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
一:[和而不同]论语读后感之五
论语读后感
既然我们可以有这么多朋友,那么朋友有没有种类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可视为开放与包容,“同”可视为封闭与单一。
从人际交往来说,“和”指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与气息相投的人交朋友。
不同类型指得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朋友”这个词事实上很难定义,在很多场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词。
勉强加以分类,可以以一个个体为中心,从他的主观角度出发,以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或情感认同性目的各自所占比例为尺度,画圈。
围绕个体最紧的是主要以纯粹价值认同为纽带的朋友,越外围的朋友,工具性越重。
当然,所谓工具性和认同性只是为了划分方便,在实际中,两者搀杂在一起,很难一刀切。
不过,也会有极端情况,如果我们对于一个人毫无感情可言,与他相交只剩利用价值了,我想我们即使称之为朋友,其内涵也变味儿了。
这还仅仅是主观的划分,客观的现实生活常常让我们与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关系,而认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但两个人的心还是相通的,客观不能,主观也无须见面。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但是这种划分仍不严密,只考虑了常态、共时的情况。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都会结交上述两种朋友。
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
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难忘的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出现的,又不能永远在一起的朋友。
这虽然是人生憾事,话又说回来,我们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联系。
因为情感的相投、价值的认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机缘下才产生。
执着地追求全面的了解可能会使刹那的美感烟消云散。
所谓距离产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种和谐,该散就散,回忆有时更加美好。
所以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子罕)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能欣赏他人异于己的地方,那和他们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难的事。
这一点与认同感并不矛盾。
接受甚至欣赏异己,
便意味着从反面认同了对方的“异”,从“异”中求得了“同”,达到“和合”的境界。
这或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础。
如果说俞伯牙之于钟子期是一种同质的认同,那么庄子之于惠施就是一种异质的认同。
好比矛盾的双方,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二:[和而不同]2022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山顶的风景
不同的人,看到同一片风景,感受会不一样。
我是山里长大的孩子,自小对大山就有一种母亲样的感情,我把爬山当回归。
老公是在平原长大的孩子,他对广袤无垠的平原更喜爱,他把爬山当运动。
每次我和老公去爬山,他就表扬我天生有爬山的能力。
望着陡峭的山崖,我竟然可以不凭借任何东西,三五下就爬上去了。
那一刻,如同我的脚上有吸盘一般。
只要进入大山,我就感到一种神奇的记忆,手脚开始灵便起来,内心湖水一般的平静。
进入大山,向内的静音模式启动,树林里的鸟、地面上的虫,一声声清晰悦耳起来。
登临山顶,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更是心旷神怡,似乎心里的浊气都可以全数倾吐,再次吸纳的都是清新的山林之气。
站在山顶,贪婪的欣赏着眼前的风景,远望可以看到天地相接,近望可以看到树叶和行人。
对同一个人同一个地方来说,想到的和看到的风景,也不会完全一致。
站在山脚下,风景是想出来的。
山在你脚下,才能领略风景的真面目。
我记起去年五月在襄阳爬卧龙山的情形。
站在山下看,觉得山并不高,只是隆起的一个大包而已。
登到山顶,站在隆中纪念塔上,我们一行不约而同尖叫起来。
在这里,可以看到整个襄阳城,可以看到脚下的树木呈现各种不同的绿。
上山只为打发时间,到了山顶才知人生不虚此行。
经过千般辛苦看到的风景,其实不再只是风景,它包含的还有付出和收获的快乐。
老公说去旅游不如在电视上看旅游节目,那介绍得更仔细,视角也更好。
我说,你在电视上看磨基山,和站在磨基山看磨基山,这感觉能一样吗他想想这么多次的爬磨基山,不再说话。
《小王子》里的小王子为什么爱那枝玫瑰,是因为他在那枝玫瑰上付出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
费尽千般苦心得到的,和轻而易举拿到的,风景怎么会一样。
再一次地,经过千般辛苦,我终于站在山顶看风景。
这一刻,我觉得生命是如此美好。
当然我也知道,老公不爱山上的风景,所以有时候,我也会陪着他去看草原。
和而不同,互相尊重,是我们十几年的相处之道。
三:[和而不同]以微笑面对嘲笑
以微笑面对嘲笑
微笑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当面对他人的嘲笑与讥讽,你会怎么做呢?是冲上去和他们打一架?还是不屑一顾另寻他路?
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
“韩信”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胆小怕事,却有满腔报国之志,他不得项羽重用,改投刘邦麾下,最终成就一代名将。
当他还是少年时期,被一个屠夫侮辱时,他没有莽撞行事,而是冷静下来,淡定从容地从屠夫胯下钻过。
尽管忍受着他人无数的嘲笑与讥讽,他却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伤心与难过,而是微笑转身,留给他人一个冷清的背影。
假使韩信没有如此博大的心胸,他怎会忍受得住那样的侮辱。
他受尽他人的嘲笑,最终却顽强的屹立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处风景。
而当初那些嘲笑他的人呢?或许在哪个不知名的角落哀婉叹息吧。
当勾践为夫差做尽各种失去尊严的事情时;当苏武这个汉朝大将在匈奴之地放牧时;当蔺相如遇廉颇引车避匿时。
旁边有多少人在嘲笑他们;有多少人在笑他们傻;有多少人在唾弃他们。
而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他们,懂得他们。
历史告诉我们:他们这样做都是值得的。
他们守住了他们的国家;维护了他们的尊严;保护了他们的子民。
成为一代名人,树立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一颗颗明珠,永不泯灭。
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仍然有很多和别人过不去的,他们嘲笑别人,挖苦别人,却不知道实际上他们也是这样的人。
别担心,他们都是历史的尘埃,存在于那一颗颗光明闪耀的背后,甚至没有人知道他们曾存在过这个世上。
嘲笑与被嘲笑是相对的。
如果你有一颗顽强的心,面对他人无谓的嘲笑与讥讽,你应当不和他们一般见识,转身一笑泯恩仇,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说的便是如此吧;即使你的心没有那么坚强,你也千万不要追随所谓江湖义
气,与虎谋皮,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的便是如此。
君子与小人,一念之间,便可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