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有轨电车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有轨电车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
景
摘要:作为一种成熟的铁路运输方式,有轨电车相对经济、节能且环保。
在许多欧洲城市中,有轨电车一直被用作公共交通工具的主要手段。
现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如上海、大连、长春和鞍山等,仍保留着这种交通运输系统,并且运行状况良好。
在建设新的城市交通体系过程中,有必要考虑电车系统的适应性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有轨电车,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引言
20世纪初,我国北京、上海、天津和大连等城市都开通了有轨电车作为公共交通的基础,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由于其机动性、灵活性和便利性等特点逐渐成为公共交通和道路交通的主体,导致电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但近年来,由于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造成城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增多,城市空气和噪声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由于有轨电车系统具有安全、环保、舒适、美观、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目前正迅速引起国内外城市的再次关注和研究。
一、现阶段有轨电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现在,有轨电车在中国发展迅速,截止到2020年12月底,中国内地包括沈阳、大连、长春、天津、上海、苏州、南京、青岛、广州、淮安、珠海、武汉、深圳、北京、成都、佛山、天水、三亚、抚顺在内的19个城市的有轨电车已投入运营,并且共有22个城市的有轨电车正在建设中,在建线路共计29条。
(1)有轨电车在国内发展特点
第一,路权方式多样化
国内有轨电车通行证主要包括混合通行证、半独立通行证和独立通行证。
长春、大连等城市的老式有轨电车采用的是混合通行权,苏州、南京、广州等新建电车采用半独立通行权,个别城市(南海、佛山等)采用独立通行权通行权。
第二,车辆制式多样化
随着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中国拥有地铁车辆生产资质的7家主机厂全部引进了国外有轨电车技术。
根据走形制式的不同,现代有轨电车主要分为钢轮钢轨式和胶轮导轨式两种。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多采用低地板车辆,所谓“低地板”是指车辆地板距离轨面小于40厘米的车辆。
按照车辆低地板区域能够达到的客室面积比,又分为70%和100%低地板车辆。
第三,供电方式多样化
按照供电制式不同,现代有轨电车主要分为接触网供电和无接触网供电。
无接触网供电又分为地面供电和储能供电。
其中,地面供电主要分为阿尔斯通APS 系统、庞巴迪PRIMOVE系统及安萨尔多TRAMWAVE系统等供电方式,储能供电又分为蓄电池、超级电容及氢燃料电池等供电方式。
实际应用中,例如珠海有轨电车采用TRAMWAVE系统地面供电方式,南京河西有轨电车使用蓄电池储能供电方式,广州有轨电车应用超级电容储能供电方式,佛山高明有轨电车采用氢能源供电方式。
(2)现代有轨电车在国内面临的问题
第一,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当前没有关于电车的统一设计规范,并且各种设备制造商的技术标准也不统一。
由于每个项目的通行权方法、车辆标准、供电系统和实施主题不同,相关标准也存在很大差异,电车的建设效果和运营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
第二,运营速度差异较大
目前,国内有轨电车线路的运行速度差异化较大,苏州高铁有轨电车1号线的最高运行速度为29km/h,广州海珠有轨电车的运行速度为24.3km/h,南京河
西有轨电车的运行速度是15.4公里/小时。
考虑到当前的国内舆论环境,为了提
高电车的竞争力,电车的行驶速度必须要比现有的公共交通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
第三,有轨电车与社会交通相互影响
有轨电车主要沿地面行驶,并在交叉路口通过。
在许多地区,有轨电车对道
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影响仍然受到有关部门的质疑,自引入有轨电车以来,
城市交通拥堵是否会得到缓解或加剧,尚未达成共识。
第四,有轨电车的运营安全仍需进一步加强
在中国,有轨电车的安全管理得到了加强,但由于道路运输的不确定性,经
常发生交通事故。
但是,电车事故经常被夸大,并对电车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有轨电车未来应用发展中需要进行改进的措施
(1)统一技术标准
当前,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在开始进行标准研究。
例如,铁四院积极进行
电车技术标准研究,完成了《现代有轨电车设计指南》,并参与交通运输部关于《有轨电车试运营基本条件》项目的筹备工作等。
(2)提前规划、做好预留
有轨电车的新建道路,在实施道路时保留8-10m的绿地,这可以避免在随后
的电车建设过程中进行道路重建,减少工程投资并减少对现有道路的影响。
(3)优化线路方案、提高运营效率
第一,线路布局
在正常情况下,应尽可能在道路上铺设有轨电车。
主要优点是,不会影响正
常区间的电车、汽车、非车道和行人之间的交通。
交叉口、道路渠化和交通组织
可以有效减少电车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运输组织可以采用与社交交通相同的步长
设置。
尽量不要在路边铺设有轨电车,主要问题是,除了与沿线入口的交互作用外,电车对沿线社区和商业开口的影响更大。
第二,车站设置
站台设置可以考虑集成规划和分阶段实施。
由于电车一般是地面站,因此车
站业务相对简单,可以根据当地建设情况和沿线客流的需要逐步实施,并需要准
备相关的预约业务。
随着期间客流的增加,将来可以添加更多的站点。
在电车运
行的早期阶段,可以增加站点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车的运行速度。
第三,直线的最小曲线半径
如果电车曲线的半径太小,则主要会对操作产生不利影响,例如超车速度慢、舒适度差、出轨系数增加、设备维护工作量大以及导轨磨损严重。
(4)实施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采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控制有轨电车路线,可以有效提升周边地区社会
交通的整体效率,实现社会与电车交通的整体协调。
通过实现有轨电车信号与社
会交通信号之间的联锁关系,可以有条件地让有轨电车优先通过,保证有轨电车
通过路口的安全性和效率。
(5)增加安全措施、减少安全隐患
第一,添加围档措施。
如果道路条件允许,可以通过在电车限制区之外种植
灌木或增设栏杆并将电车的宽度从8m增加到10m来减少行人越过电车车道的可
能性。
第二,增加路缘的高度。
路缘石的特殊设计是在不因道路状况而影响沿线
景观的条件下进行的,路缘石的高度增加到35厘米,从而减少社会车辆冲入道
路的可能性。
第三,增加高架或地下通道。
根据沿途道路的状况,可以采用立交桥、地下通道和区域断面开口等各种形式。
第四,增设额外的交通安全设施。
交
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交叉路口信号通知,高度限制的桅杆、悬链杆保护岛、人行横道等候区、隔离栅栏、反光路钉、提示标志等。
(6)提高国产化率、降低运营成本
例如上海张江电车采用法国劳尔橡胶轮导系统,车辆的维修成本很高,大部
分零件都是进口的。
配件的高昂价格极大地限制了车辆的正常“生产”。
(7)优化工程方案、降低工程造价
目前,我国电车轨道结构采用单线整板法,草皮仅20cm,需要养分土壤。
营
养土投入很多,维护工作很多,草坪的生存期只有3到5年。
在苏州高新区2号
有轨电车的设计过程中,采用轨道支撑结构,这基本上不会影响项目投资,但土
层厚度可以达到50厘米,这样可以使用普通土壤,草皮寿命可以达到8年,一
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资成本和维护工作。
结语
现代有轨电车是本世纪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之一,可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当前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如利用率低、车速慢等)需要有待解决,项目业主和运营企业要开拓有轨电车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当
地决策部门,设计和施工单位及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共同探索,从而促进我国
有轨电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冬平. 我国有轨电车的发展趋势与思考[J]. 交通与港航, 2017,
004(001):P.21-26.
[2]张嘉峻. 现代有轨电车在我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 铁道建筑技术, 2020, No.330(10):165-168.
[3]夏臣芝, 彭飞. 我国现代有轨电车发展趋势思考[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 000(008):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