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128层CT应用体会(69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前0-7天的一般准备: 询问病史,了解临床诊断需求,判断正当性,确定合适检查方 案 了解药物过敏史及禁忌症,签署对比剂应用知情同意书,风险 告知 检查前48小时中止二甲双胍/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 心率过快或心律不齐者应提前在临床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 检查前12小时内不服含咖啡因饮料、不饮酒 4小时内不(少)吃固体食物,鼓励检查前后饮水 不做运动,提前到检查室静坐,稳定心率并测量静息状态下心 率
• 理想状态:在心动周期1/10时间内完成单次采集, 才能准确捕捉心脏、冠脉形态,要求CT机的时间 分辨率达到50~100ms,即球冠旋转一周仅用时0. 1~0.2s(目前旋转速度为0.33~0.5s/周)
• 多扇区重建:不同心跳周期时的数据,合成后得到 完整的心脏数据。
由于冠状动脉在一次心跳收缩期和 舒张期运动速率不同,所得R-R间期不 同,相位的冠状动脉成像的清晰度也不 同,只有在冠状动脉运动相对静止相位 的成像资料才能用于诊断分析。
心血管CTA原理
• 心电图编辑技术 • 64排CT需在数十个心动周期内利用所采集的数据 进行冠脉成像。同一张横断位像上的图像可能来 自于多个心动周期相同时相的原始数据,若碰到 室早等心率失常时,系统不能自动准确定重建 时相,即使采用回顾性心电分析也难以重建出清 晰的图像,这时就需要心电图编辑技术了。
64排128层CT应用体会
飞利浦 Ingenuity Core 128螺旋CT
一、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的解剖
一、冠状动脉的概念 分布在心外膜下和心肌壁外,并将血液转运 到心脏毛细血管床部分的血管。
冠脉主要分支:
冠状动脉主要分支为 左、右冠脉,两者分 别发自升主动脉根部 的主动脉窦部,左冠 脉发自左后窦,右冠 脉发自前窦。
2、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LCX)
供应左心房壁、左心室外侧壁、部分左心室前后壁,钝缘支、左 心室前支、左心室后支、左心房支、房间隔前支
1 2 3 4
6
5
5
1、LM;2、LAD近段;3、LCX; 4、中间支;5、对角支;6、LAD中段;
• 根据Schlesinger分型原则,冠状动脉穿过心 尖并分出后降支被认为是优势冠状动脉。 右冠优势型
病例四
患者 男 75岁 临床诊断冠心病 冠脉支架置入术后 测量心率约80次/分 率齐
三、技术背景
CTA原理
• CTA:CT Angiography • 具体含义为经外周静脉快速团注含碘对比剂, 在靶血管对比剂浓度达到峰值时,利用MSCT (multi-slice CT)进行连续容积数据采集,再经 二维、三维等后处理技术,重建靶血管的解剖 图像。
检查当日准备工作:
• • • • • • • 1、介绍检查流程, 2、去除外衣、紧身内衣和扫描区域的金属物品 3、注射针:右手肘静脉 4、沟通,消除紧张情绪 5、控制心率 6、扫描体位:仰卧位 7、呼吸训练:屏气15秒
• • • • • • • •
CTA电极连接 粘贴位置: 双侧锁骨下区, 左上腹区 导线的摆放: 心脏扫描野外 确认: 基线平稳、R波清晰、心率稳定
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
走形于右心室房室沟内、肺动脉主干根 部和右心耳之间,被较多的脂肪组织所包 绕,通过心脏右缘至心膈面 RCA沿途发出后降支、左心室后、锐缘支、 右圆锥支、右心室前支、右心房动脉。
3 2 1
5
4
1、右冠状动脉;2、锐缘支; 3、右冠主干远段;4、后降支;5、左心室后支
65.7%,RCA穿过后室间沟并发出后降支
左冠优势型
5.6%,LCX穿过室间沟并发出分支至右室后表面
均衡型
28.7%,RCA和LCX远段均发出分支供应室间隔 下部
PDA
右冠状动脉优势型:65.7%
PDA
左冠状动脉优势型:5.6%
PDA
PDA
左右冠状动脉均衡型:28.7%
二、病例分享
病例一
患者 女 54岁 无诱因胸痛,休息后缓解,临床诊断急性冠 脉病变 测量心率约80次/分 心率齐
病例二
患者 女 75岁
临床诊断为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测量心率62次/分 心率齐
病例三
患者 女 41岁
临床胸闷,怀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测量心率约为90次/分 最高达100+次/分 心率齐
心血管CTA原理
• 心电门控技术(ECG gating):是在心 脏扫描的同时,监测心电信号,利用心电 信号触发扫描或根据心电标记后的心动周 期时相重建图像。 • 该技术有效避免了心脏运动伪影,使得心 脏成像在选定心动时相进行图像重建,通 常提取运动度最小的心脏收缩中晚期的数 据进行重建。
心血管CTA原理
心血管CTA原理
• 造影剂应用及注意事项 • 有无造影剂过敏史及各种禁忌症 • 非离子造影剂:碘帕醇 • 高浓度:370mgI/mL 65~75mL • 高流速:4.8~5.0mL/s • 生理盐水跟进:40mL生理盐水 4.8~5.0mL/s 快速清空右心潴留造影剂,降低伪影。
冠状动脉CT检查前的准备
左冠脉的主要分支
走形于肺动脉干与左心 耳之间,主干(left main trunk,LM)很短,约0.5 -2.0cm,行至左冠状沟时 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也 可能在两者之间发出中间 支。
1、前降支( descending artery,LAD)
供应部分左心室、右心室前壁及室间隔前2/3的血液,对角支、右 心室前支、左圆锥支、前间隔支
心血管CTA原理
• 临床上,在生资料重建过程中应用心电图编辑功 能,对数据采集过程中所出现的心律失常,通过 采用忽略、删除部分重建时间窗,R波触发点的 手动偏移以改变局部相应重建时间窗的位置等方 法对原始心电图进行适当编辑,以期获得较为理 想的图像质量。
回顾性心电门控:采用螺旋扫描方式, 一次屏气完成整个心脏容积的数据采集, 同步记录心电信号,用R波的峰值记录原 始数据,两个相邻的R波为一个心动周期, 按需选择重建时相。
• 心脏CTA扫描方案:双定位像 • 透视触发扫描
• 造影剂跟踪(自动触发扫描)注射后8~10秒 开始
心血管CTA原理
• 多扇区重建技术。 • 为了解决时间分辨率的问题:
• 理想状态:在心动周期1/10时间内完成单次采集, 才能准确捕捉心脏、冠脉形态,要求CT机的时间 分辨率达到50~100ms,即球冠旋转一周仅用时0. 1~0.2s(目前旋转速度为0.33~0.5s/周)
• 多扇区重建:不同心跳周期时的数据,合成后得到 完整的心脏数据。
由于冠状动脉在一次心跳收缩期和 舒张期运动速率不同,所得R-R间期不 同,相位的冠状动脉成像的清晰度也不 同,只有在冠状动脉运动相对静止相位 的成像资料才能用于诊断分析。
心血管CTA原理
• 心电图编辑技术 • 64排CT需在数十个心动周期内利用所采集的数据 进行冠脉成像。同一张横断位像上的图像可能来 自于多个心动周期相同时相的原始数据,若碰到 室早等心率失常时,系统不能自动准确定重建 时相,即使采用回顾性心电分析也难以重建出清 晰的图像,这时就需要心电图编辑技术了。
64排128层CT应用体会
飞利浦 Ingenuity Core 128螺旋CT
一、临床应用
冠状动脉的解剖
一、冠状动脉的概念 分布在心外膜下和心肌壁外,并将血液转运 到心脏毛细血管床部分的血管。
冠脉主要分支:
冠状动脉主要分支为 左、右冠脉,两者分 别发自升主动脉根部 的主动脉窦部,左冠 脉发自左后窦,右冠 脉发自前窦。
2、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LCX)
供应左心房壁、左心室外侧壁、部分左心室前后壁,钝缘支、左 心室前支、左心室后支、左心房支、房间隔前支
1 2 3 4
6
5
5
1、LM;2、LAD近段;3、LCX; 4、中间支;5、对角支;6、LAD中段;
• 根据Schlesinger分型原则,冠状动脉穿过心 尖并分出后降支被认为是优势冠状动脉。 右冠优势型
病例四
患者 男 75岁 临床诊断冠心病 冠脉支架置入术后 测量心率约80次/分 率齐
三、技术背景
CTA原理
• CTA:CT Angiography • 具体含义为经外周静脉快速团注含碘对比剂, 在靶血管对比剂浓度达到峰值时,利用MSCT (multi-slice CT)进行连续容积数据采集,再经 二维、三维等后处理技术,重建靶血管的解剖 图像。
检查当日准备工作:
• • • • • • • 1、介绍检查流程, 2、去除外衣、紧身内衣和扫描区域的金属物品 3、注射针:右手肘静脉 4、沟通,消除紧张情绪 5、控制心率 6、扫描体位:仰卧位 7、呼吸训练:屏气15秒
• • • • • • • •
CTA电极连接 粘贴位置: 双侧锁骨下区, 左上腹区 导线的摆放: 心脏扫描野外 确认: 基线平稳、R波清晰、心率稳定
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
走形于右心室房室沟内、肺动脉主干根 部和右心耳之间,被较多的脂肪组织所包 绕,通过心脏右缘至心膈面 RCA沿途发出后降支、左心室后、锐缘支、 右圆锥支、右心室前支、右心房动脉。
3 2 1
5
4
1、右冠状动脉;2、锐缘支; 3、右冠主干远段;4、后降支;5、左心室后支
65.7%,RCA穿过后室间沟并发出后降支
左冠优势型
5.6%,LCX穿过室间沟并发出分支至右室后表面
均衡型
28.7%,RCA和LCX远段均发出分支供应室间隔 下部
PDA
右冠状动脉优势型:65.7%
PDA
左冠状动脉优势型:5.6%
PDA
PDA
左右冠状动脉均衡型:28.7%
二、病例分享
病例一
患者 女 54岁 无诱因胸痛,休息后缓解,临床诊断急性冠 脉病变 测量心率约80次/分 心率齐
病例二
患者 女 75岁
临床诊断为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测量心率62次/分 心率齐
病例三
患者 女 41岁
临床胸闷,怀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测量心率约为90次/分 最高达100+次/分 心率齐
心血管CTA原理
• 心电门控技术(ECG gating):是在心 脏扫描的同时,监测心电信号,利用心电 信号触发扫描或根据心电标记后的心动周 期时相重建图像。 • 该技术有效避免了心脏运动伪影,使得心 脏成像在选定心动时相进行图像重建,通 常提取运动度最小的心脏收缩中晚期的数 据进行重建。
心血管CTA原理
心血管CTA原理
• 造影剂应用及注意事项 • 有无造影剂过敏史及各种禁忌症 • 非离子造影剂:碘帕醇 • 高浓度:370mgI/mL 65~75mL • 高流速:4.8~5.0mL/s • 生理盐水跟进:40mL生理盐水 4.8~5.0mL/s 快速清空右心潴留造影剂,降低伪影。
冠状动脉CT检查前的准备
左冠脉的主要分支
走形于肺动脉干与左心 耳之间,主干(left main trunk,LM)很短,约0.5 -2.0cm,行至左冠状沟时 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也 可能在两者之间发出中间 支。
1、前降支( descending artery,LAD)
供应部分左心室、右心室前壁及室间隔前2/3的血液,对角支、右 心室前支、左圆锥支、前间隔支
心血管CTA原理
• 临床上,在生资料重建过程中应用心电图编辑功 能,对数据采集过程中所出现的心律失常,通过 采用忽略、删除部分重建时间窗,R波触发点的 手动偏移以改变局部相应重建时间窗的位置等方 法对原始心电图进行适当编辑,以期获得较为理 想的图像质量。
回顾性心电门控:采用螺旋扫描方式, 一次屏气完成整个心脏容积的数据采集, 同步记录心电信号,用R波的峰值记录原 始数据,两个相邻的R波为一个心动周期, 按需选择重建时相。
• 心脏CTA扫描方案:双定位像 • 透视触发扫描
• 造影剂跟踪(自动触发扫描)注射后8~10秒 开始
心血管CTA原理
• 多扇区重建技术。 • 为了解决时间分辨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