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1 说明文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河池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1 说明文阅读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119分)
1. (15分) (2017八上·宝丰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机器人的新进化
随着3D打印技术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生命与机械的界限已经被打破,动物的细胞、肌肉乃至心脏,现在都可以跟冷冰冰的机械相结合,创造出更灵活更有生命力的新一代机器人。

依靠心脏细胞的机器鳐鱼
2016年7月,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推出了全球首个生物合成机器人——机器鳐鱼。

这个机器人模仿自然界中的鳐鱼制造而成,长只有1.5厘米,重只有10克,其骨干由黄金制作而成,皮层由硅树脂制成,能以每秒3毫米的速度缓慢前进。

神奇的是,其动力来源竟然是老鼠心脏细胞。

机器鳐鱼的制动体由老鼠心脏细胞构成。

这些细胞位于植入了特殊蛋白的有机矽制作的模板上,沿着模板的蛇形图案整齐排列生长,一周内的数量能繁殖到20万个,形成类似鳐鱼的肌肉纤维结构,靠收缩产生前进动力。

那么,这些心脏细胞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收缩呢?
事先,研究者们会往这些活体细胞的基因里增添对特定光谱敏感的基因,当特定光脉冲对其电击时,老鼠心脏细胞会沿着模板上的图案按序收缩,带动整个躯体前进。

而且,机器鳐鱼两侧会对不同的光波敏感,如果只有一种光波刺激,将只能让鳐鱼的一侧收缩,这样鳐鱼就能完成转向动作,避开障碍物。

由于鳐鱼游动时改变方向的方式与心脏跳动有相似之处,能有效防止倾斜或翻转,所以这项技术在未来会被用来制造人工心脏。

给机器划线肌肉
当我们看到现在的机器人时,往往会觉得它们的动作很笨拙,这是因为它们的控制系统仍然使用常规的电机驱动,由刚性材料来连接,如果机器人也有像人一样的身体组织,动作会不会更协调呢?
美国伊利诺大学仿照人体的肌肉骨骼模型,发明了一个只有两条腿的机器。

这个机器的腿、“腰部”都是由3D 打印的水凝胶充当,非常坚固,同时柔韧性也非常好,而一个环形肌肉会环绕骨骼提供动力来源。

跟机器鳐鱼一样,它的环形肌肉也是由实验室培育的细胞生长而成,能由电脉冲控制收缩产生动力。

未来这项技术,最终可能发展成一代生物机器人,用于药物递送、“智能”移植、制作手术机器人等。

不过,也有可能这项技术会带来更糟糕的后果,比如像科幻小说中那样,出现肌肉、肌腱和皮肤跟人类一模一样,但骨骼、心脏等器官却是金属制造的冷血杀手——终结者(人型机械人)。

柔软的“八爪怪”
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受到章鱼启发,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章鱼机器人——八瓜怪。

科学家们没用活体细胞,然而八瓜怪身体柔韧性依然非常好,能钻进细缝中,能根据周围环境改变形状,能用触角安全操作水下易碎物体,是第一个能像无脊椎动物那样灵活的软体机器人。

之所以这么柔软,是因为这个机器人体内没有任何的电池或者电线,完全采用化学反应驱动。

其身体内有一套微小的化学反应控制部件,能利用过氧化氢与铂反应,生成氧气和水蒸气。

这些气体经排放孔进入八爪怪的腕足后,会驱动章鱼的腕足变形运动。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软体机器人能承受挤压,未来在医学、航空、探测领域都会大展身手。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17年第8期,有删减)
(1)本文按照________顺序说明新一代机器人的特征。

(2)“未来这项技术,最终可能发展成一代生物机器人”,句中的“可能”不可删除,原因是什么?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作用?
(4)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采用三个标题,分类说明了更有生命力的新一代机器人。

B . 机器鳐鱼与之前机器人的显著区别在于,它是全球首个生物合成机器人。

C . 只有两条腿的机器人,环形肌肉能由电脉冲控制收缩产生动力。

D . 机器鳐鱼、两条腿的机器人、八爪怪都通过采用生物活体细胞,使其更加灵活。

2. (12分)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

打造心灵的韧度
刘福奎
(1)有则故事耐人寻味。

一个失意的年轻人寻找成功的秘诀,哲人递给他一颗花生说:“用力捏捏它。

”年轻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剩下了花生仁。

哲人又让他用力搓搓,结果红红的皮也被搓掉了,只留下了白白的果实。

哲人再让他用力捏捏,年轻人迷惑不解,但还是照做了。

可是,他怎么也捏不碎这花生仁。

哲人语重心长地说:“虽然屡受打击与磨难,失去了很多东西,但始终都要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这样才会有美梦成真的希望啊!”
(2)(A)其实每一个成功人士被磨砺“成型”的过程,大都并非坦途。

(B)诸如职场失手、竞争败北、工作出错、进步受阻等等不顺心的事,会随时随地出现。

(C)这恐怕是每个成功人士都经历过的,也是任何一个人成长道路上都可能遇到的。

(D)不幸和挫折如同一块磨刀石。

它可以磨掉人不够成熟、不够坚强的部分,去掉人的娇气和骄气,打造心灵的韧度,促使人更踏实、更坚定地前进。

(E)如果不能用客观的眼光看待挫折和失败,稍遇不顺就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就等于主动放弃了砥砺自己的机会,也放弃了进步的可能。

(3)其实艰苦的环境不一定就是人生的不幸,相反还会成为磨砺人生的砥石,它可以培养坚强的品质、意志和毅力,就像燧石只有在捶击下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罗曼•罗兰说:“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

”其实任何艰苦都只是相对的,如果能在艰苦面前无所畏惧、知难而上,努力打造心灵的韧度,就能从艰苦奋斗中享受最大的乐趣。

(4)“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只有经历了不幸、挫折、失败和痛苦的磨砺,真正打造了心灵的韧度,把不幸的命运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生活中做到宠辱不惊,镇定自若。

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临危不惧,冷静处之,就能使自己始终不偏不倚、不疾不徐地朝着目标前行。

(5)人不怕痛苦,就怕丢掉坚强;人不怕磨难,就怕放弃希望。

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所建树,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为自己打造一颗坚强的心,勇于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斗志,走好自己人生路上的每一步。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
阅读全文,请写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
请分析文章开头引述故事的作用。

(3)
文章第②段中有一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请写出该句的序号并说说它的好处。

(4)
请针对文中罗曼·罗兰的观点,列举一个名人的事例,并作简要分析。

3. (15分)(2014·齐齐哈尔) 阅读《一杯温开水》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一杯温开水
①这是朋友对我讲的故事。

②10年前,他还在深圳打工,整天帮人家掏下水道,身上总有一股下水道的异味,让人侧目。

所以,他一般不到热闹的地方去。

那个城市的繁华和优雅是那个城市的,装不进他兜里一点点儿,他住工棚,倚墙角,吃冷馒头。

③一日,天下着雨,是深秋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他当时已掏好一家酒楼的下水道,雨大,回不了家,就倚在酒楼的檐下躲雨,掏出了怀里的冷馒头吃。

④冷。

他抱臂,转过脸,隔着酒楼玻璃的窗,望着里面蒸腾的热气和温暖。

一些人悠闲地在吃饭,他想,若是有一杯热热的茶喝,多好。

他在心里面笑着对自己摇头,我怎么可以那样奢望呢?他看天,只等雨歇,好回他的工棚去。

⑤这时,酒楼的门忽然开了,从里面走出一位服务员,服务员径直走到他跟前,彬彬有礼地对他说:“先生,您请进。

”他愣住了,结巴着说:“我……我……不是来吃饭的,我……只是躲会儿雨。

”服务员微笑着说:“进来吧,外面雨大。

”朋友拒绝不了那样的微笑,跟进去了。

他暗地里想,想宰我?我除了身上的破衣裳,什么也没有。

⑥他被引到一张椅子上坐定,另一个服务员端来一杯温开水。

“先生,请喝水。

”同样彬彬有礼。

朋友不知道她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想,既来之,则安之。

遂毫不客气地端起茶杯,把一杯水喝得干干净净,且把怀里的另一冷馒头掏出来吃了。

服务员又帮他续上温开水,他则接着喝,喝得身上暖暖的,额上渗出了细密的汗,舒坦极了。

⑦后来,雨停了。

他以为那些服务员会来收钱的,但是没有。

他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有一个人来问他的事。

刚才喊他进来的服务员正站在大门口送客,他忍不住走过去问:“开水多少钱?”服务员微笑:“先生,我们这儿的白开水是免费的。


⑧那一杯白开水的温暖从此烙在了朋友的记忆里。

每每谈到深圳人,朋友的眼里都会升起一片感激的雾来。

朋友后来从深圳回来发展,也开了一家酒楼。

在酒楼里,他定下了一条规定:凡是雨天在他檐前躲雨的人,都要请到店里来坐,并且要给人家倒上一杯温开水。

世界的美好,因此放大在一杯温开水之中。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2)
文章以“一杯温开水”为题好在哪里?
(3)
第④段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4)
谈谈你对“世界的美好,因此放大在一杯温开水之中”的理解。

4. (15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问题。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

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

”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

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

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

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婆婆。

许多人围了过来。

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婆婆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

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

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婆婆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

老婆婆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

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

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

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
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

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
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
文中画线句子是描写,作用是
(3)
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

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4)
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5)
“我”曾把____________作为长大的标准,后来,“我”是把_________作为长大的标准,我终于意识到“长大”的真正含义是因为(请用原文回答)。

(6)
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略写呢?
(7)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 (15分) (2017八下·市中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互联网+”向我们走来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那么什么是“互联网+”呢?
“互联网+”战略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今年向人大提出的四个建议之一,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行业”,显然实际的效果绝不是简单的相加。

这样的“互联网+”的例子绝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的红娘+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传统交通+互联
网有了“快的”“滴滴”,而传统新闻+互联网有了柴静《穹顶之下》病毒式的传播。

在通信领域,互联网+通信有了即时通信,现在几乎人人都在用即时通信App进行语音、文字甚至视频交流。

然而传统运营商在面对微信这类即时通信App诞生时简直如临大敌,因为语音和短信收入大幅下滑。

但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来自数据流量业务的收入已经大大超过语音收入的下滑,可以看出,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彻底颠覆通信行业,反而是促进了运营商进行相关业务的变革升级。

在交通领域,过去没有移动互联网,车辆运输、运营市场不敢完全放开,有了移动互联网以后,过去的交通监管方法受到很大的挑战。

从国外的Uber、Lyft到国内的“滴滴”“快的”,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一批打车拼车专车软件。

虽然它们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仍存在不同的争议,但它们通过把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交通出行相结合,改善了人们出行的方式,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推动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排放,对环境保护也做出了贡献。

……
事实上,“互联网+”不仅正在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生态,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

马化腾表示,工业互联网正在从消费品工业向装备制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业领域渗透,全面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互联网农业也在从电子商务等网络销售环节向生产领域渗透,为农业带来新的机遇,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不过,也有长期研究该领域问题的学者警示,“互联网+”的趋势时至2015年已经无法阻挡,但是,如今中国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很多改变,就好比是皮肉之上附上了一层光鲜亮丽的“毛”,赤裸裸的皮肉被包裹起来,似乎不再重要,“互联网+”不该成为“卖毛”的生意。

如在餐饮行业,中国互联网从业者善于将饭店的流程设计互联网化,将店面装修时尚化,但是却没有能力做出好吃的食物。

对比之下,DM的沃森超级计算机,可以将每一种食物的营养物质和气味进行全部排序,然后制定出菜单,做出从来没有食用过的食谱,兼顾口味和健康。

如在医疗行业,挂号平台的优势是让医患之间直接对话,这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沟通效率,但它无法改变“就医难”的本质问题。

中国的专业医生太少,病人太多,其根本矛盾在于医疗资源的稀缺。

对比国外,通过机器人技术、DNA技术进行精确的治疗,利用互联网技术投放到血管中定位释放抗癌药物。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头引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互联网+”,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互联网+”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B . 在通信领域,“互联网+”通信有了即时通信,导致语音和短信收入大幅下滑,这样彻底颠覆了通信行业。

C . “互联网+”的趋势已无法阻挡,这让传统产业有了很多改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我们要冷静认识,从容应对。

D . 文章主要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读者熟悉的行业的例子,给我们介绍了有关“互联网+”的一些知
识。

(2)
下列选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三段画线句子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深入清楚地说明了什么是“互联网”。

B . 本文主要介绍什么是“互联网+” 或“互联网+”的含义和“互联网+”的应用领域以及“互联网+”的局限性。

C . 第十一段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有些“互联网+”的餐饮行业成为“卖毛”的生意。

D . 第十段中画线的“卖毛”这词用得好,生动具体而又准确地写出互联网就好比给传统产业的皮肉之上附上了一层光鲜亮丽的“毛”。

(3)
有学者警示“互联网+”不该成为“卖毛”的生意。

请你试举一例。

(文中例子除外)
6. (25分) (2020七上·潜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冰窗花
任随平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

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

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

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

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

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

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

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①如春。

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

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

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

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
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恋。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注释)①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1)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2)请研读第③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3)文章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按时间顺序先后勾勒了哪两幅场景?有什么作用?
(4)数不尽“乡愁”,道不尽别离,“乡愁”似乎成了亘古不变的情怀。

调动你的积累,任意写出古今中外诗词中抒发“乡愁”的两句名句,并注明出处。

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7. (22分)(2017·安庆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印痕行为,动物的学习天赋
①有一条电视新闻:一个老头养只鸭子做宠物,老头走到哪里,鸭子就跟到哪里。

带着鸭子逛街散步,鸭子表现得非常听话,有趣极了。

类似的报道经常出现在新闻中。

可是,你知道吗?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易,你也完全可以。

②1930年,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纳德·洛伦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灰鹅的蛋分为两组,一组由母鹅孵化,一组由孵化箱孵化。

结果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鹅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洛伦兹走到哪儿,小鹅就跟到哪儿。

如果把两组小鹅扣在同一只箱子下面,当提起箱子时,小鹅会有两个去向,一组向母鹅跑去,一组则跑向洛伦兹。

③很显然,这种现象是小鹅一出生就接触母鹅和洛伦兹形成的印象导致的。

康纳德·洛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做“印痕行为”。

④“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所以称为“印痕”学习,它是动物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只需一次经验(或最多数次),即可形成印痕,对动物行为发生长远的影响。

⑤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

如许多鸟类最易掌握飞翔本领的时间恰值羽毛始丰之际,若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剥夺了它们学习飞翔的机会,那么它们以后就很难学会飞行了。

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这其中的原因。

据估计,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有这一时期才能接受这类刺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不能再进行印痕学习了。

⑥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

这些动物更愿意与由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