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教学设计第1册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概述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微生物纯培养的基本操作要求,进行酵母菌的纯培养。

2.阐明微生物选择培养的原理。

3.进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微生物纯培养的基本操作要求,微生物选择培养的原理。

(2)酵母菌的纯培养。

(3)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

2.教学难点
(1)酵母菌的纯培养。

(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教材“从社会中来”栏目中制作酸奶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初步认识防止杂菌污染,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重要性。

二、概述培养基的种类,学习培养基的配置
阅读教学有关内容,结合教材中的“表1-1 1000 m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分析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的种类和营养构成。

引导
学生说出培养基中加琼脂的作用,以及按照物理性质划分的培养基的种类。

分析讨论培养酵母菌的培养基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组成成分的异同点,归纳培养基的营养构成。

三、明确无菌技术,体验灭菌的操作
结合教材中有关无菌技术的内容,说出消毒和灭菌的原理、主要方法和所需要的设备,填写表格,比较两者对微生物作用效果的差异。

认识到消毒和灭菌对微生物作用的效果存在差异,实践中要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无菌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培养基的配制。

并分组对配制好的培养基、培养皿进行分装、标记、包裹,然后将它们与接种工具一起进行灭菌处理。

四、通过进行酵母菌的纯培养,学习倒平板和平板划线的基本技能
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了解掌握微生物的纯培养步骤,以及倒平板及划线的基本方法。

按小组进行倒平板操作。

将培养酵母菌的平板分成两组,一组用平板划线法接种酵母菌,另一组不作任何处理。

完成接种操作后,将平板倒置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结合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了解倒置平板培养的原因,体会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重要性。

要求学生在课下用恰当的方式记录培养的结果。

并请小组代表展示本组实验报告并汇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实验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注意事项、问题反思等方面的内容。

五、回顾、梳理和总结本节内容
与学生一起进行梳理和总结本节内容,帮助学生系统构建知识网络。

深化理解以下内容:
培养微生物需要提供适合它们生长繁殖的培养基。

无菌技术可以防止杂菌污染,是获得纯培养物的前提。

发酵工程建立在微生物纯培养技术之上。

微生物纯培养的基本流程是:制备培养基→接种和分离→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