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花一叶
一、椎骨分几类?他们有什么共同形态?
1.椎骨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
2.椎骨由位于前方的椎体和位于后方的椎弓组成;椎体呈圆柱形;椎弓有椎弓根和椎弓板构成;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记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有椎弓发出七个突起:向后方或后下方发出一个突起称棘突;向两侧方各发出一个突起,称横突;向上、下方各发出一对突起,分别称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
二、哪些颅骨中有鼻旁窦?这些鼻旁窦分别开口在何处?
额骨、蝶骨、筛骨、上颌骨中各有一对鼻旁窦,分别称额窦、蝶窦、筛窦、上颌窦.前中群筛窦和上颌窦和额窦开口于中鼻窦,后群筛窦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三、简述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关节的基本结构有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辅助结构有韧带、关节内软骨(关节盘和半月板)、关节唇.
四、简述肩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
1.构成:肩关节有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连接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
2.特点:肱骨头大,关节盂浅小,关节盂周缘有盂唇加深关节窝.关节囊薄而松弛,上方附着于关节盂周缘,下方附着于肱骨的解剖颈.关节囊上壁有韧带,上方有喙肩弓保护,前后壁都有肌腱加强,下壁薄弱,肱骨头容易向前下方脱位;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3.运动: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运动幅度最大的关节,可做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五、简述髋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
1.构成;髋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连接构成.
2.特点;髋臼周缘附有髋臼唇,增加髋臼深度,髋臼切记被髋臼横韧带填充.关节囊坚韧而紧张,上方附着于髋臼周缘和髋臼横韧带,下方附着于股骨颈,其前面达转子间线,后面只能附着于股骨颈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关节囊周围有韧带加强,囊外韧带主要有前方的骼骨韧带和股骨头韧带.
3.运动:髋关节是典型的杵臼关节,可做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六、简述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
1.构成: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连接构成
2.特点:关节囊附着于关节面的周缘,关节囊内外都有韧带加强囊的前壁有股四头肌肌腱、髌骨及其下方的髌韧带,内侧有胫侧副韧带,外侧腓侧副韧带.关节囊内有前、后膝交叉韧带.有内外侧两个半月板,内侧半月板呈‘C’形,较大,外侧半月板呈0’形,较小.半月板使两个关节面更适合,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和运动的灵活性
3.运动:膝关节是屈戌关节,主要做屈伸运动,在半屈位时,还可做小幅度的旋转运动
七、简述膈的位置、作用?膈有哪些主要裂孔?各通过何结构?
1.位置:膈是向上膨隆的呈穹窿状的扁薄阔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
2.作用:膈是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拉中心腱下降,以扩大胸腔容积,引起吸气;舒张时中心腱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可增加腹压,有协助排便、分娩及呕吐等功能。

3.膈上有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在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约在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和迷走神经的前、后干通过;腔静脉孔,约在第8胸椎水平,有下腔静脉通过.
八、大腿前群肌包括哪几块,其作用是什么?
大腿前群肌有缝匠肌和股四头肌,前者可屈膝关节和髋关节,使膝关节旋内;后者是膝关节的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有屈髋关节的作用.
一花一叶
一、简述肛管的形态结构?答:肛管上端的粘膜皱襞称肛柱,相邻的肛柱下端为肛瓣,肛瓣与相邻的两个肛柱下端形成肛窦。

各肛柱下端与肛瓣边缘共同围成齿状线。

齿状线稍下方有肛梳。

肛梳下缘为白线。

二、简述肝的位置及形态结构?答:肝大部分位于右季垒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呈不规则楔形,上面(膈面)有镰状韧带将肝分为左,右叶,膈面后部有裸区;下面(膈面)可见H形的三条沟:横沟称肝门,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这些吹干们的结构,有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肝蒂;左纵沟前份含肝圆韧带,后分含静脉韧带;右纵沟前份为胆囊窝,后份为腔静脉沟,腔静脉沟上端有干左,中,右静脉出肝注入下腔静脉,此处称第二肝门。

脏面被H形的三条沟分4叶:左.右叶,方叶和尾状叶。

前缘锐利,有肝圆韧带切迹和胆囊切迹。

后缘钝圆,朝向脊柱。

三、简述肝脏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囊和十二指肠的途径?答:平时:肝胰壶腹括约肌保持收缩状态,由肝分泌的胆汁经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和胆囊管进入储存和浓缩进食后:胆囊收缩,括约肌舒张,胆囊内的胆汁经胆囊管,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同时肝分泌的胆汁经肝左管,肝右管,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
四、比较左,右肺的形态结构?答:左肺叫狭长,有一斜裂将左肺分为上,下两叶,有左肺小舌,心切迹;右肺较宽短,除有斜裂外,还有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

五、简述男性尿道?答:男性尿道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

3个狭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3个扩大分别位于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和舟状窝;2个弯曲为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六、简述子宫的分部及内腔?答:子宫分底,体,颈,颈又分为阴道部和阴道上部。

子宫内腔可分为两部:子宫腔和子宫颈管,子宫颈管下口称子宫口。

一、简述肺循环和体循环的途径?
体:左心室主动脉动脉各级分支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及心脏的冠状窦右心房肺:右心室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二、试述主A的起始,行程和分段?主动脉由左心室发出,先斜向右上,再弯向左后至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沿脊柱的左前方下降,穿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腹腔,下降至第4腰椎体下缘分为左.右骼总动脉。

以右侧第2胸肋关节和第4胸椎体下缘为界,将主动脉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降主动脉以膈肌为界分为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
三、临床测血压,触摸脉搏的常用部位分别在哪里,分别是什么动脉?肱动脉,在肘窝的内上方,肱二头肌贱内侧搏动较为明显,是测量血压的听诊部位。

触摸脉搏的血管是桡动脉,在绕腕关节上方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位置表浅,可触到其搏动,是临床诊脉的常用位置。

四、试述营养胃的血管,甲状腺的血管?胃;胃左右动脉,胃网膜左右动脉,胃短动脉,胃后动脉。

营养甲状腺:来自颈外动脉的甲状腺上动脉和来自甲状颈干的甲状腺下动脉。

五、试述全身各大局部的动脉主干?头颈部一一颈总动脉上肢一一锁骨下动脉胸腔一一胸主动脉腹腔一一腹主动脉盆腔一一骼内动脉下肢一一骼外动脉
六、心脏本身的V血经何具体途径送到肺进行气体交换,交换后的A血又经何具体途径营养心脏本身?心脏本身的静脉血一冠状窦一右心房一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毛细血管一肺静脉一左心房一左心室一主动脉一左右冠状动脉营养心脏本身
七、脑脓肿患者,给其服用抗菌素,抗菌素经和具体途径到达患处?口服药物经胃肠的静脉吸收一肝门静脉一肝一肝静脉一下腔静脉一右心房一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毛细血管一肺静脉一左心房一左心室一主动脉{1颈总动脉一颈内动脉一脑2锁骨下动脉一椎动脉一脑}八、光线到达视杆、视锥C所穿经的层次结构有哪些?光线一角膜一前房一瞳孔一后房一晶状体一玻璃体一视网膜节细胞层一双极细胞层一视杆、视锥细胞
一花一叶
一、神经系统如何区分?答: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指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组织,根据与中枢联系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脑神经核脊神经,根据分布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躯体神经核内脏神经
二、臂肌、前臂肌各有哪些神经支配?
臂肌: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有肌皮神经支配,肱三头肌有桡神经支配.前臂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由尺神经支配,肱桡肌有桡神经支配,其余前臂前群肌有正中神经支配.前臂后群肌有桡神经支配.
三、股神经行程、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个怎样?
股神经是腰丛最大的分支,在腰大肌外侧缘与骼肌之间穿出,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进入股三角. 肌支分布于耻骨肌、股四头肌和缝匠肌,皮支分布于大腿前面皮肤,最长皮支为隐神经,分布于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皮肤.股神经损伤后表现为大腿前面、小腿内侧及足内侧缘皮肤感觉障碍,股四头肌瘫痪萎缩,屈髋无力,不能伸膝,膝反射消失
四、坐骨神经行程、分支、分布个怎样?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向下行于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在股后部下行于股二头肌深面,在此发肌支分布于大腿肌后群,主干行于胭窝上角分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两终支
五、脑神经按所含神经纤维怎样分类?脑神经按所含神经纤维种类不同,可分为三类:第
I、 II、皿对脑神经为感觉神经,第m、W、W、XI、XII对脑神经为运动神经,第V、皿、ix、x对脑神经为混合神经
六、面神经管内外损伤各有哪些临床表现?
面神经管外损伤:伤侧面肌瘫痪,额纹消失,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皱眉,闭眼、鼓腮、露齿、吹口哨等,口角歪向健侧,说话时唾液常从口角露出.面神经管内损伤:除有上述表现外还可出现侧舌体味觉障碍,同侧泪腺、舌下腺及下颌下腺分泌障碍,听觉过敏七、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有哪些去向?
去向:1.终止于相应的椎旁节,并交换神经元。

2.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终止于上方或下方的椎旁节并交换神经元.3.穿过椎旁节至椎前节内交换神经元
八、骶丛的组成和位置?
骶丛由第4腰神经前支的小部分与第5腰神经前支组成的腰骶干以及全部骶神经和尾神经的前支组成,位于盆腔内梨状肌的前面.
九、简述迷走神经在喉部的分支分布?
迷走神经在喉部的分支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分内外两支,内支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外支支配环甲肌,损伤后可导致声音嘶哑.喉返神经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粘膜,并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肌,损伤后可致喉肌瘫痪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
十、内脏运动和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区别?
1.支配对象: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2.行程过程:只有一个神经元/两个神经元(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
3.形态特点:以条索状神经的形式分布/节后纤维常攀附于脏器或血管形成神经丛
4.结构特点:较粗的有髓纤维/细纤维(节前纤维是薄髓纤维,节后纤维是无髓纤维)
5.功能特点:只有一种功能成分/交感和副交感两种
6.意志控制:受/不受.
11.第六胸椎骨骨折引起脊髓左侧半横断伤,试问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为什么?
答:可引起左侧第八胸髓节平面一下出现布朗色夸综合征,即左侧肋弓平面以下位置觉、震动觉和精细触觉丧失(薄束损伤),左侧下肢瘫痪(皮质脊髓束损伤),右侧脐平面以下的痛、温觉丧失(脊髓丘脑束损伤)。

12.试述小脑的分部、功能及其损伤后的表现。

答:小脑从发生和进化上分为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三部分。

古小脑(原小脑、前庭小脑):
3一叶一世界
一花一叶
调节躯干肌和眼肌的平衡运动,损伤主要导致平衡失调,站立不稳。

旧小脑(脊髓小脑):调节肌张力,损伤主要导致肌张力改变。

新小脑(大脑小脑):主要协调随意运动,损伤可引起运动的共济失调(如辨距不良、轮替动作障碍和运动性震颤等)。

13.试述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纤维排列、内囊后肢损伤后会出现什么症状?为什么?答:内囊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和豆状核之间,可分为3部:前肢、膝和后肢。

内囊前肢含额桥束和丘脑前辐射,膝部有皮质核束通过,后肢有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和听辐射等通过。

内囊后肢损伤可导致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对侧肢体偏瘫(皮质脊髓束损伤)和偏盲(视辐射受损)。

14.用箭头表示出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答: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感受器和皮肤的精细触觉感受器f脊神经节f薄束、楔束f薄束核、楔束核f内侧丘系交叉f内侧丘系f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f丘脑中央辐射f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15.试述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

答:躯干、四肢皮肤的感受器f脊神经节f脊髓第I、W、V层(后角固有核)f脊髓丘脑束f脊髓丘系f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f丘脑中央辐射f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16.试述锥体束的形成及其管理。

答:皮质脊髓束: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等处的大椎体细胞发出的纤维组成皮质脊髓束,下行中交叉的纤维构成侧束,止于同侧脊髓前角的下运动神经元,支配四肢肌;未交叉的纤维构成前束,止于双侧脊髓前角的下运动神经元,支配膈肌和躯干肌。

皮质核束:中央前回下部等处的大椎体细胞发出的纤维组成皮质核束,大部分纤维终止于双侧脑神经躯体运动核,包括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展神经核、面神经核上部、疑核和副神经核,支配相应骨骼肌的随意运动;小部分纤维终止于对侧面神经核下半和舌下神经核,支配睑裂以下面肌和舌肌。

17.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临床表现有何区别?
答:症状和体征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瘫痪特点泾挛性瘫痪(硬迟缓性瘫痪(软
肌张力增高降低
深反射亢进减弱或消失
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消失
病理反射出现不出现
肌萎缩不明显明显
18.试述海绵窦的位置、交通、窦内和窦的外侧壁通过的结构及损伤后的表现?
答: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窦腔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窦的外侧壁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

其交通广泛,向后外经岩上、下窦通入横窦和颈内静脉,向前借眼静脉与面部浅静脉交通,向下借卵圆孔、破裂孔等处的导静脉与翼静脉丛相通,故面部感染可蔓延至海绵窦。

若通过海绵窦内和窦壁的神经受损,则出现眼肌瘫痪、眼睑下垂等复杂的症状。

19.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

答:脑脊液由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内的脉络丛产生。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内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产生的脑脊液汇合,经中脑水管流至第四脑室,再与第四
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第四脑室外侧孔流入小脑延髓池,并迅速扩散至整个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粒渗入到上矢状窦,回流入血液循环中。

20.大脑动脉环的构成。

4一叶一世界
一花一叶
答:大脑动脉环又称Wills环,由两侧大脑前动脉间的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的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的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的起始段共同组成。

5一叶一世
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