2.这应该成为一个原理,它是人 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础。
9
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
牛顿(Isaac Newton 1643-1727)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 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让我们像伽利略那样思考
4
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
5
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
亚里士多德其人:
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 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 美学、博物学等。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26张.ppt

4.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 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 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 其他阻力,设小车足够长,则两球( )
A. 一定相碰 B. 一定不相碰 C. 不一定相碰 D. 难以确定是否相碰,因为不知小车的运 动方向
5. 如图所示,在向右高速行驶的列车车厢 内,有一人立在车厢中央,用两支同样的手 枪在同一时刻分别向车厢的两端A和B射出子 弹。则( )
课堂练习
1.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_惯__性___定律,它的内容 是:一切物体在总保持_匀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 状态或 __静__止____状态。
2. 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_____质__量_______。 3. 外力的作用是迫使物体改变其运动,说明力 是使__物__体__运__动__速_度__改__变_____的原因。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有这种体验:在平地上骑自
行车的时候,即使不踩踏板,车也会前进一段距 离,但因为没有继续用力,它最终还是要停下 来。
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很多
自由摆动的秋 滚动的足球最 随风摆动的风铃
千会停下来 终会停下来
最终会停下来
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理想实验的魅力
? 会不会立即停下来
不会
即自行车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两千多年来一直被 人们奉为真理。直到17世纪,伽利略才 第一个,如果它不受力, 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伽利略基于摩擦力使水平面上的物体停 下来的这一可靠事实为基础,设计了一个实 验,并进行了科学推理。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运动与否、 受力与否,都具有惯性。且惯性只和质量有 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的运动并非 一定需要力来维持。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ppt精品课件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ppt精品课件

10.核糖体普遍分布在原核细胞和真核 细胞中 ,因此 根据核 糖体的 有无不 能确定 这些生 物的类 别。
11.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也含有无机 盐和尿 素等物 质。酷 暑季节 ,室外 作业的 工人出 汗多, 水、无 机盐被 排出, 造成体 内水、 无机盐 的含量 减少。 失水过 多,会 脱水而 危及生 命。生 物体内 无机盐 离子必 须保持 一定的 比例, 这对维 持细胞 内的渗 透压和 酸碱平 衡很重 要,这 是生物 体进行 正常生 命活动 必要的 条件。 大量出 汗后, 除补充 水分外 ,还应 该补充 无机盐 ,所以 应喝盐 汽水。
B.汽车转弯时
C.匀速上升的电梯
D.苹果自由下落时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 一定律 课件(共 18张PP T)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 一定律 课件(共 18张PP T)
课堂训练
例题8.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同一物体 所受到的力越大,它的速度越大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 一定律 课件(共 18张PP T)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 一定律 课件(共 18张PP T)
课堂训练
例题6.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理想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
B.理想实验是一种思维活动
C.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在实践基础上推 出了科学结论
D.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实了亚里士多德 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错误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 一定律 课件(共 18张PP T)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节牛顿第 一定律 课件(共 18张PP T)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 1节 牛顿第一定律(共15张PPT)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 1节 牛顿第一定律(共15张PPT)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对陷入雪里的汽车施加水平的推力,汽车就 沿水平方向运动,撤去推力车就会停下来。
静止的足球用脚施加力后会飞出去。 以上现象中似乎具有同一个特征,是什么特征呢?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的作用,若不受力物体就不会运 动或停止运动。
物体的运动真的需要力 来维持吗?
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那么运动的物体将永远 运动下去。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9日星期六2022/4/92022/4/92022/4/9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92022/4/92022/4/94/9/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92022/4/9April 9,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理想实验法:
以已知的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合理的假设和 逻辑推理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是物理学中一种非 常重要的思要外力来维持
PK
力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牛顿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这个问题,并研 究了物体静止的情况,总结得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笛卡尔的观点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 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 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 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他还认 为,这应该成为一个原理,它 是人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石。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 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20张PPT)
物体的运动不 需要靠力来维持!
①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沿斜面AB滚下,滚上另一斜面BC,高 度几乎与原来相同 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③减小斜面BC的倾角(图中BC′),小球将通过较长的路程, 仍能到达原来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BC的倾角,最终使它水平,小球将沿水平面以 恒定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旧知重现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旧知重现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 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 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学习目标:
如果运动物体不 受任何力的作用,它 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 同一直线运动,既不 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 的方向。
牛顿(Newton,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 数学家、天文学家、爵士。他发现的运 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近代物理 学和力学奠定了基础。是历史上最伟大、 最有影响的科学家,被誉为“物理学之 父”。
1. 学习科学先辈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
2. 学习科学先辈敢于质疑、勇于 探索、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
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 育家之一。
力是维持物体运 动的原因
伽利略(Galileo,1564-1642)16-17世纪的意大利物理 学家、天文学家。他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他是利用 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重要发现有: 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的四个卫星、太阳黑子、银 河由无数恒星组成,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 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和“现 代科学家的第一人”。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13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13张PPT)
化实验而得出的结论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一、历史的回顾 伽利略斜面理想实验:实验+推理
二、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若改用较光滑的斜面进行实验,小球上升的高度 将会如何变化?
4.若利用光滑的斜面进行实验,小球上升的高度会 如何?
5.减小第二个光滑斜面倾角进行实验,若小球仍达 到原来高度,它在斜面上运动的距离将发生什么变 化?
6.若将第二个光滑斜面放平,小球将会到达多远的位置?
理想实验的魅力
1.当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时,它的速度增大;沿 斜面向上运动时,它的速度减小。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状态的性质。
三、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1 牛顿第一定律
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他 们的观点不同
伽利略 (公元1564~1642)
力不是维持物 体运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322)
力是维持物体 运动的原因
观察与思考:
1.当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 时,它的速度如何变化? 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它的 速度又如何变化?
2.小球冲上另一个斜面时, 是否能上升到原来高度?
巩固练习
在一个矿泉水瓶子里装上水,只留一小 部分空间,水内有一个小气泡。当使瓶子突 然向右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气泡将向左运动 B 气泡将向右运动 C 气泡将静止不动 D 气泡将向下运动
利用桌上的器材,请动手做一做!
巩固练习
(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D ) A.牛顿第一定律是依靠实验事实,直接归纳总结得出的 B.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可靠实验为基础,通过抽象出理想

人教版(新)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15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新)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15张)-PPT优秀课件

实验(事实)+逻辑推理
理想实验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 的真正开端。
——爱因斯坦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4.1 牛顿第一定律(共15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4.1 牛顿第一定律(共15张PPT)
3.惯性的表现:保持原状, 反抗改变。
不受外力时:表现为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受外力时: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4.惯性的唯一量度:质量。(与速度大小无关) 5.惯性不是力(惯性力也不是真实意义上的力)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4.1 牛顿第一定律(共15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4.1 牛顿第一定律(共15张PPT)
④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 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1) 正确的顺序排列 ② ③ ① ④。
(2)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B )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4.1 牛顿第一定律(共15张PPT)
的球将怎样运动呢? 猜想:若没有摩擦阻力,沿水平面滚动的球 将永远滚动下去. 伽利略实验结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4.1 牛顿第一定律(共15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4.1 牛顿第一定律(共15张PPT)
理想实验的魅力

物理必修一4_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40张PPT)

物理必修一4_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40张PPT)
(3)对惯性的理解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受 到外力、物体是否运动均没相关系,质量是 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牛顿简介
• 牛顿(Sir Isaac NewtonFRS, 1642年12月 25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 会会员,是一位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 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他在1687 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 ,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实行了描述 。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 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 础。
大小完全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与其它因素无关。
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空,因 为地球的自转,一昼夜就能周游世 界,请你评价一下,这个设想可行 吗?
分析: 因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包括地球周围的大气) 都随着地球一起在自转.气球升空后,因为惯性,它 仍保持原来的自转速度.所以升空的气球与它下方的 地面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不可能使它相对地球绕行 一周的.
3.课堂练习:
1.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准确 的是( B)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
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 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
C.没有事实为基础,仅仅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D)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 作用的物体将静止
伽利略著有《星际使者》、《关于太阳黑子的书信》、《关于托勒玫和哥 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和《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明》。
为了纪念伽利略的功绩,人们把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命名 为伽利略卫星。
人们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1.力与运动的关系
笛卡儿的观点:如果 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 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 速度同一直线运动,既不 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 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式训练2
若行驶中的火车上的乘客,发现放在桌面上的水杯突然 向前滑动了,则说明火车正在加速、减速,还是匀速运动? 解析 当火车减速时,由于惯性,桌面上的水杯仍具有
原来的速度,所以相对桌面向前滑动了,因此,水杯向前滑 动,能说明火车做减速运动. 答案 火车正在做减速运动
互动平台
育才老师与细心同学关于乘车系安全带的对话
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知识精析
一、力与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 1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物理量,它是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2. (1) 当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时,则这个 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2)当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则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 生了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 ②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 ③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改变. 3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定受到了不为零的外 力作用,反之亦然,力与运动状态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对难改变,一旦遇到意外情况时,就很难停下来,后果不
堪设想. 粗心:原来如此,我又长见识了!
强化训练:
1 、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 是( B )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的 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 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
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强化训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D、以是说法都是错误的
强化训练:
3、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它所受到的外 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C ) A.物体立即停下来
B.物体继续做曲线运动
C.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将改变运动方向
粗心同学与细心同学关于汽车超载现象的对话
粗心:昨天傍晚回家路上,又看见交警叔叔在严查车辆
超载现象. 细心:可不是吗,车辆超载后果严重着呢!据有关部门 统计表明,30%左右的车祸根源就是超载. 粗心:我想超载也没关系,只要不超速就行了. 细心:这你就不懂了,车辆超载后相当于增大了物体的 质量,这样其惯性也就增大了,所以超载的车辆其运动状态
强化训练:
1、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物体速度大时,惯性大 C、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外力后被克服了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 无关
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门窗密闭的车 厢内的一人将手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钥匙 将落在 A.手的后方
惯性的防止
安全带
汽车安全气囊
三、对惯性的理解
1 .概念:惯性是一种性质,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 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2 .决定因素:由质量唯一决定,与运动状态无关,与 是否受力无关. 3.表现形式: (1)在不受力条件下,惯性表现出“保持”“原来的”运
动状态,有“惰性”的意思.
(2)在受力条件下,惯性表现运动状态改变的难பைடு நூலகம்程度,
结论: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通过大量科学实验证明: 在相同的力作用下,质量小的物体产生 的加速度大,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我们说它 的惯性小; 质量大的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小,运动状 态难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大.
因此,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我们通常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大小来 改变的物体的惯性.
阻力大小
滑行距离
最大 较小 阻力为零
最短 较长 无限长
推理想象
光滑表面
笛卡儿
(Descartes,1596-1650)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 任何力的作用,它将继 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 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 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
(Newton,1642-1727)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 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D.排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强化训练:
3、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但是( D ) A.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 B.运动越快,物体的惯性越大 C.物体受力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变的
强化训练:
B.手的前方

C.落在手中 D.无法确定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不论物体运动与否,受力与否, 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 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 的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 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二、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例2 同的 解析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B.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
C.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经验和结论的基础上得
维持木块运动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出的,并不是由实验得出的定律,故选项A错误;惯性定律是说物
二、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 .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在于正确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 系,纠正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明确了力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揭示了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的性质——惯性. 3 .牛顿第一定律是由“理想实验”加以“科学推理”
得到的.所谓“理想实验”就是在实际实验的基础上,根据
D.飞跑的运动员,由于通到障碍而被绊倒,这 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 态
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空, 这个设想可行吗?
答:因为地球上一切物体,(包括地球周围的大 气)都随着地球一起运动,气球升空后,由于惯 性,它仍保持原来随地球自转的速度,当忽略其 他与地球有相对运动的作用而产生的影响时,升 空的气球与它下方的地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 可能相对地球绕行一周。
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如果无摩擦,物体将继续运动,不能说物体的
运动必须有力维持,故选项 C 错误;由牛顿第一定律知,力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选项D正确.
答案
点评
D
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题时,应牢牢抓住两点,一个是力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另一个是惯性维持物体原有运动状态,是物 体的固有属性.
变式训练1
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 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 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 是( )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 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 下来 , 这说明 , 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 态”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解析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的原因,静止是不受力的自然状态;从 同一高度重物下落得较快.物体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与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反,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 D
实验现象,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影响实验的次要因素,
在理想情况下对实验进行合理外推从而得出结论的实验方
法.
三、惯性
4.惯性: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的性质叫做惯性.(所以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注: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一 切物体不管是否受力,也不管它是否运 动和怎样运动,都具有惯性.
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循的规律,而惯性是无论物体受不受力,物
体总具有的一种性质,它们的实质不相同,故选项B错误; 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木块在运动过程中受 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如果无摩擦,物体将继续运动,不能说物体的 运动必须有力维持,故选项C错误;由牛顿第一定律知,力是改变
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木块在运动过程中受
三、惯性概念 例 3 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人 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时会受到一个向前的冲力,使他随火车一起 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 动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 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很小,不明显而已 D.人从跳起到落回地板,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人 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 解析 人跳起后落回原地的现象是由于惯性造成的,人跳 起后,在水平方向上合外力为零,由于惯性,人将保持原来和车 一样的水平速度,下落时,定会落回原处,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
四、惯性参考系和非惯性参考系 1 .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 参考系. 2.非惯性参考系:做变速运动的参考系. 3 .牛顿第一定律仅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在研究物体运 动时,一般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 参考系. 例如:(1)火车沿平直轨道匀速运动时,可将火车看做惯 性系来研究火车内其他物体的运动. (2)火车由静止加速启动时,如果以火车为参考系,原来 静止在火车内水平光滑桌面上的物体会相对火车向后加速运 动,但物体水平方向上并没有受力.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不成 立,火车为非惯性系.
方法指导
一、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例1 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 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果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 仅是使之运动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 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 运动下去 解析 运动是物体的自然属性,并不需要力来维持,故 选项A错误、B正确;力产生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即改变速度,故选项C正确;如果物体不受外力,其运动状 态不变,即速度不变,故选项D正确. 答案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