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赏析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赏析河水滔滔流向东海,怎么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壮年华不
努力有所作为,待到年纪老时,就是懊悔悲伤也没有用。

[赏析]
乐府诗是最能体现汉代诗歌成就的体裁。

它经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演唱等
修饰手法,以及呈现、比较、对比等手法,
1.长歌行(节录)
韩乐福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

百川
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
1.青青:植物生长得旺盛时颜色。

2.(xī):晒干。

3.阳春:暖和的春天。

4.德泽:恩惠。

5.秋节:秋季。

6.j(kūn)黄:枯黄色。

7.华:同“花”。

8.老大:年老。

9.徒:徒然。

这首歌《长歌行》代表了这一特点。

“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

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一副多么生
机盎然的图画。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与人间春光和恩泽。

诗人的欣喜,感激之
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了悲壮的情绪。

“哀”字既是对萧瑟景象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
情的表达。

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

最后感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
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
显的。

《长歌行》是汉乐府《香河歌》和《平调》两首歌中的第一首。

“很久了
[今译]
“歌”适合表达深情。

这首歌雄辩、描写、抒情、富于表现力
第1页共85页
遗憾和劝诫使整首诗细腻而有意义。

它既继承了“咏志”的传统,又具有丰富的形式美,便于反复背诵。

2.七步诗
曹植(三国魏)
就杀头。

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

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
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话“煮豆子,烧薇菜,豆子在水壶里哭”。

一个“烧”和一个“哭”写下了
“奥斯曼达”和“豆子”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奥斯曼达对豆子的残酷迫害。

最后两句话
是“同根生,何必急着要炒呢!”画龙点睛暗示了这首诗的主题。

“同一个词根”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
1.釜(fǔ):古代的一种锅。

2.煎:煎熬,隐喻迫害。

从表面上看,双关语意味着“Osmunda”和“bean”生长在同一根上。

事实上,这意
味着他和曹丕出生在同一个父母身上,他问曹丕为什么如此迫切地要强迫他的同胞和兄弟。

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

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
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

3.智利加
[简析]
北朝乐府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
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
阴山脚下的七乐川,天空像一个圆顶,覆盖着四片田野。

天空是灰色的,荒野是无边
无际的。

风吹过草地,看见牛羊。

第2页共85页
[注]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充满活力的草原的全景。

“风吹草见牛羊”。

一阵风吹弯了草地,露出成群的牛羊。

多么生动生动地描绘了这里水草丰美、牛羊肥硕的景象。

整首诗只有20个字,展现了中
国古代牧民的生活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

[简析]
这是一首智利人唱的民歌,由鲜卑语翻译成中文。

它唱的是大草原的风景和游牧民族
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
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
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
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
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

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
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4.罗斌旺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
到。

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
第3页,共85页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项:颈
的后部。

三、四句话描述了大雁游泳玩耍的场景:“白毛浮在绿水中,红掌搅起清波。

”动
词“float”和“dial”生动地展示了鹅游泳和玩耍的姿势。

“白发”、“红棕”、“绿水”等丰富多彩的词语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毛白棕红,漂浮在碧波碧水上,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简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的孩子的眼睛里看鹅在游泳和玩耍。

它非常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

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
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
声“鹅、鹅、鹅”。

《白鹅戏水图》表明,罗斌国王小时候善于观察事物。

罗斌旺与王波、杨炯、陆兆麟
被誉为“初唐四大英雄”。

徐敬业出征武则天时,罗宾王代表他写了《为武则天而战》。

席文列举了武则天的罪行,这是非常感人的。

当武则天读到“一地不干,六尺独处安全”
这两句话时,她非常震惊,并问宰相为什么不早些重用这个人。

徐敬业战败后,罗斌旺下
落不明。

有被杀、自杀、逃跑和消失的传说。

5.回乡偶书贺知章
第二句“天空之歌”描述了鹅唱歌的样子。

“曲翔”这个词描述的是大雁对着天空歌
唱的状态,非常准确。

鹅的歌唱与鸡的歌唱不同。

鸡牵着脖子,唱得很长,鹅唱得很高。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
第4页共85页
年轻人离开家,老年人回来,当地口音保持不变,鬓角也磨坏了。

1.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2.不变:不变。

一个是“难以改变”。

次句“乡音无改鬓毛衰”承接上句,写自己的衰老之感。

漫长的岁月,催老了自己的
容颜,然而乡音仍然不改。

诗人以不改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
老而弥笃的乡土之情。

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儿童问话这
3.拒绝:忽视。

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

由于久客他乡,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
带代词的副词:相对的。

见,见我;如果你不了解我,你就不了解我。

[简析]
何志章一生事业顺利。

当他80多岁回到家乡时,唐玄宗亲自发表了演讲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

这首诗描述了他久别后回到家乡的喜悦和情感。

它生动、含蓄,充满生活情趣。

首句点明是回乡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
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第5页,共85页
把他当作远方来的客人,围上来有礼貌地加以询问。

“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极为精采,只要稍加想象,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及诗人微微感到惊讶之后不觉有些好笑的感情变化,便会浮现在读者眼前。

这首诗送别了他,给了他一个京胡。

王子和所有的官员向他道别。

可以说,它是在
“繁荣回家”。

然而,诗人并没有描述世俗世界所羡慕的情感,而是描述了一个长期回家
的普通人的真实感受。

这与历史记载的何志璋胸襟开阔,一生英勇,不崇尚荣利是一致的。

6.咏柳
何志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