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临床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9
*基金项目:1.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81804193);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GZY-KJS-2020-07)
作者简介:范宇翔(1995.10-),男,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胃肠道疾病
△通信作者:裴丽霞(1982.08-),女,博士,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抗肿瘤临床及疗效机制,邮箱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临床应用研究
*
范宇翔1,2.裴丽霞1,2△(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综述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文献,为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干预治疗临床疾病的应用作进一步参考。

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关于自体血穴位注射在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及综述。

自体血穴位注射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

自体血穴位注射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自体血;穴位注射;临床应用;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3-0129-04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起源于中医针灸治疗学,是将患者自身的静脉血应用于穴位注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方法,通过穴位的刺激和对自体血的吸收可产生持久的刺激效果,并以此达到治疗的作用。

随着对自体血穴位注射认识和研究的不断加深,发现自体血穴位注射在临床上的应用愈加广泛,并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产生非常明显的疗效,如呼吸系统疾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1]
、哮喘[2]
、过敏性鼻炎[3]
等;皮肤系统疾病的痤疮[4]
、湿疹[5]
、荨麻疹[6]
、银屑病[7]
等。

现将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呼吸系统疾病
1.1 COPD
彭静等[8]
选取“背三针(肺俞、大杼、风门)”和定喘为主穴,脾虚加脾俞、足三里,肾虚加肾俞,痰多加丰隆,每次治疗抽取患者2 mL 静脉血注入到选取好的两组穴位中,每星期治疗2次,两组一个疗程,共进行3个疗程后发现,通过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肺功能和机体免疫力。

李敏芳等[9]
选取肺俞、脾俞、肾俞等,每次治疗抽取患者2 mL 静脉血注入到选取好的两组穴位中,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2周后发现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能防治肺功能的进行性下降,改善肺通气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2 支气管哮喘
袁古治[10]
发现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
上采取自体血穴位注射定
喘、风门等穴位联合福莫特罗粉剂吸入,可提升其肺功能并且显著降低气道炎症反应。

李影捷等
[11]
选取
定喘、肺俞为主穴,抽取患者肘静脉血2 mL 迅速注入一对同名穴位中,隔日1次,5次1疗程,每疗程之间间隔10 d ,共治疗60 d 后发现自体血穴位注射能明显缓解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并且降低患者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黄承智等
[12]
选取风门、定喘等穴进行自
体血穴位注射后发现患者肺通气、肺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1.3 过敏性鼻炎
欧慧珍等[13]
选取双侧足三里和肺俞穴,每穴注入自体血1 mL ,每隔1 d 进行相应的穴位注射后发现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可提高患者免疫力,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翁向阳
[14]
选取患者双
侧肺俞、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注射,每一穴位注射量为0.5 mL ,每周做1次注射,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发现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1.4 鼻衄
宋银花等[15]
选取双侧曲池、肾俞穴为一组,另一组为双侧足三里、血海穴,两组交替治疗,每穴注入自体血2 mL ,并配合走罐疗法,3周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一周,治疗后发现 31例病人经2~3个疗程治疗,好转18例,占比58.1%,说明自体血穴位注射配合走罐
治疗鼻鼽有较好效果。

2 皮肤系统疾病
2.1 痤疮
颜雪珍等[16]选取双侧曲池、血海、足三里,抽取患者静脉血6 mL进行穴位注射,2次1周,共治疗4周后得出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在治疗痤疮患者的过程中发挥了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减轻了患者痤疮炎性皮损的结论,为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痤疮提供了理论依据。

彭拥军等[17]抽取患者静脉血4 mL注射入双侧足三里穴,3 d治疗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发现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能够更好的减少痤疮患者皮肤油脂的分泌,改善痤疮的皮损程度,减少痤疮数量。

2.2 荨麻疹
许仕军等[18]抽取荨麻疹患者肘静脉血4 mL注入双侧足三里穴,提插得气后每个穴位注入2 mL,每周1次,共治疗2个月后发现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口服氯雷他定可减少患者皮肤风团大小及数目,缓解瘙痒,且能降低荨麻疹的复发率。

冯斯平等[19]选取患者曲池、血海、足三里等穴位,每个穴位注射自体血0.2 mL,两侧穴位交替进行,每周3次,连续6周后发现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胸腺五肽可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对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显著疗效。

2.3 黄褐斑
苏霞辉等[20]选取曲池、外关、合谷等穴为主穴,肺经风热加尺泽,痰湿凝结加丰隆,抽取患者静脉血3~5 mL,将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注入血液,每穴注入0.5~1 mL,联合穴位埋线治疗,1周1次,连续治疗6个月后与仅口服维生素C相比,发现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结合穴位埋线治疗黄褐斑具有调整内分泌,抗过敏,提高机体抵抗力,改善面部微循环的作用,在治疗黄褐斑方面具有明显疗效。

陆小连等[21]选取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于每次针刺结束后进行,隔天1次,每周3次,发现患者皮损面积、皮损颜色及皮损总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疗效显著,证实自血疗法结合针刺对黄褐斑治疗的有效性。

2.4 湿疹
冯骅等[22]选取血海、足三里为组1穴,曲池、三阴交为组2穴,抽取患者约8 mL静脉血,将静脉血注入穴位,每周1次,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发现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皮损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研究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注射入局部阿是穴、双侧足三里、曲池穴,2~3穴/次,隔日治疗1次,2周治疗7次后发现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针刺治疗慢性湿疹可显著缓解瘙痒程度,皮损状况,减少复发率,具有显著疗效。

2.5 银屑病
贺琪等[23]选取患者双侧曲池穴或足三里穴,每个穴位分别注射肘静脉血1 mL,两组穴位轮流选用,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8周后发现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显著,安全经济。

吴波等选取患者曲池、血海、足三里、太冲等穴位,用自体静脉血进行穴位注射,每个穴位注射1 mL,1周2次,同时进行每3周1次的穴位埋线,联合应用后发现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与单用常规西药组相比,明显提高了疗效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2.6 白癜风
陈瑞华[24]选取风池、大椎、肺俞、脾俞等穴,每个穴位注射自体血0.5~1 mL静脉血,1周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到,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中药内服,可使白癜风症状逐渐好转,疗效显著。

佘江健等选取双侧肺俞、脾俞、肾俞等穴位分成两组,每周分2次治疗,每穴注射自体血0.5~1 mL,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个星期,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发现自血穴位注射疗法与皮下注射联合梅花针扣刺与生姜片涂擦可使斑块面积减小,对治疗白癜风疗效满意。

2.7 神经性皮炎
毛长兴等[25]选取双侧曲池、血海、足三里等穴,每个穴位注射静脉血0.5~1 mL,每周1次,连续治疗1个月后发现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外用的86.0%(P<0.05)。

金红梅在皮损局部取2~4点,配曲池、血海、足三里等穴,每穴注入自体血1 mL,以上穴位交替使用,间隔2~3 d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共治疗3个疗程后发现局部皮损明显好转,苔藓化减轻,瘙痒感明显减轻,疗效较好。

2.8 皮肤瘙痒
郑建宇[26]主穴选曲池、足三里、肺俞、膈俞。

配穴:血热风盛加大椎;湿热壅盛加阴陵泉;血虚风燥加血海;阴虚风盛加肾俞。

每次治疗选用四个穴位,轮换使用。

用一次性5 mL注射器取静脉血约5 mL,每穴注入静脉血1 mL,每隔3 d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配合耳穴压丸法治疗后发现其总有效率为94.11%,疗效甚好。

130
3 骨伤科疾病
黄超[27]选取肩髃、肩髎、肩贞、肩前等穴位,针刺得气后每穴注入自体血0.5~1 mL,每次2~3次,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并嘱咐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总有效率为100%。

王晋斌选取双侧大杼和肺俞穴,各注射自体静脉血1 mL,隔日1次,治疗后发现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可以有效解除骨质局部刺激所致的炎性水肿及致痛物质的产生,且本法施术简便,可使患者短期治疗达到长久根治的目的。

有研究采用抽取患肢对侧肘静脉血2~3 mL,加入2%利多卡因2 mL,混合均匀后,屈肘90°,局部注入疼痛部位的阿是穴,进行四周封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休息,1周1次。

治疗后观察发现本方法治疗肱骨内外上髁炎的有效率为90.6%,疗效较好。

4 痛经
路金华等[28]选取足三里、血海、三阴交等穴位,分别注射入自体血各1 mL,使之产生酸、麻、胀、痛之感,间隔3~4 d重复注射1次,左右穴位交替进行,治疗一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后发现总有效率为94.3%,能激发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微循环,调节机体内分泌,从而提高抗病能力。

张慧叶选取三阴交、血海等穴,将1 mL自体血注入穴位,于痛经的第1 d、4 d各注射1次,左右侧穴位交替注射,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发现自血穴位注射疗法结合针刺,并给予电脉冲刺激,能协调发挥镇痛作用,较单纯电针治疗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5 其他疾病
5.1 糖尿病胃轻瘫
陈立等[29]采取自体血穴位注射方法,以10 mL规格的注射器抽取患者肘静脉血6 mL,同时以该注射器行单侧足三里、中脘及胃俞穴位注射,针刺入穴位33~48 mm,得气且回抽无血后每穴注射2 mL,拔针后棉签压迫止血,每周1次,连续4周。

治疗后发现自体血穴位注射足三里、中脘、胃俞穴位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病人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胃动素及胃泌素有关。

5.2 慢性丙型肝炎
孔胜利等[30]探讨自体血乙肝疫苗穴位注射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其机制,治疗组用10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自体静脉血3~4 mL,与疫苗混合后,经局部消毒后分别注射在曲池(双)、足三里(双)穴位,每周1次,并予苦参素胶囊口服。

对照组给予干扰素、利巴韦林。

治疗后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持续应答分别为47.5%和35.0%,表明自体血乙肝疫苗穴位注射联合苦参素胶囊口服治疗慢性丙肝疗效显著,方法安全简便。

5.3 干燥综合征
何洋[31]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注射于征患者双侧足三里、大肠俞和小肠俞,每穴注射0.5 mL,每5 d注射1次,共治疗9次,并且每天配合水疗1次,治疗后发现患者干燥综合征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并升高其体内白细胞。

5.4 肠易激综合征
蔡小文等[32]取清晨空腹自体血4 mL,溶血后,取肝俞、脾俞、胃俞、足三里穴,每穴注入自体血1 mL,配合痛泻要方加味口服后发现治疗组疗效明显由于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5.5 偏头痛
韩晶等[33]采取耳背静脉放血,将血搜集于装有肝素抗凝剂的注射器中,选取风池、阳陵泉等穴位,将血液注入穴位,每侧风池穴注射血液1 mL、每侧阳陵泉穴注入血液1.5~2 mL,并配合耳穴点刺法联合治疗,每7~10 d治疗一次,连续3次为1疗程。

与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相比较,该综合治疗法治疗缓解期普通偏头痛,可明显减少或减轻头痛发作次数、发作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近期和远期疗效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疗效极好。

6 讨论
自体血穴位注射是一种以穴位、自体血、经络作用相结合的综合疗法,是中医针刺和现代医学结合的延伸和发展。

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有血液对穴位的刺激作用,也有穴位注射时针刺对穴位和经络的刺激作用。

自体血注入特定穴位后,在体内缓慢吸收,对机体产生非特异性的刺激作用,可促进释放更多免疫球蛋白,增强机体微循环,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同时自身血注射到机体内能够使体内白细胞相应增高,产生免疫机制,增强人体自身保护能力,使体质加强。

因此这种方法能够有效而快速地使疾病得到根治。

其作用机理普遍被认为是血液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抗体、激素、酶类等,注入穴位后持续缓慢对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刺激,促使其提高抗病能力,使气血津液充足且达到调和从而产生抗炎、消肿、活血等作用。

虽然自体血穴位注射临床报道相对较多,但基础机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建议可通过更多基础研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索和挖掘。

此外,对自体血穴位注射疗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没有严格的要求,自体血抽
131
出之后是否有存在感染的可能性也没有进行过探索,自体血穴位注射对象的纳入标准、禁忌证也缺少一定统一的标准,这些问题都有可能会影响自体血穴位注射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建议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罗胜,刘建博,张高,等.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9,28(6):988-991.
[2]冯天骄,武蕾,侯硕,等.中医外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
床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9,34(12):2563-2569. [3]钱景丽,吴小凤,商施锞,等.过敏性鼻炎中医外治法研
究概况[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14):139-143. [4]周振红,郑秀丽,余小玲,等.穴位自血疗法联合皮肤护
理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效果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0,37(5):393-395.
[5]张正,赵颖.自血疗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亚太传统医药,2020,16(8):183-186.
[6]苏可欣.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1):220-221.
[7]王建峰,杨大学,林柯.自血疗法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
展[J].现代临床医学,2020,46(3):238-240.
[8]彭静,罗胜,刘建博,等.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的观察[J].哈尔滨医
药,2019,39(3):287-289.
[9]李敏芳,叶小丹,熊广,等.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
学,2014,12(6):41-42.
[10]袁古治.福莫特罗粉剂吸入联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
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2):32-34. [11]李影捷,惠萍,宋天云,等.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
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6):72-74.
[12]黄承智,王耿介,杨瑜珍,等.多索茶碱配合自血穴位注
射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11):109-110.
[13]欧惠珍,陈泽恒,游敏仪.自血穴位注射对过敏性鼻炎治
疗的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6):733-734.
[14]翁向阳.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5):195.
[15]宋银花,段希栋,陶善平,等.自体血穴位注射配合走罐治
疗鼻鼽31例[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4):152. [16]颜雪珍,屈强强,黄丽萍,等.自血疗法对寻常型痤疮
患者外周血中CD14+单核细胞TLR2的表达及血清
IL-8、TNF-α浓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5(10):22-24.
[17]彭拥军,朱冰梅,姚彦,等.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寻常痤疮
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9,38(4):429-432. [18]许仕军,徐尚兰,陈明清.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自体全
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7,38(3):330-331.
[19]冯斯平,刘宏胜,王琦.胸腺五肽联合自体血穴位注射
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4):31-32.
[20]苏霞辉,潘琦虹,覃兴乐.穴位埋线结合自血疗法治疗
黄褐斑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37
(3):409-410.
[21]陆小连,莫晓枫,俞洁,等.自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肝郁
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2):5686-5688.
[22]冯骅,丁敏,张莹莹.穴位自血疗法治疗难治性泛发性
慢性湿疹2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20,28(4):28-29.
[23]贺琪,石全,皮先明,等.自血疗法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
疗银屑病血热证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17):2634-2636.
[24]陈瑞华.中药自血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白癜风30例[J].
光明中医,2011,26(9):1842.
[25]毛长兴,程凤能.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神经性皮
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7):216-219. [26]郑建宇.穴位自血疗法配合耳穴压丸法治疗皮肤瘙痒症
68例报告[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03):474-475.
[27]黄超.自血疗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J].
中国社区医师,2008(1):37.
[28]路金华,刘正.自血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35例[J].上
海针灸杂志,2012,31(3):177.
[29]陈立,张新风,库宝庆,等.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
胃轻瘫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浆胃动素、胃泌素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12,37(03):229-232,246.
[30]孔胜利,李志刚,孙立新.穴位注射联合苦参素综合治
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
(31):7586-7587.
[31]何洋.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干燥综合征案[J].中国针
灸,2005(6):403.
[32]蔡小文,刘鑫.穴位注射自血疗法配合痛泻要方治疗肠
易激综合征30例[J].中医杂志,2009,50(5):437-438.
[33]韩晶,单秋华,杨佃会.耳穴综合疗法治疗缓解期普通
偏头痛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2007(11):755-756.
(收稿日期:2021-09-28)
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