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构成的奥秘》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江苏专用)(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4 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 1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和离子
1.(2020年南京中考)201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做出的贡献。
锂元素的一种原子中质子数为3,中子数为4,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3
B. 4
C. 6
D. 7
【答案】A
【解析】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A。
2.(2020年扬州中考)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氢气
B. 氯化钾
C. 金刚石
D. 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A、氢气(H2)是由氢气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KCl)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C、金刚石(C)是碳的一种单质,属于单质,故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0年苏州中考)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铜
B. 水
C. 氯化钠
D. 氖气
【答案】C
【解析】A、金属铜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B、水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故符合题意;D、氖气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0年常州中考)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又鼓起来了。
用微粒观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间距增大了B.分子质量增大了
C.分子个数增加了D.反应生成新物质
【答案】A
【解析】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而不是分子质量增大,不是分子体积扩大,不是分子个数增多。
故选A。
5.(2020年泰州中考)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
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2 B.48 C.70 D.26
【答案】A
【解析】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2。
故选A。
6.(2020年常州中考)有科学家认为“氢能将成为未来主要的能源”,图1是利用太阳能将水转化为氢能的两条理想途径。
(1)途径一“光电转换”过程中,光能转化为_______能,可较好解决传统制氢过程中效率低、_______等问题。
(2)途径二中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请将图2中方框内微粒补充完整。
____
②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________均不发生改变。
③该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填化学符号)。
【答案】(1)电;能耗成本高;
(2)①;②质量;③H、O 。
【解析】(1)途径一“光电转换”过程中,光能转化为电能,进而电解水,可较好解决传统制氢过程中效率低、能耗成本高等问题。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量不变,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结合生成氢气和氧气,将图2中方框内微粒补充完整为
②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不发生改变。
③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该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符号为H、O。
考点 2 元素和元素周期表
1.(2020年扬州中考)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葡萄糖中不含有的元素是A. 氢 B. 碳 C. 氮 D. 氧
【答案】C
【解析】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也属于糖类,也是一种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顾名思义包含了碳的成份和水的成份,水的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因此葡萄糖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不含有氮元素,故选C。
2.(2020年常州中考)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如图,其中区域②代表的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答案】B
【解析】区域②地壳中元素含量占比27.7%,即含量排第二位,表示硅元素。
故选B。
3.(2020年连云港中考)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B. 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C. 氧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D. 氧和硫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
【答案】D
【解析】A、由元素周期表可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正确;B、由元素周期表可知,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16,故正确;C、氧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氧和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故错误。
故选D。
4.(2020年盐城中考)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国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完美收官。
该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
下列有关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属于金属元素
B. 元素符号是Rb
C. 相对原子质量为
D. R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7
【答案】D
【解析】A、铷元素汉字名称中,有“钅”字旁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铷的元素符号是Rb,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不符合题意;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37,故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7,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0年无锡中考)5G时代已经来临,高纯度单质硅(Si)是制作芯片的材料,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中的质子数是14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D.硅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数是14
【答案】A
【解析】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符合题意;B.由图片知:硅原子中的质子数是14,故不符合题意;
C.由图片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不符合题意;
D.因为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也是14,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金属及其矿物
考点 1 金属材料
1.(2020年临沂中考)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B. 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
C. 银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
D. 为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在其表面刷漆
2.(2020年青岛中考)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造高铁列车使用了多种材料。
下列高铁列车的部件中,其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玻璃车窗
B、镁铝合金车体
C、塑料小桌板
D、涤纶座套
(2)高铁电路多用铜质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性。
(3)高铁刹车片由合金锻钢制作,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列车紧急制动时,轮毂盘面和刹车片的温度瞬间达到700℃以上,合金锻钢应该具备耐磨和_ _等特性。
(4)建造高铁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
工业炼铁的原理是氧化铁(Fe2O3)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_。
(5)车身表面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的作用。
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_。
(6)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得到了回收利用。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社会意义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2020年枣庄中考)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自然界分布并不均匀,按质量计算,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填符号)。
(2)钢铁是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某些铁制零件防锈措施是涂油,其防锈原理为_____________。
(3)《吕氏春秋》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注: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
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组分低
b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大
c 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分强
(4)向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后,对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2020年泰安中考)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诗词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百炼成钢”与“沙里淘金”所涉及的变化相同
B.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 "釜底抽薪”与“钻木取火”都体现了燃烧的条件
2.(2020年聊城中考)把X、Y、Z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盐酸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X、Z无明显变化;再把X放到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固体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Y>X>Z
B. Y>Z>X
C. X>Z>Y
D. Z>X>Y
3.(2020年滨州中考)已知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
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D>C>A>B
B. A>B>C>D
C. B>A>C>D
D. D>C>B>A
4.(2020年济宁中考)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过滤。
下面对反应结果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不含有Zn
B. 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
C. 若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
D. 若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滤渣中一定不含有Zn
5. (2020年泰安中考)向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
A. 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Mg2+
B. 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Mg2+
C. 滤纸上有Ag、Cu、Zn,滤液中有Zn2+、Mg2+
D. 滤纸上有Ag、Cu、Zn、Mg,滤液中有Zn2+
6.(2020年潍坊中考)将一定量金属M加入到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滤渣,滤液为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M>Zn>Cu
B.滤液中可能只含一种溶质
C.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M
M+CuSO=Cu+MSO
D.该过程一定发生了如下反应:
4
4
7. (2020年青岛中考)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分析实验②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 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4.(2020·日照市中考)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能以单质形态存在。
含甲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
将甲和丁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在甲表面有铜析出,而丁没有变化。
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
A.丙<丁<甲<乙B.乙<甲<丁<丙C.丁<甲<乙<丙D.丙< 乙<甲<丁
8.(2020年济宁中考)小雨同学为验证镁、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
①实验中,小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镁>锌>铁;
②小明还补充了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由此得出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铁_____________铜(填“>”“=”“<”)。
9.(2020年潍坊中考)小明同学对金属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梳理和总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对图1中几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发现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_______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电子变成阳离子,小明同学判断D和E的化学性质相似,他的依据是_______。
(2)如图2,将一锌片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反应过程溶液中增加的粒子是
_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溶液的pH________(填“连渐减小”“逐渐增大”或“不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图3是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变化是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考点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 (2020年德州中考)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装置图。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时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B. 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较反应前增加
C. 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 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2.(2020·日照市中考)下图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4个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甲、乙、丙三处比较,生锈最明显的地方是甲
B.①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空气,①③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
C.③中附着在棉花上的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
D.四个实验中,生锈最快的是④中的铁钉
3.(2020年威海中考)口罩中的化学
口罩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必需品。
(1)佩戴口罩隔离新冠肺炎病毒,跟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_______________原理相似。
(2)口罩中的鼻梁条起着将口罩固定在鼻梁上的作用,其材质常见的有:铝、塑料、镀锌铁等。
①上述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表面镀锌因其能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防止铁的锈蚀。
3. (2020年德州中考)在厨房中,既能制作美食又可从中体验乐趣,同时也蕴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
(1)厨房中有食盐、食醋、小苏打、加铁酱油等物质。
其中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写化学式);加铁酱油中的“铁”指_____(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2)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___。
(3)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植物油时,洗洁精使植物油分散在水中,且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便于洗涤。
这
种现象称为_______。
(4)冰箱内放置的活性炭包可去除冰箱内的异味,是由于活性炭具有较强的______性。
(5)放置的铁锅出现锈蚀,主要是铁与______发生化学反应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