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三 食物 面包发霉了》公开课教案_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提问:霉菌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呢?提示学生参考发霉物品收集处的环境特点。
2.组织生生问答
3.查看学生的最终猜测,如发现问题当堂点破。
1.小组讨论:思考并猜测霉菌生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并说明理由然后将观点以小组为单位上传讨论版
2.各小组间互相查看各自的猜测观点,并提问或解答
3.组内再次讨论组猜测观点的可取性,并确定最终观点,并将观点发到讨论版(观点不变的小组无需再发)
QQ群
课后
随时注重QQ群,并解答学生问题
学生实验并且完成观察记录,随时在QQ群中交流发现
坚持实行实验记录,并分享成果
QQ群
5.学生回答霉菌并触发控件查看霉菌资料
6.学生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霉菌,并拍照。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传讨论版
7.观看霉菌生长的视频
知道物品发霉是因为霉菌引起的;
清楚观察霉菌形态特征;
心中对发霉的环境条件有初步的猜测
尚学电子学案
尚学平台讨论系统
尚学系统
电子显微设备及相对应软件
尚学系统
课中2:探究霉菌生长条件活动之猜测
1.各小组挑选自己想要研究的条件,并完成系统中的调查题
2.各小组借助场景模拟控件完成实验设计,并截图上传讨论版
3.学生查看其它小组的实验设计,并提问或解答
4.各小组调整实验设计,并将最终方案上传讨论版(设计方案不变的小组无需再发)
5.查看课外实验记录样表
确定研究条件,设计好探究实验
尚学平台问卷系统
尚学平台讨论系统
6.提供镊子、卡纸、电子显微镜,并协助有困难的小组。
7.引导学生发现霉菌之美
1.观看常见发霉物体图片
2.学生小组肉眼观察自己带来的发霉物品,接着拍照并备注获取地点的环境描述。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有小组长将自己组的照片及描述整合发到讨论版中。
3.学生观看其他组发霉物体的照片及描述
4.思考问题:面包等物品发霉的原因。
《面包发霉了》
教学设计表
学科(版本)
章节
四下第三单元第5课
学时
年级
四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
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2)通过对霉菌的培养能够实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霉菌,经历一个微小事物的理解过
程,并发现霉菌之美。
合理的猜想霉菌生长所需的环境
尚学平台讨论系统
课中3:探究霉菌生长条件活动之实验设计
1.教师查看统计结果,对各小组的条件选择做微调
2.监控讨论版,协助有困难的小组。
3.组织生生问答,并将没点出的问题当堂点破
4.注重设计方案有问题的小组是否修改方案并上传讨论版
5.说明记录注意点,提出奖励机制,及奖品,留课外实验讨论QQ群号。
2.初步观察发霉物体注意到发源自物品所在地环境,注重发霉部位的特点
课中1:发现霉菌之美。
1.谈话形式揭示研究主题面包发霉了。
2.为学生提供护目镜、口罩、医用手套等防护器材,查看每组是否上传图片及描述到讨论版,并协助有困难的小组。
3.注意时间,无需太久
4.提问:是什么引起了面包等物品的发霉现象呢?
5.提示学生触发控件,查看霉菌资料
(2)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实行猜想,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生
长与环境的关系。
(3)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并切随时通过交流平台实行生生或师生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较长周期实验观察
的意志品质,及信息交流和团队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初步了解霉菌的构造,知道发霉的原因。【教学难点】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实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措施】1.利用平板电脑外接便携式电子显微镜让学生清楚地直观地观察霉菌;2.利用尚学系统的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实时共享,实行高效的生生交流,是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集思广益,再配合电子贴图这样的场景式实验设计小游戏,是学生能够把抽象的思维作业具象化,从而解决实验设计难题。
学习者分析
1.学生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2.在前几节他们已经对食物有过了解。3.学生们已经知道变质的食物不能吃。4.小学生对做实验很感兴趣5.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水平,实行实验记录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
课前
下发医用手套(潜意识渗透实验安全,培养实验习惯)
1.收集发霉的物品,每人一个。
2.组织生生问答
3.查看学生的最终猜测,如发现问题当堂点破。
1.小组讨论:思考并猜测霉菌生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并说明理由然后将观点以小组为单位上传讨论版
2.各小组间互相查看各自的猜测观点,并提问或解答
3.组内再次讨论组猜测观点的可取性,并确定最终观点,并将观点发到讨论版(观点不变的小组无需再发)
QQ群
课后
随时注重QQ群,并解答学生问题
学生实验并且完成观察记录,随时在QQ群中交流发现
坚持实行实验记录,并分享成果
QQ群
5.学生回答霉菌并触发控件查看霉菌资料
6.学生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霉菌,并拍照。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传讨论版
7.观看霉菌生长的视频
知道物品发霉是因为霉菌引起的;
清楚观察霉菌形态特征;
心中对发霉的环境条件有初步的猜测
尚学电子学案
尚学平台讨论系统
尚学系统
电子显微设备及相对应软件
尚学系统
课中2:探究霉菌生长条件活动之猜测
1.各小组挑选自己想要研究的条件,并完成系统中的调查题
2.各小组借助场景模拟控件完成实验设计,并截图上传讨论版
3.学生查看其它小组的实验设计,并提问或解答
4.各小组调整实验设计,并将最终方案上传讨论版(设计方案不变的小组无需再发)
5.查看课外实验记录样表
确定研究条件,设计好探究实验
尚学平台问卷系统
尚学平台讨论系统
6.提供镊子、卡纸、电子显微镜,并协助有困难的小组。
7.引导学生发现霉菌之美
1.观看常见发霉物体图片
2.学生小组肉眼观察自己带来的发霉物品,接着拍照并备注获取地点的环境描述。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有小组长将自己组的照片及描述整合发到讨论版中。
3.学生观看其他组发霉物体的照片及描述
4.思考问题:面包等物品发霉的原因。
《面包发霉了》
教学设计表
学科(版本)
章节
四下第三单元第5课
学时
年级
四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
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2)通过对霉菌的培养能够实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霉菌,经历一个微小事物的理解过
程,并发现霉菌之美。
合理的猜想霉菌生长所需的环境
尚学平台讨论系统
课中3:探究霉菌生长条件活动之实验设计
1.教师查看统计结果,对各小组的条件选择做微调
2.监控讨论版,协助有困难的小组。
3.组织生生问答,并将没点出的问题当堂点破
4.注重设计方案有问题的小组是否修改方案并上传讨论版
5.说明记录注意点,提出奖励机制,及奖品,留课外实验讨论QQ群号。
2.初步观察发霉物体注意到发源自物品所在地环境,注重发霉部位的特点
课中1:发现霉菌之美。
1.谈话形式揭示研究主题面包发霉了。
2.为学生提供护目镜、口罩、医用手套等防护器材,查看每组是否上传图片及描述到讨论版,并协助有困难的小组。
3.注意时间,无需太久
4.提问:是什么引起了面包等物品的发霉现象呢?
5.提示学生触发控件,查看霉菌资料
(2)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实行猜想,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生
长与环境的关系。
(3)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
并切随时通过交流平台实行生生或师生交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较长周期实验观察
的意志品质,及信息交流和团队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观察发霉的面包,初步了解霉菌的构造,知道发霉的原因。【教学难点】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实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措施】1.利用平板电脑外接便携式电子显微镜让学生清楚地直观地观察霉菌;2.利用尚学系统的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实时共享,实行高效的生生交流,是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集思广益,再配合电子贴图这样的场景式实验设计小游戏,是学生能够把抽象的思维作业具象化,从而解决实验设计难题。
学习者分析
1.学生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2.在前几节他们已经对食物有过了解。3.学生们已经知道变质的食物不能吃。4.小学生对做实验很感兴趣5.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水平,实行实验记录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
课前
下发医用手套(潜意识渗透实验安全,培养实验习惯)
1.收集发霉的物品,每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