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及难点
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均衡 寡头市场的性质 几个主要的寡头模型模型 不同市场经济效率的比较
本章结构
§7.1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7.2
§7.3
博弈论初步

§1.1 垄断竞争市场
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1、定义
指许多厂商销售既近似又有差别的产品的市场。 在长期,竞争的厂商较多;在短期,由于产品的差别性, 具有垄断性。
五、效率分析
理想的产量(有效规 模):一般把完全竞 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 本最低点上的产量作 为理想的产量。 多余的生产能力:垄 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 的产量与理想产量之 间的差额被称为多余 的生产能力。
P
H 。
P=AR=D Q
1、均衡点没有给定生产规模的最低点:企业 均衡点没有给定生产规模的最低点:
2、特征
(1)产品既存在差异性又存在替代性 (2)存在大量厂商 (3)进入障碍不显著 (4)厂商都认为自己经营行为不会引起其它厂商反应 例:服装、家具、行李包、图书出版、风扇、化妆品等。
二、厂商的需求和收益状况
1、需求曲线的特点: 垄断竞争市场的结 构特征决定垄断竞 争的需求曲线既向 右下方倾斜,又比 较平坦
需求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 需求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
(3)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但d需求曲线Q 的弹性大于D需求曲线(d需求曲线较为平坦)。
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 通过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 的 均衡条件。在短期均衡的产量上,必定存在一 个d曲线和D曲线的交点。
① d与LAC相交 与 相交 (非均衡 非均衡) 非均衡
→π > 0
π = 0
3、均衡的形成过程 ② d与LAC相切 → 、 与 相切
P
(均衡 均衡) 均衡
D
LMC LAC
D
SMC SAC
LMC LAC
P1 d MR Q0
MR
d
非价格竞争和厂商均衡
从长期看,价格竞争会导致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最终使厂商的利润消失。因此,非价格竞争便 成为垄断竞争厂商普遍要用的另一种竞争方式。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 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垄断竞争厂商往往通过 改进产品品质,精心设计商标和包装,改善售 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手段,来扩大自己产品 的市场销售份额,这就是非价格竞争。
D
SMC Pe H F G E MR SAC
d(AR) Q
0
四、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1、均衡的实现途径: 在长期内,垄断竞争厂商可以调整生产规模,还可以加 入或退出生产集团。这意味着,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 均衡时的利润必定为零,即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 衡点上,d需求曲线必定与LAC曲线相切。 衡点上, 2、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LMC=SMC;同时AR=LAC=SAC 在长期均衡的产量上,垄断竞争厂商的利润为零,且存 在一个d需求曲线和D的交点。
§7.2 寡头垄断市场
一、寡头市场的含义及特征
寡头垄断市场是由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某一行业 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特征:厂商数量较少,但至少有两个;产品可 以无差别,也可以有差别;厂商进出行业较难; 厂商相互依存;需求曲线不确定 。 成因:规模经济、对投入的控制、大量资本、 技术领先、沉没成本、政府特许等。 寡头垄断市场:汽车、家电、钢铁、石油等。
1、假设:
a)只有二个企业,生产同质产品; b)假定生产成本为零 c)需求函数为线性; d)一个企业A先进入市场,B随后进入;各企业在假定对 方保持产量不变和条件下决定自身的产量。
2、几何说明
A企业生产市场需求的一半, B企业生产留下的需求的一半。 P A调整产量为市场需求3/4的一 半,而B生产余下的5/8后半即 5/16;A的产量下降,而B上 升; ……直至各生产市场需求的 1/3,并形成了均衡。 还可以推广为N个寡头,各生 产市场需求的1/N+1。
改变自己的价格, 改变自己的价格,该行业 中其他与之竞争的厂商也 随之改变价格时, 随之改变价格时,该厂商 的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关 系。
3、D和d的关系
(1)当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所有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产 品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得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 d需求曲线的位置沿着D需求曲线上下移动。(如果市场价 需求曲线上下移动。 格下跌,则d需求曲线沿D需求曲线向下平移;如果市场价 格上升,则d需求曲线沿D需求曲线向上平移。) (2)由于d需求曲线表示单个垄断竞争厂商单独改变价格时所 预期的产量,D需求曲线表示每个垄断竞争厂商在每一市场 预期的产量, 价格水平实际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所以,d需求曲线和D
2.销售费用
非价格竞争的另一种形式是改变销售费用。销售费用 是用来增加产品需求的货币支出。销售费用除了广告 费用(主要的)外,还包括推销员的工资、推销活动 的支出等费用。 垄断竞争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仍然是为了获得最大 的利润。进行非价格竞争是需要花费成本的。例如, 改进产品性能会增加生产成本,增设售后服务网点需 要增加投入,广告宣传的费用也是相当大的。厂商进 行非价格竞争所花费的总成本必须小于由此增加的收 益,否则,厂商是不会进行非价格竞争的。很显然,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对于非价 格竞争仍然是适用的。
b 1 P = b (QA + QB ) = b a 3
若寡头数量为m,市场容量为 , 若寡头数量为 ,市场容量为a,则
1 Qi = a m +1
斯泰克伯格模型
在古诺模型中,两个寡头同时做决定, 任一个寡头都没有反应的余地。这对于 描述那些实力相当的寡头也许较为现实。 但是对于描述那些实力悬殊的寡头却不 够现实。实力大的寡头在竞争中具有优 势,往往领先作出决定,其他小的寡头 随后作出决定。斯塔克伯格所描述的就 是这种情形。
分类 根据产品特征:纯粹寡头行业(如:钢 铁、水泥)和差别寡头行业(汽车、家 电) 按厂商的行为:有勾结行为(合作)和 独立行动的
二、 寡头模型
关于模型的一般评价:重点是采取博弈 论分析,但仍然没有取得比较的一致。
非勾结性寡头垄断模型
古诺模型:
由古诺于1838年提出,在此后45年内没有引起足够注意。
B1 A2
A1 B2
P=D Q
2、几何说明(2)

1 11 3 3 32 8 1 2 1 215 1 3 64 1 2 8
1 1 1 2 8 32
……
1 1 1 1 ( + + +...) =1 1 2 = 1 2 8 32 3 1 1 4
1 4 =1 3 1 1 4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1、垄断厂商对价格 和产量的调整
2、短期均衡的条件
P
在短期均衡的 产量上, 产量上,必定 存在一个d需 存在一个 需 求曲线和D需 求曲线和 需 求曲线的交点, 求曲线的交点, 它意味市场上 的供求是相等 的。
此时,垄断竞争厂 商可能获得最大 利润,可能利润 为零,也可能蒙 受最小亏损。
b πA = PQA = [b (QA + QB )]QA a A利润最大时,产量满足: dπA 2b b = b QA QB = 0 dQA a a 1 QA = (a QB ) :厂商A的反应函数 2
(2)厂商B:QA为既定值
b πB = PQB = [b (QA + QB )]QB a
1.产品变异 产品的变异或变化包括: (1)产品本身品质上的改变,如技术性能、式样、型 号、颜色的改变等; (2)包装和质量上的改变; (3)服务质量的改进,如提高服务速度、改进服务态 度、改变经营方式等。 一般的说,对厂商产品变异的分析,可分为以下几个 步骤: (1)首先假定代表性厂商的竞争对手在价格和产品特 征方面保持不变; (2)通过分析每一种产品变异的各种可供选择的价格 对利润的影响,确定每一种产品变异最有利可图的价 格; (3)对每一种产品变异所能得到的最大利润加以比较, 从而找到所有产品变异中使利润最大化的哪一种产品 变异。代表性厂商将选择这种产品变异并索取能带来 最大利润的价格。
B利润最大时,产量满足:
dπB 2b b = b QB QA = 0 dQB a a
1 QB = (a QA ) :厂商B的反应函数 2
(3)均衡的决定
1 QA = (a QB ) 2 1 QB = (a QA ) 2 1 QA = QB = a 3
QB
120
QA
60
40
QB QA
40 60 120
企业B
1 4
1 1 + 4 16
1 1 1 + + 4 16 64
……
还可以推广为N个寡头,各生产 市场需求的1/N+1。
3、反应函数
如果把企业的选择,也即根据另一企业既定选择, 作出自身选择,称为一种反应,那么,其行为可以 用一反应函数给予描述。 b b P = b Q; Q = QA + QB P = b (QA + QB ) a a (1)厂商A:QB为既定值
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 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设备;
2、长期均衡点没有建立在最低生产成本的规
模上,没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选择长期成 模上,没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本最低的规模组织生产。 本最低的规模组织生产。
由于想得到产品的多样化而付出的代价 解释 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厂商数量过多,规模过小
六、垄断竞争的方式
第7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理解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 场的性质和条件,掌握垄断竞争厂商的 需求曲线,短期和长期均衡的条件;掌 握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分析。理解不 同市场中厂商需求曲线、收益曲线的区 别,长期均衡产量的确定有何特点、条 件、相同点与不同点,进一步论证其市 场效率的差异。还须了解有关博弈理论 的知识。
价格竞争:也即数量竞争,根据MR=MC的原则,通 过调整价格从而调整销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品质竞争:品质差异是除价格、数量、广告以外的所 有差异,包括品牌差异、包装差异、售前售后服务差 异等。当提高产品品质的边际收益等于提高产品品质 的边际成本时,厂商达到最佳产品品质。 广告竞争:通过对产品的广告宣传来促进产品销售,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当广告的边际收益等于广告的边 际成本时,达到最适广告费用。 实际中,垄断竞争厂商同时采用三种竞争方式。
斯塔克伯格模型假设: (1)两个厂商;(2)两个厂 商面对相同的需求曲线和价格。(3)两个寡头不是同 时决策,先决策的称为领导者,后决策的称为追随者。 下面让我们在此假设基础上分析两个寡头各自的产量、 利润以及产品市场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为分析的需要, 我们令厂商1为领导者,厂商2为追随者。 寡头1的利润要大于寡头2的利润,这说明首先行动者 获得了优势。原因在于首先行动者造成一种既定事实, 不管其竞争对手如何行动,首先行动者都将生产较大 的份额。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竞争对手只有把首先 行动者的较大产出视为既定,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 产出。 需要指出,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首先行动者都会取得优 势。在寡头进行产量竞争时首先行动者会取得优势, 但是在价格竞争的情况下,首先作出决策的寡头不仅 不会取得优势,还有可能处于劣势地位。
D0 D1 D2
2、垄断竞争厂商面临需求曲线:d和 D
d需求曲线(主观需求 曲线):表示当一个厂商
改变自己产品的价格, 改变自己产品的价格,而 该行业中其他厂商并改变 价格时, 价格时,该厂商的价格与 销售量的关系。 销售量的关系。 p1 p2 D q1 q2 q3 P
d d’
D需求曲线(有效需求 曲线):表示当一个厂商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非价格竞争作为厂商之间相互竞 争的一种形式,它强化了市场的竞争程度,并且,非 价格竞争的一些具体做法,客观上也满足了消费者的 某些需要。另一部分经济学认为,非价格竞争增加了 消费者对某些产品的依赖程度,从而使得厂商加强了 对自己产品的垄断程度。 关于广告作用的这一问题,一般说来,经济学家认为, 将广告分为信息性广告和劝说性广告这两类。就信息 性广告而言它提供了关于商品比较充分的信息,有助 于消费者最佳的购买决策,且节约了消费者的信息搜 寻成本,而且,信息性广告之间的相互竞争,有利于 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反,劝说性广告却很少能提 供对消费者来说真正有用的信息。尽管劝说性广告也 会增加厂商的销售量,但被诱导的消费者往往并不能 够购买到自己实际上需要且真正满意的商品。在现实 生活中,每一个广告宣传往往既带有提供信息的成分, 又同时带有劝说的成分。这因为如此,在评价广告的 作用时,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