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端口扫描
网络安全协议分析实验3_TCP_SYN扫描_协议分析TCP_ACK扫描_协议分析
《网络安全协议分析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序号: 3 实验项目名称:一次简单扫描_全面扫描_协议分析TCP_SYN扫描_协议分析TCP_ACK扫描_协议分析学号姓名专业班级20网络工程实验地点指导教师实验时间2023-4-7 一、一次简单扫描_全面扫描_协议分析【【实验目的】1)了解Nmap扫描的基本使用方式2)了解简单扫描与全面扫描的区别3)了解简单扫描与全面扫描的协议【实验原理】1)使用不同的命令方式分别进行一次简单扫描与全面扫描,了解Nmap的基础使用方式。
在一次简单扫描中,Nmap会以默认TCP SYN扫描方式进行,仅判断目标端口是否开放,若开放,则列出端口对应的服务名称。
在一次完全扫描过程中,Nmap不仅仅确认了开放端口,一旦发现某个端口开放,Nmap会以其对应的协议通信方式去更加深入的验证该项服务涉及到的版本信息、账户信息等更为详细的结果2)查看目标主机状态【【实验环境】目标机:192.168.1.3工具: 桌面【【实验步骤】一、一次简单扫描及协议分析1.1打开wireshark进行抓包,在cmd命令行下输入命令“nmap 192.168.1.3”对目标主机进行一次简单扫描。
如图1所示图11.2可以看到目标主机有许多tcp端口处于开放状态,SERVICE一栏显示了各端口对应的服务。
切换到wireshark,在过滤器中输入:ip.addr == 192.168.1.3,确定。
如图2所示图21.3通过wireshark抓包可以看到一次简单扫描为TCP SYN扫描方式,我们针对其对目标机445端口的扫描进行分析(其余端口请自行分析)。
Nmap由本地端口46062向目标机的445端口发送TCP SYN数据包请求连接。
如图3所示图31.4目标机接收到来自扫描机的TCP请求之后向其46062端口发送SYN,ACK确认包。
如图4所示图41.5扫描机向目标机发送RST数据包进行连接复位,目标机清除445连接。
网络安全 端口扫描
网络安全端口扫描网络安全是指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修改、泄漏、中断或伪造网络系统、网络设施和网络数据的行为。
在网络安全中,端口扫描是一种常见的安全评估方法,通过扫描网络设备的开放端口,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
端口扫描指的是使用特定工具和技术,扫描一个网络设备上的端口,以确定哪些端口是打开的,以及相应的服务或应用程序在该端口上运行。
通过端口扫描,安全团队可以评估网络设备的安全性,并及时发现潜在的漏洞和威胁,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解决。
端口扫描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发现网络设备上的开放端口:通过端口扫描,可以确定哪些端口是开放的,这些开放端口可能暴露系统的服务和应用程序,成为攻击者的攻击点。
2. 识别运行在开放端口上的服务或应用程序:端口扫描可以识别运行在开放端口上的服务或应用程序,这可以帮助安全团队了解网络设备的功能和配置情况。
3. 发现漏洞和安全威胁:通过端口扫描,可以识别存在的漏洞和潜在的安全威胁,这可以帮助安全团队及时采取措施修补漏洞或防范威胁。
端口扫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TCP端口扫描:通过扫描TCP协议的端口,识别开放的端口和运行的服务或应用程序。
这是最常见和常用的端口扫描方法。
2. UDP端口扫描:通过扫描UDP协议的端口,识别开放的端口和运行的服务或应用程序。
UDP端口扫描相对复杂,因为UDP是面向无连接的协议。
3. SYN/ACK扫描:通过发送SYN包和接收ACK包的方式,来判断端口是否开放。
4. 隐蔽扫描:通过伪装成其他网络流量,来避免被目标系统检测出端口扫描的行为。
端口扫描是网络安全评估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合法性:在进行端口扫描时,必须获得合法的授权,否则将涉及到非法入侵和侵犯隐私的问题。
2. 合规性:端口扫描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特别是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的保护。
3. 明确目的:在进行端口扫描时,必须明确评估的目的,避免滥用和干扰正常的网络服务。
服务器端口扫描与安全防护方案
服务器端口扫描与安全防护方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服务器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其中,服务器端口扫描是黑客常用的入侵手段之一。
通过扫描服务器开放的端口,黑客可以获取服务器的信息,甚至实施攻击。
因此,加强服务器端口扫描的安全防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服务器端口扫描的原理、常见的扫描方法以及相应的安全防护方案。
一、服务器端口扫描原理服务器端口扫描是指黑客通过扫描目标服务器的端口,探测服务器开放的端口及相应的服务。
通过端口扫描,黑客可以获取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信息、服务版本信息等,为下一步的攻击做准备。
常见的服务器端口扫描方法包括TCP扫描、UDP扫描、SYN扫描等。
1. TCP扫描:TCP扫描是最常见的端口扫描方法之一。
黑客通过向目标服务器发送TCP连接请求,根据服务器的响应来判断端口是否开放。
如果服务器响应了连接请求,说明端口是开放的;如果服务器返回拒绝连接的消息,说明端口是关闭的。
2. UDP扫描:UDP扫描是通过向目标服务器发送UDP数据包来扫描端口。
与TCP扫描不同,UDP扫描不需要建立连接,只需发送数据包即可。
但由于UDP协议的特性,UDP扫描的准确性较低。
3. SYN扫描:SYN扫描是一种隐蔽性较高的扫描方法。
黑客通过向目标服务器发送SYN包,但不完成三次握手过程,从而探测端口是否开放。
如果服务器响应了SYN包,说明端口是开放的;如果服务器未响应,说明端口是关闭的。
二、服务器端口扫描的安全风险服务器端口扫描给服务器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风险。
一旦黑客成功扫描到服务器开放的端口,就可能进行后续的攻击,如暴力破解、拒绝服务攻击等。
服务器端口扫描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泄露:通过端口扫描,黑客可以获取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信息、服务版本信息等敏感信息,为后续攻击提供便利。
2. 拒绝服务攻击:黑客可以通过扫描服务器的开放端口,发起大量的连接请求,导致服务器资源耗尽,从而实施拒绝服务攻击。
3. 暴力破解:通过扫描服务器的开放端口,黑客可以获取登录界面的信息,从而进行暴力破解,获取管理员权限。
常见的端口扫描类型及原理
常见的端口扫描类型及原理端口扫描是网络安全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探测目标主机开放的网络端口来获取目标系统的信息,并用于评估网络的安全性。
在端口扫描中,攻击者发送特殊格式的网络数据包到目标主机的不同端口,根据不同的回应结果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况,从而获取端口和服务信息,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攻击。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端口扫描类型及其原理:1.TCP扫描TCP扫描是最常见的一种端口扫描类型。
其原理是通过发送一个TCPSYN数据包到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ACK或者RST数据包判断该端口是否开放。
如果返回RST数据包,说明该端口是关闭的;如果返回ACK或者没有任何回应,则说明该端口是开放的。
因此,TCP扫描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分析TCP协议栈产生的不同响应状态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况。
2.UDP扫描UDP扫描是通过向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发送UDP数据包,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响应来判断端口是否开放。
由于UDP协议的特性,该扫描类型相对于TCP扫描更加难以检测。
如果目标主机返回一个ICMP端口不可达错误,说明该端口是关闭的;如果没有任何响应,则说明该端口是开放的。
UDP扫描的原理就是通过分析UDP数据包产生的不同响应状态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况。
3.SYN扫描(半开放扫描)SYN扫描也是一种常用的端口扫描类型,也称为半开放扫描。
其原理是通过发送一个TCPSYN数据包到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ACK或者RST数据包判断该端口是否开放。
与TCP扫描的不同之处在于,SYN扫描中攻击者不会发送接受或者完成的ACK数据包,而是即使在接收到目标主机的ACK数据包之后返回一个RST数据包,以便在目标主机的日志中没有留下任何跟踪痕迹。
4.NULL扫描NULL扫描是一种探测目标主机端口开放情况的方法,其原理是发送一个无任何标志位的TCP数据包到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响应判断该端口是否开放。
如果目标主机返回一个RST数据包,说明该端口是关闭的;如果没有任何响应,则说明该端口是开放的。
端口扫描器功能简介
一、端口扫描器功能简介:服务器上所开放的端口就是潜在的通信通道,也就是一个入侵通道。
对目标计算机进行端口扫描,能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进行端口扫描的方法很多,可以是手工进行扫描、也可以用端口扫描软件进行。
扫描器通过选用远程TCP/IP不同的端口的服务,并记录目标给予的回答,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搜集到很多关于目标主机的各种有用的信息,例如远程系统是否支持匿名登陆、是否存在可写的FTP目录、是否开放TELNET服务和HTTPD服务等。
二、常用端口扫描技术:1、TCP connect()扫描:这是最基本的TCP扫描,操作系统提供的connect()系统调用可以用来与每一个感兴趣的目标计算机的端口进行连接。
如果端口处于侦听状态,那么connect()就能成功。
否则,这个端口是不能用的,即没有提供服务。
这个技术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你不需要任何权限。
系统中的任何用户都有权利使用这个调用。
另一个好处就是速度,如果对每个目标端口以线性的方式,使用单独的connect()调用,那么将会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使用者可以通过同时打开多个套接字来加速扫描。
使用非阻塞I/O允许你设置一个低的时间用尽周期,同时观察多个套接字。
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很容易被察觉,并且被防火墙将扫描信息包过滤掉。
目标计算机的logs文件会显示一连串的连接和连接出错消息,并且能很快使它关闭。
2、TCP SYN扫描:这种技术通常认为是“半开放”扫描,这是因为扫描程序不必要打开一个完全的TCP连接。
扫描程序发送的是一个SYN数据包,好象准备打开一个实际的连接并等待反应一样(参考TCP的三次握手建立一个TCP连接的过程)。
一个SYN|ACK的返回信息表示端口处于侦听状态:返回RST表示端口没有处于侦听态。
如果收到一个SYN|ACK,则扫描程序必须再发送一个RST信号,来关闭这个连接过程。
这种扫描技术的优点在于一般不会在目标计算机上留下记录,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必须要有root权限才能建立自己的SYN数据包。
端口扫描原理
端口扫描原理端口扫描原理是通过向目标主机的各个端口发送连接请求,然后根据目标主机的响应情况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况。
1. TCP连接扫描:通过发送TCP连接请求来判断目标主机上的端口是否开放。
扫描者向目标主机的每个端口发送SYN(同步)包,目标主机若收到该包并返回SYN-ACK(同步-确认)包,则端口开放;若目标主机返回RST(复位)包,则端口关闭;若目标主机无响应或返回ICMP不可达消息,则端口被过滤。
此方法常用于全面的端口扫描。
2. UDP扫描:UDP扫描用于检测目标主机上开放的UDP端口。
扫描者向目标主机的特定UDP端口发送空的UDP数据包(UDP无连接),若目标主机返回ICMP不可达消息,则端口关闭;若目标主机返回UDP响应,则端口开放。
此方法用于检测不常见的、容易被忽视的UDP服务。
3. SYN Stealth扫描(半开放扫描):这是一种通过在建立TCP连接过程中不完全打开连接,来探测目标主机端口是否开放的扫描技术。
扫描者向目标主机的每个端口发送一个SYN包,若目标主机返回SYN-ACK包,则端口开放;若目标主机返回RST包,则端口关闭;若目标主机无响应或返回ICMP不可达消息,则端口被过滤。
这种扫描技术能够减少在目标主机的日志中留下扫描痕迹。
4. NULL、FIN、XMAS扫描:这三种扫描方法利用了某些操作系统在处理异常包时会有不同的响应。
NULL扫描发送不含任何标志位的TCP包,若目标主机返回RST包,则端口关闭;FIN扫描发送只含FIN标志位的TCP包,若目标主机返回RST包,则端口关闭;XMAS扫描发送FIN、URG、PSH标志位都被设置的TCP包,若目标主机返回RST包,则端口关闭。
这些扫描方法适用于检测目标主机上是否运行着对异常包有特殊响应的服务或操作系统。
端口扫描利用了TCP/IP协议栈上的协议和标志位,来向目标主机发送不同类型的包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态。
扫描者可以根据目标主机的响应情况快速确定哪些端口可能存在潜在的漏洞或服务。
常见的扫描类型有以下几种:Nmap的SYN、Connect、Null、FIN、Xmas、Maimon、ACK
常见的扫描类型有以下几种:Nmap的SYN、Connect、Null、FIN、Xmas、Maimon、ACK秘密扫描秘密扫描是一种不被审计工具所检测的扫描技术。
它通常用于在通过普通的防火墙或路由器的筛选(filtering)时隐藏自己。
秘密扫描能躲避IDS、防火墙、包过滤器和日志审计,从而获取目标端口的开放或关闭的信息。
由于没有包含TCP 3次握手协议的任何部分,所以无法被记录下来,比半连接扫描更为隐蔽。
但是这种扫描的缺点是扫描结果的不可靠性会增加,而且扫描主机也需要自己构造IP包。
现有的秘密扫描有TCP FIN扫描、TCP ACK扫描、NULL扫描、XMAS扫描和SYN/ACK扫描等。
1、Connect()扫描:此扫描试图与每一个TCP端口进行“三次握手”通信。
如果能够成功建立接连,则证明端口开发,否则为关闭。
准确度很高,但是最容易被防火墙和IDS 检测到,并且在目标主机的日志中会记录大量的连接请求以及错误信息。
TCP connect端口扫描服务端与客户端建立连接成功(目标端口开放)的过程:①Client端发送SYN;②Server端返回SYN/ACK,表明端口开放;③Client端返回ACK,表明连接已建立;④Client端主动断开连接。
建立连接成功(目标端口开放)如图所示TCP connect端口扫描服务端与客户端未建立连接成功(目标端口关闭)过程:①Client端发送SYN;②Server端返回RST/ACK,表明端口未开放。
未建立连接成功(目标端口关闭)优点:实现简单,对操作者的权限没有严格要求(有些类型的端口扫描需要操作者具有root权限),系统中的任何用户都有权力使用这个调用,而且如果想要得到从目标端口返回banners信息,也只能采用这一方法。
另一优点是扫描速度快。
如果对每个目标端口以线性的方式,使用单独的connect()调用,可以通过同时打开多个套接字,从而加速扫描。
缺点:是会在目标主机的日志记录中留下痕迹,易被发现,并且数据包会被过滤掉。
端口扫描原理
端口扫描原理绝大多数应用程序运行在TCP或者UDP协议之上,这些协议是众多应用程序使用的传输机制,端口扫描是通过扫描主机确定哪一些TCP和UDP端口可以访问的过程。
端口扫描常见的几种类型:TCP Connect()扫描SYN扫描NULL扫描ACK扫描Xmas-TreeDumb扫描下面是TCP数据包的6个标志位:URG:紧急数据包ACK:确认(应答数据包)PSH:将数据强制压入缓冲区RST:连接复位(断开连接)SYN:连接请求FIN:TCP连接结束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的过程:1. SYN---->A:请求方 2. <---SYN/ACK B:服务方3.ACK----->下面介绍常见的扫描类型1.TCP Connect ()扫描TCP Connect ()扫描试图与每个TCP端口进行三次握手通信,但是也最容易被防火墙或者入侵检测系统测到。
尽量使用其他的扫描类型。
1 SYN----> 1 SYN----><---SYN/ACK 2 <---RST 23 ACK----->端口开放端口关闭2.SYN扫描比TCP Connect ()扫描隐蔽一些,SYN扫描仅发送初始的SYN数据包给目标主机。
1 SYN----> 1 SYN----><---SYN/ACK 2 <---RST 2端口开放端口关闭3.NULL扫描(反向扫描)NULL扫描将一个没有标志位的数据包发送给TCP端口,根据RFC 793的要求1 NULL----> 1 NULL----><---RST 2端口开放端口关闭Windows主机不遵从RFC 793,Unix遵从RFC 793比前两种更隐蔽。
4.FIN扫描(反向扫描)在FIN扫描中,一个FIN的数据包被发送给目标主机的每个端口。
根据RFC 793的要求1 NULL----> 1 NULL----><---RST 2端口开放端口关闭5. ACK 扫描ACK 扫描通常用来穿过防火墙的规则集,有助于确定一个防火墙的功能比较完善或者仅是一个简单的包过滤程序,ACK扫描使用响应包来发现防火墙的配置信息。
tcp syn扫描的实现原理
TCP SYN扫描的实现原理TCP SYN扫描是一种常用的网络扫描技术,用于识别目标主机上的开放端口。
在进行TCP SYN扫描时,扫描器向目标主机发送TCP连接请求中的SYN标志位,并根据目标主机的响应来判断端口的状态。
1. TCP连接建立过程在了解TCP SYN扫描的实现原理之前,我们需要首先了解TCP连接建立的过程。
TCP连接建立需要进行三次握手,即以下步骤:1.主机A发送一个TCP包,其中SYN标志位被设置为1,表示请求建立连接。
2.主机B收到后,向主机A发送一个TCP包,其中SYN和ACK标志位都被设置为1,表示确认连接请求,并发送自己的SYN序列号。
3.主机A收到后,向主机B发送一个TCP包,其中ACK标志位被设置为1,表示连接建立成功。
通过三次握手,TCP连接建立成功,双方可以开始进行数据传输。
2. TCP SYN扫描的工作原理TCP SYN扫描利用了TCP连接建立过程中的一些特性,来判断目标主机上的端口状态,即端口是否开放。
1.扫描器向目标主机的某个端口发送一个TCP包,其中SYN标志位被设置为1,表示请求建立连接。
2.如果目标端口处于关闭状态,那么目标主机将会发送一个RST(复位)包作为响应,表示连接被重置,从而扫描器获得了目标端口的信息。
3.如果目标端口处于开放状态,那么目标主机将会发送一个TCP包,其中SYN和ACK标志位都被设置为1,表示确认连接请求,并发送自己的SYN序列号。
4.扫描器收到目标主机的响应后,将发送RST包给目标主机,以关闭已经建立的连接。
根据目标主机响应的情况,扫描器可以判断目标端口的状态: - 如果目标主机返回RST包,则表示该端口处于关闭状态。
- 如果目标主机返回SYN/ACK包,则表示该端口处于开放状态。
3. 实现原理TCP SYN扫描的实现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3.1 构造TCP包扫描器需要向目标主机发送构造的TCP包,其中SYN标志位被设置为1,以请求建立连接。
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扫描技术
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扫描技术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扫描技术是一项在信息安全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
它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和安全专家发现和防范网络中的安全威胁,确保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网络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的扫描技术以及其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一、网络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网络扫描是指通过扫描工具对目标网络进行主动探测,发现目标主机和网络设备的开放端口、运行服务以及可能存在的漏洞等。
网络扫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和技术,与目标主机进行交互,然后根据目标主机的响应情况分析目标网络的情况。
网络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端口扫描:通过扫描目标主机的端口,确定目标主机上开放的端口,从而了解目标主机上运行的服务和应用程序。
2. 服务识别:通过分析目标主机响应的报文内容,识别目标主机上运行的具体服务和应用程序。
3. 操作系统识别:通过分析目标主机的网络协议栈和响应报文,判断目标主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类型和版本。
4. 漏洞扫描:通过对目标主机进行漏洞扫描,发现可能存在的系统漏洞和安全隐患。
二、常见的网络扫描技术1. TCP全连接扫描:这是最基本的端口扫描技术,它通过建立完整的TCP连接来判断目标主机上的端口是否开放。
2. SYN扫描:也称为半开放扫描,它通过向目标主机发送SYN报文,根据目标主机的响应来判断端口是否开放。
3. NULL扫描:发送不带任何标志位的TCP报文到目标主机的端口,如果收到RST报文,则表示该端口是关闭的。
4. Xmas扫描:发送PSH、FIN和URG等标志位设置为1的TCP报文,如果收到RST报文,则表示该端口是关闭的。
5. ICMP扫描:通过发送ICMP报文(如ping)来判断目标主机是否存活。
三、网络扫描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网络扫描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评估:网络扫描技术可以用来对网络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包括发现网络设备的弱点、漏洞和敏感信息等,帮助网络管理员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端口扫描原理及工具
端口扫描原理及工具端口扫描是指通过发送指定的网络数据包,来识别目标主机上开放的网络端口的过程。
每个网络服务都通过一个唯一的端口号来进行通信,端口扫描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或黑客确定目标主机上运行的服务和应用程序,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攻击。
1.TCP连接扫描:这是最常用的端口扫描方法。
它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TCP连接来确定端口是否开放。
扫描程序向目标主机的每个端口发送一个TCPSYN包,如果收到目标主机返回的TCPACK包,说明端口开放;如果收到目标主机返回的TCPRST包,说明端口关闭。
2.UDP扫描:与TCP连接扫描不同,UDP扫描发送的是UDP数据包。
目标主机根据传入的UDP数据包决定是否响应,如果有响应,表示端口开放;如果没有响应,表示端口关闭。
由于UDP是面向无连接的协议,所以UDP扫描相对于TCP连接扫描来说更加复杂和耗时,而且结果也不太可靠。
3.SYN扫描:与TCP连接扫描类似,SYN扫描也是通过发送TCPSYN包来判断端口是否开放。
不同之处在于,SYN扫描不与目标主机建立完成的TCP连接,而是在发送完TCPSYN包之后立即发送一个TCPRST包,以提高扫描速度。
目标主机收到TCPSYN包后,如果端口开放,会返回一个TCPSYN/ACK或者一个RST包;如果端口关闭,会返回一个TCPRST包。
常用的端口扫描工具:1. Nmap:Nmap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网络扫描工具,支持多种扫描技术和扫描方法。
它可以通过TCP连接扫描、UDP扫描、SYN扫描等方法,快速和准确地扫描目标主机的开放端口和运行的服务。
2. Nessus:Nessus是一款网络漏洞扫描工具,可以帮助管理员发现目标主机上的安全漏洞和弱点。
除了端口扫描功能外,Nessus还可以对目标主机进行漏洞验证和安全评估。
3. Zenmap:Zenmap是Nmap的图形界面版本,提供了更直观和友好的用户界面。
它可以通过点击按钮和选项来进行端口扫描,并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扫描结果。
目前主要端口扫描技术
3.4.6 目前主要端口扫描技术目前主要的端口扫描技术有以下几种。
1.TCP connect Scan(TCP连接扫描)这种方法也称之为“TCP全连接扫描”。
它是最简单的一种扫描技术,所利用的是TCP协议的3次握手过程。
它直接连到目标端口并完成一个完整的3次握手过程(SYN、SYN/ACK 和ACK)。
操作系统提供的“connect()”函数完成系统调用,用来与目标计算机的端口进行连接。
如果端口处于侦听状态,那么“connect()”函数就能成功。
否则,这个端口是不能用的,即没有提供服务。
TCP连接扫描技术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任何权限,系统中的任何用户都有权利使用这个调用。
另一个好处是速度快。
如果对每个目标端口以线性的方式,使用单独的“connect()”函数调用,那么将会花费相当长的时间,用户可以同时打开多个套接字,从而加速扫描。
使用非阻塞I/O允许用户设置一个低的时间以用尽周期,并同时观察多个套接字。
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很容易被发觉,并且很容易被过滤掉。
目标计算机的日志文件会显示一连串的连接和连接出错的服务消息,目标计算机用户发现后就能很快使它关闭。
2.TCP SYN Scan(TCP同步序列号扫描)若端口扫描没有完成一个完整的TCP连接,即在扫描主机和目标主机的一指定端口建立连接的时候,只完成前两次握手,在第三步时,扫描主机中断了本次连接,使连接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这种端口扫描又称为“半连接扫描”,也称为“间接扫描”或“半开式扫描”(Half Open Scan)。
SYN扫描,通过本机的一个端口向对方指定的端口,发送一个TCP的SYN连接建立请求数据报,然后开始等待对方的应答。
如果应答数据报中设置了SYN位和ACK位,那么这个端口是开放的;如果应答数据报是一个RST连接复位数据报,则对方的端口是关闭的。
使用这种方法不需要完成Connect系统调用所封装的建立连接的整个过程,而只是完成了其中有效的部分就可以达到端口扫描的目的。
nmap的syn扫描参数
nmap的syn扫描参数Nmap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开源网络扫描器,它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
其中,SYN扫描是Nmap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扫描技术之一。
SYN 扫描可以帮助用户探测网络中开放的端口和运行的服务,提供了快速、灵活和隐蔽的方式来获取目标主机的信息。
SYN(Synchronize)是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协议中的一个标志位,用于建立连接时的同步显示。
SYN扫描利用了TCP协议三次握手的过程来判断目标主机的端口开放情况,而无需完全建立正常的TCP连接。
下面将介绍Nmap中常用的与SYN扫描相关的参数及其作用:1. -sS(或--syn):此参数指定使用SYN扫描方式进行端口探测。
这是Nmap默认的扫描方式,可以直接使用`nmap target_ip`来执行SYN扫描。
2. -p<端口>(或--port=<端口>):此参数指定要扫描的端口范围。
可以指定单个端口,例如-p80,也可以指定多个端口,例如-p80,443,还可以使用端口范围,例如-p1-100。
默认情况下,Nmap会扫描一些常用的端口(默认1000个),如果需要扫描更多的端口,可以使用此参数。
3. -p-(或--port-):此参数表示扫描所有的65535个端口。
使用此参数时需要小心,因为扫描过程可能非常耗时。
4. -sT(或--tcp-connect):此参数表示使用TCP连接扫描方式,与SYN扫描相比,它会完全建立TCP连接并等待响应。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准确性高,缺点是扫描速度相对较慢,且会遗留连接跟踪记录。
5. -sA(或--ack):此参数表示使用ACK扫描方式。
ACK (Acknowledgement)是TCP协议中的一个标志位,用于确认接收到的数据。
ACK扫描可以帮助确定防火墙规则和过滤器的存在,但并不能直接显示端口的开放情况。
在Nmap中,ACK扫描默认使用TCP端口80。
简述半连接扫描的基本原理
简述半连接扫描的基本原理半连接扫描(SYN扫描)是一种常用的网络扫描技术,主要用于探测目标主机上开放的网络端口。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TCP协议中三次握手的过程,向目标主机发送特定的请求,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响应信息判断目标端口的状态。
在半连接扫描中,扫描器首先向目标主机发送一个SYN包,这个包是SYN标志位被设置为1,ACK标志位被设置为0的TCP包,用于请求建立一个新的连接。
如果目标主机对请求做出响应,说明该端口是开放的。
如果目标主机不响应,说明该端口是关闭的。
在接收到目标主机的响应后,扫描器发送一个RST包(复位包)关闭建立的连接。
半连接扫描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响应信息来判断端口的状态。
具体步骤如下:1.扫描器向目标主机发送一个SYN包,请求建立一个新的连接。
2.目标主机如果对请求做出响应,说明该端口是开放的。
目标主机返回一个SYN+ACK包,同时响应的IP地址存储在扫描器的一个列表中。
3.扫描器向目标主机发送一个RST包,关闭建立的连接。
4.扫描器继续向下一个端口发送SYN包,重复上述步骤。
在半连接扫描过程中,扫描器只完成了三次握手的第一步,并没有真正建立TCP连接。
这使得半连接扫描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难以被目标主机探测到。
半连接扫描具有以下特点:1.效率高:相比于全连接扫描,半连接扫描只完成了三次握手的第一步,大大减少了网络开销和扫描时间。
2.隐蔽性高:半连接扫描不会建立真正的TCP连接,目标主机很难探测到扫描活动。
3.可靠性强:半连接扫描对于目标主机的负担较小,不容易导致目标主机崩溃或拒绝服务。
4.适用范围广:半连接扫描适用于大多数基于TCP协议的网络应用,可以用于探测目标主机上开放的端口和服务。
然而,半连接扫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它只完成了三次握手的第一步,无法得到目标主机返回的完整数据,因此无法判断目标端口上的具体服务。
此外,目标主机可能会对半连接扫描做出反应,例如,目标主机可以选择性地忽略或拒绝扫描器的请求。
tcp端口扫描与syn扫描
tcp端⼝扫描与syn扫描连接⽹络设备时,⼀般都会在⽹络设备端选取0-65535之间的⼀个端⼝进⾏连接,端⼝扫描是指:检查⽹络设备上0-65535号端⼝哪些端⼝是开启状态。
如果⿊客扫描到某⽹络设备的80端⼝是开启状态,那么很有可能是web服务,此时⿊客会使⽤⼀些⼿段攻击web服务器,这样⼀来,端⼝扫描会增加服务器的安全负担,因此⼀般⽹络都会阻⽌端⼝扫描。
当然端⼝扫描对于防御性渗透测试也⾮常有⽤。
我们可以扫描⾃⼰的系统来确定哪些服务暴露给了⽹络,这样我们就能有针对性的对系统的配置进⾏检查。
本节属于解释的是端⼝扫描的原理。
⼀、TCP扫描 使⽤socket创建套接字,利⽤三次握⼿协议来判断⽬标端⼝是否存活。
原理:1、扫描端向⽬标端发送SYN请求建⽴连接2、⽬标端收到请求后,回复ACK同意连接并同意发送SYN请求建⽴连接3、扫描端收到后,发送ACK同意,此时三次握⼿完成,以此来判断端⼝是否存活TCP扫描的python实现过程importtimeimportsocketout_time=1deftcp_scan(ip,port):try:s=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建⽴socket连接,TCP协议s.settimeout(out_time) #设置超时时间c=s.connect_ex((ip,port)) #与⽬标端建⽴连接,成功但会 0ifc==0:print("%s:%sopen!"%(ip,port))exceptExceptionase:print(e)s.close()s_time=time.time()ip="10.32.1.238" #⽬标机ipforiinrange(20,50): #扫描端⼝的范围tcp_scan(ip,i)e_time=time.time()print(e_time-s_time) ⼆、SYN扫描 为针对TCP扫描,⽬前有种防御⽅式:若发现⽹络中的某台设备进⾏了端⼝扫描,会将其加⼊⿊名单。
syn扫描工作原理
syn扫描工作原理SYN扫描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中常用的一种扫描方式,它可以用于检测目标主机上开放的端口。
SYN扫描工作原理基于TCP三次握手的过程,在实施扫描时充分利用了TCP协议的特性,通过发送一系列的SYN数据包和观察目标主机返回的响应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态。
SYN扫描的工作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发送SYN数据包:SYN扫描通过发送大量的SYN数据包来探测目标主机的端口状态。
SYN数据包是TCP协议中建立连接的第一个数据包,它包含了源端口、目标端口、初始序列号等信息。
2. 监听ACK和RST响应:在发送SYN数据包后,SYN扫描程序会监听目标主机返回的响应。
根据TCP协议的规定,如果目标端口是开放的,目标主机会返回一个ACK数据包作为响应;而如果目标端口是关闭的,目标主机会返回一个RST数据包作为响应。
3. 分析响应结果: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响应,SYN扫描程序可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态。
如果收到了ACK响应,说明目标端口是开放的;如果收到了RST响应,说明目标端口是关闭的。
4. 记录开放端口:在扫描过程中,SYN扫描程序会记录下所有返回ACK响应的端口,这些端口被认为是开放的端口。
通过分析这些开放端口,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SYN扫描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示意图来说明:1. 发送SYN数据包:SYN扫描程序向目标主机发送大量的SYN数据包,每个数据包都包含了源端口、目标端口、初始序列号等信息。
2. 监听ACK和RST响应:SYN扫描程序监听目标主机返回的响应,根据收到的响应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态。
3. 分析响应结果: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响应,SYN扫描程序可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态。
4. 记录开放端口:SYN扫描程序记录下所有返回ACK响应的端口,这些端口被认为是开放的端口。
SYN扫描作为一种常见的端口扫描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 隐蔽性:SYN扫描利用了TCP协议的特性,不需要完成整个TCP连接过程就可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态,因此对目标主机的影响较小,难以被检测到。
tcp syn扫描的实现原理
tcp syn扫描的实现原理TCP SYN扫描是一种常用的网络扫描技术,用于探测目标主机上开放的端口。
本文将介绍TCP SYN扫描的实现原理。
在深入探讨TCP SYN扫描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TCP协议。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它使用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并通过序号和确认号进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保证。
TCP SYN扫描利用了TCP协议的这种连接建立过程。
它的原理是向目标主机发送TCP SYN包,并等待目标主机的响应。
如果目标主机返回了一个TCP SYN/ACK包,表示该端口是开放的;如果目标主机返回了一个RST包,表示该端口是关闭的。
TCP SYN扫描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 扫描目标端口范围:首先,扫描器需要确定要扫描的目标主机和端口范围。
一般来说,扫描器会选择常见的端口(如80、443等)或者指定特定的端口范围。
2. 构造TCP SYN包:扫描器会构造一个TCP SYN包,其中包含源IP 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号、目标端口号等信息。
这个包的目的是模拟一个TCP连接请求。
3. 发送TCP SYN包:扫描器向目标主机发送构造好的TCP SYN包,并等待响应。
4. 分析响应:扫描器接收到目标主机的响应后,会分析响应包的内容。
如果收到了一个TCP SYN/ACK包,表示该端口是开放的;如果收到了一个RST包,表示该端口是关闭的。
5. 记录结果:扫描器会将扫描结果记录下来,以供后续分析和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TCP SYN扫描是一种被动的扫描技术,不会对目标主机产生明显的负载。
因为它只完成了TCP连接的建立过程,而没有进行数据传输。
这使得TCP SYN扫描在网络中比较隐蔽,不容易被探测到。
然而,由于TCP SYN扫描利用了TCP协议的一些特性,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限制。
首先,目标主机可能配置了防火墙或入侵检测系统(IDS),可以检测到TCP SYN扫描并对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ypedef struct _tcphdr //定义TCP首部
{
USHORT th_sport; //16位源端口
USHORT th_dport; //16位目的端口
unsigned int th_seq; //32位序列号
unsigned int th_ack; //32位确认号
{
IP_HEADER *iphdr;
TCP_HEADER *tcphdr;
unsigned short iphdrlen;
iphdr = (IP_HEADER *)recvbuf;
iphdrlen = sizeof(unsigned long) * (iphdr->h_lenver & 0xf);
/*
经典描器(全TCP连接)和SYN(半连接)扫描器
全TCP连接
全TCP连接是长期以来TCP端口扫描的基础。
扫描主机尝试(使用三次握手)与目的机指定端口建立建立正规的连接。
连接由系统调用connect()开始。对于每一个监听端口,connect()会获得成功,
unsigned char proto; //8位协议 (TCP, UDP 或其他)
unsigned short checksum; //16位IP首部校验和
unsigned int sourceIP; //32位源IP地址
unsigned int destIP; //32位目的IP地址
否则,返回的是RST/ACK。
这种方法比第一种更具隐蔽性,可能不会在目标系统中留下扫描痕迹。
3. TCP FIN scan:这种方法向目标端口发送一个FIN分组。
按RFC793的规定(/rfc/rfc0793.txt),
#include "WS2TCPIP.H"
#include "mstcpip.h"
#pragma comment(lib,"ws2_32")
#define SEQ 0x28376839 //ip数据包的首部数据结构
typedef struct _iphdr {
unsigned char h_lenver; //4位首部长度+4位IP版本号
sockRaw = socket(AF_INET , SOCK_RAW , IPPROTO_IP);
}TCP_HEADER;
struct //定义TCP伪首部
{
unsigned long saddr; //源地址
unsigned long daddr; //目的地址
char mbz; char ptcl; //协议类型
unsigned short tcpl; //TCP长度
unsigned char th_lenres; //4位首部长度/6位保留字
unsigned char th_flag; //6位标志位
USHORT th_win; //16位窗口大小
USHORT th_sum; //16位校验和
USHORT th_urp; //16位紧急数据偏移量
ACK: 为确认标志位。如果为1,表示包中的确认号时有效的。否则,包中的确认号无效。
PSH: 如果置位,接收端应尽快把数据传送给应用层。
端口扫描技术(port scanning)
端口扫描就是通过连接到目标系统的TCP或UDP端口,来确定什么服务正在运行。一般来说端口扫描有三个用途:
tcphdr = (TCP_HEADER*)(recvbuf + iphdrlen); //是否来自目标IP
if(iphdr->sourceIP != dest.sin_addr.s_addr)
return 0; //序列号是否正确
if((ntohl(tcphdr->th_ack) != (SEQ+1)) && (ntohl(tcphdr->th_ack) != SEQ))
如果SYN=1而ACK=1则表示接受连接。
FIN: 表示发送端已经没有数据要求传输了,希望释放连接。
RST: 用来复位一个连接。RST标志置位的数据包称为复位包。
Hale Waihona Puke 一般情况下,如果TCP收到的一个分段明显不是属于该主机上的任何一个连接,则向远端发送一个复位包。
URG: 为紧急数据标志。如果它为1,表示本数据包中包含紧急数据。此时紧急数据指针有效。
printf("%d\n",ntohs(tcphdr->th_sport));
return 2;
}
return true;
}
//主函数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int iErrorCode;
int datasize;
{
if(iErrorCode==SOCKET_ERROR) {
printf("%s Error:%d\n", pErrorMsg, GetLastError());
closesocket(sockRaw);
ExitProcess(-1);
}
}
//计算检验和
否则返回-1,表示端口不可访问。
这种扫描方法很容易检测出来,在日志文件中会有大量密集的连接和错误记录)。
TCP SYN扫描
在这种技术中,扫描主机向目标主机的选择端口发送SYN数据段。
如果应答是RST,那么说明端口是关闭的,按照设定就探听其它端口;
反之,如果没有收到“ICMP port unreachable”响应消息,则可以肯定该端口是打开的。
由于UDP协议是面向无连接的协议,这种扫描技术的精确性高度依赖于网络性能和系统资源。
另外,如果目标系统采用了大量分组过滤技术,那么UDP扫描过程会变得非常慢。
如果你想对Internet进行UDP扫描,那么你不能指望得到可靠的结果。
另外,有某种系统的IP协议是这样实现的,对于所有扫描的端口,不管他们处于关闭或者监听状态,
都返回RST标志(我们知道,这不符合RFC793的规定)。因此,扫描这种系统时,用不同的扫描技术可能得到不同的扫描结果。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winsock2.h"
return 0; //RST/ACK - 无服务
if(tcphdr->th_flag == 20) {
printf("RST+ACK 无服务.\n");
return 1;
} //SYN/ACK - 扫描到一个端口
if(tcphdr ->th_flag == 18) {
缺点是容易被目标系统检测到。
2. TCP SYN scan:这种技术也叫“半开式扫描”(half-open scanning),
因为它没有完成一个完整的TCP连接。这种方法向目标端口发送一个SYN分组(packet),
如果目标端口返回SYN/ACK,那么可以肯定该端口处于检听状态;
缺点是在大部分操作系统下,发送主机需要<构造适用于这种扫描的IP包>,
通常情况下,构造SYN数据包需要超级用户或者授权用户访问专门的系统调用。
一个TCP头包含6个标志位。
它们的意义分别为:
SYN: 标志位用来建立连接,让连接双方同步序列号。
如果SYN=1而ACK=0,则表示该数据包为连接请求,
//if (argc!=3) { return false; } //初始化SOCKET
WSADATA wsaData;
iErrorCode = WSAStartup(MAKEWORD(2,2),&wsaData);
CheckSockError(iErrorCode, "WSAStartup()");
如果应答中包含SYN和ACK,说明目标端口处于监听状态。
由于所有的扫描主机都需要知道这个信息,传送一个RST给目标机从而停止建立连接。
由于在SYN扫描时,全连接尚未建立,所以这种技术通常被称为<半打开扫描>。
SYN扫描的优点在于即使日志中对扫描有所记录,但是尝试进行连接的记录也要比全扫描少得多。
对于所有关闭的端口,目标系统应该返回RST标志。
这种方法通常用在基于UNIX的TCP/IP堆栈。
4. TCP Xmas Tree scan:这种方法向目标端口发送一个含有FIN, URG,和PUSH标志的分组。
根据RFC793,对于所有关闭的端口,目标系统应该返回RST标志。
USHORT checksum(USHORT *buffer, int size)
{
unsigned long cksum=0;
while (size > 1) {
cksum += *buffer++;
size -= sizeof(USHORT);
}
if (size) cksum += *(UCHAR*)buffer;
cksum = (cksum >> 16) + (cksum & 0xffff);
cksum += (cksum >>16);
return (USHORT)(~cksum);
}
//IP解包程序
int DecodeIPHeader(char *recvbuf, int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