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察民情 办实事 暖民心【精品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情日记—察民情办实事暖民心
2008年10月11日星期六晴
10月11日下午我背起行囊,轻车简从,深入联系点——江城镇云林村“贫困先锋行”那洞试点屯开展“学习调研、问计于民”实践活动。
下午4时30许,我们来到那洞屯进屯叉路口,映入眼帘的是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栋栋农家“小洋楼”,整洁而干净的环屯大道、进屯大道像一张渔网井然有序地笼罩着全屯,构成“两横七纵”的路网。
我信步地走进一户农家,他正在捞浆、和水泥建房,见我走过来,这位老农有点腼腆地用本地话与我打招呼。
我问他:“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好不好?建造这一层楼大概要多少钱?家庭经济能力承受得了吗?”他高兴地回答:“当然好啦,我们住得舒服,走路也方便嘛。
”然而,他又突然语气低沉地回答:“这一层楼现在需要4万多元啊!以前买钢筋每吨2800元,现在钢筋每吨卖到5800—6000元,还是有点承受不起啊!”我赞同地点了点头说:“您说得很对,这确实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啊!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吧。
”
4点50分左右,我来到该屯规划即将建设的屯级篮球场。
黄会长和潘主任告诉我说:“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屯里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目前还存在几个难题:一是没有办法买到炸药来炸石头;二是没有机械设备打碎石头;三是没有经费购买水泥。
”听完他们诉说后,我稍微理顺一下思路,当场消除了他们的顾虑,我说:“这样吧,炸药的问题我来协调,我负责找专业人员帮你们爆破,水泥由镇政府负责,机械设备你们自己去租,然后发动全屯群众投工投劳,好吧?”听了我一番话,他们一下子又兴奋起来了。
5点25分,我们来到屯头水田边。
由于水利灌溉原因,常年缺水,只能等靠雨水灌溉,所以这片农田产量很低。
群众想调整产业结构种植香葱。
听了他们这一说,我又来劲了,我说:“你们有这样的积极性,很好。
我想办法来帮助你们。
镇里负责组织10户左右的骨干群众近期到中平村参观学习香葱种植技术,村“两委”和理事会要做好调查摸底,进一步了解群众对种植香葱的积极性。
我还要邀请县直有关部门下来论证一下,看是否适合种植香葱?我联系一些经费作为种植香葱的启动经费,我们先划出连片30亩作为试验。
有条件的话,可以把全部连片的60亩作为香葱种植试验。
”
傍晚6时20分左右,我们来到中心农户黄忠西的家中,召集那洞屯建设理事会成员、党员、组长和群众代表开了一个民意恳谈会。
会上,为那洞屯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找准路子、把握方向,基本达成以下共识:一是发展路子。
走以种植甘蔗、竹子和香葱为主导产业,以劳务输出收入为辅的经济发展路子。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
春节前要消灭屯里所有的泥瓦房;对全屯实施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建成一个标准的篮球场。
三是环境卫生。
制定完善那洞屯清洁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晚上22时左右,我在黄忠耿家中住宿。
当晚,我久久不能入睡,许多往事涌上心头。
我在想,通过这次“学习调研、问计于民”实践活动,我个人的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升,也深刻地感受到县乡干部作风不实,身子沉不下最基层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制约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意识到要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就不能让干部下乡(村)“作秀”走过场,转变干部作风,关键在于建立和群众的感情,有了感情,才能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第二天早上,当我准备离开那洞屯返回县城的时候,了解到那洞屯有一条水利渠道因前段时间受“黑格比”台风影响被冲毁了,严重影响了六仁和那洞两个屯300多亩水稻的正常灌溉
这件事情后,我当场从口袋中拿出几百元交给黄忠耿会长,鼓励他们去买些水泥和石料,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加紧抢修。
希望通过我一点微薄的力量能给那洞屯群众带来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