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专题02 实词(二)(原卷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120个常见实词学习运用百宝箱2
实词知识运用模拟卷(原卷版)
(2020春·高二单元测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

父顺,安定太守。

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

晚而改节敦儒学
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
..。

宠风声大行
..①,入为大司农。


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②?”宠顿首
..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
书而已。

”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
..,除温令。

县多奸滑,积为人患。

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内清夷
..,商人露宿于道③。

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④。

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⑤。

后坐.考妖言不实论⑥。

岁余,征拜侍御史。

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

以平正居
身,得宽猛之宜。

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
..群疑⑦。

又能以谲数发
擿奸伏。

京师
..⑧。

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称叹,以为涣有神算。

元兴元年,病卒。

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醊.以千数。

⑨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

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

其政化怀物如此。

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

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

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
不得旋踵
..⑩,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

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阅读示范
1.读懂文意——依据传主生平,分层梳理文脉
2.读懂句意——回扣所学知识,突破障碍词句
①宠风声大行
..大行:
②在郡何以为理.理:
③境内清夷
..,商人露宿于道清夷
④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以:
⑤绳.正部郡,风威大行绳:
3.⑥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坐:
⑦莫不曲尽情诈,压塞
..群疑压塞:
⑧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咨嗟:
⑨致奠醊.以千数醊:
⑩纠剔奸盗,不得旋踵
..旋踵:
真题演练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审美鉴赏之文化常识)()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

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

B.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

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

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

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2019秋·福建莆田·高二莆田第二十五中学校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者。

守仁天资异敏。

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旨。

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

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

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

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

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说。

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守仁既卒,桂萼奏其擅离职守。

帝大怒,下廷臣议。

萼等言:“守仁事不师古,言不称师。

欲立异以为高,则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论。

号召门徒,互相倡和。

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

传习转讹,背谬弥甚。

”帝乃下诏停世袭,恤典俱不行。

隆庆初,廷臣多颂其功。

诏赠新建侯,谥文成。

二年予世袭伯爵。

大学士申时行等言:“守仁言致知
出《大学》,良知出《孟子》。


守仁弟子盈天下,其有传者不复载。

惟冀元亨尝与守仁共患难。

冀元亨,字惟乾,武陵人。

笃信守仁学。

举正德十一年乡试。

从守仁于赣,守仁属以教子。

宸濠怀不轨,而外务名高,贻书守仁问学,守仁使元亨往。

宸濠语挑之,佯不喻,独与之论学,宸濠目为痴。

他日讲《西铭》,反覆君臣义甚悉。

宸濠亦服,厚赠遣之,元亨反其赠于官。

已,宸濠败,张忠、许泰诬守仁与通。

诘宸濠,言无有。

忠等诘不已,曰:“独尝遣冀元亨论学。

”忠等大喜,搒元亨,加以炮烙,终不承,械系京师诏狱。

世宗嗣位,言者交白其冤,出狱五日卒。

元亨在狱,善待诸囚若兄弟,囚皆感泣。

其被逮也,所司系其妻李,李无怖色,曰:“吾夫尊师乐善,岂他虑哉!”狱中与二女治麻枲不辍。

事且白,守者欲出之。

曰:“未见吾夫,出安往?”按察诸僚妇闻其贤,召之,辞不赴。

已就见,则囚服见,手不释麻枲。

问其夫学,曰:“吾夫之学,不出闺门衽席间。

”闻者悚然。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
...乞骸骨:自请退职
B.守仁事不师.古师:效法
C.宸濠语挑之,佯不喻.喻:明白
D.械.系京师诏狱械:器械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B.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C.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D.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守仁认为宋代周敦颐、二程兄弟以后,只有象山陆九渊的学说简易直捷,能够上接孟轲的学统。

他认为朱熹的《集注》、《或问》等,是中年时还不成熟的学说。

B.守仁死后,桂萼弹劾他擅离职守,并认为守仁在学术上不取法先贤,不称道前儒。

他还认为若论达到标新立异、格调最高的学术水平,非朱熹格物致知的学说莫属。

C.冀元亨对朱宸濠反复陈说君臣大义,并拒绝其所赠的礼物,后来面对诬陷,经受严刑拷打,坚持立场,不攀诬王阳明,这正是践行阳明学说“良知”的具体体现。

D.冀元亨的妻子李氏,面对逮捕毫无惧色,在狱中还和两个女儿一起不停地编麻,守礼有节,令人肃然起敬。

冀元亨夫妇的言行中,均表现出坦荡、磊落的君子风度。

9.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

传习转讹,背谬弥甚。

(2)事且白,守者欲出之。

曰:“未见吾夫,出安往?”
10.(2021春·黑龙江哈尔滨·高二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校考开学考试)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

”徽宗从.之
B.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
C.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D.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11.(2016·高一课时练习)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B.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C.思而不学则殆
D.求也退,故进之
12.(2022春·黑龙江大庆·高一铁人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对句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竭诚以待下”与“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两句中的“诚”字含义不同
B.“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与“度义而后动”两句中的“度”字含义不同。

C.“刑人如恐不胜”与“沛公不胜杯杓”两句中的“胜”字含义相同。

D.“项羽兵四十万”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两句中的“兵”字含义相同。

13.(2022春·黑龙江佳木斯·高一佳木斯一中校考期中)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用率尔
..而对曰:急遽不加思考的样子
宗庙之事,如会同
..:诸侯朝见天子功施.到今:延续
B.牛羊何择.:区别有复.于王者:禀报
挟.泰山以超北海:用胳肢窝夹着权.然后知轻重:称量
C.莅.中国:统治无恒产
..而有恒心者:不变的财产
放辟.邪侈:逃避救死而恐不赡.:足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葫芦提当罪愆.:罪过
以王为爱.:爱护诚.有百姓:确实
14.(2021秋·黑龙江哈尔滨·高二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校校考期末)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全错的一组是()
①虞常果引.张胜引:引来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马车
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以致.天下之士致:招致,招引
③恐前语发.发:发现幸.蒙其赏赐幸:幸运地
④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告:祭告负.而前驱负:背着
⑤屈平属.草稿未定属:撰写其文约,其辞微.微:微妙
⑥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来君臣相顾.顾:照顾
⑦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存:存在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刺:讥刺
⑧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举.天下之豪杰举:全,整个
⑨短.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自夸,炫耀
⑩惠文、武、昭襄蒙.故业蒙:蒙受追亡逐北.北:北方的军队
A.②④⑤⑦B.④⑤⑦⑧C.①③⑥⑩D.②⑤⑧⑨
15.(2022春·山东临沂·高一临沂第四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公从之。

辞.曰/辞:推辞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
B.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C.夫晋,何厌.之有/厌:满足刑.于寡妻/刑:处罚
D.度.,然后知长短/度:丈量唯君图.之/图:考虑
16.(2021秋·福建宁德·高三校联考期中)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会.其怒,不敢献②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
B.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②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C.①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D.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②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17.(2022春·上海虹口·高二上外附中校考期中)解释下列加点词。

(1)其可笑事率.类此( )(2)秦悉坑.之( )
(3)以声致.人( )(4)已而除.准武胜军节度使( )
(5)单于壮.其节( )(6)冀幸君之一.悟( )
(7)屈平属.草稿未定( )(8)平伐.其功( )
(9)离骚者,犹离.忧也( )(10)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
(11)自苦.亡人之地( )(12)如惠语以让.单于( )
18.(2018秋·江苏南通·高一阶段练习)下列括号中对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对抗,较量)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卸落,散落)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说出来)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阻挡)
B.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遭遇)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竟然,简直)
余方心动欲还(心惊)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犹豫不决)
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慰问,问候)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座,所)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近,接近)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女奴隶)
D.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依靠,倚仗)晋、楚治兵,遇于中原(交战)
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处理)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谨慎,小心翼翼)19.(2019秋·福建宁德·高一校考期中)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B.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C.举酒属客D.不能喻之于怀
20.(2022春·北京海淀·高二北京市八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A.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悼念)
B.来吾道.夫先路(道路)嬉嬉钓叟莲娃
..(采莲女)
C.以手抚膺.坐长叹(胸)青眼聊因美酒横.(睨视)
D.信誓旦旦
..年华(喻少男少女)
..(诚恳的样子)一夫当.关(把守)豆蔻
21.(2022春·黑龙江大兴安岭地·高一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
B.臣之所好者道.也道:道理
C.申.之以孝悌之义申:申诫
D.奚暇治.礼义哉治:讲求
22.(2022春·宁夏吴忠·高一吴忠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加点词语含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B.蒙故业,因遗.策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C.策之不以其道.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23.(2022春·陕西西安·高二西安市铁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①自伐.者无功伐:夸耀②庄子来,欲代子相.相:相位
B.①饰小说以干.县令干:请求②弟子厌.观之厌:满足
C.①家之与家之相篡.篡:篡位②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得:捕获,抓住
D.①孟孙适.至而求麑适:往。

到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妻:以女嫁人
24.(2022春·河北沧州·高一任丘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的一项是()A.良.庖岁更刀:“良”是好的意思,与“感我此言良久立” 的“良”意思相同。

B.庖丁释.刀对曰:“释”是放下的意思,与成语“爱不释手”的“释”意思相同。

C.动刀甚微.:“微”是轻微的意思,与成语“微言大义”的“微”意思相同。

D.得.养生焉:“得”是得到的意思,与“吾得兄事之”的“得”意思相同。

25.(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高一哈尔滨三中校考期末)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失其所与.(《烛之武退秦师》)
B.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冀.有万一之得(《促织》)
C.以地事.秦(《六国论》)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D.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度.我至军中(《鸿门宴》》
26.(2022秋·广东佛山·高三石门中学校考竞赛)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师不必:不需要②君子生.非异也生:生命
B.①故不积跬步
..跬步: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见识
C.①酾酒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很多人..临江,横槊赋诗酾酒:斟酒②今之众人
D.①君子博学
..专攻:专门的学习或研究..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学问广博精深②术业有专攻
27.(2022春·福建福州·高一闽侯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句子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故略上报B.而气候不齐
C.则纵情以傲物D.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28.(2022春·天津和平·高一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A.①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②有复.于王者(复:禀报)
B.①若不阙.秦(阙:侵损、削减)②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疾:痛恨)
C.①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②放辟.邪侈(辟:不正)
D.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假如)②树.之以桑(树:树立)
29.(2022秋·福建厦门·高三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归.仁焉(归附)《诗》可以兴.(激发人的感情)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求取)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极致)
C.复.众人之所过(重复)埏.埴以为器(揉和)
D.客得之,以说.吴王(同“悦”,取悦)盗爱其室.(家)
30.(2021秋·黑龙江鸡西·高二鸡西市第一中学校校考期中)下列选项中两组划线词解释均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自分已死久矣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②屈平属草稿未定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B.①事如此,此必及我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②负而前驱自痛负汉
C.①汉亦留之以相当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②秦发兵击之恐前语发
D.①法令亡常子为父死,亡所恨②人穷则反本武复穷厄
31.(2022秋·新疆乌鲁木齐·高二乌市八中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师不必.贤于弟子必:能够
②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过:罪,加罪
③少无适俗韵.韵:本性,气质
④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快:畅快
⑤不矜.名节矜:怜惜
⑥忽忽如狂,自痛负.汉负:背叛,出卖
⑦王无罪岁.岁:年成
⑧因以讽谏
..讽,讽刺;谏,进谏
⑨声非加疾.也疾:声音宏大
⑩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通过,经由
A.①⑤⑦⑩B.③⑤⑥⑩C.①⑤⑥⑧D.③④⑥⑨32.(2016秋·江苏扬州·高三开学考试)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金就砺.则利砺:磨刀石
而闻者彰.彰:清楚
虽有槁暴.暴:同“曝”
下.饮黄泉下:向下
B.北邀当.国者相见当:主持
殆例.送死例:类于
层见.错出见:同“现”
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C.秦贪,负.其强负:倚仗
位在廉颇之右.右:上
胜负之数.数:运数
毕礼而归.之归:使…归
D.籍.吏民,封府库籍:登记
沛公则置.车骑置:安置
因击沛公于坐.坐:同“座”
臣活.之活:使……活下来
33.(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高一哈师大附中校考期末)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大礼不辞小让.(2)虽董.之以严刑(3)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4)始速.祸焉(5)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