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乡镇开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方案 单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开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方案
5月19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总体工作方案和近期举措,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
现将方案如下:
一、加强制度建设
1.完善统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完善知识产权诉调对接机制,协调落实“总对总”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工作。
(知识产权科)
2.完善统一市场准入制度。
推动《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开展业务培训,推行统一登记规范。
依托省局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行业字词库,逐步实现经营范围登记统一表述。
(登记注册与行政审批科)
3•完善统一公平竞争制度。
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逐
季度汇总全市公平竞争审查情况,适时对各单位制度落实情况进
行通报,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应该尽
改、应废尽废;按照省公平竞争审查数据库建设进度,录入市、
县两级审查数据,建立统一的省、市、县三级数据库。
(价格监督和反不正当竞争科)
严格落实省局反行政垄断合规指引,建立健全政策措施抽查、举报处理和回应机制,开展政策措施抽查和交叉检查,定期通报检
查结果,坚决制止行政垄断。
(价格监督和反不正当竞争科)落实市场监管部门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政策法规科)
4.完善统一企业信用监管制度。
推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监管模式,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
(信用监督管理科)开展信用提升行动,加大失信主体信用修复帮扶力度,全面提升市场主体信用意识和信用合规能力水平,提高守法诚信市场主体获得感。
(信用监督管理科)
依据《XX省合同监督条例》《XX省企业合同信用状况公布暂行办法》的规定,组织开展XX市2023-2023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布活动,并择优推荐申报XX省第XX届“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审公布活动,营造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
(消费环境网络交易与合同监管科)
二、统筹监管服务
5.促进要素资源市场培育。
深入落实专利转化专项计划,推动孝感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开展专利托管、收储和市场化运营。
(知识产权科)
6.完善市场信息交互渠道。
加大对注册登记、行政许可、
行政处罚、“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利用,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湖北)系统为依托,围绕企业开办、经营、投资、清算、退出等全生命周期,优化市场主体信息公示,便利市场主体信息互联互通。
(信用监督管理科、信息中心)
7.深化质量品牌建设。
开展质量服务体系升级行动,围绕本
地重点产业积极推进质量提升行动。
(质量发展与监管科、计量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管理科)
组织我市优秀企业(组织)参加中国质量奖、XX省长江质量奖评选活动,组织开展XX市政府质量奖评选表彰活动。
组织企业申报“XX精品”产品。
(质量发展与监管科、知识产权科)积极推荐企业申报荆楚品牌培育工程,积极参与省局网上地理标志馆建设,不断提升孝感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定期发布商标品牌发展报告,遴选优秀企业参与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评选、全省地理标志大会、“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中国品牌日等活动。
创建一批商标品牌指导站,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品牌价值评价,遴选优秀品牌企业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
(广告监督与商标地理标志科、质量发展与监管科)
开展生产许可获证企业“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开展重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突出重点,组织实施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质量发展与监管科)
指导检测认证机构靠前帮扶企业,加强同线、同标、同质宣传
推广,配合省局引导辖区企业进入“三同”公共信息服务
平台。
(计量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管理科)
加强省级质检中心的监管和指导,协调和指导有条件的县(市、区)积极申报建设省级质检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深化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计量与认证认可检
验检测管理科)
贯彻落实《XX省广告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和专栏计划,提升广告产业助推经济文化效能,组织辖区广告企业积极参加2023年楚天杯公益广告征集推广活动,参与广告业助推乡村振兴等活动。
(广告监督与商标地理标志科)
8.完善标准和计量体系。
注重标准化工作区域的交流合作。
推进标准化工作区域合作交流和标准共享,深化“XX一体化”标准服务工作合作机制,全面提高新形势下我市标准化服务能力。
(标准化科、信息与标准化所)
加强标准化工作能力建设。
深入开展标准化教育培训,培训系统内业务骨干和重点企业标准化人员。
加强XX市标准化专家库的建设,吸收各类专业人才。
(标准化科、信息与标准化所)深化标准化体系建设。
围绕我市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标准体系研究,新立项市级地方标准和帮助企业协会制定团体标准。
(标准化科、信息与标准化所)
落实标准化重点任务。
深入开展对标达标质量提升行动,
落实企业产品服务标准自主声明公开制度,推动相关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开展企业产品服务标准评价。
持续加强标准
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标准化科、信息与标准化所)推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项目建设,督促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加快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指导市公检中心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5项,组织开展对县级计量技术机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
情况调研。
(计量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管理科)
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
深化“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成果,强化“一站式”服务工作,着力解决企业在质量提升和产业发展中的测量、测试和校准难题。
(计量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管理科)
做好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加油机、民用三表、出租车计价器等贸易结算领域计量器具监管,着力提高计量保民生效能。
组织重点用能单位计量监督检查。
(计量与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管理科)
9.提升消费服务质量。
深化放心消费创建活动。
依据《湖北省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指南》地方标准,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在孝感”活动,推动创建活动向机动车维修、住宅装饰装修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延伸,培育创建一批市级示范商户(街区、行业、维权服务站),组织全市完成2023年度省级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申报工作。
(消费环境网络交易与合同监管科)
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发《孝感市消费投
诉信息公示暂行办法》,探索建立投诉信息公示制度和投
诉线下社会联动机制。
(消费环境网络交易与合同监管科、消
推进全国XX平台与XX政府服务热线双号并行和深度融合,大力发展ODR(在线消费纠纷解决)企业。
贯彻落实《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工作指南》,深入应用“XX315消费投诉和解平台”。
(消费环境网络交易与合同监管科、消委会)
贯彻落实新《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湖北
省消费品召回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强化宣传培训工作。
(质量发展与监管科)
10.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贯彻落实《湖北省食品安全工作约谈暂行办法》《湖北省食品安全重大事项督促落实办法》,深化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定期召开孝感市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会,开展全市食品安全“守查保”专项行动和“1+5”群腐专项整治分片包保明查暗访工作。
(食品药品安全协调科)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监督检查制度要求,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督促完成。
优化自查报告机制,督促落实保健食品和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自查规范。
(食品生产流通监管科)
11.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
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依法及时纠正指定交易、限制商品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通、阻碍异地经营、妨碍公平竞争等行为。
(价格监督和反不正当竞争科)
12.提升市场监管信息化水平。
推进全省市场监管“三网一中心”(市场监管智慧审批一张网、智慧监管一张网、智慧服务一张网和大数据中心)应用,提升工作效能和监管服务智慧化水平。
(信息中心)
推进药品智慧监管,重点推进疫苗信息化追溯监管和药品(重点品种)信息化追溯监管。
在药品流通经营领域,加强信用监管,
推进监管信息依法公开,探索建立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药品监管科)
13.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规定做法。
开展妨碍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
(各科室、单位)
三、强化规范整治
14.强化综合治理。
积极创建法治建设示范机关,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努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政策法规科)贯彻落实企业知识产权护航工程,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科、综合执法支队)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探索建立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完善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工作制度。
落实武汉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
(知识产权科)
全面应用全省广告监管系统平台,督办反馈涉嫌违法广告重点线索办理情况。
开展药品、保健食品、医疗美容、金融理财、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广告专项整治及校外培训广告监管,协助做好
文娱领域市场经营活动综合治理工作。
(广告监督与
商标地理标志科)
指导全市各级进一步推进总局网络交易监测信息分发系统、“智慧网监”app和省局网络交易与合同监管系统应用推广工作。
(消费环境网络交易与合同监管科)
推进市、县两级稽查办案联动、信息报告机制,探索推进“一主多线”违法案件办案模式。
加强与公安机关协同配合,细
化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推进违法案件联合督办、联席会商、信息共享。
(综合执法支队)
15.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强化保障民生、促进创新等重点领域反不正当执法,加强供水、供电、供气等公共行业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管。
依法公开案件信息,强化以案释法。
(价格监督和反不正当竞争科)
开展2023年度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
聚焦民生和新消费、要素市场和新经济等领域的竞争秩序,严厉打击仿冒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培育建设全市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点,持续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指导帮扶,助推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保护机制。
(价格监督和反不正当竞争科、综合执法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